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印刷电路板散热过孔导热率计算方法及优化

  • 资源ID:30443841       资源大小:13.7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2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2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印刷电路板散热过孔导热率计算方法及优化

印刷电路板散热过孔导热率计算方法及优化 摘要:为了对电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PCB散热过孔的导热性能做优化提高,推导了一套理论计算公式,采用数值仿真、实验测试的方法验证了该公式的可靠性。通过该理论计算公式,研究了散热过孔的孔径、填充的材料以及过孔镀铜厚度对导热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过孔内孔直径为0.45mm为最优直径;填充材料为FR4或者Rogers时没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如果用焊锡等高导热率的材质填充时导热率有明显的提高;过孔镀层厚度对导热率的影响非常大,呈线性的增长关系。采用该结果推荐的三种散热过孔优化方案?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2112?0143?05Abstract:toenhancethethermalconductivityofviaholeinPCBofelectricalpowerunits,aformulawasdeducedtocalculatethethermalconductivityofviahole.Thisformulawasverifiedbybothnumericalsimulationandexperiment.Withtheformula,theimpactsofviaholediameter,fillingmaterialandcopperplatingthicknessonthermalconductivityarestudiedinthispaper.Theconclusionsarethatviaholediameterof0.45mmisthebestvalue;FR4orRogers;fillingmaterialoftheviaholecangetminorbenefitonthermalconductivity,butiffillingwithhighconductivitymaterialsuchassolder,thethermalconductivityisimprovedobviously;theplatinglayerthicknessofviaholeimpactsthethermalconductivitymost,whichappearsalinergrowthrelationshipbetweenthethicknessandtheconductivity.Withthethreerecommendoptimizationmethods,thethermalconductivityofviaholecanincreaseby6.5%,35%and51%respectively.Keywords:viahole;thermalconductivity;copperplatingthickness;thermalsimulation.0引言在现在电源设备中大量的使用了印刷电路板PCB。随着电子技术的开展,PCB上的布线密度越来越高,使得设备的体积功率密度大大增加,散热问题日益突出【1】。根据故障率统计,高温是大多数电子元器件最严重的危害,它会直接导致元器件的失效,进而引起整个线路板的失效【2】。PCB厚度方向的导热系数比平面内的导热系数小得多,为了改善厚度方向的导热性,可以在PCB上设计散热过孔Viafarm。散热过孔是穿透PCB的小孔,一般直径为0.41.0mm,孔壁镀铜【3】。在器件的结壳热阻很小的时候,如MOSFET等器件,PCB的导热性能尤其重要【4】。而目前对于散热过孔导热能力的优化工作很少有文献涉及,本文旨在设计一套简单可用的散热过孔导热率理论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测试予以验证。在此根底上,对散热过孔导热能力进行优化,为工程应用做指导。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参数数值如表1所示。为便于分析,本文中假设比较由第2.12.3节,针对同一个模型,分别得到了理论计算的导热系数kth为13.02,仿真得到的导热系数ksim为13.57,以及实验得到的导热系数13.00,三者吻合的非常好。说明该理论计算是合理,在镀铜厚度为25m的情况下,“散热过孔镀层的厚度是均匀的这一假设是成立的。下面将只用理论公式式10对散热过孔优化分析,防止了仿真和实验在本钱和时间上的浪费。3散热过孔的优化分析为提高散热过孔的导热能力,结合实际的加工工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不同配置的散热过孔的导热率进行计算,从而优化散热孔的配置。3.1散热过孔直径对导热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过孔内圆直径d来得到不同的过孔配置的PCB,进行优化分析。调整的原那么是:1从加工能力和实际应用的角度,过孔内圆直径d在0.30.8mm之间变化,步长为0.05mm;2过孔镀层工艺一定的情况下,镀铜的厚度也是一致的,即25m,因此,D会随着d的改变而改变。3在实际PCB的加工工艺中一般过孔的边缘到边缘的值是固定的,取0.5mm的边缘间距,因此在d变化后,过孔的数量n也随之变化。所研究的PCB的不变的参数见表3,为防止过孔个数取整而导致的误差,我们将PCB面积加大到100mm100mm。PCB的变量见表4。通过式10,对不同配置的过孔的PCB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见表4。从表4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模型D,内孔直径为0.45mm时,导热率最高,与目前常用的0.3mm的相比,导热率提高了6.5%。但是整体上差异不是很大。3.2塞孔材料对导热率的影响使用表1和图1中指定的PCB作为基准,通过改变内孔的填充材料,对导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见表5。美国Rogers公司开发的复合基材RO4000系列和TMM系列,它是在改性树脂中添加了陶瓷粉,使其导热系数提高到0.61W/m,是普通环氧玻璃布类基材的35倍11,本文也用此材料塞孔做了研究。由表5可知,尽管Rogers材料比空气的导热率高了32倍,但是对过孔导热性能的提高还是可以忽略不计。而如果过孔中充满了焊锡材料,导热性能会有大幅的提高,理论上而言约有35%的提高。实际效果取决于焊锡是否能良好的填充满过孔的内孔。3.3镀层的厚度对导热性能的影响使用表1和图1中指定的PCB作为基准,通过改变镀层的厚度,对导热性能进行分析。维持内孔的直径0.3mm,外孔边缘到边缘的间距越小越好,但是,在孔壁间距0.5mm时,板材非常容易出现分层12,0.5mm,不变,改变外孔的直径,从而改变镀铜的厚度。导热率的计算结果见表6。通过表6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增加镀铜的厚度,对导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奉献。镀层的厚度与PCB导热性能是线性相关的,见图5。虽然理论上镀铜的厚度越厚越好,但是实际应用中,镀层的厚度一般低于60m。此外,在镀铜厚度加厚的工艺中,很难保证镀铜的厚度是均匀的,尤其存在一些薄弱点,会形成导热瓶颈,导致导热系数大打折扣。因此,实际应用中需要要把镀层的实际厚度通过一个等效系数c来做均匀化处理。比方通过选择性镀铜工艺13,镀层厚度60m的工艺中,经过实际比照测试,得到的导热系数为19.3W/mK,提高了51%。在使用式10计算PCB的导热率时,这与镀层的厚度为37.8m所得到的导热率相当,因此在该工艺中其等效系数0.6337.860。4结论本文对PCB散热过孔垂直于PCB平面方向上的导热率的研究有以下结论:1在常规镀铜厚度25m的情况下,本文的理论推导式10与仿真结果及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以用来计算散热过孔区域的平均导热率;2为提高散热过孔的导热率,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的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21,314:1013?1016.【2】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标准?92电子设备可靠性热设计手册S.北京: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92.【3】王艾戎,龚莹.印制线路板的散热设计J.电子元器件应用,20213:63?2021:87?90.【5】BARCLEYTP.Remotethermalviasfordenselypackedelectricalassemblage:US,6,770,967P.2021?08?22.8ANSYSCompany.ANSYSRelease14.5HelpEB/OL.2021?12?10. 2021:1?2021:21?24.

注意事项

本文(印刷电路板散热过孔导热率计算方法及优化)为本站会员(卢****6)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