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路面课程设计任务书

  • 资源ID:28854069       资源大小:205.5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路面课程设计任务书

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青海某地拟建一条公路,交通调查如下:解放CA10B车950辆/日,黄河JN150车200辆/日,东风EQ140车250辆/日,交通SH141车800辆/日,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7%,土质为中液限粘土,平均稠度为1.08,土基回弹模量E0=45MPa,季节性冰冻地区,冰冻深度为1.2米。详细交通组成表如下:车型PiC1C2解放CA10B前轴19.411后轴60.8511黄河JN150前轴49.0011后轴101.6011东风EQ140前轴23.7011后轴69.2011交通SH141前轴25.5511后轴55.1011二、设计内容1、根据设计资料要求,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2、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3、拟定三种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确定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4、确定抗压强度及设计参数;5、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6、验算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拉应力是否满足容许拉应力的要求;7、验算防冻厚度是否符合要求。三、设计要求 1、设计计算条理清晰,内容完整; 2、设计步骤合理; 3、根据自己的三种路面方案进行技术比较; 4、要求用A4纸打印,字体统一(题目为三号黑体,标题用小四黑体,其他为小四宋体)。四、设计时间要求在一周内独立完成。五、参考文献 1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8,第一版 2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第二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0 根据设计规范,可确定该公路为三级公路,设计年限为8年,双车道系数取0.60-0.70。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7%。车型PiC1C2(次/日)解放CA10B前轴19.4119500.7580后轴60.8511950109.4604黄河JN150前轴49.00112008.9822后轴101.6011200214.2978东风EQ140前轴23.70112500.4765后轴69.201125050.3966交通SH141前轴25.55118002.1147后轴55.101180059.8549445.1066 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BZZ-100为标准轴载。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1)累计当量轴次注:轴载小于25KN的轴载作用不计。(2)累计当量轴次 次车型PiC1C2(次/日)解放CA10B前轴19.4119500.0019后轴60.851195017.8570黄河JN150前轴49.00112000.6647后轴101.6011200227.0804东风EQ140前轴23.70112500.0025后轴69.201125013.1459交通SH141前轴25.55118000.0145后轴55.10118006.7968264.8801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1)轴载换算注:轴载小于50kN的轴载作用不计;(2)累计当量轴次次 计算设计弯沉值该公路为三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取=1.2,面层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类型系数取=1.0,半刚性基层,基层类型系数取=1.0。设计弯沉值为: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对沥青混凝土面层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砼: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砼: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砼: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 水泥石灰稳定碎石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 石灰土:石灰土属于半刚性基层 初拟路面结构方案一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4 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6 粗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8 水泥稳定碎石 22 二灰土 ? 以二灰为设计层 设计参数汇总表设计层二灰土最小厚度 H(5)=20设计弯沉值 Ld=37.03(0.01)有电脑软件可生成 路表计算弯沉值 :Ls=23.64 路面第5层厚度为20 第一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23.64(0.01mm)(满足要求) 第二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26.15(0.01mm)(满足要求) 第三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25.83(0.01mm)(满足要求) 第四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25.22(0.01mm)(满足要求) 第五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28.49(0.01mm)(满足要求) 材料名称层厚200c抗压模量(MPa)150c抗压模量(MPa)容许拉应力(MPa)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4140020000.65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6120018000.47粗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8100014000.37水泥稳定碎石2215000.38二灰土207500.11土基-45- 方案二 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 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3 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6 大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12 二灰稳定砂砾 ? 级配碎石 25 以二灰稳定砂砾为设计层 设计层二灰稳定砂砾H(5)=25 设计弯沉值 Ld=59.25(0.01) 路表计算弯沉值 :L=32.92(0.01) 路面第5层厚度:25cm 第一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32.92(0.01mm)(满足要求) 第二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36.54(0.01mm)(满足要求) 第三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40.99(0.01mm)(满足要求) 第四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52.89(0.01mm)(满足要求) 第五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265.44(0.01mm)(满足要求) 材料名称层厚200c抗压模量(MPa)150c抗压模量(MPa)容许拉应力(MPa)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3140020000.65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6120018000.47粗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12100014000.37二灰稳定砂砾2515000.41级配碎石20275-土基-25-方案三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 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4 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8 大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20 级配碎石 35 级配碎石:35cm 设计弯沉值 (0.01) 路表计算弯沉值 :L=25.92(0.01) 路面第5层厚度:30cm 第一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25.92(0.01mm)(满足要求) 第二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32.54(0.01mm)(满足要求) 第三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40.99(0.01mm)(满足要求) 第四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45.89(0.01mm)(满足要求) 第五结构层顶面施工控制弯沉为215.44(0.01mm)(满足要求) 材料名称层厚200c抗压模量(MPa)150c抗压模量(MPa)容许拉应力(MPa)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 4140020000.65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8120018000.47粗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20100014000.37级配碎石35275-土基-25-验算是否满足要求 1计算路表弯沉值LS底层拉应力 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输入各项参数得到计算结果,设计方案中的设计层厚度未定,先假设初始厚度,若计算不满足等式,在调整厚度,直到满意为止。 Ls<=La m<=R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方案一_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cm_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cm水泥稳定碎石 22cm二灰土 20cm土基 方案二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大粒式沥青混凝土 12cm二灰稳定砂砾 25cm级配碎石 20方案三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8cm大粒式沥青混凝土 20cm级配碎石 35土基 验算防冻层厚度青海为季节性冰冻区,冰冻深度为1.2m 方案一沥青层厚度 18,总厚度 60。根据表14-8规定,最小防冻层厚度为4550 方案二沥青层厚度 22,总厚度 67根据表14-8规定,最小防冻层厚度为4045 方案三沥青层厚度 25,总厚度 67根据表14-8规定,最小防冻层厚度为4045以上路面结构均满足最小防冻层厚度要求。方案技术比较 由施工控制弯沉值与设计弯沉值的对比方案一的控制弯沉值都小于设计弯沉值,而方案二的控制弯沉值的第四,第五层都大于设计弯沉值,所以最后得出结论是方案一的实施比方案二好。所以最后选择方案一。

注意事项

本文(路面课程设计任务书)为本站会员(仙***)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