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NYT 5155—2002 无公害食品 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 资源ID:286073       资源大小:2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NYT 5155—2002 无公害食品 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p>1NY/T 51552002 &nbsp;无公害食品 &nbsp;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1 &nbsp;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无公害养殖环境条件、苗种采集、苗种质量和养成操作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近江牡蛎半人工采苗、垂下式养成,滩涂养成也可参照执行。2 &nbsp;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097 &nbsp;海水水质标准GB 11607 &nbsp;渔业水质标准NY 5052 &nbsp;无公害食品 &nbsp;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154 &nbsp;无公害食品 &nbsp;近江牡蛎3 &nbsp;采苗3.1 &nbsp;采苗场环境条件3.1.1 &nbsp;场址风浪较小,潮流畅通,有天然或人工养殖近江牡蛎的河口两侧滩涂或内湾,没有污染源。干潮水深 10 m 处至每月干露不超过 15 d、每天干露不超过 4 h 的潮间带滩涂。3.1.2 &nbsp;水质采苗场周围海区水质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采苗场水质符合 NY 5052 的规定。3.1.3 &nbsp;底质泥沙底、泥底、沙泥底和岩石底质。3.1.4 &nbsp;盐度采苗季节盐度范围:3.8719.61。3.1.5 &nbsp;水温采苗季节水温范围:2431。3.1.6 &nbsp;场地准备滩涂场地,分幅插标,每幅 1 hm2,挖滩筑哇,人工清除有害生物和杂物;深水场地,划定范围,插竹标志。3.2 &nbsp;采苗时机在近江牡蛎繁殖季节(5 月8 月) ,每三天测量采苗海区海水盐度、观察亲贝排精产卵情况、拖网镜检近江牡蛎幼虫量,当满潮时底层海水的盐度降到 15.67 以下时:丰满、乳白色的亲贝软体部变成消瘦而透明时,8 d10 d 内投放附苗器进行采苗;壳顶期幼虫数量达到 25 个/m 360 个/m 3 时,5 d8 d 内投放附苗器进行采苗。3.3 &nbsp;附苗器3.3.1 &nbsp;种类附苗器有水泥柱、水泥片、胶丝水泥绳等,亦可因地制宜地采用来源丰富、经济耐用2的器材;严禁使用有毒材料。3.3.2 &nbsp;投放量水泥柱(4.5 cm×5 cm×50 cm)12 支/m 218 支/m 2,水泥片(12 cm×12 cm×1.3 cm) 15 片/m 2 25 片/m 2,胶丝水泥绳( 0.8 cm1 cm ,长 80 cm)30 支/m 245 支/m 2。3.4 &nbsp;采苗方法3.4.1 &nbsp;伞形采苗法适用于潮间带滩涂采苗场。中间一支水泥柱,插植深度为 15 cm20 cm,其余围绕中间一支搭成伞形(称一“丛” ) ,插植深度 5 cm10 cm,约成 60角。 “丛”成行排列,走向与潮流的流向一致。3.4.2 &nbsp;“井”字形采苗法适用于岩石等硬底质采苗场。水泥柱“井”字形堆放,每堆放柱 4 层10 层,每层 2支。3.4.3 &nbsp;垂下式采苗法适用于潮间带下区至干潮水深 10 m 处的采苗场。首先用栅架、浮筏等搭建台架,然后将附苗器吊挂在台架上。3.5 &nbsp;效果检查定期下海检查,清洗淤泥,观察计数蛎苗附着量,若蛎苗附着太少应清理附苗器再采。4 &nbsp;苗种4.1 &nbsp;质量要求4.1.1 &nbsp;规格壳长 5 mm 以上。4.1.2 &nbsp;附苗密度附苗器上平均附苗密度以 0.2 粒/cm 2 为宜。4.1.3 &nbsp;感官指标4.1.3.1 &nbsp;附苗器附苗均匀。4.1.3.2 &nbsp;单个水泥柱、不泥片、胶丝水泥绳上附苗量分别超过 40 粒、23 粒、18 粒的附苗器应占相应附苗器 90%以上。4.1.3.3 &nbsp;苗种颜色以褐红色为主,平贴生长,壳缘不翘起。4.1.3.4 &nbsp;附苗器上其他附着生物的附着面积占附苗器总面积 10%以下。4.2 &nbsp;检验方法感官检验,把待检样品置于暂养池或暂养缸内,逐个观察检验。4.3 &nbsp;检验规则4.3.1 &nbsp;苗种销售交货时应检验,检验项目按 4.1 执行。4.3.2 &nbsp;组批规则以一次交货出售为一批。4.3.3 &nbsp;抽样方法对一个检验批多点随机取样,分上、中、下附着器各抽样 10 个,抽样数量不少于 100个附着器。4.3.4 &nbsp;检验结果判定通过检验,如有不符合 4.1 规定的质量要求,应对原检验批次加倍取样进行复检,经复检仍有不合格项,则判定该批苗种不合格。5 &nbsp;养成技术5.1 &nbsp;养成场环境条件35.1.1 &nbsp;场址风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潮间带下区至浅海区水域。5.1.2 &nbsp;水质应符合 NY 5052 的规定5.1.3 &nbsp;底质泥沙底、泥底或沙泥底质。5.1.4 &nbsp;水温632。5.1.5 &nbsp;盐度6.4932.74。5.2 &nbsp;放养时机蛎苗附着后在采苗场暂养 36 个月,长至壳长 5 mm 以上时转移至养成场养成。5.3 &nbsp;养成方法5.3.1 &nbsp;栅架式适用于潮间带下区至干潮水深小于 2 m 的水域。栅架结构大小因地而异,由水泥桩或木桩、圆木、竹等搭成。吊养,苗串间距 30 cm40 cm。5.3.2 &nbsp;浮筏式适用于干潮水深 4 m 以深,风浪小,较平静的内湾。浮筏结构大小因地而异,由圆木、毛竹、浮筒、缆绳、铁锚等构成。吊养,苗串间距 20 cm40 cm。5.3.3 &nbsp;延绳式适用于干潮水深大于 4 m 的近海养殖区。台架由桩、橛缆、浮绠、中绳、横缆、浮子等构成。吊养,苗串间距 20 cm40 cm。5.4 &nbsp;管理工作5.4.1 &nbsp;调节密度附着器上近江牡蛎密度:水泥柱 25 粒/支50 粒/ 支、水泥片 15 粒/片29 粒/片、胶丝水泥绳 12 粒/条23 粒/条。5.4.2 &nbsp;养殖区布局养殖场地每公顷为一个养殖单元,区间距离 10 m25 m,养殖实际利用面积占水域面积的 15%25%。5.4.3 &nbsp;日常管理5.4.3.1 &nbsp;清除敌害生物和附着生物捕捉清除肉食性腹足类、惊吓或诱捕肉食性鱼蟹类、洗刷清除附着生物等。5.4.3.2 &nbsp;调节养殖水层附着生物大量附着季节,适当下降水层。5.4.3.3 &nbsp;防台风台风来临前,做好加固、转移等工作,亦可将蛎串沉入海底,等台风过后再重新安置。5.4.3.4 &nbsp;应急处置当毗连或养殖海区有赤潮或溢油等事件发生时,应及时转移,如果已受到污染,应就地销毁。6 &nbsp;育肥6.1 &nbsp;育肥场环境条件海湾上段或接近河口的地方,其他条件与养成场相同。6.2 &nbsp;育肥时机4收获前 13 个月;转移须避开繁殖期。6.3 &nbsp;育肥方法将近江牡蛎从附着器上剥下运至育肥场,壳顶打孔穿成串或用水泥粘在绳上,吊养,育肥期间放养密度为养成期的三分之一。7 &nbsp;收获7.1 &nbsp;规格壳长 15 cm 以上。7.2 &nbsp;季节9 月至翌年 5 月。8 &nbsp;净化水质条件达不到 GB 3097 第一类规定的区域产出的近江牡蛎,应移至一类区域暂养 15 d 以上,直至达到 NY 5154 的规定。</p>

注意事项

本文(NYT 5155—2002 无公害食品 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为本站会员(H****r)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