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港口物流系统设计

  • 资源ID:26963735       资源大小:2.07M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港口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课题二专 业: 物流工程 姓 名:学 号:12号、13号、14号、16号、17号、号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系 2011年 12 月目录第一章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整体布局和基本流程31.1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整体布局31.1.1集装箱码头平面布局图41.2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基本流程6第二章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堆场规模及其设备选型和数量9第三章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方案设计113.1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方案设计背景113.1.2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设计基本要求123.1.3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设计方案12第四章 物流系统的仿真134.1物流系统仿真的目的与意义144.2系统仿真的作用144.3 系统仿真的步骤154.4模型的抽象与简化174.5模块划分和基本单元定义174.5.1 模块划分174.6仿真时间确定184.7系统界面设计19第五章 系统仿真分析195.1系统评价指标的确立195.2系统的优化分析205.3 规划方案对比、确定315.3.1 规划方案对比315.3.2 规划方案确定3133第一章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整体布局和基本流程以年吞吐量为16万个TEU,设定该码头堆场年装卸量为:重箱110600 TEU,空箱47400 TEU,冷藏箱2000 TEU。1.1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整体布局集装箱码头的基本组成主要分为硬件设施和装卸搬运设备。集装箱码头通常应具备的主要设施有:泊位、码头前沿、集装箱堆场、货运站、控制室、检查口、维修车间等。其装卸搬运设备主要有:岸桥、场桥(场桥分为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和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跨运车、叉车、正面吊、集装箱拖挂车等。1.1.1集装箱码头平面布局图图一1.1.2 集装箱码头结构示意图检验检疫台港外暂存区其他操作区空箱出港分类区重箱出口分类区重箱出口分类区重箱出口分类区空箱出港分类区空箱出港分类区龙门吊龙门吊船舶岸桥泊位暂存区泊位暂存区泊位暂存区重箱堆场空箱堆场重空箱检验台货物分类系统货物分类系统货物分类系统货物分类系统货物分类系统货物分类系统场内集卡场内集卡场内集卡场内集卡场内集卡场内集卡图2 集装箱码头结构示意图1.2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基本流程1.2.1 装卸工艺 码头主要作业流程1)船堆场:重箱(冷藏箱、特种箱):船集装箱岸边起重机集装箱牵引半挂车 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堆场;空箱:船集装箱岸边起重机集装箱牵引半挂车空箱堆高机空箱堆场;危险品箱:船集装箱岸边起重机集装箱牵引半挂车集装箱叉车危险品箱堆场。2)堆场拆装箱库:堆场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集装箱牵引半挂车集装箱箱内叉车 拆装箱库。3)堆场货主:堆场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集装箱牵引半挂车货主。 4)拆装箱库货主:拆装箱库集装箱箱内叉车汽车货主。图3 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图1.2.2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装船流程图图4 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装船流程图1.2.3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卸船流程图图 5 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卸船流程图第二章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堆场规模及其设备选型和数量集装箱堆场所需面积计算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集装箱的堆层数、场地面积利用率和平均堆存期等。根据经验,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其总重量可达12吨每箱,平均堆存期在10天左右。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考虑,港口地区重箱堆4层、空箱堆5层、冷藏箱堆4层是比较合理的。一般而言,集装箱堆场的面积利用率最大可以到70%,库房的面积利用率最大在60%左右。以年吞吐量为16万个TEU为例,设该码头堆场年装卸量为:重箱110600 TEU,空箱47400 TEU,冷藏箱2000 TEU。 单位:teu重箱空箱冷藏箱堆场容量28760176130堆层454利用率0.70.80.5地面箱位数102744015已知一个标准集装箱的面积约为15(m2),则集装箱所需要的堆场面积可计算如下:重箱堆场需求面积:1027*15/0.7=22007(m2)空箱堆场需求面积:440*15/0.8=8250(m2)冷藏箱堆场需求面积:15*15/0.5=450(m2)设计年吞吐量;16万TEU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4台泊位数:3个 岸边集装箱装卸桥3台内部集装箱卡车数:16辆设计年吞吐量;16万TEU为了提高集装箱码头生产效率,加大码头集装箱通过能力,应一方面加快新建集装箱码头,另一方面购买新的码头机械。跨运车、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轨道式龙门起重机是世界集装箱码头最常用的堆场机械。除北美部分集装箱港口采用底盘车装卸系统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型的集装箱港口都采用跨运车、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和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系统。集装箱码头装卸机械是码头固定资产主要投资部分,因其价格昂贵,只有在急需时,集装箱码头才会考虑配备新的码头装卸设施。主要设备有:岸边集装箱装卸起重机(STS)、多用途门座起重机(MHC)、轮胎式龙门起重机(RTG)、轨道式龙门起重机(RMG)、跨运车(SC)、叉车(FLT)、正面吊运机(RS)、牵引车(Terminal Tractor)、拖车(Trailer)等9种码头装卸机械。在所有码头装卸机械中,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是最重要的装卸机械且价格昂贵,故应使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利用率最大。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最受欢迎,在整个堆场起重机份额中占54。叉车和正面吊在港口机械配置中占有很大部分,在集装箱码头和多用途码头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6轮的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已成为集装箱码头购置新的堆场起重机首选。该起重机的重要特征是将支承起重机和行走的充气橡胶轮胎改传统的8轮型式变为16轮,驱动形式采用4轮4角驱动,分别由4个驱动变频器控制,达到启动迅速、运行平稳的效果。与以前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相比,新机型具有以下重要的特点:(1)整机的支承和行走采用16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车轮增加一倍,码头轮压减小一半,在堆场承载能力低的情况下也可使用;(3)转向平稳、速度快,90。转向时间小于30 s,而其他起重机通常为60 s以上,轮胎转向时大大减小轮胎与地面的磨损,延长轮胎寿命。(4)轮胎备件购置方便,重量轻,维修、装卸十分方便。大部分集装箱码头仍然使用1跨4层龙门起重机,随着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剧增,码头堆场成为集装箱码头发展的制约点,更多集装箱码头采用堆垛高的起重机,受港口土地资源的限制,很多港口已配置1跨7层的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因此可考虑购置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4台除此之外,应考虑建设60100吨级地磅。地磅的位置最好选在闸口附近。若忧有拆拼功能,需要配套23.5吨级的带自由提升高度的小吨位叉车。若后方堆离码头前沿很近,可考虑直接利用堆场装卸设备转运。若距离较远,还需配套水平输送设备,一般采用集装箱拖挂车。对于海关监管的码头,需建设专用货棚,方便海关查验。第三章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方案设计3.1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方案设计背景3.1.1码头基本资料码头基本资料包括码头的设计年吞吐量、码头占地面积、码头设备及数量等。资料见表4.1。表4.1 某集装箱码头基本资料项目单位数据设计年吞吐量TEU160000码头前沿长度m660堆场总面积M234000重箱、面积M222007堆存原则堆四过五堆箱容量TEU28760冷藏箱面积M2450堆存原则堆四过五堆箱容量TEU1761危险品箱面积M21500堆存原则堆四过五堆箱容量440空箱面积M28250堆存原则堆五过六堆箱容量TEU1761设备岸桥数量台8装卸速度箱/h25龙门吊数量台5装卸速度箱/h40集卡数量辆16空箱堆高机数量辆12集装箱叉车数量辆8(2)船舶配载分布以主干线为主,支线船较少。干线船能满足欧洲线等的需要,如超巴拿马型船,60009000TEU。支线船满足中转港的需要,如600800TEU的船;(3)船舶进出港口原则:先进先出;(4)码头前沿有效长度:码头前沿有效长度不足7OOm,可最多同时停靠1艘长度为380m左右的大船和1艘180m左右的小船,船舶总长小于600m;或最多同时停靠3艘长度为180多m的小船,总长小于560m。3.1.2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设计基本要求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设计的仓库容量不低于1万TEU,且沿岸长度不超过7OOm,沿岸布置8台岸桥,可同时装卸1艘长度为380m左右的大船和1艘180m左右的小船或3艘180m左右的小船。3.1.3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设计方案每个货格的长宽高为:长:A1=D=12.192(m)宽:A2=A+2*a+a2=2.8(m)高:A3=a1+d+e+B+f=3.8(m)货格容量为2个标准集装箱。l)泊位尺度:泊位总长度660m;泊位宽度90m;泊位水深17m;泊位前沿高程8m。2)码头前沿:码头前沿布置一个10万吨级集装箱船泊位,一个2万吨级集装箱船泊位。10万吨级泊位配备6台集装箱岸桥,2万吨级泊位配备2台集装箱岸桥。岸桥前伸距、后伸距、轨距分别为63.5m、16.5m、30m。泊位可同时停靠1艘长度为380多m的集装箱船和1艘长度为180多m的集装箱船,总船长不超过600m;也可以同时停靠3艘长度为180多m的集装箱船,总船长不超过560m。3)集装箱立体仓库:立体仓库按照6层、4列、2通道的形式布置。a.沿海岸线方向:B列和C列每列每层布置276个货格;A列和D列每列每层布置264个货格,首尾各除去11格货格后,每隔22个货格布置一台升降机,合计每列12台升降机,升降机所占宽度为3m,设两头立柱宽度为0.26m,立库两边安全间隙为0.5m,则立库总长度S1为:s1 =2.8*264+3*l2+2*0.5+0.26=776.46(m) (4一l)b.垂直于海岸线方向:垂直于海岸线方向为4列、2通道,每列宽度为12.192m,通道宽13.4m,设中间两列间隙为0.26m,仓库两边安全间隙为0.2m,则立库总宽度U1为:U1=12.192*4+13.4*2+2*0.2+0.26=76.228(m) (4一2)c.立库高度:立体仓库有6层,每层3.8m,底部高0.76m,顶部有0.5m安全间隙,设顶部横梁高度为0.26m,可以算出立库高度H1为:H1=3.8*6+0.76+0.5+0.26=24.32(m) (4一3)d.设备:沿岸布置8台移动分配机和8台旋转分配机,即岸桥:移动分配机:旋转分配机=l:1:1;每个通道每层布置8台梭车,出库区16台梭车,一共2*6*8+16=112台梭车;升降机24台;行吊12台;e.出入口:立库入口布置在第3层的位置,集装箱岸桥后起重小车垂直行程为13.5m;立库出口布置在第2层,设载箱集卡车高度为3.5m,则行吊垂直行程为8.4-3.5=5.1m,出口下方宽度12m,可并排行车3辆;f立库容量及占地面积:立库容量为:2*2*6*276+2*2*6*264=12960(TEU)占地面积为:776.46*76.228=59188(m2)第四章 物流系统的仿真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仿真模型是在Flexsim平台上进行开发的三维仿真模型,既有三维动态图形界面,又能实时输出仿真数据。计算机仿真是作为分析和研究系统运行行为、揭示系统动态过程和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它是随着系统科学研究的深入,控制理论、计算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利用仿真技术建立系统模型,可以在投入大量的时间、资金和其它资源之一前,对拟建的工程系统设计进行广泛的测试和优选。 4.1物流系统仿真的目的与意义新型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各方面因素的约束下,要将其实体化是难以一蹦而就的。而物流系统仿真不光经济、安全,而且不受气候、场地、时间等因素限制,因此通过系统仿真来研究新型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是最佳途径。通过系统仿真,对新型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的各个方案进行仿真建模,并对各个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分析,找出物流系统的瓶颈及不足之处,在不断优化的基础上修改系统规划方案,并通过对系统的评价得出最佳设计方案。4.2系统仿真的作用(1)仿真的过程也是实验的过程,而且还是系统地收集和积累信息的过程。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随机问题,应用仿真技术是提供所需信息的唯一令人满意的方法。 (2)对一些难以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对象系统,可通过仿真模型来顺利地解决预测、分析和评价等系统问题。 (3)通过系统仿真,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降阶成若干子系统以便于分析。 (4)通过系统仿真,能启发新的思想或产生新的策略,还能暴露出原系统中隐藏着的一些问题,以便及时解决。4.3 系统仿真的步骤仿真与否调研系统建立系统模型建立仿真模型系统定义运行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输出确定仿真算法修改系统参数系统方案比较确定系统方案仿真结束其他方法研究否是图4-1系统仿真的过程就是建立系统模型并通过模型在计算机上的运行来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使模型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所有仿真研究如同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一样,都分为若干阶段。图形描述了系统仿真研究的基本步骤。l)系统定义在试图求解问题之前,要详细地定义系统。定义一个系统时首先必须提出明确的准则来描述系统目标及是否达到目标的衡量标准,其次必须描述系统的约束条件,然后确定研究的范围,即确定哪些实体属于要研究的系统,哪些属于系统的环境。2)调研系统调研系统是系统仿真的第一步。在调研过程中需要了解系统结构、系统流程、系统相关参数等几个方面。3)建立系统模型系统模型是对系统的描述。系统模型由模型和模型参数两部分组成。模型参数是对系统调研结果的整理。4)确定仿真算法仿真算法是控制仿真钟推进的方法,是系统仿真的核心。目前,最常用的有事件调度法、活动扫描法和进程交互法三种。5)建立仿真模型前述建立的系统模型是对系统的一种模型化描述,仅仅对系统组成、系统主要流程、系统规则等主要特征加以描述,是系统用户与仿真者沟通的语言。仿真模型是在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造可供计算机运行的模型。6)运行仿真模型运行仿真模型时需要确定终止仿真的时间。一般由两种终止方法。一种方法是确定一个仿真时间长度,如仿真IOh。另一种方法是确定仿真事件的数量,如处理1000批货物。7)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分析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对照仿真目标考察仿真结果是否满意。如果满意,表明系统的阐述无需再改动。另一种理解是仿真结果是否可信,也就是说,仿真结果以多大的可信度和精度能够反映所研究的真实系统。8)仿真结果输出仿真结果输出有两类。一类是实时在线的结果输出,也就是仿真阶段性的结果。另一类是在仿真结束时,输出所有输出变量的值。目前,成熟的仿真软件一般都可以提供多种仿真结果输出形式,如表格输出、直方图、饼图、曲线图等图形输出。4.4模型的抽象与简化1)集装箱由source按一定规律产生的各种颜色的方块组成;2)设置集装箱卡车进港航道,港外集装箱卡车暂存区;3)岸桥由机器(Machine) 及缓冲器(Buffer) 两部分组成;4)假定集装箱到达后,调度集卡从岸桥取箱运送到堆场,然后由龙门吊卸箱. 龙门吊的装卸作业时间服从一定的分布函数;5)将集装箱统一定义为20 ft ,不考虑特种箱的影响;6)堆场作业中忽略移箱、翻箱等作业;7)只考虑出口箱,不考虑进口箱。4.5模块划分和基本单元定义4.5.1 模块划分本仿真模型模块分为:输入模块将模型中的各个初始输入参数所对应的变量一起放在Initialize 模块.泊位模块将泊位的进出港、港外暂存区等放在该模块中.岸桥模块由码头上所有岸桥及其附属缓冲器组成.堆场模块模拟模型中的后方堆场.输出模块由各个输出变量、直方图、饼图构成.4.5.2基本单元定义定义集装箱为Source ,并采取主动式进入.集装箱卡车由Source和Buffer 组成,采取主动式进入.港外暂存区、港内暂存区、泊位、堆场定义为有容量限制的Buffer.岸桥、场桥由Robot和Buffer 两部分组成;用Robot模拟装卸设备、装卸作业及其对集装箱的吊运过程等;Buffer 存放箱子.定义传送带(Conveyor)为集卡(Vehicle) .定义Transporter为堆垛机.定义属性(Attribute) ,包括集装箱到港时间、箱型、箱状态、各个暂存区和堆场的最大集装箱容量、集卡的行驶速度等.定义变量(Variable) 为检验检疫时间、重空箱平均装卸时间、岸桥平均作业时间、龙门吊平均作业时间、集卡数量、各个暂存区和堆场里的集装箱数量.4.6仿真时间确定运行仿真模型时需要确定终止仿真的时间。一般有两种终止方法。一种是确定一个仿真时间长度,如仿真100个小时,系统仿真时钟推进到100个小时将自动终止仿真,并输出仿真结果。另一种是确定仿真事件的数量。以集装箱到达堆场为例,可以设定100批物品到达后终止仿真。仿真结果分析是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仿真结果的可信度和精度进行分析,不断增加仿真次数或仿真时间以提高统计结果的可信度和精度,直至令人满意为止。根据输出的仿真结果,对系统方案进行评价。从仿真目标出发,对系统的部分参数进行修改,形成不同的系统方案。对修改后的模型再运行,如此重复多次,可以对多种不同的方案进行结果比较,达到优化的目的。4.7系统界面设计第五章 系统仿真分析5.1系统评价指标的确立5.1.1评价指标1)集装箱吞吐量。指经由水路运进、运出港区范围,并经装卸的箱量,它是反映港口船舶装卸任务量的指标。计算单位为TEU。不论是船到船直接转口,或是经过堆场后再装船转口,均分别按进口卸船和出口装船,各计一次吞吐量。一般以年为一个统计期间。国际标准集装箱的换算系数=集装箱自然长度英尺120英尺。即一个20,箱为1TEU(标箱的简称),一个40,箱为2TEU。本方案中堆场的吞吐量为:重箱是110600TEU,空箱是47400TEU,冷藏箱是2000TEU。2)堆场容量。指同一时间内最大安全堆存箱量。计算单位为“TEU”。本方案中堆场容量:重箱是28760TEU,空箱1761TEU,冷藏箱是30TEU。3)平面箱位。指不考虑堆放层高的集装箱箱位个数。计算单位为“TEU” 。本方案中平面箱位:重箱是1027TEU,空箱是440TEU,冷藏箱是15TEU。4)平均堆存期。指统计期每箱平均在堆场堆存的天数。它是反映箱在堆场内的滞留时间,即:堆存时间长短的平均指标。计算单位为“天”。平均堆存期(天)二堆存箱天数/堆存箱数。在计算平均堆存期时,统计期的时期长度应适当扩大(至少为一个季度),否则当箱跨时期堆存时,计算的平均堆存期会比实际堆存时间要短。平均堆存期短,说明箱的流转快,滞留时间短,避免港口堵塞,扩大码头吞吐能力。7)堆场利用率。指统计期平均每天堆存箱数与堆场容量的比值。它是反映堆场容量利用程度的指标。计算单位为“%”。堆场利用率(%)= (平均每天堆存箱数/堆场容量)X 100%。堆场利用率太高将会导致过高的翻箱率,并且当船舶集中到达时,还会造成堆场堵塞,使船舶在港作业时间延长,导致不良的关联后果。因此码头企业应将堆场利用率控制在一定水平(通常认为60%较为合理)。本方案中堆场利用率:重箱是70%,空箱是80%,冷藏箱是50%。8)机械利用率。是指在装卸机械日历总时间中机械工作时间所占的比重,反映装卸机械的利用程度。计算单位为(%)。机械利用率(%)= (工作台时/日历台时)*100%。5.1.2指标数据收集方案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依据相关原则建立港口物流系统,形成了集装箱码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已给定的指标数据并通过Flexsim仿真得到各种数据,进行比较,是否符合本案例中的集装箱码头的要求5.2系统的优化分析5.2.1初始方案分析图(1) 图(2)(1)根据上述模型,分析计算图(1)和图(2)可得:港外暂存区的使用暂存区的占用率(content):Average:9.063Maximum:25.000则暂存区的平均占用率为:集装箱的延迟率(staytime):Average:90.339Maximum:213.000则集装箱的平均延迟率为:图(3) 图(4)根据图(3)和图(4)可得:设备的占用检验台的使用率Average:0.987Maximum:1.000则检验台的平均占用率为:集装箱的空闲率():由图(4)可以看出:设备的空闲率=1.3%(2)分析由上述计算可知:暂存区的使用过于频繁,这与实际的集装箱码头实不相符合的,一般的集装箱码头的暂存区很小,有的甚至没有,所以必须减少暂存区的使用率;集装箱在港外的等待时间过长,极大地影响的集装箱码头的整体作业效率,大大的减少了集装箱码头的日平均周转量,因此必须有效提高设备的作业效率;设备和工人的过度使用,与现实的情况相背离,应该适当调整作业安排,在满足一定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合理的规划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3)运行结果(4)计算 图(5) 图(6)根据图(5)和图(6)可得:港外暂存区的使用暂存区的占用率(content):Average:0.012Maximum:25.000则暂存区的平均占用率为:集装箱的延迟率(staytime):Average:0.097Maximum:5.000则集装箱的平均延迟率为: 图(7) 图(8)根据图(7)和图(8)可得:设备的占用检验台1的使用率Average:0.539Maximum:1.000则检验台的平均占用率为:集装箱的空闲率():由图(八)可以看出:设备的空闲率=46.3% 图(9) 图(10)根据图(9)和图(10)可得:设备的占用检验台1的使用率Average:0.700Maximum:1.000则检验台的平均占用率为:集装箱的空闲率():由图(10)可以看出:设备的空闲率=29.9%由上述结果可得检验台的平均使用率为:设备的空闲率为: (5)分析暂存区的使用率大大降低,几乎接近于零,能够减少港口的建设费用;集装箱的等待时间大大降低,极大地提高了集装箱码头的周转速度,可以迅速地提高集装箱码头的日吞吐量;设备和人工的使用率有显著的降低,渐渐地接近现实中人力资源与设备资源的配备原则,在满足一定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又考虑到员工的作息时间,以及设备的适当保养。5.2.2规划方案优化2加快设备处理速度(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方法:缩短设备的平均处理时间(1)仿真模型仿真模型与原始模型保持一样。(2)参数设置Source和Queue1的参数保持不变,与原始模型的参数一致Processor1:(3)运行结果(4)计算 图(11) 图(12) 根据图(11)和图(12)可得:港外暂存区的使用暂存区的占用率(content):Average:2.794Maximum:25.000则暂存区的平均占用率为:集装箱的延迟率(staytime):Average:22.784Maximum:40.000则集装箱的平均延迟率为: 图(13) 图(14)根据图(13)和图(14)可得:设备的占用检验台的使用率Average:0.956Maximum:1.000则检验台的平均占用率为:集装箱的空闲率():由图(14)可以看出:设备的空闲率=4.4%(5)分析暂存区的使用率较之初始方案有显著的减少,较之改进方案1其使用率还是比较大;集装箱的等待时间较之原始方案稍有增加,较之改进方案1等待时间过长,将严重影响整个码头的作业效率;设备和人工的利用率较之原始方案有所减少,较之改进方案1其利用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既满足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运用原则,又能在满足一定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提高设备和工人的作业效率。5.3 规划方案对比、确定5.3.1 规划方案对比 参数方案暂存区平均占用率集装箱的平均延迟率B检验台的平均占用率检验台的空闲率初始方案36.25%42.44%98.7%1.3%改进方案10.048%1.94%61.95%38.1%改进方案211.18%56.96%95.6%4.4%(2)优缺点比较 优缺点方案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初始方案设备和工人的利用率高,能减少作业成本暂存区的使用很频繁,而且集装箱在港外的等待时间过长大型的集装箱码头改进方案1暂存区的使用很少,可以减少码头建设费用,同时集装箱在港外的等待时间也很短,大大提高了港口的周转率设备和人工的使用效率稍低,设备闲置比较严重中小型集装箱码头改进方案2暂存区的使用和设备、人工的使用效率是前两种方案的折中集装箱在港外的等待时间过长适用于一般的集装箱码头由上述分析比较可得,改进方案1最优。5.3.2 规划方案确定 本文通过方案设计、物流系统建模、物流系统仿真、方案比选、物流系统优化等方式将新型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规划方案确定。方案布局见图一尺寸参考方案一;泊位年通过能力16万个TEU。 (4) 立库容量及库占地面积:立库容量为:2*2*6*276+2*2*6*264=12960(TEU)占地面积为:776.46*76.228=59188(m2)设备配置: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考虑,港口地区重箱堆4层、空箱堆5层、冷藏箱堆4层是比较合理的。具体数据见下表表4.1 某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确定方案参数表项目单位数据设计年吞吐量TEU160000码头前沿长度m660堆场总面积M234000重箱、面积M222007堆存原则堆四过五堆箱容量TEU28760冷藏箱面积M2450堆存原则堆四过五堆箱容量TEU1761危险品箱面积M21500堆存原则堆四过五堆箱容量440空箱面积M28250堆存原则堆五过六堆箱容量TEU1761设备岸桥数量台8装卸速度箱/h25龙门吊数量台5装卸速度箱/h40集卡数量辆16空箱堆高机数量辆12集装箱叉车数量辆8第一章郭玉洁黄璐第二章倪跃彬钱晓洁第三章邵元洁孙珊珊第四章梅友霞倪曹辉刘佳第五章陆博文李加舒季东东

注意事项

本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港口物流系统设计)为本站会员(仙***)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