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财产性利益刑法保护探析

  • 资源ID:26632399       资源大小:14.3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2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2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财产性利益刑法保护探析

财产性利益刑法保护探析摘要:从刑法角度分析,财产性利益与民法之中的债券相似,是财产形式的一种方式,主要是用于保护债券关系所形成的,在新时期需要多角度分析与研究,利用保护“财物”的刑法规范保护财产性利益。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对其认识与了解,明确了财产性利益的刑法保护问题。关键词:财产性利益;刑法;保护严格意义上分析,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刑法之中的财产概念有所变化,并呈现出了逐渐扩张的发展趋势,作为财产形式上的一种重大表现,当前我国刑法界在研究过程中过于局限性,并没有从本质上出发,无法体现出科学性与全面性。一、财产性利益的含义财产性利益是财务的一种表现方式,但是从某一个层次分析,在刑法中如果将犯罪对象局限于财务那么则会出现界限问题,呈现出混乱性,所以无法进一步明确财产性利益究竟是什么。现阶段有众多学者认为财务与财产性利益属于同一类,但是如果将其处于同一范畴则逐渐背离了财产性利益的属性,导致财产分类演变具有复杂性。在近几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人们对于财产的认识也逐渐深化,甚至在部分群众眼中财产权属于权利系统,与此同时,财产犯罪的对象也不再局限于某一财务,更加具备抽象性,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假如民法可以将所有侵犯财产的行为加以抑制,那么刑法则处于尴尬地位,然而在相关案例中可清楚的了解到,民法在处理中效果不佳,所以则可指出财产性利益概念在产生过程中与民法之中的债券财产化以及独立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需要积极做好刑法与民法的协调关系。二、财产性利益的获得途径根据相关学者的分析与研究得知,财产性利益的获得途径包括了三种,第一种是让对方承担相应的债务;第二种是让自己免除债务;第三种则是接受他人所提供的劳务,单纯的从第三条分析,当前在学术界存在争议,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认识认为假如在实际生活中接受了他人所给予的有偿服务,但是却没有提供报酬,那么则相当于免除了自己的债务,与第二点大同小异。当然,在获取途径方面,还有学者认为涉及到五点:第一是对被害人设定权利;第二是免除债务字据;第三是使被害人提供劳务;第四是满足被害人欲望;第五则是在其它才产生受益。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对于财产性利益的主要取得方式,主要概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应用了非法手段促使第三方人获得债券;另一方面则是应用非法手段免除了债务,这两方面内容与债权债务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与背景下,需要对财产性利益的取得方式加以限制,并将其实现明确化与全面化。三、财产性利益的刑法保护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财产的形式演变具有多样性,而其中的变化并不仅仅体现在物化财产增多方面,更为重要的则体现在了财产性利益的形式上,需依据现状,做好财产性利益的刑法保护,给予明确。(一)域外财产性利益刑法保护。1包容型。在包容型模式下明确指出无论是财产还是经济损失,均需要对其加以统一保护,而这一保护方式在新加坡、捷克等国家中均进行了概述。然而从某一个角度分析,在保护中不可采取财产这一概念实施保护,主要的原因是对于侵害财产性利益的行为当前没有单独规定在刑法之中,需积极借助财产、经济损失等法律规定针对性的给予财产性利益一定的刑法保护,这样可或多或少完善我国刑法规定。2衍生型。衍生型模式主要对财产性利益加以保护的方式体现在财产性权利方面,因为财产与财产性利益有着区别,具有独立性,可以受到刑法的保护,但是两者却是互不包容的现状,所以需要对财产以及财产性权利、财产性利益给予不同的规定。3复合型。从本质上分析,复合型模式不仅对财产性利益给予了保护,并且也从具体角度出发,多方面入手做出了规定。比如在葡萄牙刑法典之中,主要将财产犯罪划分为多个部分,包括了侵犯所有权罪、一般侵犯财产罪、侵犯财产权利罪等等,在这些罪名之中,还针对损害债权、偏袒债权人等行为加以明确,且这种方式也被我国澳门地区所采纳,不仅通过保护财产性利益的方式加以体现,并且还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总而言之,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首要任务便是要给予财产性利益明确的规定,现阶段我国刑法,在财产性利益保护方面思路不明确,需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刑法规定。(二)财产性利益刑法保护模式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刑法中对保护财产性利益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比如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虚假破产罪、合同诈骗罪等等,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常见的罪名,如抢劫、盗窃等,罪名成立标准较高,所以导致前者的发生率低于后者。在本次研究中,选择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为例,对其发展方向展开论述。在刑法修正案(八)中指出,需要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形式积极纳入到规制范围之内,这一举措的提出对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所帮助,然而主要刑法学者则认为,因为恶意欠薪属于不履行债务的一种民事行为,如果将其纳入其中,那么不仅妨碍了国民自由,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刑法的精神。对此,笔者认为这一理解存在问题,其一因为劳动报酬蕴含的价值很大,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所签订的一项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内容,如果存在拒不支付的现象,那么则可以将其认定为是一种违约行为,并且劳动报酬与劳动者的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存在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现象,那么则会引起家庭环境的恶化。其二从社会角度分析,恶意欠薪属于社会现象,假如出现拒不支付的现象,那么则可以按照财物的刑法条文对劳动者给予劳动报酬的保护,使其具有明确性,甚至还可以将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设定为合同诈骗罪。总之,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属于一种犯罪行为,如果将其以罪名的方式加以规定,不仅可以对债务人加以督促,使其履行债务,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所以进一步明确法律规定可以进一步提升刑法规范的可预测性。四、结语综上所述,就财产性犯罪而言,通过保护财物的刑法条文来保护财产性利益,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对侵害财产性利益行为的惩治与预防。然而财物的概念是否应当及于财产性利益,在我国现行刑法中仍然存有诸多疑问,同时以此作为处罚各种具体财产性犯罪的依据就会导致财产犯罪的范围模糊不清,有违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而欲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端赖刑法立法的明确规定。参考文献1王骏刑法中的“财物价值”与“财产性利益”J清华法学,2016,10(03):39562孙道萃网络财产性利益的刑法保护:司法动向与理论协同J政治与法律,2016(06):43573陈兴良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J中国法学,2017(02):1461724renyanjunAnanalysisofthecriminallawprotectionmodeofpropertyinterestsinthenetworkJesearchonlegalbusiness,2017,34(05):1121205陈烨财产性利益的刑事立法完善探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05):63716李强财产犯中财产性利益的界定J法学,2017(12):3751

注意事项

本文(财产性利益刑法保护探析)为本站会员(卢****6)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