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地面控制设备浪涌防护单元电路设计规范V

  • 资源ID:25461229       资源大小:870.25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面控制设备浪涌防护单元电路设计规范V

项目名称文件名称地面控制设备浪涌防护单元电路设计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地面控制设备浪涌防护单元电路设计规范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2022年03月20日文件状态:准备中 修改记录版本修改章节修改内容概要修改人日期V0.0.1建立文件全 部孙超邹未栋2022.03.20V0.0.23.1节、3.3节、4.1节、4.3节、5.1节修改了can防浪涌器件;修改了can防浪涌优化电路;增加了以太网PCB板布局拓扑图;增加了以太网防浪涌优化电路的说明;修改了电源防浪涌电路的适用范围孙超2022.5.24目 录1引言51.1.说明51.2.依据51.3.缩略语定义52RS-232接口浪涌防护设计62.1.RS-232接口防护电路图62.2.RS-232接口防护电路测试结果6残压测试6上电测试82.3.优化电路113CAN通信接口浪涌防护设计123.1.CAN通信接口防护电路图123.2.CAN通信接口防护电路测试结果12残压测试12上电测试143.3.优化电路184以太网通信接口浪涌防护设计194.1.以太网通信接口防护电路图194.2.以太网通信接口防护电路测试结果19残压测试19上电测试214.3.优化电路215电源接口浪涌防护设计225.1.电源接口防护电路图225.2.电源接口防护电路测试结果23残压测试23上电测试235.3.优化电路236驱采接口浪涌防护设计246.1.驱采接口防护电路图246.2.电源接口防护电路测试结果24残压测试24上电测试256.3.优化电路26表格目录表1缩略语定义5表2缩略语定义5表3串口防护电路器件选型与说明6表4串口残压测试表6表5串口上电测试表8表6CAN通信防护电路器件选型与说明12表7CAN通信接口残压测试表12表8CAN通信接口上电测试表14表9以太网通信防护电路器件选型与说明19表10以太网通信接口残压测试表19表11电源接口防护电路器件选型与说明22表12电源接口残压测试表23表13驱采接口防护电路器件选型与说明24表14驱采接口残压测试表24表15驱采接口上电测试表25项目名称文件名称地面控制设备接口防雷设计1 引言1.1. 说明本文件仅针对地面控制设备中各种接口浪涌防护单元电路设计进行说明、并依据相关标准对防浪涌电路进行试验给出报告。1.2. 依据表1 缩略语定义序号文档编号文档版本备注1铁运202226号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2TB/T3074-2021铁道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1.3. 缩略语定义表2 缩略语定义序号缩略语含 义说 明1CRSCD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2CI-LAN以太网与CAN通信转换单元3PIOLKD2-T1列控中心驱采单元4TVS瞬态电压抑制器5GDT气体放电管2 RS-232接口浪涌防护设计2.1. RS-232接口防护电路图表3 串口防护电路器件选型与说明标号器件型号作用GDT1、GDT3、GDT6气体放电管SL1411A075A一级共模防护GDT2、GDT4、GDT5气体放电管SL1411A075A一级差模防护R1、R2、R3功率电阻R/2W退耦TVS1、TVS4、TVS6TVS管SMDJ15CA二级共模防护TVS2、TVS3、TVS5TVS管SMDJ15CA二级差模防护PGND防雷地注:以上防护器件均选用littelfuse公司生产的器件。2.2. RS-232接口防护电路测试2.2.1. 残压测试表4 串口残压测试表试验环境:在未加电的情况下,对防护板上串口的TX和RX接线进行差模10/700us电压波形浪涌测试,对RX和防雷地接线进行共模10/700us电压波形浪涌测试。测试参数残压波形图备注1KV(差模)2KV(差模)2KV(共模)4KV(共模)2.2.2. 上电测试表5 串口上电测试表实验环境:将两块CI-LAN板及其防护板如下图连接,使其可以正常的进行串口发送接收功能,对串口的TX和RX接线进行差模10/700us电压波形浪涌测试,对RX和防雷地接线进行共模10/700us电压波形浪涌测试。观察CI-LAN板的工作情况。测试参数残压波形图备注1KV(差模)2KV(差模)2KV(共模)4KV(共模)-4KV(共模)实验结果:在差模、共模测试中,串口通信都会在停顿1s左右恢复正常;而且有时以太网端口通信会受到干扰,以太网通信中断1s左右恢复。2.3. 优化电路优化改进如下:a优化电路中去掉了第一级防雷的气体放电管,因为在室内防雷标准要求范围内,气体放电管是不工作的;b优化电路中去掉了共模防护电路,共模防护电路会因为器件地和防雷地(PE)之间存在压差,导致防护器件误导通或者烧毁,而且耐压测试无法通过。共模防护主要通过各信号线与防雷地(PE)之间的布线距离来防护,所以PCB板布线中要注意信号线与防雷地的安规距离;c优化电路在TVS管后级串联电阻,进一步吸收TVS管的残压(嵌位电压),根据串口的频率特性,电阻阻值选择50。电阻根据功率要求选择0805表贴封装电阻。d若串口只做调试用时,可以只串联50电阻即可。注:优化电路未经测试。3 CAN通信接口浪涌防护设计3.1. CAN通信接口防护电路图表6 CAN通信防护电路器件选型与说明标号器件型号作用GDT1、GDT2气体放电管SL1411A075一级共模防护GDT3气体放电管SL1411A075一级差模防护R1、R2功率电阻R/2W退耦SIDACtor1、SIDACtor2固态放电管P0080SCMCLRP二级共模防护SIDACtor3固态放电管P0080SCMCLRP二级差模防护PGND防雷地CAN1GNDCAN通信地注:以上防护器件均选用littelfuse公司生产的器件。3.2. CAN通信接口防护电路测试结果3.2.1. 残压测试表7 CAN通信接口残压测试表试验环境:在未加电的情况下,对防护板上CAN通信接口的CAN1H和CAN1L接线进行差模10/700us电压波形浪涌测试,对CAN1H和防雷地接线进行共模10/700us电压波形浪涌测试。测试参数残压波形图备注1KV(差模)2KV(差模)2KV(共模)4KV(共模)3.2.2. 上电测试表8 CAN通信接口上电测试表实验环境:将两块CI-LAN板及其防护板如下图连接,使其可以正常的进行CAN通信发送接收功能,对CAN通信的CAN1H和CAN1L接线进行差模10/700us电压波形浪涌测试,对CAN1H和防雷地接线进行共模10/700us电压波形浪涌测试。观察CI-LAN板的工作情况。测试参数残压波形图备注1KV(差模)-1KV(差模)2KV(差模)-2KV(差模)2KV(共模)-2KV(共模)4KV(共模)-4KV(共模)实验结果:在差模、共模测试中,CAN通信可以正常工作不会停顿;以太网端口通信有时会受到干扰,以太网通信中断1s左右恢复。3.3. 优化电路优化改进如下:a优化电路中去掉了第一级防雷的气体放电管,因为在室内防雷标准要求范围内,气体放电管是不工作的,并且固态放电管具有气体放电管的一部分特性;b优化电路考虑到CAN总线防浪涌器件整体容抗的数值范围,去掉了差模防护器件,双绞线传输电缆,共模防护器件和CAN收发器本身都可以有效进行差模防护。c优化电路在固态放电管后级串联电阻,起到退耦和进一步吸收残压的作用,根据CAN总线的频率特性,电阻阻值选择5.1-10之间(5.1为经验值)。电阻根据功率要求选择0805表贴封装电阻。注:优化电路未经测试4 以太网通信接口浪涌防护设计4.1. 以太网接口布局结构下图为单独以太网接口的PCB板布局拓扑图: C1为安规电容,容值1000pf-2200pf之间;R2为安规电阻,阻值应1M; 尽量选择不带指示灯的RJ45接口,因为指示灯的走线会破坏地分割; 单独以太网口的数字地要与模拟地分开,此处与多以太网口布局有区别; 模拟地与隔离地与PGND之间的安规距离应3mm下图为多以太网接口的PCB板布局拓扑图: C1为安规电容,容值1000pf-2200pf之间;R2为安规电阻,阻值应1M; 数字地与模拟地因有多点回流容易造成地环流,所以此处模拟地与数字地不分开,但是在拓扑结构上仍然按照数字地和模拟地的结构;若使用DM9000器件从芯片上有模拟电源输出的PHY芯片,可以采用数字地与模拟地单点接地的方法。 前插板与后插板的隔离地应通过接插件连通; 两个以上的RJ45接口在接PGND时中间应断开,不应构成环形; 由PHY器件到网络变压器之间的走线应进行戴维南匹配(下拉50); 尽量选择不带指示灯的RJ45接口,因为指示灯的走线会破坏地分割; 在更高频率的以太网中此处可用磁珠替换电阻 模拟地与隔离地与PGND之间的安规距离应3mm4.2. 以太网通信接口防护电路图表9 以太网通信防护电路器件选型与说明标号器件型号作用GDT1、GDT3、GDT4、GDT6气体放电管SL1411A075A一级共模防护GDT2、GDT5气体放电管SL1411A075A一级差模防护R1、R2、R3、R4功率电阻R/2W退耦TVS1、TVS2TVS管阵列SP03-3.3二级差模防护U1、U3TVS管阵列SP4062三级差模防护PGND防雷地注:以上防护器件均选用littelfuse公司生产的器件。4.3. 以太网通信接口防护电路测试结果4.3.1. 残压测试表10 以太网通信接口残压测试表试验环境:在未加电的情况下,对防护板上以太网通信接口的TPO_N和TPO_P接线进行差模10/700us电压波形浪涌测试,对TPO_N和防雷地接线进行共模10/700us电压波形浪涌测试。测试参数残压波形图备注500V(差模)1KV(差模)2KV(差模)1KV(共模)2KV(共模)4.3.2. 上电测试实验结果:在差模、共模测试中,以太网通信会停顿1s左右,随后通信恢复正常,浪涌测试最大值为:10/700us电压波,共模4KV,差模2KV。4.4. 优化电路优化改进如下:优化电路中去掉了第一级防浪涌的气体放电管,因为在室内浪涌防护标准范围内,气体放电管是不工作的;优化电路中去掉了共模防护,因为网络变压器本身可以防护5KV-6KV浪涌冲击,在网络变压器前进行共模防护会降低网络变压器的防护性能。在符合4.1节中所规定的PCB板布局结构中,可以去掉三级防护器件SP4062,并在传输线中串联2电阻。5 电源接口浪涌防护设计5.1. 电源接口防护电路图表11 电源接口防护电路器件选型与说明标号器件型号作用TVS1、TVS2大电流瞬态抑制器AK10-030C一级共模防护TVS3大电流瞬态抑制器AK10-030C一级差模防护FUSE3、FUSE4防雷保险管LVSP-10防止一级防浪涌器件短路,保险管熔断,整个电源供电不受影响FUSE1、FUSE2保险管154001后级电路短路防护TVS4、TVS5TVS管SMDJ33CA二级共模防护TVS6TVS管SMDJ33CA二级差模防护FUSE3、FUSE4阻抗过大,与TVS3串联导致一级防护电路残压过大,并联TVS6可以有效减小阻抗,降低残压PGND防雷地注:以上防护器件均选用littelfuse公司生产的器件。FUSE1、FUSE2此处选型只是参考,要根据具体电路通流量数值进行选。该防浪涌电路应作为整体电源的防护,单板上的电源不做上述防护。5.2. 电源接口防护电路测试结果5.2.1. 残压测试表12 电源接口残压测试表试验环境:在未加电的情况下,对防护板上电源接口的24VIN+和24VIN-接线进行8/20us电流波形浪涌测试,对24VIN+和防雷地接线进行共模8/20us电流波形浪涌测试。测试参数残压波形图备注1.5KA(差模)残压控制在50V以下5.2.2. 上电测试实验结果:在差模、共模测试中,以太网通信会停顿1s左右,随后通信恢复正常;其他通信接口工作正常。浪涌测试最大值为:8/20us电流波,共模4KA,差模2KA。5.3. 优化电路计划对第一级防护器件AK10-030C选型进行优化。考虑减小通流量(现为10KA),提高工作电压(现为30V,击穿电压32V-37V)。6 驱采接口浪涌防护设计6.1. 驱采接口防护电路图表13 驱采接口防护电路器件选型与说明标号器件型号作用FUSE1、FUSE2保险管04611.25ERTVS管、后级电路短路防护TVS1TVS管5KP33CA一级差模防护TVS2、TVS3TVS管5KP33CA一级共模防护PGND防雷地注:以上防护器件均选用littelfuse公司生产的器件。FUSE1、FUSE2此处选型只是参考,要根据具体电路输入电流数值进行选型。6.2. 电源接口防护电路测试结果6.2.1. 残压测试表14 驱采接口残压测试表试验环境:在未加电的情况下,对防护板上电源接口的IN1和-24V CLLCT接线进行10/700us电压波形浪涌测试,对IN1和防雷地接线进行共模10/700us电压波形浪涌测试。测试参数残压波形图备注2KV(差模)4KV(共模)6.2.2. 上电测试表15 驱采接口上电测试表实验环境:将PIO板与防护板如下图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进行驱动采集功能,对采集接口进行差模和共模10/700us电压波形浪涌测试。观察PIO板的工作情况。测试参数残压波形图备注1KV(差模)2KV(共模)实验结果:在差模、共模测试中,PIO板的驱动采集功能会停顿1s左右,面板指示灯全部点亮,随后驱动采集功能恢复正常。 6.3. 优化电路优化电路选用单端TVS管,因为反向浪涌可以利用TVS管的二极管特性来进行防护,TVS管的正向二极管导通特性对浪涌的防护优于TVS管反向击穿特性。 优化电路在TVS管后级串联电阻,进一步吸收TVS管的残压(嵌位电压),根据开关量特性,电阻阻值选择1k。电阻根据功率要求选择0805表贴封装电阻。项目编号文件编号日 期版 本V0.0.1页 码第29页 共29页2022年03月20日

注意事项

本文(地面控制设备浪涌防护单元电路设计规范V)为本站会员(水****8)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