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1 主题4 沧桑巨变踏上新征程-人教高三历史试题

  • 资源ID:240690815       资源大小:3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1 主题4 沧桑巨变踏上新征程-人教高三历史试题

主题4| 沧桑巨变踏上新征程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变革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政治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经济上,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外交上,“一边倒”政策提出;社会风尚上,崇尚节俭、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形成。这些既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也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深受苏联的影响。 高考对本主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一般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斯大林模式相联系,要求学生全面认识计划经济体制的利弊得失。分说知识链接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政策1美苏“冷战”新中国成立时,美苏“冷战”对峙,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执行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1)新中国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形成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彻底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维护了中国的民族独立。(2)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淡化了外交关系中的意识形态色彩。二、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形成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特点的新中国政治制度基本形成。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2政党制度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后,政治协商会议成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三、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1社会主义工业化国民经济恢复后,1953年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2三大改造的完成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新中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3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新中国逐渐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与文艺方针1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成功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21956年春,“双百”方针的提出,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五、社会生活的变迁1社会生活的新风尚(1)特点: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2)生活水平: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2交通运输“一五”计划期间,内地的交通运输业获得较大发展,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总览规律认识1新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借鉴了苏联的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治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借鉴了苏联的苏维埃体制;第二、经济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借鉴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第三、科技教育,大力发展军事科技,偏重理工科教育。2计划经济体制,是落后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计划经济也存在着众多的弊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就需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3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产生了深刻影响。感悟针对训练1(2016·天津六校联考)全球通史中写道:“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A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B旧的思想基础得以彻底摧毁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D变革带来了国家政权的变化C材料中三个时间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秦朝的统一、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辛亥革命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注重政治革命,旧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故B项错误;三个事件都推动了社会转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故C项正确;D项仅仅局限于政治上政权的改变,不够全面,故D项错误。2“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实行了()A土地改革B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根据材料中“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可知,其是19531956年为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私有制,A项错误。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所有制形式都是公有制,C、D两项错误。3(2016·遵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统一了中国,给予人民一套新的道德观,提高了工农的地位,并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廉洁的政府。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80年代将找不到要改革的对象。加拿大记者马克·盖恩材料二1956年底,第一个到“红色中国”的北美记者、美联社的兰卡什尔在游历8 000千米后,发表了关于中国的预见性报道:“中国就像一部由6亿个零件组装的超级机器,以最快的速度运转着。”兰卡什尔写道,“6亿中国人忘我地埋头苦干,要把他们落后贫穷的祖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蚂蚁山”上的理想与奋斗西方媒体的六十年“中国故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是怎样从政治上提高工农地位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这部“超级机器”高速运转中的成功与失误。【解析】第(1)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制度保障公民政治上参政议政的权利。第(2)问,“成功与失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先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政治上提高了工农地位。(2)成功: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国情,制定正确的任务。失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1 主题4 沧桑巨变踏上新征程-人教高三历史试题)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