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个人所得税zz》课件

  • 资源ID:240650493       资源大小:258KB        全文页数:9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个人所得税zz》课件

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论个人所得税概论n个人所得税是个人个人所得税是个人(自然人自然人)取得的取得的各项应征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各项应征所得征收的一种税.n个人所得税最早于个人所得税最早于17991799年在英国创年在英国创立立,目前世界上已经有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40140多个国家多个国家开征了个人所得税开征了个人所得税.1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n 个人所得税法是指国家个人所得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个人所得税制定的用以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及义务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关系的法律规范.n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诞生于诞生于19801980年,至今已作了年,至今已作了几次较大的修订。几次较大的修订。2 一、个人所得税特点一、个人所得税特点n1 1、实行分类征收、实行分类征收n2 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n3 3、定额定率扣除、定额定率扣除n4 4、按月按次计算、按月按次计算n5 5、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3二二、个人所得税的类型个人所得税的类型n1、分类征收法、分类征收法-分类所得税型分类所得税型n以以“所得源泉说所得源泉说”为理论基础为理论基础n2、综合征收法、综合征收法-综合所得税型综合所得税型n以以“净资产增加论净资产增加论”为理论基础为理论基础n3、分类综合征收法、分类综合征收法-分类综合所得税型分类综合所得税型n 过渡时期过渡时期采用采用4三、个人所得税制的演变三、个人所得税制的演变n(一)(一)5050年代设置个人所得税税种年代设置个人所得税税种n(二)(二)8080年代建立个人所得税制年代建立个人所得税制n19871987年开征个人所得调节税,起征点年开征个人所得调节税,起征点400400元元n(三)(三)9090年代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和完善年代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和完善20062006年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年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800800元改为元改为16001600元;元;20082008年将年将16001600元改为元改为20002000元)元)n(四)个人所得税的发展趋势(四)个人所得税的发展趋势n 宽税基、低税率、公平征税、普遍征税宽税基、低税率、公平征税、普遍征税5美国个人所得税美国个人所得税n美国个人所得税始于美国个人所得税始于18601865年的南北战年的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国会于争期间。美国国会于1861年首次成功地实行年首次成功地实行了个人所得税。战争结束后了个人所得税。战争结束后,实施了实施了11年的个年的个人所得税被废止。人所得税被废止。n1913年第年第16次修改宪法把所得税纳入宪法次修改宪法把所得税纳入宪法,通过了第一个个人所得税税法,税率为通过了第一个个人所得税税法,税率为17以后逐渐提高。以后逐渐提高。n1994年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额达年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额达5430亿美元亿美元,占联邦财政收入的占联邦财政收入的43.16,成为政府的财政成为政府的财政支柱。支柱。6美国个人所得税税率(没有儿童)美国个人所得税税率(没有儿童)7 德国德国n德国政府对不同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个人所得税德国政府对不同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起征点。n年,德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单身家年,德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单身家庭年收入欧元;已婚家庭年收入庭年收入欧元;已婚家庭年收入欧元。欧元。n有些情形可以减少个人收入所得税,例如已婚家有些情形可以减少个人收入所得税,例如已婚家庭子女未满岁,或者子女在岁以下但仍庭子女未满岁,或者子女在岁以下但仍在上学的或没有收入的;向德国机构捐助政治款在上学的或没有收入的;向德国机构捐助政治款项或者慈善款项;由于不可抗拒的特殊情况(如项或者慈善款项;由于不可抗拒的特殊情况(如生病)造成高额开支等。生病)造成高额开支等。8第二节基本制度第二节基本制度一、纳税人一、纳税人n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包括中国公民公民、个体工商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下同)和香港和香港、澳门澳门、台湾同胞台湾同胞.纳税人依据住所和居住纳税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民纳税人,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91 1、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人.居民纳税义务人包括以下两类居民纳税义务人包括以下两类:1 1、在中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民、在中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民.但不包括但不包括虽具有中国国籍虽具有中国国籍,却并没有在中国大陆定居却并没有在中国大陆定居.而是侨而是侨居国外和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的人居国外和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的人.2 2 从公历从公历1 1月月1 1日起至日起至1212月月3131日止日止,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国人,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10n居民纳税人应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和境居民纳税人应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和境外的所得,向我国政府履行全面纳税义外的所得,向我国政府履行全面纳税义务,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务,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n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112 2、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n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不符合居民是指不符合居民纳税义务人的判定标准的纳税义务纳税义务人的判定标准的纳税义务人人,即即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我国境内居住不满无住所而在我国境内居住不满1 1年的个人,年的个人,属于我国的非居民纳税人属于我国的非居民纳税人。n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即即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向中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12举例举例1 11 1、某人被公司派往美国学习两年、某人被公司派往美国学习两年,学学习期满后继续回本公司工作习期满后继续回本公司工作,那么两那么两年内此人拿的工资不向中国纳税年内此人拿的工资不向中国纳税.2 2、某外资企业的一员工由境外所派、某外资企业的一员工由境外所派,在中国领取工资或薪金在中国领取工资或薪金,那他应该有那他应该有有限纳税责任有限纳税责任,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政府纳税所得向中国政府纳税.13二、所得来源地的确定二、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n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我国境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我国境内,均为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内,均为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n1 1、在我国境内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在我国境内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薪金所得。对工资、薪金这类非独立个人劳动所得对工资、薪金这类非独立个人劳动所得的征税,以劳务活动所在地为工资、薪的征税,以劳务活动所在地为工资、薪金所得的发生地,由劳务活动所在地政金所得的发生地,由劳务活动所在地政府对该项所得行使征税权。府对该项所得行使征税权。14n2 2、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生产经营所得。n3 3、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我国境内提供、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我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各种劳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n4 4、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我国境内使用而取、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我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得的所得。n5 5、转让我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转让我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以及在我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产,以及在我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15 6 6、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所得。以及其他特许权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所得。7 7、因持有我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我、因持有我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我国境内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国境内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 8、在中国境内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的奖金所在中国境内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的奖金所得得,购买中国境内有关单位和部门发行的彩票购买中国境内有关单位和部门发行的彩票取得的中奖所得取得的中奖所得.9 9、在中国境内以图书、在中国境内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报刊方式出版,发表的作发表的作品品,取得的稿酬所得取得的稿酬所得.16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与计算与计算1 1、工资、工资 、薪金所得、薪金所得n适用适用5 545%45%的的9 9级超额累进税率。级超额累进税率。级数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不超过5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5 02超过超过500-2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10 253超过超过2000元元-5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15 1254超过超过5000元元-2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0 3755超过超过20000元元-4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5 13756超过超过40000元元-6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0 33757超过超过600000元元-80000的部分的部分35 63758超过超过80000元元-10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40 103759超过超过100000的部分的部分45 1537517工资薪金应纳税额的计算工资薪金应纳税额的计算计算公式计算公式:1、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每月收入额-2000-2000元元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2 2、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每月收入额-4800-4800元元)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速算扣除数算扣除数18例例2 2某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家某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家(假设为假设为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某月取得的月收入为某月取得的月收入为1000010000元人民币元人民币,计算该纳税人应纳个人计算该纳税人应纳个人所得税额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10000-4800=5200=10000-4800=5200元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520015%-125=520015%-125=元元19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应纳税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算额的计算n按规定税率计算纳税。由于对每月的工资、薪金按规定税率计算纳税。由于对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时已按月扣除了费用,因此,对上述奖所得计税时已按月扣除了费用,因此,对上述奖金原则上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金原则上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n如果纳税人取得奖金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足如果纳税人取得奖金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足20002000元的,可将奖金收入减除当月工资与元的,可将奖金收入减除当月工资与20002000元元的差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的差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应纳税款。该计税办法一年只可一次。应纳税款。该计税办法一年只可一次。20 计税公式n如果雇员工资高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如果雇员工资高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n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适用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n适用税率适用税率=全年一次性奖金全年一次性奖金/12/12n如果雇员工资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如果雇员工资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n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的差额)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的差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n适用税率适用税率=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的差额)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的差额)/12/1221例例3 3n某中国公民某中国公民2008年在我国境内年在我国境内112月月的绩效工资为的绩效工资为1000元,元,12月份又一次性月份又一次性领取年终奖金领取年终奖金27000元。计算应纳个人元。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所得税。n税率按税率按12个月分摊,个月分摊,n每月奖金额每月奖金额=27000-(2000-1000)/12=2167元元适用税率为适用税率为15%n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7000-(2000-1000)15%-125=3835元元22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n均按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为依据计算实际应纳均按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为依据计算实际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为;税额。其计算公式为;n应纳税额(当月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当月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税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实际在我(当月实际在我国境内的天数国境内的天数 /当月天数)当月天数)n如果属于上述情况的个人取得的是日工资、薪如果属于上述情况的个人取得的是日工资、薪金,应以日工资、薪金乘以当月天数换成月工金,应以日工资、薪金乘以当月天数换成月工资、薪金后,再按上述公式计算应纳税额。资、薪金后,再按上述公式计算应纳税额。23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不满一年但不满一年的的n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90天或天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中在中国境内连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83天但不满一年的天但不满一年的个人,其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个人,其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收入均应申报个人所得税。境外所得的收入均应申报个人所得税。境外所得除中国境内企业或高层管理人员,不予除中国境内企业或高层管理人员,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征收个人所得税。24例例5 5n某外籍个人在某外籍个人在2008年年1月月1日起担任中国日起担任中国境内某外商投资企业的副总经理,由该境内某外商投资企业的副总经理,由该企业每月支付其工资企业每月支付其工资20000元,同时,元,同时,该企业外方的境外总机构每月也支付其该企业外方的境外总机构每月也支付其工资工资4000美元。其大部分时间是在境外美元。其大部分时间是在境外履行职务,履行职务,2008年来华工作时间累计为年来华工作时间累计为180天。计算应纳税额。天。计算应纳税额。25解析n有税收协定规定有税收协定规定n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0000-4800)20%-20%-375=375=n境外所得因累计时间境外所得因累计时间183183天免税。天免税。n无税收协定规定无税收协定规定n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0000+40007.50-4800)30%-3375=30%-3375=26雇佣和派遣单位分别分付工资、雇佣和派遣单位分别分付工资、薪金应纳税额的计算薪金应纳税额的计算n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凡是由雇佣单位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凡是由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的,支付单位应扣缴应纳的个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的,支付单位应扣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以纳税人每月全部工资、薪金收入减除人所得税,以纳税人每月全部工资、薪金收入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为了有利于征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为了有利于征管,采取由雇佣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管,采取由雇佣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税款;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税款;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全额直接确定适用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全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税。税率,计算扣税。27例例6n某居民个人某居民个人年年月取得以下所得月取得以下所得:从原从原派出派出A A国有企业取得月工资所得国有企业取得月工资所得20002000元;元;从派往任职从派往任职B B合资企业取得工资所得合资企业取得工资所得30003000元元,奖金所得奖金所得10001000元,计算该居民应纳个元,计算该居民应纳个人所得税。人所得税。28解析原派出企业应纳税额原派出企业应纳税额2000 10%-252000 10%-25175 175 元元B B合资企业应纳税额合资企业应纳税额=(300030001000100020002000)10%-25=17510%-25=175元元个人申报缴纳所得税个人申报缴纳所得税=(2000+30002000+30001000100020002000)15%-125-175-17515%-125-175-175125125元元29对实行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应对实行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额的计算n可以实行按年计税、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即企业可以实行按年计税、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即企业经营者按月领取的基本收入,应在减除经营者按月领取的基本收入,应在减除20002000元的费元的费用之后,按适用税率计税应纳税款并预缴,年度终用之后,按适用税率计税应纳税款并预缴,年度终了领取效益收入后,合计其全年基本收入和效益收了领取效益收入后,合计其全年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再按入,再按1212个月平均计算实际应纳的税款。计算公个月平均计算实际应纳的税款。计算公式为:式为:n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全年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全年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 /12/12费费用扣除标准)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1230年薪制和月薪制纳税区别年薪制和月薪制纳税区别n假定假定2 2个员工,年工资总额个员工,年工资总额 均为均为6000060000元,元,其中其中A A每月每月50005000元,而元,而B B有有6 6个月每月个月每月30003000元,另外元,另外6 6个月每月个月每月70007000元。(费用扣除元。(费用扣除为为2000 2000 元)试必较哪种方式节税。元)试必较哪种方式节税。nA A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20005000-2000)15%-125 12=2700 15%-125 12=2700 元元nB B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20003000-2000)10%-25 6+10%-25 6+(7000-20007000-2000)15%-15%-125 6=4200 125 6=4200 元元31 退职费收入退职费收入n符合规定的免税;不符合规定的应缴税,符合规定的免税;不符合规定的应缴税,但可按不超过个月平均划分计算但可按不超过个月平均划分计算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费n不超过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不计入当期不超过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不计入当期工薪所得,超过部分应计入当期工薪所工薪所得,超过部分应计入当期工薪所得计征所得税得计征所得税32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偿收入n年平均工资年内免税,超过年部分年平均工资年内免税,超过年部分征税征税内退人员内退人员n法定退税期内收入为工薪所得征税;一法定退税期内收入为工薪所得征税;一次性收入可除以内退至法定退休期月份,次性收入可除以内退至法定退休期月份,加上当月所得计算所得税加上当月所得计算所得税33境内、境外分别取得工资、薪境内、境外分别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计算。金所得应纳税额计算。n纳税人在境内、境外同时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人在境内、境外同时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首先判断其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是否来源应首先判断其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是否来源于一国的所得,如果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于一国的所得,如果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我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所得,无论支付地点在我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所得,无论支付地点是否在我国境内,均为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是否在我国境内,均为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纳税人能够提供在境内、境外同时任职或者受纳税人能够提供在境内、境外同时任职或者受雇及其工资、薪金标准的有效证明文件,可判雇及其工资、薪金标准的有效证明文件,可判定其所得是分别来自境内和境外的,应分别减定其所得是分别来自境内和境外的,应分别减除费用后计税。除费用后计税。34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工资薪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计算金所得应纳税额计算n工资薪金所得来源地的确定工资薪金所得来源地的确定n属于来源于我国境内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属于来源于我国境内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实际在我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人实际在我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无论是由我国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无论是由我国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均属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个人实际付的,均属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个人实际在我国境外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在我国境外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由我国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支付的,均属由我国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支付的,均属于来源于我国境外的所得。于来源于我国境外的所得。35无住所非居民纳税人取得的工无住所非居民纳税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n对于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在对于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在1 1个纳税年度在我个纳税年度在我国境内居住又不满国境内居住又不满1 1年的个人为非居民纳税人,年的个人为非居民纳税人,仅就其我国境内所得征税。仅就其我国境内所得征税。n在在1 1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不超过90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中在我国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中在我国境内连续或累计不超过境内连续或累计不超过183183日的个人,由我国日的个人,由我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的我国境内机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的我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可免于申报缴纳个人所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可免于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仅就其实际在我国境内工作期间由我国得税,仅就其实际在我国境内工作期间由我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或者由我国境内机构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或者由我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纳税。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纳税。36无住所居民纳税人取得的工资无住所居民纳税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n对于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在对于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在1 1个纳税年度在我个纳税年度在我国境内居住满国境内居住满1 1年的个人为居民纳税人,应对年的个人为居民纳税人,应对其我国境内和境外所得征税。但对于在我国境其我国境内和境外所得征税。但对于在我国境内居住满内居住满1 1年而不超过年而不超过5 5年的个人,其在我国境年的个人,其在我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由我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内工作期间取得的由我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和由我国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资支付和由我国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资薪金,均应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在临时离薪金,均应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在临时离境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仅就其我国境内境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仅就其我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部分申报纳税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部分申报纳税37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n 5 535%35%的的5 5级超额累进税率级超额累进税率 级数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不超过5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502超过超过5000元元-1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102503超过超过10000元到元到30000的部分的部分2012504超过超过30000元元-5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042505超过超过5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5675038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税率适用的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或或=(=(全年收入总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的税率适用的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收入总额收入总额个体户的收入总额是指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个体户的收入总额是指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销售包括商品销售收入收入,营运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财产出租和转让收入租和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其他收入和营业外收入.39准予扣除的项目准予扣除的项目工资工资,三项费用三项费用,利息利息,保险费保险费,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三新研究开发费三新研究开发费,生产经营费用生产经营费用,税金税金,坏坏帐帐,资产盘亏盘盈资产盘亏盘盈,汇兑损益汇兑损益.40不准予扣除的项目不准予扣除的项目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被没收的财产被没收的财产,支付的罚款支付的罚款,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和各种税收的滞纳金罚纳的个人所得税和各种税收的滞纳金罚款和罚金款和罚金,赞助支出赞助支出,自然灾害或者意外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分配给投资者的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股利,用于个人及家庭的支出用于个人及家庭的支出,与生产经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支出营无关的其他支出,国家税务局规定不能国家税务局规定不能扣除的其他支出扣除的其他支出.41亏损的弥补亏损的弥补 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经营亏损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经营亏损,经过税务机关经过税务机关 审核以后审核以后,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经营所得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经营所得弥补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经营所得不足弥补时下一纳税年度的经营所得不足弥补时,可以逐年连续弥补可以逐年连续弥补,但是最多不超过五年但是最多不超过五年.42例例8 8某纳税人某纳税人20072007年度亏损年度亏损5 5万元万元,第二年的营业第二年的营业利润为利润为2020万元万元,成本为成本为1010万元万元,相关费用为相关费用为2 2万元万元.计算该纳税人计算该纳税人20082008年应钠个人所得税年应钠个人所得税额额.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产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企业营业利润分为主营业务利生的利润。企业营业利润分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润和其他业务利润。43n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n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其他业务支出n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营业费用费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n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项纳税调整增加项纳纳税调整减少项税调整减少项44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所得应纳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所得应纳税额计算税额计算n个人独资企业以投资者为纳税人个人独资企业以投资者为纳税人,以企业以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合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人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人.对个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实行查帐征税和核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实行查帐征税和核定征税两种办法定征税两种办法.45查帐征税方法查帐征税方法实行查帐征税办法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实行查帐征税办法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伙企业,其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其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所得税计税办法户所得税计税办法,但是下列项目除外但是下列项目除外:1 1)投资者的费用扣除标准参照个人所得)投资者的费用扣除标准参照个人所得税法税法“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项目的费用扣除.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2 2)从业人员的工资支出具体参照企业所)从业人员的工资支出具体参照企业所得税(计税工资标准确定)在税前扣除。得税(计税工资标准确定)在税前扣除。3 3)投资者及家庭支出)投资者及家庭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不得在税前扣除.464 4)工会经费)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职工教育经费育经费.分别在其计税工资总额的分别在其计税工资总额的2%2%、14%14%、2.5%2.5%以内据实扣除以内据实扣除.5 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不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营业收入的%的部分据实扣除的部分据实扣除;超超过部分可以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过部分可以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结转.6 6)业务招待费扣除额不能超过销售)业务招待费扣除额不能超过销售净额的净额的5 5,和支出额的和支出额的 60%60%7 7)未提取的各种准备金不得扣除)未提取的各种准备金不得扣除.47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企业性质全部是独资的业,企业性质全部是独资的n年度终了汇算清缴时,计算公式如下年度终了汇算清缴时,计算公式如下n1)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各个企业的经营收入总额各个企业的经营收入总额n2)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税率适用的税率-速算速算扣除数扣除数n3)本企业应纳税额本企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本本企业的经营企业的经营所得额所得额/各个企业的经营收入总额各个企业的经营收入总额n4)本企业应补交的税额本企业应补交的税额=本企业应纳税额本企业应纳税额-本本企业预缴的税额企业预缴的税额482 2、核定征税办法、核定征税办法核定征税方法包括定额征收核定征税方法包括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以及其他合理的征收方式收以及其他合理的征收方式.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或者或者=成本费用支出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应税应税所得率所得率实行核定征税的投资者,不能享受个人所得税的实行核定征税的投资者,不能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优惠政策。实行查账征税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实行查账征税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改为核定征税方式后,在查账征税和合伙企业改为核定征税方式后,在查账征税方式下认定的年度经营亏损未弥补完部分,不方式下认定的年度经营亏损未弥补完部分,不得再继续弥补。得再继续弥补。49应税所得率的规定应税所得率的规定:n工业工业、商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5%-20%;,5%-20%;n建筑业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房地产开发业,7%-20%;,7%-20%;n饮食服务业饮食服务业,7%-25%;,7%-25%;n娱乐业娱乐业,20%-40%;,20%-40%;n其他行业其他行业,10%-30%,10%-30%50例例9 9某某2 2人合伙企业人合伙企业20032003年商品销售收入年商品销售收入5050万元万元,销售销售成本成本3535万元万元,销售费用销售费用5 5万元万元,附加税金附加税金1 1万元万元,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工资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工资7 7万元万元(包括两位合伙人包括两位合伙人),),福利经费福利经费、工会经费和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和教育经费1.2251.225万元万元,核定雇佣职工核定雇佣职工5 5人人,计税工资标准计税工资标准850850元元/人每月人每月,列支业务招待费列支业务招待费0.50.5万元万元.如果该合伙企业成本如果该合伙企业成本费用支出不实费用支出不实,实行按收入核定征税实行按收入核定征税,应税所得应税所得率为率为20%,20%,计算该合伙企业主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该合伙企业主应纳个人所得税.按核定征收按核定征收应税所得额应税所得额=50000020%=100000=50000020%=100000元元应纳所得税应纳所得税=(100000230%-4250)=(100000230%-4250)2=215002=21500元元51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计算得应纳税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该年度承包承租经营收入该年度承包承租经营收入额额-(2000-(2000该年度实际承包承租经营月该年度实际承包承租经营月份数份数)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速算扣除数算扣除数52例例101020092009年年1 1月月1 1日日,某人与事业单位签定承包合某人与事业单位签定承包合同经营招待所同经营招待所,承包期为承包期为3 3年年.2009.2009年招待年招待所实现承包经营利润所实现承包经营利润8500085000元元,按合同规按合同规定承包人每年应从承包利润中上交承包定承包人每年应从承包利润中上交承包费费2000020000元元.计算承包人计算承包人20092009年应纳个人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所得税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年应纳税所得额=承包经营利润承包经营利润-上交承包上交承包费费-每月必要扣减费用每月必要扣减费用=85000-20000-200012=45400=85000-20000-200012=45400元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4540030%-4250=4540030%-4250=元元533、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n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级数级数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 1 1不超过不超过200002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 20%20%0 0 2 2超过超过2000020000元元-50000-5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 30%30%2000 2000 3 3超过超过500005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 40%40%7000 700054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计算公式计算公式:n每次收入不超过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元n应纳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每次收入(每次收入-800)20%n每次收入超过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元-20000元元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20%)20%(1-20%)20%n每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每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元-50000元元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20%)30%-2000(1-20%)30%-2000n每次收入超过每次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20%)40%-7000(1-20%)40%-700055例例1111某歌星一次取得的表演收入某歌星一次取得的表演收入4000040000元元,扣除扣除20%20%的费用后的费用后,应纳税所得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为3200032000元元.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额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额=40000(1-20%)=40000(1-20%)30%-2000=760030%-2000=7600元元564、稿酬所得稿酬所得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并按应纳税额减征额减征30%,所以其实际,所以其实际税率为税率为14%。57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计算公式计算公式:1 1、每次收入不足、每次收入不足40004000元的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800)14%-800)14%2 2、每次收入超过、每次收入超过40004000元的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20%)(1-20%)14%14%58例例1212作家小王作家小王1月份出版一本书,取得稿酬月份出版一本书,取得稿酬5000元。该书元。该书6月至月至8月被某晚报连月被某晚报连载,载,6月份取得稿费月份取得稿费1000元,元,7月份月份取得稿费取得稿费2000元,元,8月份取得稿费月份取得稿费1500元,请计算需缴纳多少个人所元,请计算需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得税59n出版书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出版书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5000(120)14=(元)(元)n连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连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0020001500)(120)14(元)(元)60作家马某作家马某209209年年2 2月初在杂志上发表一篇月初在杂志上发表一篇小说,取得稿酬小说,取得稿酬38003800元;自元;自2 2月月1515日起又日起又将该小说在晚报上连载将该小说在晚报上连载1010天,每天稿酬天,每天稿酬450450元。马某元。马某2 2月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月需缴纳个人所得税()。)。A A420420元元 B B924924元元 C C929.6929.6元元 D D13201320元元 614 4、其他所得、其他所得n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n适用适用20%20%的比例税率。的比例税率。6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计算公式计算公式:1 1每次收入不足每次收入不足40004000元的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800)20%-800)20%2 2每次收入超过每次收入超过40004000元的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20%)(1-20%)20%20%6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额的计算股息股息-按照一定的比率对每股发给的息按照一定的比率对每股发给的息金叫股息金叫股息红利红利-公司企业应分配的利润,按股分公司企业应分配的利润,按股分分配的叫红利。分配的叫红利。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每次收入20%个人从上市公司取得股息、红利减按个人从上市公司取得股息、红利减按50%计算计算64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租赁财产租赁-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财产取得的所得。在确定财产租赁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在确定财产租赁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和教育费附加和教育费附加,可持完税凭证可持完税凭证,从其财从其财产租赁收入中扣除产租赁收入中扣除.允许扣除的修缮允许扣除的修缮费用费用,以每次以每次800元为限元为限.一次扣除不一次扣除不完的完的,准予在下次扣除准予在下次扣除,直到扣完为止直到扣完为止.65个人出租财产取得的财产租赁收个人出租财产取得的财产租赁收入入,在计算交纳个人所得税时在计算交纳个人所得税时,应应依次扣除的费用依次扣除的费用:1 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2 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开支的修缮费用3 3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66计算公式计算公式:(1)每次月收入不超过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的项目-修缮费用修缮费用(800元为限元为限)-800元元(2)每次月收入超过每次月收入超过4000元的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的项目-修缮费用修缮费用(800元为限元为限)(1-20%)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0%67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n对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n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暂缓征收个人所得权的企业量化资产,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将股份转让时,就其转让收入额减税。将股份转让时,就其转让收入额减去合理费用后余额征税。去合理费用后余额征税。n个人出售自有住房,对个人转让自用个人出售自有住房,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出售现得,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出售现在住房后在住房后1年内重新购买的,按照购房金年内重新购买的,按照购房金额大小相应退还纳税保证金。额大小相应退还纳税保证金。68财产转让所得以个人每次转让财产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以个人每次转让财产取得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额为应纳税所得额。n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合理费用 n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n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合理费用)n 20%20%69项目项目 税率费用扣除税率费用扣除n工资薪金工资薪金5 54545 月月20002000或或48004800n个体经营个体经营5 53535 成本、费用成本、费用 n承包承租承包承租5 53535 月月20002000 n劳务报酬劳务报酬2020 次次800800或或2020n稿酬稿酬1414 次次800800或或2020n特许权使用费特许权使用费2020 次次800800或或2020n财产租赁财产租赁2020 次次800800或或2020n财产转让财产转让2020 财产原值和费用财产原值和费用n利息股息红利利息股息红利20 20 0 0n偶然偶然2020 0 0n其他其他70综合举例:综合举例:1 1工工程程师师陈陈某某2008年年月月工工资资收收入入4800元元,12月月份份除除工工资资收收入入外外,另另有有四四笔笔收收入入,一一是是领领取取了了l2月月份份的的奖奖金金9600元元;二二是是一一次次性性取取得得稿稿费费3800元元,三三是是取取得得工工商商银银行行储储蓄蓄存存款款利利息息2200元元,国国债债利利息息50005000元元;四四是是取取得得了了特特许许权权使使用用费费20000元元;五五是是投投资资分分红红收收入入2000元元,请请计计算算该该工工程程师师l2月份共需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月份共需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71工工资资应应纳纳税税=(4800-2000+9600)20%-375=n稿费应纳税稿费应纳税=(3800-800)14%=n储蓄存款利息储蓄存款利息2200元,国债利息元,国债利息50005000元免税元免税n分红收入应纳税额分红收入应纳税额=2000 20%=n特许权使用费应纳税额特许权使用费应纳税额=20000 (1-20%)20%=72综合举例:综合举例:2 2n工程师陈某工程师陈某2008年月工资收入年月工资收入1600元。元。12月月份除工资份除工资1600元外另有四笔收入,一是领取元外另有四笔收入,一是领取了了1-12月的奖金月的奖金12000元;二是一次性取得建元;二是一次性取得建筑工程设计费筑工程设计费40000元,同时从中拿出元,同时从中拿出9000元通过民政局向灾区捐赠;三元通过民政局向灾区捐赠;三是取得以前购是取得以前购进的境内股票股息、红利所得进的境内股票股息、红利所得2000020000元;元;四四是取得稿酬收入是取得稿酬收入10000元。请计算该工程师元。请计算该工程师l 2月份共需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月份共需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73n 12月月份份奖奖金金收收入入应应纳纳税税=12000-(2000-1600)10%-25=(元)(元)设计费应纳税所得额设计费应纳税所得额=40000 (1-20%)=32000(元)(元)n考考虑虑捐捐赠赠时时设设计计费费应应纳纳税税额额=(32000-9000)30%-2000=(元)(元)n股股息息红红利利应应缴缴纳纳个个人人所所得得税税2000050%20%2000050%20%20002000(元)(元)n稿酬应纳税额稿酬应纳税额=10000(1-20%)14%=1120(元)(元)n74n捐捐赠赠额额不不超超过过其其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30%,且且取得正式票据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取得正式票据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n但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可以全额扣除但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可以全额扣除75例n中国公民张某受邀请获得培训收入中国公民张某受邀请获得培训收入20000元,从中先后拿出元,从中先后拿出6000元、元、5000元,通元,通过国家机关分别捐给了农村义务教育和过国家机关分别捐给了农村义务教育和贫困山区,贫困山区,请计算需缴纳多少个人所得请计算需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税76解析n培培训训收收入入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2000020000(1 12020)1600016000(元)(元)n捐捐赠赠贫贫困困地地区区的的扣扣除除限限额额1600030160003048004800(元)(元)n向向农农村村义义务务教教育育的的捐捐款款可可以以全全额额在在税税前前扣除扣除n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16000160004800480060006000)202010401040(元)(元)77境外所得税收的抵免境外所得税收的抵免n中国居民个人在境外取得所得应按中国中国居民个人在境外取得所得应按中国税法计算缴纳,境外所得在境外缴纳的税法计算缴纳,境外所得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准予抵扣,抵扣分国不分项计算所得税准予抵扣,抵扣分国不分项计算78综合举例:综合举例:3 3n某纳税人在同一纳税年度,从某纳税人在同一纳税年度,从A、B两国取得应税两国取得应税收入。其中:收入。其中:n在在A国一公司任职,取得工资薪金收入国一公司任职,取得工资薪金收入69600元,元,(平均每月(平均每月5800元),因提供一项专利技术使用权,元),因提供一项专利技术使用权,一次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一次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30000元,该两项收入在元,该两项收入在A国缴纳个人所得税国缴纳个人所得税5200元;元;n因在因在B国出版著作,获得稿酬收入国出版著作,获得稿酬收入15000元,并在元,并在B国国缴纳该项收入的个人所得税缴纳该项收入的个人所得税1720元。元。n将其拥有的两处住房中的一套已使用将其拥有的两处住房中的一套已使用7年的住房出售,年的住房出售,转让收入转让收入320000元,该房产造价元,该房产造价 120000元,另支付交元,另支付交易费用等相关税费易费用等相关税费5000元;元;计算纳税人个人所得税。计算纳税人个人所得税。79nA国所纳个人所得税的抵免国所纳个人所得税的抵免n工资薪金应纳税额工资薪金应纳税额=(5800-4800)10%-2512=900(元)(元)n特许权使用费应纳税额特许权使用费应纳税额=30000(1-20%)20%=4800(元元)nA国收入需补缴税国收入需补缴税=900+4800-5200=500(元元)nB国应纳税额国应纳税额=15000(1-20%)14%=1680(元元)nB国实际缴纳所得税国实际缴纳所得税1720元超出应纳税额元超出应纳税额1680元元80n未减除完的未减除完的40元,可在以后元,可在以后5个纳个纳税年度的该国减除限额的余额中补税年度的该国减除限额的余额中补减。减。n出售房产取得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的出售房产取得财产转

注意事项

本文(《个人所得税zz》课件)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