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统考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四)(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

  • 资源ID:240463149       资源大小:149.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考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四)(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

大题规范练(四)(时间:25分钟分值:40分)29(8分)(2020·皖南八校联考)下图是不同浓度CO2对某植物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其中Rubisco(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能够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可用_试剂检测还原糖。(2)科学家在给离体叶绿体照光时发现,当向离体叶绿体培养体系中供给无机磷、ADP和NADP时,叶绿体中就会有ATP和NADPH产生;如果直接给体系提供ATP和NADPH,即使在黑暗条件下,叶绿体中也可以合成一定量的糖。请解释此现象:_。(3)据图分析,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该植物幼苗叶肉细胞中还原糖的含量_(填“升高”或“降低”),其主要原因是_;CO2浓度升高有利于该植物幼苗度过干旱环境,其原因是_。(4)用适当的方法提取Rubisco酶后,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_来表示其活性。解析据分析可知,(1)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2)科学家在给离体叶绿体照光时发现,当向离体叶绿体培养体系中供给无机磷、ADP和NADP时,叶绿体中就会有ATP和NADPH产生;如果直接给体系提供ATP和NADPH,即使在黑暗条件下,叶绿体中也可以合成一定量的糖。说明:ATP和NADPH为暗反应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即使没有光照,暗反应也能发生。(3)据图分析,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该植物幼苗叶肉细胞中还原糖的含量升高,其主要原因是CO2浓度升高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CO2浓度升高有利于该植物幼苗度过干旱环境,是由于随CO2浓度升高,气孔开度下降,减少了水分的散失,故此可以帮助植物度过干旱的环境。(4)用适当的方法提取Rubisco酶后,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CO2的吸收速率(或单位时间CO2的吸收量或单位时间CO2的减少量)来表示其活性。答案(1)斐林(2)ATP和NADPH为暗反应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即使没有光照,暗反应也能发生(3)升高CO2浓度升高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CO2浓度升高使气孔开度下降,减少了水分的散失(4)CO2的吸收速率(或单位时间CO2的吸收量或单位时间CO2的减少量)30(10分)(2020·济南高三一模)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往往表现出干咳、乏力、发热,呈缺氧低氧状态,严重时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的大致路径为鼻腔口腔咽喉部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关键就在于其表面的刺突状糖蛋白(S蛋白)与肺上皮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的特异性结合。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感染过程中,参与防御新型冠状病毒的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与物质主要包括_;新型冠状病毒进入鼻腔,刺激鼻黏膜的神经末梢引起打喷嚏排出病毒,这种反射的特点是_。(2)病毒侵入肺泡细胞,免疫细胞被激活,释放细胞因子,直接刺激下丘脑_中枢,导致身体发热。过高的体温通过影响_进而影响细胞代谢。(3)新型冠状病毒突破人体两道防线后,参与特异性免疫的_细胞,能够杀伤部分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4)在缺乏特效药物和疫苗的前提下,恢复期血浆疗法仍具价值。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是治疗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有效手段。采用治愈患者的血清进行治疗是因为该血清中含有_细胞分泌产生的抗体,为了从血清中筛选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可选用_(填蛋白质名称)与之进行杂交。解析(1)由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途径可知,人体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有黏膜和吞噬细胞。鼻腔受到刺激打喷嚏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即非条件反射。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过高,会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3)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参与细胞免疫的效应T细胞能够杀伤部分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4)浆细胞分泌抗体,血清中可筛选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可选用此病毒表面的抗原,即刺突状糖蛋白(S蛋白)与之进行杂交,用此法可治疗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等。答案(1)黏膜、吞噬细胞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2)体温调节酶的活性(3)效应T(4)浆(或效应B)刺突状糖蛋白(或S蛋白)31(10分)红耳龟原产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红耳龟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为研究红耳龟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对当地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和食性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_过程中散失,一部分可用于_。(2)红耳龟的_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其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调查描述、解释和预测红耳龟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_模型。(3)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龟鳖类的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类别红耳龟乌龟中华花龟中华鳖蛇鳄龟数目(只)14820841调查结果发现,目前该地区龟鳖类的优势种是_。由于红耳龟的入侵,导致当地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4)为研究红耳龟的食性,研究人员解剖了红耳龟和本地龟类中华花龟,统计它们胃内残余食物种类及出现次数,发现中华花龟胃内仅有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三种食物。红耳龟的残余食物统计结果如图所示。红耳龟与中华花龟的种间关系属于_,判断依据是_。 红耳龟入侵后,得以迅速繁殖,原因可能是_。解析(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其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2)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用数学模型。(3)据表分析可知,红耳龟的数量占绝对优势,故该地区龟鳖类的优势种是红耳龟。由于红耳龟的入侵,导致当地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群落演替。(4)依据红耳龟和中华花龟都会以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三种生物为食可知,红耳龟与中华花龟为竞争关系;由于缺少天敌的制约,食物和生存空间较充足,红耳龟入侵后会迅速繁殖。答案(1)呼吸作用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2)出生率和死亡率数学(3)红耳龟群落演替(4)竞争红耳龟和中华花龟均可以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为食缺少天敌的制约,食物和生存空间较充足32(12分)(2020·石家庄模拟)虎皮鹦鹉性别决定为ZW型,羽毛颜色丰富,黄色、绿色、蓝色的遗传机理如图所示,其中A基因位于1号(常)染色体上,酶A、酶B均不能合成时表现为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只蓝色虎皮鹦鹉交配,后代表现蓝色和白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子代蓝色虎皮鹦鹉的基因型是_。(2)欲利用一只纯合蓝色雄性虎皮鹦鹉确定B(b)基因的位置,请从纯合的黄色、白色、蓝色、绿色四个品种中选择实验材料,对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完善(不考虑交叉互换)。选取_品种与该蓝色雄性鹦鹉交配,观察子代雌雄个体的毛色。若F1表现为_,则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若F1表现为_,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再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若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绿黄121,则该基因也位于1号染色体上;若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则该基因位于其他常染色体上。解析(1)两只蓝色虎皮鹦鹉(A_bb)交配,后代表现蓝色(A_bb)和白色(aabb),白色是亲本没有的性状,该现象为性状分离。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可以推出,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则子代蓝色虎皮鹦鹉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2)欲利用一只纯合蓝色雄性虎皮鹦鹉(AAbb或AAZbZb)确定B(b)基因的位置,可以选取黄色品种(aaBB或aaZBW)与该蓝色雄性鹦鹉交配,观察子代雌雄个体的毛色。若B(b)在常染色体上,亲本的交配组合为aaBB×AAbb,后代全部是绿色;若B(b)在Z染色体上,则亲本的交配组合为aaZBW×AAZbZb,F1表现为蓝色雌性和绿色雄性。若确定基因B(b)在常染色体上,且位于1号染色体上,则F1雌雄个体(AaBb)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A_bb绿A_B_黄aaB_121;若B(b)位于其他常染色体上,则F1雌雄个体(AaBb)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绿蓝黄白9331。答案(1)性状分离AAbb、Aabb(2)黄色蓝色雌性和绿色雄性雌雄均为绿色绿蓝黄白9331

注意事项

本文((统考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四)(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