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

  • 资源ID:2387348       资源大小:1.06M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

第2课时 过滤、蒸发及 的检验,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过滤、蒸发等实验基本操作及适用范围。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掌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除去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 检验的方法和试剂加入顺序。,内容索引,新知导学 新知探究 点点落实,达标检测 当堂检测 巩固反馈,新知导学,1.过滤 (1)过滤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填写图中实验仪器的名称。,玻璃棒,烧杯,漏斗,一、过滤和蒸发,(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贴:滤纸紧贴 ; 二低:滤纸边缘略 边缘;液体的液面略 的边缘; 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靠到 上;玻璃棒的底端应轻靠到 一侧;漏斗颈的末端应靠到 的内壁上。,漏斗内壁,低于漏斗,低于滤纸,玻璃棒,漏斗三层滤纸,烧杯,2.蒸发 (1)蒸发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填写图中实验仪器的名称。,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2)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 不断搅拌,防止由于 造成液滴飞溅; 加热到蒸发皿中剩余 时(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热的蒸发皿应用 取下,不能直接放在 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一定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放在 上。,玻璃棒,局部过热,少量液体,坩埚钳,实验台,石棉网,过滤和蒸发两种分离方法的比较 (1)过滤是分离 混合物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除去液体中的 固体。 (2)蒸发是指给液体加热,使液体受热汽化,从溶液中分离出 物质的方法。蒸发可得到 ,也可用于浓缩溶液。,固体和液体,不溶性,固体,晶体,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下图中的操作有两处错误( ),解析 图中有两处错误: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答案,解析,(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一定是由滤纸破损所导致( ),解析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由滤纸破损所导致,也可能是由溶液超出滤纸上沿所致。,(3)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 ),解析 过滤时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可能使滤纸破损,导致实验失败。,答案,解析,(4)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的目的是防止固体迸溅( ) (5)实验完毕后,用手直接取走蒸发皿( ) (6)过滤、蒸发过程中都会用到玻璃棒( ),解析 实验结束后应使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答案,解析,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能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来加快过滤速度。,2.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A.硝酸钠、氢氧化钠 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钾、二氧化锰 D.硫酸铜、氢氧化钙,解析 A项,NaNO3和NaOH都溶于水,无法用过滤法分离; B项,CuO和MnO2都不溶于水; D项,CuSO4、Ca(OH)2溶于水后两者会发生反应; C项,KCl和MnO2可用过滤法分离,然后蒸发滤液即可得到KCl。,答案,解析,思维启迪,思维启迪 分离和提纯的区别 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分开后,分离是要把各成分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提纯(除杂)是杂质不需要恢复原来状态。,粗盐中主要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MgCl2、CaCl2以及一些硫酸盐等,除去这些杂质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不溶性杂质的除去 粗盐提纯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二、粗盐的提纯,(1)上述各步实验操作的名称依次为_;_;_。 (2)上述各步实验操作中均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 (3)用上述方法提纯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的杂质是_ _。,溶解,过滤,蒸发,搅拌,加速溶解,引流,搅拌,防止液滴飞溅,可溶性的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等,相关视频,2.可溶性杂质的除去 若要除去粗盐中的下列杂质,则应加入什么试剂?把试剂的化学式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BaCl2,NaOH,Na2CO3,Na2SO4BaCl2= BaSO42NaCl,MgCl22NaOH= Mg(OH)22NaCl,CaCl2Na2CO3= CaCO32NaCl,1.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原理,2.粗盐提纯时加试剂的先后顺序 为使杂质离子完全除去,要加入过量的试剂。后续试剂要能够将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由此可知Na2CO3溶液要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通常加入试剂的几种顺序 (1)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2)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3)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3.依据粗盐提纯的原理,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镁等杂质,可选用氢氧化钡溶液、稀盐酸和碳酸钾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步骤操作:,(1) B的化学式是_,C的化学式是_。,K2CO3,HCl,答案,解析,解析 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将氯化镁、硫酸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钡沉淀,过滤除去滤渣,滤液中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使过量的钡离子转化为碳酸钡沉淀,过滤除去滤渣,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加热煮沸,得到氯化钾溶液。,(2)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_。 (3)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_。 (4)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 (5)操作的名称是_。,除尽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除尽过量的钡离子,使氯化氢挥发逸出,过滤,答案,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化学方法分离提纯物质的“三必须”“一不能” 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 三除杂途径必须最佳,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三、 的检验,1.粗食盐中 的检验 (1)实验步骤:取少量粗食盐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再加几滴 。 (2)实验现象: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结论:粗盐中含有 。,盐酸酸化,BaCl2溶液,加盐酸无明显变化,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Na2SO4BaCl2=BaSO42NaCl,相关视频,2.问题讨论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检验某试液中是否含有 :,结论:试液中有 。 (1)该方案是否严密? 。 (2)请说明理由:_ 。,不严密,如果该溶液中含有Ag而不含 ,溶液中的Ag与Cl,反应生成的AgCl也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检验 的思维流程,稀盐酸,BaCI2溶液,无明显现象,出现白色沉淀,4.某溶液中含有MgSO4和Na2SO4两种溶质,选择适当试剂将溶液中的镁离子转化为沉淀或固体分离出来,设计实验流程如下:,(1)欲证明滤液中存在 选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滤液滴加过量的_,发现有气泡生成,再向其中加入_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 均存在。,稀盐酸,BaCl2(答案合理均可),答案,解析,(2)如何洗涤MgCO3沉淀? _,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刚好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解析 过滤完毕,过滤的固体表面总是残留部分母液溶质离子,用蒸馏水在原过滤器中冲洗即可。,答案,解析,(3)如何检验MgCO3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_,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没有洗净;反之,已洗涤干净(答案合理均可)。,解析 检验沉淀是否洗净时,实际上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是否含有母液中的溶质离子,此题可通过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 , 达到目的。,答案,解析,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沉淀的洗涤 (1)洗涤沉淀的原因:过滤完毕,过滤的固体表面总是残留部分母液。 (2)洗涤沉淀的方法: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刚好浸没沉淀,让水流下,直到固体表面洗涤干净为止(洗涤23次)。 (3)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相关试剂后观察现象。,达标检测,1,2,3,4,5,解析 过滤需要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蒸发需要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则用于过滤和蒸发分离物质的仪器为。,答案,解析,1.下列仪器用于过滤和蒸发分离物质的是 漏斗 试管 蒸发皿 天平 烧杯 研钵 A. B. C. D.,解析 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用来引流溶液,而不是搅拌溶液。,答案,解析,2,3,4,5,1,2.过滤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玻璃棒用来搅拌溶液 B.玻璃棒用来引流溶液 C.烧杯用来承接滤液 D.漏斗用来制作过滤器,答案,解析,2,3,4,5,1,3.右图是关于蒸发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好铁圈,放上蒸发皿, 再放酒精灯 B.给蒸发皿内所盛液体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 C.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而使固体迸溅 D.蒸发的过程中,用酒精灯一直加热到全部固体析出,没有水分,解析 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放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好铁圈,再放蒸发皿,A错误; 蒸发皿可直接加热,不用垫石棉网; 蒸发时不能直接蒸干,应用余热使其蒸干,D错。,2,3,4,5,1,解析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的方法:先用盐酸酸化(若有沉淀,过滤),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说明有 。,答案,解析,2,3,4,5,1,4.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 ,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 B.先加HNO3酸化,再加Ba(NO3)2溶液 C.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 D.先用盐酸酸化,若有沉淀,则过滤,滤液中再加BaCl2溶液,C,解析 CaCO3不溶于水,而Na2CO3易溶于水,因此,加水后过滤干燥即可除杂。,答案,解析,2,3,4,5,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字母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加适量盐酸、过滤 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 C.加适量水、过滤 D.加热(高温或灼烧) E.加适量盐酸、蒸发 F.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 (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_;,解析 KCl和K2CO3均易溶于水,故不能用过滤法分离。可加入稍过量盐酸反应后,再将溶液蒸发即得到氯化钾晶体。,E,解析 利用高温分解法,使CaCO3分解除去并生成CaO。,D,答案,解析,2,3,4,5,1,(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_;,(3)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_;,解析 氯化钠易溶于水,而炭粉不溶于水,故可加适量水、过滤、蒸发,得到纯净氯化钠。,B,解析 利用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采用结晶法分离除杂。,F,答案,解析,2,3,4,5,1,(4)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炭粉_;,(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食盐_。,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为本站会员(sh****n)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