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

  • 资源ID:216934992       资源大小:213.50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

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晓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刘敏捷 春季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感样病例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保障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防控呼吸道传染病是学校的重点。一、手足口病一、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l l是由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对外界抵抗力较强,是由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对外界抵抗力较强,75%75%酒精、乙醚、表面活性剂等不能对其灭活,酒精、乙醚、表面活性剂等不能对其灭活,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如漂白粉、甲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如漂白粉、甲醛或醛或56.656.6minmin都能灭活病毒。都能灭活病毒。l l病毒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和毒力强,病毒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和毒力强,神经毒性仅此于脊灰病毒。部分患者可排毒数周,神经毒性仅此于脊灰病毒。部分患者可排毒数周,病毒在污水中存活时间较长。病毒在污水中存活时间较长。l l该病各年龄均可感染,成人和大年龄儿童主要为该病各年龄均可感染,成人和大年龄儿童主要为隐性感染,发病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重症感染隐性感染,发病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重症感染主要为婴幼儿,常在局部地区引起暴发。主要为婴幼儿,常在局部地区引起暴发。传染源传染源:l l有中等传染性,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不会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l l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3-7天,患者发病前数天有传染性,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l l患者咽部排出病毒持续12周,粪便排出病毒持续时间35周。传播途经:传播途经:消化道(粪口)、呼吸道(飞沬)、密切接触传播。l l病毒感染人体后于呼吸道和肠道进行增殖,然后侵犯皮肤等其组织,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中,以及疱疹液中都有病毒排出。l l易感者接触了被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发生感染;亦可因吸入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沬而感染。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人群对手足品病毒普遍易感,但以隐性感染为主,感染后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可保护机体免受再次感染。病人以5 岁以下婴幼儿为主,暴发中5岁以下儿童常常占病例的90%以上。多种人肠道病毒无免疫交叉性,可多次患病。临床特点:临床特点:l l潜伏期潜伏期3737天,无明显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天,无明显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起病。l l初始表现为低热、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皮肤疱初始表现为低热、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皮肤疱疹。疹。l l口腔粘膜粘膜溃疡出现于发热后口腔粘膜粘膜溃疡出现于发热后1212天,初起为天,初起为红斑,随后出水疱并进展为为溃疡。红斑,随后出水疱并进展为为溃疡。l l患儿常因疼痛而拒食;皮肤疱疹也于患儿常因疼痛而拒食;皮肤疱疹也于1212天后开天后开始出现,初为米粒大小的斑丘疹,然后转为疱疹。始出现,初为米粒大小的斑丘疹,然后转为疱疹。l l皮疹多位于手掌和足底。也可出现于臀部或膝盖。皮疹多位于手掌和足底。也可出现于臀部或膝盖。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一周内消退。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一周内消退。二、水痘二、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呈全球性分布,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散发性,城市可每23年发生周期性流行。传染源:传染源:l l病人为唯一传染源。l l病毒存在于病变皮肤粘膜组织、疱疹液及血液中,可自鼻咽分泌物排出体外,出疹前1天至疱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传播途径:l l水痘传染性很强易感儿接触后90%发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穿所飞沬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l l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主要见于儿童。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小痘。临床表现临床表现:l l水痘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l l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而下之,持续12日迅速进入出疹期。l l皮疹形态初为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过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园形,35mm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疱液透明,数小时后变为混浊。l l皮疹先出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瑞较少。三、麻疹三、麻疹 l l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l l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科氏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点。l l传染源传染源:病人是为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有传染性。l l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沬直接传播。l l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患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l l流行特征流行特征: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发病年龄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临床表现:l l潜伏期约10天,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喷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科氏斑。l l皮疹于发热34天开始出现,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最后到达手掌与足底,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压之退色。四、流行性腮腺炎四、流行性腮腺炎 l l 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l l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旱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患:旱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者腮腺肿大前7 7日至肿大后日至肿大后9 9日,能从唾液中分离日,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出病毒。l l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沬传播。:主要通过飞沬传播。l l流行情况流行情况流行情况流行情况:为世界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为世界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患难与共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临冬春季为主。患难与共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床表现 :潜伏期:潜伏期14251425天,平均天,平均1818天。部份病例天。部份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病12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在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在4040。腮腺最常受累,通。腮腺最常受累,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24天累及双侧。腮腺肿大以天累及双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五、预防措施五、预防措施 1.1.加强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加强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2.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整洁,空气流通。3.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传染期过后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传染期过后方能复学。方能复学。4.4.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后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后1515天产生天产生抗体,抗体,30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的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手段。有效手段。六、预防工作的要求1 1、加强学生的晨检工作,按上述各疾病的临床表现,、加强学生的晨检工作,按上述各疾病的临床表现,认真对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认真对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2 2、做好学生、幼儿的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做好学生、幼儿的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及时督促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及时督促做好预防接种。3 3、加强玩具、课桌椅的消毒工作,预防接触传播。、加强玩具、课桌椅的消毒工作,预防接触传播。4 4、加强教室的通风和日常消毒工作。、加强教室的通风和日常消毒工作。5 5、做好学生缺课原因登记。、做好学生缺课原因登记。6 6、建立传染病登记薄。、建立传染病登记薄。

注意事项

本文(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为本站会员(ch****o)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