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扬州慢》精选教案

  • 资源ID:21492040       资源大小:71.8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扬州慢》精选教案

扬州慢精选教案中国有一个城市被称为“中国的月亮城”,因为这里的月亮最多情,这里的月光最温柔, 这里的月色最蒙胧, 这个城市叫“扬州”。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扬州慢精选教案,更多相关教案请关注。【教学目标】1 、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2 、掌握虚实结合写作方法3 、体味伤古怀今情感及“清冷”意境4 、与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体味豪放派与婉约派不同风格【教学重、难点】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教学设想】努力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对扬州慢进行个性化解读。【教学步骤】一、导入语中国有一个城市被称为“中国的月亮城”,因为这里的月亮最多情,这里的月光最温柔, 这里的月色最蒙胧, 这个城市叫“扬州”。正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800 多年前,有一位年仅 21 岁的词人经过扬州时却有着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滋味,这位词人叫姜夔,之后写下一首词叫扬州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别是一番滋味的词。二、解题及背景介绍“慢”指慢曲,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词,一般比较长,同长调一样在 91 字以上。本词是作者 21 岁路经扬州时有感而作的。 扬州在唐代繁华兴盛,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但到了宋朝,由于女真族多次南侵,扬州屡遭战争洗劫,终于被弄得残破不堪。这首词描绘了古城扬州的荒凉景象,指出了残败的原因,反映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关心。三、整体感知1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词作。2 、师范读3 、指导学生诵读 ( 字音、节奏、情感 ) 。四、具体研习(一) 研习序言1 、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交待了词作的时间 ( 淳熙丙申至日 ) ,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的缘由 ( 感慨今昔 ), 其他词人的评价 ( 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 、词前小序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交待写作背景并为全词奠定“黍离”之悲的感情基调。3 、提问:词人在一个冬雪初霁的夜晚,独自骑马路过扬州,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哪些声音,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请先找出体现词人情感的句子。明确:怆然和感慨。提问:诗人因何而悲而感呢 ?在序中找出相关的词语。明确:黍离之悲。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和伤感之情。(二) 研习内容1 、提问: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诗人路过扬州时看到了哪些景象 ?明确:荞麦、江水、城池、月、红药、二十四桥2 、提问:词人听到了什么 ?明确:号角声3 、学生再自由朗读词作,品味语言。(1) 提问:如何理解“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明确: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毁坏的城池和大树至今仍厌恶谈到战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此句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敌人的痛恨,对人民的同情,对祖国山河破碎的痛惜之情更有对当权者的控诉。那场经历战乱的树, 每一个年轮就是每一块伤疤,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痛只会越深越浓。追问:这种情景是怎样造成的?明确:是由胡马造成的,胡马之所以能窥江而来,是因为宋朝的软弱无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当权者的控诉。(2)提问:“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好在哪里?明确:“渐”字表明词人伫立时间之久, 陷入到一片悲凉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而黄昏,又更加让人惆怅。“清”修饰“角”,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跟“寒”“空”用在一起,表明了扬州的荒凉冷落。“寒”不仅表明号角声在寒气中飘荡,而且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寒流,让人觉得心寒。“空”字与“潮打空城寂寞回” 有相似之处,表现城池的萧条,呼应“废池”。而用一“都”字总括,更显得凄凉。(3)提问:“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好在哪里?明确:解答此题一定要联系杜牧的原诗。用杜牧诗,以原有的热闹繁华反衬现在的沉寂冷清。二十四桥仍旧,明月依然,但玉人不在,曾经的繁华已去。随着水波的荡漾,明月揉碎在荡漾的水波之中,不仅揉碎了月影, 也揉碎了诗人那颗本就破碎的心。月亮倒映在水中,不仅水寒,连月也寒。用“无声”来写“月”,仿佛月曾经会有声,她仿佛曾经也被二十四桥繁华热闹的景象被玉人的萧声所感染, 但现如今看到扬州城衰败残破的景象,她沉默了。月仿佛像一位见证人一样, 见证了扬州城曾经的繁华也见证了如今的衰败,与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日,夜深还过女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真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4) 提问:“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难生”好在哪里 ?明确:词人在这里荡开一笔,写二十四桥边的芍药。设想来年春天红药蓬勃生长出来, 开出绚丽的花朵, 只可惜如此美丽却不知为谁而绽放。这种情景就更让人伤感。 诗中用物来表达情感的有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还有岑参的“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4 、提问:在各个景物前加修饰词,能体现景物的特点,能体现诗人的情感 ?明确:杂乱的荞麦清寒的江水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凄清的号角5 、上面出现的意象都是冷色调的,渲染凄凉的氛围,但词中分明又有一些暖色调,描写、繁华的词,请找出来。明确: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春风十里 青楼梦好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附:我们下面解读词的上片作者眼前的扬州城是怎样的一座城 ?用最简练语言概括空城作者用哪些景来写空城的?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我们看一幅荠麦青青的图画,营造了扬州怎样的景象?凄凉,荒芜作者进一步描写具体之景:废池乔木,有何作用?点缀,衬托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废池乔木为无情之物怎会“厌言”呢?用了拟人修辞,体现了扬州人民的痛苦,表示同情。杜牧的赠别诗多情却似总无情 / 唯觉樽前笑不成 / 蜡烛有心还惜别 / 替人垂泪到天明同样运用拟人手法,以无情之物言有情,这是诗歌常用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清角吹寒,给人怎样的感觉?凄凉,渲染了气氛扬州城自古就是如此吗?以前的扬州是怎样的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竹西佳处,春风十里,都出自杜牧的诗句。题扬州禅智寺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赠别二首 (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以前的繁华的扬州城我们概括为:春城。一春城,一空城,形成鲜明对比。春城是作者联想的,在写作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虚写作者眼前所见空城之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实写实写作者又调动了多个感官?有哪些 ?视觉听觉一虚一实,虚实结合,这是作者写作的特点。上片意思概括为:述所见所闻,扬州残破景象。我们下面解读词的下片 : 赠别二首 (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郎俊赏在词中什么作用 ?( 承上启下 ) 豆蔻,青楼体现昔日扬州何种景象 ?昨日繁华今日扬州作者又见到何景 ? 二十四桥、冷月、桥边红药景色什么特点 ?今日凄清写景运用什么方法 ?虚实结合我们来概括下片内容下片内容概括为:怀昔感今的情怀请同学概括整首词的内容通过扬州今夕对比,表达作者感慨今昔的黍离之悲。核心板书 :昔日繁华 - 今日凄清淮左名都 - 废池乔木内容仅供参考

注意事项

本文(《扬州慢》精选教案)为本站会员(简****9)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