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光伏并网建模与仿真

  • 资源ID:211091279       资源大小:423.6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光伏并网建模与仿真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建模与仿真【摘要】:为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 其谐 波小、直流侧电压利用率高、算法简单、等特点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方法,能够提高对光伏电池输出 直流电压的利用,从而达到改善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关键词】:光伏并网系统;SVPWM技术1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光伏阵列模块、逆变器、控制器和电网,图1 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图,图中光伏电池板接受太阳光照射,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经并 网逆变器逆变为交流电与配电网络并网运行。-O-F八图1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图相应的U-I特性为:光伏电池是光伏电源的最小单元,通常将一系列小功率的光伏电池组成光伏组件,再根据功率等级通 过串并联形成光伏阵列、得到光伏电源。光伏电池的基本结构是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PN结,图2显 示了其精确的等效模型,由光生电流源、二极管、串联和并联电阻组成。光伏电池产生的光生电流I ph与 的不同而变化。(1.1)q(U±IRs)U + IRI = I I e AkT 1 &ph dR式中,玻尔兹曼常数k=1.38x10-23J/K;q = 1.6x10_i9C,为电子的电荷量;T为温度;Rsh和Rs为并联 和串联电阻;A为二极管的理想因子,1<A<2,当光伏电池输出高电压时A=1,当光伏电池输出低电压时 A=2; I和I分别为光生电流和流过二极管的反向饱和漏电流,I和I是随环境变化的量,需根据具 phdph d体的光照强度和温度确定。工程上光伏电池的应用模型通常只采用供应厂商提供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标准参数(光照强度S = 1000W / m2,环境温度T = 25OC ) , I (光伏电池短路电流),I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电流),V (光伏电池开路电压)V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电压)。根据以上参数,在工程精度的要求范围之内,盧 立工程应用的光伏电池数学模型,需要对表达式(2.1)做简化,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推算出当前环境下(电池温度为T,光照强度为S)的光伏电池参数I曲线。sccV , Iocc mmV,并求得此时光伏电池的I-U特性mmS = 2 -1SrefT = T - TrefSI = I X (1+ a scc sc SrefV = V (1-cj)In(e + %S)occ oc(1.2)sI = I X(1+ a J)mm m SrefV = V (1-cj)In(e + %S)mm mm1.2.光伏电池仿真模型根据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模拟光伏电池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 (T = 25oC) I-U , P-U特性曲线和在不同温度(S = 1000W /m2 )下的I-U , P-U特性曲线。bb1光伏电池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T = 25oC)的simulink仿真模型b图3不同光照下的光伏电池模型仿真I-U、P-U特性曲线图图4不同光照强度下光伏电池I-U特性曲线图5不同光照强度下光伏电池P-U特性曲线2光伏电池在不同温度(s 1000W /m2 )下的simulink仿真模型,b图6不同温度下的光伏电池模型仿真I-U、P-U特性曲线X-YPJot1610152025X AxisT B 5 4 3 2 炸<A图7不同温度下光伏电池I-U特性曲线图8不同温度下光伏电池P-U特性曲线仿真分析根据述特性曲线图,可以得出光伏电池伏安特性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点。光伏电池既不是恒流源,也不 是恒压源,也不能为负载提供任意大的功率,它是一种非线性的直流电源。2.SVPWM技术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从电压空间矢量的原理出发,实质是对三相正弦波中注入了零序分量的调 制波进行规则采样的一种变形的SPWM技术,但SVPWM技术较SPWM技术具有更高的直流侧电压利用 率,更低的开关频率和更好的动态性能。图9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器拓扑结构图9为三相逆变桥拓扑结构,三相逆变桥的目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控制三对桥臂晶体管的通断,将直流侧的电压转换为三相正弦电压输出。如图9所示,每相的上桥臂与下桥臂的开关动作相反,把上桥臂 开关导通而下桥臂开关关断状态记为“1 ”,相反的,上桥臂开关关断而下桥臂开关导通状态记为“ 0 ”,因此,三相逆变电路一共有8种开关组合,对应8种电压的输出状态(基本电压矢量),可分别命名为 U (000)、U (001)、U (010)、U (011)、U (100)、U (101)、U (110)、U (111),其中 U、U0123456707成为零矢量,其余6个有效矢量成为非零矢量。非零矢量的幅值均为2u /3,空间位置依次相差60°,d这6个非零矢量分别位于一个正六边形的6个顶点位置,将空间划分为6个扇区,而两个零矢量位于原点。表1逆变器交流侧电压与开关状态的关系%0()0000002/31/3-1/310/31/3-2/3010-1/32/3-1/301I-2/3IZ31/3001-1/3-1Z32/31| 011/3-2/3V31110()D表1给出了逆变器交流侧的输出电压与开关状态的关系。由于逆变器输出的电压矢量只能是上面8种离 散的状态,无法获得连续电压矢量的运行轨迹,所以利用这8种状态的线性组合即可合成任意参考电压矢量 U £,来实现SVPWM信号的实时调制。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ref(1 )判断参考电压矢量U所在的扇区;ref(2)计算相邻两开关电压矢量作用的时间;(3 )根据开关矢量作用时间合成三相PWM信号。21参考电压矢量u所处扇区N的判断ref根据参考电压矢量Uf所在的二隹静止坐标系谕和卩轴的分量U、U卩来判断Uref所在扇区N。U 二 U入i卩令:u-U( 3.1 )2 a 卩U 二-他-U3 a 卩若U >0,则A=1,否则A=0;若网-U >0,则B = 1,否则B=0;a 卩若r3-U >0,贝曲=1,否则C=0。式中:A=sign ( u ); B二sign ( U ); C二sign ( U )。令N =4C+2B+A,通过N取值不同值来判 123断U历在扇区。ref表2 N与扇区的对应关系N315462扇区IIIIIIIVVVI2.2 为了算出相邻两个矢量的分别作用为了算出相邻两个矢量的分别作用时间T、T,我们定义:12'X =73U T /2U卩sdv Y 二(3U +73u )T /2U( 32 )a卩 sdZ 二(-3U +T3U )T /2U、a卩 sd对于不同的扇区, T、 T 的作用时间按表3 取值, T、 T 赋值后,还要对其进行饱和判断。若1 2 1 2T + T > T /2,取T = T /(T + T ) T /2 , T = T /(T + T ) T /2。12s1112s2212s表3 T、T对应关系赋值表扇区号IIIIIIU2IVVVIT1-ZZX-X-YYT2XY-YZ-ZX2.3根据开关矢量作用时间合成三相PWM信号T 的值。on3要合成三相PWM信号,首先要计算矢量切换点T、Ton1 on 27 二(T -T -T )/2,as 12疋乂:T 二T + Tb a 1T 二 T + Tcb2则在不同的扇区内根据表4矢量切换点T、T、T赋值表on1 on 2 on3表4进行赋值,计算矢量切换点。m ”U!|nui!S倔測礙陈器三T£¥fWW®IAIMdAS OlffinM$> NMdAS 陀°S5Y酚儒母胡魁歪蔗申三Y煞枇卿尉9剖蹄窖7型川马BJ翌黑粤三写巨,曰竿谢爵書为直剖q1D1D1q13131b W<JI33qVVq1111111Vq33qVuo1111111IAAAIIIIIII台XI雪章晒聲庫辭旳細 PJOM 礬)图11光伏并网控制系统结构图该系统结构中采用的是PQ控制,PQ控制是通过调节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使其跟踪参考电流实现的。 发电系统只向电网输出有功功率,即Q为零,逆变器功率因数为1.0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并网系统也可 ref以输出无功功率,Q不为零。对d轴、q轴电流采用PI调节,从而得到电压的控制量,再通过坐标变换 ref来进行SVPWM控制逆变器进行并网。3.2仿真模型三相光伏并网仿真模型如图11所示,仿真参数设置如下:电网电压为380V,频率50Hz,直流侧母 线电压600V,输出有功功率参考值为14Kw,无功功率参考值为0var。设置d轴参考电流值为30A,q 轴参考电流值为0A。电流仿真图级分析(a)图13电网电压A相电压与并网A相电流图12是电网电压A相电压与并网A相电流的波形图,图13中(a )图是并网A相电流波形图,(b)图是电网电压A相波形图。根据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值波形可以看出两者的相位和频率保持一致的。图14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仿真图图14是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从图中可看出有功功率在14Kw上下波动,无功功率在 0var处波动,虽然不是非常稳定,但基本上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

本文(光伏并网建模与仿真)为本站会员(d****1)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