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打钻防喷技术规定.doc

  • 资源ID:2099718       资源大小:59.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打钻防喷技术规定.doc

规章制度:_打钻防喷技术规定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打钻防喷技术规定(一)分类分级、“一巷一策”管理。(二)全负压、大风量条件下施工。(三)杜绝电气失爆失保,电气设备在新风侧。(四)规范安全防护,四根单体压车,防护板防喷孔伤人,戴压风防护罩。(五)高压强喷孔必须预置封孔管、安装防喷装置、及时封孔抽采。(六)强喷孔必须双路抽采。(七)研制新型高效防喷防突装置。(八)合理确定单机台效。(九)强化孔喷孔突管理。合理设计、严格培训、领导带班、规范操作。(十)杜绝孔突事故和喷孔造成3%以上时间超过5分钟的瓦斯超限事故。二、管理规范(一)岗位职责。1、矿长(经理)、勘探工程处处长对打钻防喷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对分管范围内系统的完善负责。2、矿总工程师及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钻孔设计及实施。3、钻孔施工单位分管领导负责安全防护及打钻防喷措施的落实。4、矿安监部门负责监管钻机的安装及防喷装置的安装使用。(二)领导跟班。瓦斯压力3MPa或易喷孔的施工地点,施工第一个钻孔时,钻孔施工单位工区(项目部)管技人员必须现场全程跟班,准确记录施工情况。发生喷孔造成瓦斯超限事故,施工单位副总及以上领导现场跟班处理。(三)职工素质。1、强喷钻孔施工地点的钻机操作工应具备中级工及以上资格。2、必须经过打钻防喷专业培训,熟悉掌握防喷装置的安装、使用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必须熟练掌握打钻防喷“一巷一策”及打钻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巷一策”措施及打钻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由钻机工区技术负责人贯彻并考核合格。4、熟知施工处避灾路线。(四)严格问责。打钻喷孔造成瓦斯浓度3%及以上,时间超过5分钟及以上的瓦斯超限事故,严格按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进行问责。三、安全防护(一)钻机采用至少四根单体压车,确保生根牢固,并系好防倒绳;采用杭州钻机施工的,前方必须设置牢固的挡板。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调度电话,独头巷道内施工操控台附近5m内设压风自救装置,人员配备压风防护罩。(二)异常情况处理。当钻孔出现异常情况,有喷孔迹象,立即佩戴压风防护罩,密切观察孔内情况。(三)喷孔造成风流瓦斯超限时,立即停止钻进,连续抽采,现场操作人员及时向矿调度汇报。(四)施工地点撤人路线必须保持畅通。喷孔造成施工地点瓦斯浓度达到3%时,回风系统内必须停电、撤人,矿值班人员及施工单位分管领导必须立即到现场查明原因。(五)钻孔施工及下套管封孔时,人员严禁在钻孔正后方和下方作业。四、系统管理(一)通风系统。1、全负压通风系统配风量1000m3/min,局部通风系统配风量600m3/min。2、煤层瓦斯压力3MPa的穿层钻孔施工地点,原则上应采用全负压通风。(二)抽采系统。1、瓦斯压力3MPa的穿层钻孔施工地点,要建立相互独立的瓦斯抽采系统和防喷抽采系统。防喷抽采管路管径DN300mm,抽采混合量40m3/min。抽采地点抽采负压13kPa。2、瓦斯压力3MPa的穿层钻孔施工地点,防喷抽采管路管径DN200mm,抽采混合量20m3/min。3、建立可靠的防喷管路除渣、滤渣系统。(三)安全监控系统。1、钻机下风侧1015m处必须安设甲烷传感器,其报警点浓度0.8%、断电浓度1.5%,断电范围为打钻地点20m范围及其回风系统内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2、钻孔施工地点监控断电灵敏可靠。(四)供电系统。1、强化钻孔施工地点及回风流内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杜绝电气设备失爆、失保。(一)巷道钻场设计。巷道(钻场)满足钻孔布置、钻机施工、风筒管路安装等的需要。巷道断面不低于4.2m×3.5m(宽×高),钻场断面不低于4m×5m×3.5m(宽×深×高)。(二)钻孔设计。1、钻孔施工顺序应遵循由低瓦斯向高瓦斯区域、低应力向高应力区域、构造简单区向构造复杂区、先小角度后大角度的原则。2、优先推行预抽降压,再次透煤。即:先行施工穿层预抽孔,见煤500mm停止钻进,预抽一定时间后,再二次透煤。3、消突钻孔施工,应采用“预抽卸压掩护,邻近顺次施工”的工序,并明确每个钻孔的施工顺序,确保钻孔在有效卸压范围内施工。4、强喷地点钻孔孔径113mm,倾角应60°,透煤孔时,孔径94mm。5、勘探工程处参与相关打钻地点钻孔施工的参数设计及审批,矿通风地质部门负责提供准确的钻孔施工区域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资料。(三)防喷装置选择。1、下向钻孔及瓦斯压力P2MPa的施工地点,自主采取防喷措施。2、瓦斯压力2MPaP3MPa的施工地点,采用I代防喷抽采装置。3、瓦斯压力P3MPa的施工地点,采用II代防喷抽采装置。六、操作规范(一)施工准备。1、钻机必须满足最大设计钻孔的施工能力,所有仪器、仪表必须完好,手把齐全,开关、控制按钮灵敏可靠,机械转动部分防护栏、保护罩齐全。2、钻孔穿煤前要认真检查防喷装置各连接处的安装是否牢固可靠,抽采负压是否满足防喷需要。3、钻孔施工孔号必须在班前会上明确,开孔后汇报区(队)调度。(二)打钻操作。1、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钻孔设计和施工设计,组织施工。2、钻孔岩石段采用清水排渣,并适当控制钻进速度,保证钻孔孔口排渣正常,不发生憋钻、堵钻现象;遇岩石破碎段,来回撤钻冲尽孔内岩石颗粒,确保钻孔畅通。3、钻孔穿煤过程中,采用压风排渣,应适当控制钻进速度和给进压力;钻机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孔口和钻机压力表变化情况,当出现钻孔返风量减小、排渣不畅、压力表压力增大、钻机电机声音异常时,应及时进行处理。4、钻孔从见煤开始直至撤钻结束,孔口抽采旁通必须处于连续抽采状态,否则必须立即停机、关闭风(水),查明原因;恢复抽采后方可施工。5、钻孔终孔撤钻时,过煤段必须带压风起钻,确保钻孔畅通、不堵塞。6、发现钻孔见煤、止煤点与设计误差较大时,应及时汇报。7、易喷孔地点,不得采用2台及以上钻机同时进行穿透煤。(三)规范使用防喷装置。1、I代防喷装置的使用(图1)。(1)施工程序:采用153mm钻头扩孔施工不少于8m,下108mm封孔套管8m,采用压力不低于4MPa的注浆泵对钻孔进行预注浆封孔;凝固后在孔口安装旁通连续抽采防喷装置。(2)撤钻前准备好闷板,钻孔撤完钻后,立即安装4寸闷板,确保正常抽采;安装闷板的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2、II代防喷装置的使用(图2)。(1)施工程序:采用153mm钻头扩孔施工不少于8m,下108mm封孔套管8m,采用压力不低于4MPa的注浆泵对钻孔进行预注浆封孔;凝固后在孔口安装II代防喷装置,防喷装置与防喷管路连接后采用不大于94mm钻头施工至终孔;如见煤预抽,防喷装置与防喷管路连接后采用不大于94mm钻头施工至见煤0.51m,撤钻后立即合茬预抽;预抽不小于72小时后,使用不大于94mm钻头透煤至终孔。(2)孔口多通装置安装与抽采旁通法兰盘要连接紧密,并上紧螺丝固定,所有的连接口要按措施要求规范安装,后部与法兰盘连接处必须加装皮带垫圈,垫圈内口直径略大于钻杆直径。(3)可伸缩高强度连接装置与孔口多通装置及“三通”排渣装置的连接均要成直线,并捆扎牢固,严防脱节,防止喷孔时左右摆动。(4)防止“三通”及连接装置堵塞,“三通”排渣装置下口最低点距底板不小于0.5m,并捆扎牢固,左右两个排渣口必须均匀对称,防止歪斜,用手推拉不得晃动。(5)高强度软质储煤快速排渣装置必须吊挂平直,并有一定的坡度,下口接地,以利于煤岩粉快速向两边分流,左右两端的长度必须在5m及以上(钻窝内施工除外),且两端都必须安装排采瓦斯装置,各连接口必须连接紧密,防止喷孔受力后脱节。(6)煤气分离装置距钻机位置不小于5m,各连接口要安装紧密,杜绝漏气,当煤粉较多时,要及时清理。3、防喷装置的管理。(1)每次使用前,现场施工负责人要对防喷装置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使用过程中,现场施工负责人要认真观察,发现装置吊挂不稳、连接不牢、系统堵塞、抽采系统不符合要求等现象时要立即停机,整改后方可继续钻进。(3)透煤前,必须保证煤气分离装置上的抽采管路正常抽采,并使用装置内的灭尘喷雾器。(4)透煤时将抽采阀门全部打开抽采。(5)透煤结束后,撤钻期间防喷装置要正常使用。注:本手册仅适用于顶(底)板巷、石门揭煤等穿层抽采钻孔施工。第 8 页 共 9 页规章制度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注意事项

本文(打钻防喷技术规定.doc)为本站会员(xt****7)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