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 资源ID:20661180       资源大小:787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填料吸收塔的操作 及 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吸收概述 吸收操作是气体混合物的重要分离方法,它是将气体混 合物与适当的液体接触(气液 逆流 或 并流 ),气体中一 种或多种组分溶解于溶液中,不能溶解的组分仍留在气 相中,从而利用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而使气体 中不同组分分离的操作。混合气体中,能够溶解于液体 的组分称为 吸收质或溶质 ;不能溶解的组分称为 惰性气 体 ;吸收操作所用的溶剂称为 吸收剂 ;溶有溶质的溶液 称为 吸收液或简称溶液 ;排出的气体称为 吸收尾气 ,其 主要成分应是惰性气体,还含有残余的溶质。 分类: 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等温吸收和非等温吸收; 单组分吸收和多组分吸收等。 应用: 1.制取化工产品; 2.分离气体混合物; 3.从气体 中回收有用组分; 4.气体净化等。 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程。 2.了解吸收剂进口条件的变化对吸收 操作结果的影响。 3.掌握吸收总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实验基本原理 1.气液相平衡关系 2.吸收速率方程式 3.全塔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4.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和调节 1.气液相平衡关系 大多数气体物质 A溶解形成稀溶液时 , 稀溶液 上方溶质 A的平衡分压 p*A与其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xA成正比: p*A=ExA 这就是亨利定律 。 式中 E为亨利系数 (kPa)。 若气相组成也用平衡摩尔分数 y*表示 , 则上式 可写为: y*=ExA/p总 令 m=E/p总 , 则 y*=mxA 式中: m-相平衡常数 , 量纲为 1。 吸收过程中 , 由于溶液和气体的总量在不断变化 , 使得吸收过程的计算比较复杂 。 为了简便起见 , 工程计 算中采用在吸收过程中数量不变的气体 ( 如空气 ) 和纯 吸收剂为基准 , 用物质的量之比 ( 也称为比摩尔分数 ) 来表示气相和液相中吸收质 A的含量 , 并分别用 YA和 XA表 示 。 平衡时 , 其关系式为: 当溶液浓度很低时 , XA很小 , 则 1+(1-m)XA 1,, 上 式可简化为: YA*=mXA 一些气体的平衡系数可以在化工手册中查到 。 A A A Xm mXY )1(1 * 2.吸收速率方程式 吸收传质速率由吸收速率方程式决定: NA=KyAYm 式中: Ky-以气相摩尔分数差 (Y*-Y)为推动力的气相总 传质系数 ( kmol/m2 h) ; A-填料的有效接触面积 ( m2) ; Ym-以气相摩尔分数差 (Y*-Y)表示的塔顶 、 塔 底气相平均推动力 。 而 A=V填 式中: -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 ( m2/m3) ; V填 -填料层堆积体积 ( m3) 。 故有 式中: -以气相摩尔分数差为推动力的气相总 溶积吸收传质系数 ( kmol/m3 h) 。 myA YVKN 填, ,yK ( 1)吸收速率 NA 由吸收塔的物料衡算可得 式中: G-气相流量 ( kmol/h) ; Y1、 Y2-气相进 、 出塔浓度 。 )( 21 YYGNA ( 2)气相平均推动力 可取塔底与塔顶推动力的对数平均值 , 即 )l n ( 21 21 YY YYY m 11*111 mXYYYY 22*222 mXYYYY ( 3)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 由式 可得: 又根据双膜理论 , 在一定的温度下 , 吸收总 系数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 -气相传质分系数 ( kmol/m3 h) ; -液相传质分系数 ( kmol/m3h) 。 由于 , 、 显然 , 与气相流量 G和液相流量 L都有关 , 其关系可由下式表示: mayA YVKN 填, m A ay YV NK 填, axayay k m kK , 11 aay AGk , bax BLk , ayK , baay LCGK , ayk , axk , 3.全塔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在稳定操作条件下 , 惰性气体 ( 如空 气 ) 和纯吸收剂的量基本上没有变化 。 在 任一微分段中 , 从气相扩散出的吸收质必 为同微分段的液体所吸收 , 则物料衡算式 如下: 式中: G-惰性气体流量 ( kmol/h) ; L-吸收剂流量 ( kmol/h) 。 AAA L d XdYGdN )( 对全塔进行物料衡算 , 则得: 即可列出操作线方程为: 它是一条通过 ( ) , ( )两点的 直线 。 这条直线就是吸收的操作线 。 )()( 2,1,2,1, AAAA XXLYYG )( 2,2, AAAA XGLYXGLY 1,1, , AA YX 2,2, , AA YX 4.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和调节 吸收操作的结果最终表现在出口气体的 组成 上 , 或溶质的吸收率 上 。 吸收率 的定义为: 由于吸收塔的气体进口条件 ( 气体中惰 性气体的流量 G和吸收质的组成 ) 是由前 一工序决定的 , 因此控制和调节吸收操作 最终结果的方法 , 只能是调节吸收剂的进 口条件 , 即流量 L、 温度 t、 浓度 三个要素 。 %1 0 0 1, 2,1, A AA Y YY 2,Ay 1,AY 2,AX 由吸收过程分析可知 : 改变吸收剂用量是对吸收过程进行调节的最 常用方法 , 当气体流量 G不变时 , 增加吸收剂流量 L, 操作线的斜率增加 , 出口气体的组成下降 , 吸 收率增大 , 溶质吸收量增加 , 吸收速率增加 。 当 液相阻力较小时 , 增加液体的流量 , 总传质系数 变化较小或基本不变 。 溶质吸收量的增加主要是 由于传质平均推动力的增大而引起的 , 即此时吸 收过程的调节主要靠传质推动力的变化 。 当液相 阻力较大时 , 增加液体的流量 , 总传质系数大幅 度增加 , 而平均推动力可能减少 , 但总的结果是 使传质速率增大 , 溶质吸收量增大 。 L/Gm的大小对操作的影响 应该注意: 当气液两相在塔底接近平 衡 ( L/Gm) , 提高吸收剂用量 , 即增大 L/G并不能使 明显降低 , 这 时只有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 才是有 效的 。 2,AY 2,AY 2,AX 吸收剂进口浓度对吸收的影响 调节吸收剂进口浓度 是控制 和调节吸收效果的又一重要手段。 吸收剂进口浓度 降低,液相进口 处的推动力增大,全塔平均推动力 也会随之增大,这有利于吸收过程 吸收率的提高。 2,AX 2,AX 吸收剂入口温度对吸收的影响 吸收剂入口温度对吸收过程影响 也很大 , 这也是控制和调节吸收操作 的一个重要因素 。 降低吸收剂的温度 , 使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 相平衡常数减 小 , 平衡线下移 , 平均推动力增大 , 使吸收效果变好 。 最后应注意: 以上讨论是基于填料塔的填充 高度一定,即针对某一特定的工程 问题进行操作型的问题讨论。若是 设计型的工程问题,则上述结果不 一定相符,需视具体问题而定。 实验装置及流程 本实验以水为吸收剂 , 通过填料塔吸收分离空气 丙酮混合气中的丙酮 。 实验装置包括空气输送 、 丙酮汽化 、 吸收剂供给和供气 -液两相逆流接触的填料塔等部分 , 其 流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流程简介: 由空气压缩机 1提供的空气 , 经压力定值器 2 定值为 2 104Pa, 并经转子流量计 4计量后 , 进 入内盛丙酮的丙酮汽化器 5, 产生丙酮和空气的 混合气 , 混合气从输气管道由塔底进入填料吸收 塔 7, 在塔内同自塔顶喷下的水逆流接触 , 被吸 收掉其中大部分丙酮后 , 从塔顶部气体出口 9排 出 。 由恒压高位槽 13底部流出的吸收剂 ( 水 ) , 经转子流量计 15计量 , 流经电加热器 16, 由塔 顶喷入吸收塔 , 吸收了空气中的丙酮后 , 由塔底 经液封装置 11排入吸收液贮罐 。 实验装置主要尺寸: ( 1) 填料塔:塔内径 35mm, 填料层高度 240mm, 填料拉西环 10mm 10mm 1mm ( 2) 空气转子流量计:型号 LZB-6流量 100L/h1000L/h ( 3) 水转子流量计:型号 LZB-4 流量 1.6L/h16L/h ( 4) 温度指示仪: WMZ-03 050 ( 5) 气动定值器: QCD-100 实验步骤( 1) 1、打开气相色谱。 2、检查丙酮汽化器中是否需要补充丙酮,丙酮 汽化器中丙酮的液位须超过 50%。 3、打开进入高位槽的自来水龙头,保持从高位 槽溢流管始终有适量水溢出。 4、 关闭气 、 液流量计 , 关闭塔底液体出口阀 , 关闭空压机出口阀门 。 5、启动空压机(控制压力在 0.5Mpa左右),出 口压力减至 0.05Mpa,通过仪表盘上压力定值器 控制实验操作压力稳定在 0.02Mpa。 实验步骤( 2) 6、调节空气流量计调节流量为 400L/h,液体流 量为 3L/h,注意稳定塔内压力,空压机压力及 保持塔底液位高度 60。 7、用气相色谱分析混合气中丙酮的进口浓度。 当平行实验误差小于 5%时,即认为实验条件已 基本稳定。 8、在稳定操作条件下测定气体的进口、出口浓 度。并随时记录气体、塔顶和塔底的温度。 实验步骤( 3) 9、改变吸收剂流量(分别为 3、 5、 5L/h)和对应 的空气流量(分别为 400、 400、 600L/h),在稳 定操作条件下分别测定气体的进出口浓度。 10、打开吸收剂水温调节开关,调节加热电压, 使吸收剂的进口温度为 35左右,操作稳定后再 分别测定气体的进出口浓度。 11、 实验结束 ( 注意:先停止加热 , 再关压缩机 和空气流量计阀门 , 然后关闭吸收剂水的流量计 阀门 , 最后关高位槽进水阀门 ) , 切断电源 , 水 箱和丙酮汽化器清空 。 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1) 实验日期: 原始数据记录 序 号 L* ( L/h) G* ( L/h) T进 t进 t出 塔顶 塔底 A空 A丙 A空 A丙 1 3 400 2 5 400 3 5 600 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2) 实验数据处理结果 序 号 L ( Kmol/h) G ( Kmol/h) Y1 Y2 X2 (%) (kmol/m3h) 1 2 3 mAY , aYK , 实验报告要求 1.计算组分吸收率 ; 2.计算气相平均推动力 ; 3.计算气相总容积传质系数 ; 4.作 和 关系图。 mAY , aYK , LK aY , L %1 0 0 1, 2,1, A AA Y YY )l n ( 21 21 YY YYY m 11*111 mXYYYY 22*222 mXYYYY m A ay YV NK 填 , baay LCGK , 或 aYK , L LK aY , 关系图 L L 关系图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思考题( 1) 1.从传质推动力和传质阻力两方面分析吸收剂流量对吸 收过程的影响? 2.填料吸收塔塔底为什么要有液封? 液封装置是如何 设计的? 3.增加气体量对吸收有何影响? 4.从实验数据分析水吸收丙酮是气膜控制过程还是液膜 控制过程,还是两者同时存在? 5.请你设计保持吸收剂流量恒定的高位槽,并说明其原 理? 6.为什么要测 p-u的关系曲线? 实验思考题( 2) 7.哪些操作条件会影响本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如何判 定系统稳定与否? 8.液相从塔底排出为什么要经过 形液封装置? 9.针对本实验,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分别改变气相 流量和液相流量,传质系数 Kya将如何变化? 10.本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而空气流量适当增加时,出 塔气、液组成会如何变化? 11.本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而水流量适当增加时,出塔 气、液组成会如何变化? 12.本实验条件下,若增加空气的流量,则水流量是否 按比例增加(即 L/G不变)就可保证吸收率不变?

注意事项

本文(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为本站会员(jun****875)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