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触电事故现场急救

  • 资源ID:199938258       资源大小:10.8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触电事故现场急救

触电事故现场急救一、触电事故现场急救的意义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电气设备和家用电器的应用已越来越广,人们发生 电击伤事故也相应增多。因此,触电的现场急救方法已是大家必须熟练掌握的急 救技术。一旦事故发生后,在向医疗部门告急求援的同时,更多的人就能立即投 入现场抢救,共同配合,进行急救。这对挽救生产现场触电人员的生命有着极为 重要的意义。现场抢救的宗旨是借助综合措施通过人工的方法使伤员迅速得到气体交换 和重新形成血液循环,恢复全身组织细胞的氧供给,保护脑组织,继而恢复伤员 的自动心跳和自动呼吸,把伤员从死亡状态拯救出来。这里就其中的道理作简要的介绍。人体组织细胞经常进行氧化代谢,即人体所消耗的氧气,必须借助呼吸动作 随时从体外环境吸入补充;组织细胞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必须随血液 循环运送到肺,也借助呼吸动作随时排出体外。这种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 作用,叫做气体交换。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就是完成气体交换。呼吸功能与血液循环功能密切联系在一起,使全身各脏器机械泵血,确保了 机体氧和血液的循环活动,使全身各脏器组织的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因此, 心跳和呼吸是人体存活的基本生理现象。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体的血液循环也就中断了。呼吸中枢无血液供应也就 会丧失功能,体内各组织氧气供应也即中断,心脏组织就会因严重缺氧而停止跳 动。一旦心跳和呼吸停止,血液就停止流动、气体交换就停止。造成人体各个器 官组织因缺乏血液所带给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停止新陈代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 了,这就是死亡。但是,在心脏跳动和呼吸突然停止后,人体内部某些器官还存在着微弱的活 动,有些组织细胞新陈代谢还在进行。因此,这种死亡在医学上称为临床死亡。 临床死亡的伤员如果体内没有重要器官的损伤,只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还有 救活的希望。这里强调“及时”,是因为随着临时死亡时间的延长,身体内的组 织细胞就会逐渐死亡,病人就进入到生物死亡,生命也就无法挽救了。从临床死 亡到生物死亡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数分钟的时间),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尽力 抢救。国内外一些统计资料指出,触电后一分钟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的效果; 触电时间六分钟开始抢救者,50%可能复苏成功;触电后12分钟再开始抢救, 很少有救活的可能。可见,就地进行及时、正确的抢救,是触电急救成败的关键。处理得好,就能挽救许多触电者的生命。反之,那种不管实际情况,不采取任何 抢救措施,只求将触电者送往医院或只等医务人员的到来的做法,只会丧失抢救 时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二、触电事故伤员的病状人员遭电击后,病情表现为三种状态。一种是神志清醒,但感觉乏力、头昏、 胸闷、心悸、出冷汗,甚至恶心呕吐。第二种是神志昏迷,但呼吸、心跳尚存在。 第三种神志昏迷,呈全身性电休克所致的假死状态,肌肉痉挛,呼吸窒息,心室 颤动或心跳停止。伤员面部苍白、口唇紫钳、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脉搏消 失、血压降低。这样的伤员必须立即参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并同时向医院告 急求救。三、触电事故现场急救的步骤(一)迅速解脱电源发生了触电事故,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立即切断电源,使伤员脱 离继续受电流损害的状态,减少损伤程度。同时向医疗部门呼救。这是能否抢救 成功的首要因素。进行切断电源前应注意伤员身上因有电流通过,已成带电体, 任何人不应触碰伤员,以免自己也成为带电体而遭电击。切断电源应采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二 是不能立即按上面的办法切断电源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杆等将电线拨开,使 伤员脱离电源。切不可用手或金属和潮湿的导电物体直接触碰伤员的身体或触碰 伤员接触的电线,以免引起抢救人员自身触电。在进行解脱电源的动作时,要事先采取防摔措施,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因 肌肉放松而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解脱电源的动作要用力适当,防止因用力 过猛将带电电线击伤在场的其他人员。(二)现场的简单诊断在解脱电源后,伤员往往处于昏迷状态,全身各组织严重缺氧生命垂危。所 以,这时不能用整套常规方法进行系统检查,而只能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尽快对心 跳、呼吸与瞳孔的情况作一判断,以确定伤员是否假死。简单诊断的方法有三。一是观察伤员是否还存在呼吸。可用手或纤维毛放在伤员鼻孔前,感受和观察是否有气体流动;同时,观察 伤员的胸廓和腹部是否存在上下移动的呼吸运动。二是检查伤员是否还存在心 跳,可直接在心前区听是否有心跳的心音,或摸颈动脉、肱动脉是否搏动。三是 看一看瞳孔是否扩大。人的瞳孔受大脑控制。在正常情况下,瞳孔的大小可随外 界光线的强弱变化而自动调节,使进入眼内的光线适中,在假死状态中,大脑细 胞严重缺氧,机体处于死亡边缘,整个调节系统失去了作用,瞳孔便自行扩大, 并且对光线强弱变化也不起反应。这样诊断的结果,为采取对症治措施提供了依据。四、触电事故急救方法以下介绍有关的急救方法。(一)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的目的,就是采取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及时而有效地 使气体有节律的进入和排出肺脏,供给体内足够氧气和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持 正常的通气功能,促使呼吸中枢尽早恢复功能,使处于假死的伤员尽快脱离缺氧 状态,使机体受抑制的功能得到兴奋,恢复人体自动呼吸。它是复苏伤员一种重 要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具体操作要有步骤地进行。1. 环境要安静,冬季要保温,伤员平卧,解开衣领,松开围巾和紧身衣服, 放松裤带,以利呼吸时胸廓自然扩张。在伤员的肩背下方可垫软物,使伤员的头 部充分后仰,呼吸道尽量畅通,减少气流的阻力,确保有效通气量;同时,这也 可以防止舌根陷落而堵塞气流通道。然后,将病人嘴巴掰开,用手指清除口腔中 的异物,如假牙、分泌物、血块、呕吐物等,以免阻塞呼吸道。2. 抢救者站在伤员一侧,以近其头部的手紧捏伤员的鼻子(避免漏气)并将 手掌外缘压住额部,另一只手托在伤员颈部,将颈部上抬,头部充分后仰,鼻孔 呈朝天位,使嘴巴张开准备接受吹气。3. 抢救者先吸一口气,然后嘴紧贴伤员的嘴大吹气,同时观察其胸部是否膨 胀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吹气是否适度。4. 吹气停止后,抢救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松捏鼻子的手,让气体从伤员的 鼻孔排出。此时注意胸部复原情况,倾听呼气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如此反复而有节律地人工呼吸,不可中断,每分钟吹气应在1216次。进行人工呼吸要注意,口对口的压力要掌握好,开始时可略大些,频率也可 稍快些,经过一、十二次吹气后逐渐减少压力,只要维持胸部轻度升起即可。如 遇到伤者嘴巴掰不开的情况,可改用口对鼻孔吹气的办法,吹气时压力稍大些, 时间稍长些,效果相仿。采取这种方法,只有当伤员出现自动呼吸时,方可停止。 但要紧密观察,以防出现再次停止呼吸。(二)体外心脏挤压法体外心脏挤压法,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有节律地对心脏挤压,来代替心脏的自 然收缩,从而达到维持血液循环的目的,进而恢复心脏的自然节律,挽救伤员的 生命。体外心脏挤压法简单易学,效果好,不要设备,也不会增加创伤,便于推广 普及。体外心脏挤压法的具体操作按下述步骤进行:1. 使伤员就近卧于硬板上或地上,注意保暖,解开伤员衣领,使其头部后仰 侧偏。2. 抢救者站在伤员左侧或跪跨在病人的腰部。3. 抢救者以一手掌置于伤员胸骨下1/3段,即中指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 另一只手掌交叉重叠于该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 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冲击性地用力施压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与其相连的肋骨 下陷3-4厘米,间接压迫心脏使心脏内血液博出。4. 挤压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根不能离开胸壁),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骨 复位。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就回流到心脏。在进行体外心脏挤压时要注意,首先,操作时定位要准确,用力要垂直适当, 要有节奏地反复进行。防止因用力过猛而造成继发性组织器官的损伤或肋骨内 折。其次,挤压频率一般控制在每分钟6080次,有时为了提高效果,可增加 挤压频率,达到每分钟100次左右。第三,抢救时必须同时兼顾心跳和呼吸。最 后,抢救工作一般需要很长时间,在没送医院之前,抢救工作不能停止。以上两种抢救方法适用范围比较广,除用于电击伤外,对遭雷击、急性中毒、 烧伤、心跳骤停等因素所引起的抑制或呼吸停止的伤员都可采用,有时两种方法 可交替进行。

注意事项

本文(触电事故现场急救)为本站会员(lis****211)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