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作业.doc

  • 资源ID:1979833       资源大小:1.05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作业.doc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作业1(xx·福建卷)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解析:B项,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异、新三种;C项,聚氯乙烯、苯中均不含有碳碳双键;D项,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A2如图是一些常见的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是加成反应B只有反应是加聚反应C只有反应是取代反应D反应是取代反应解析:酯的形成与水解均是取代反应。答案:C3(xx·太原模拟)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12345C2H4C2H6C2H6OC2H4O2C3H6678910C3H8C3H8OC3H6O2C4H8C4H10A.C7H16BC7H14O2CC8H18 DC8H18O解析:分析规律可知4项为一组,第26项为第7组的第二项,第7组的碳原子数为718,由规律可知第7组的第二项为碳原子数为8的烷烃,氢原子个数为2×8218,无氧原子,C选项正确。答案:C4(xx·广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解析:A项,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醛基和羰基不同,如葡萄糖 是多羟基醛,含有醛基,果糖是多羟基酮,含有羰基;C项,油脂皂化反应生成的是脂肪酸盐和甘油;D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答案:B5(xx·山东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解析:A项,聚乙烯塑料中没有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B项,煤的气化和液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项,碳纤维属于无机物。答案:D6(xx·天津卷)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D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解析:人体内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为葡萄糖,所以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答案:C7(xx·新课标全国卷)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解析: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到一千,而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以上。答案:C8(xx·长春一模)关于有机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能氧化氢氧化铜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B甲烷、苯都属于烃,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C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在循环经济中发挥作用D干馏和分馏都是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操作解析: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将氢氧化铜还原为氧化亚铜,A项错误;苯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干馏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用来制造肥皂、生物柴油等,在循环经济中发挥作用,C项正确。答案:C9下列化学反应表示错误的是()ACH2=CH2HBrCH3CH2BrB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D2CH3CH2OHO22CH3CHO2H2O解析:B项方程式中没有写出生成物水,错误。答案:B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H2Cl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可通过干馏制取C用乙烷氯代或乙烯氯化(及乙烯与氯化氢加成)都能制取氯乙烷,且后者产率高D在相同温度下,用相同质量和大小颗粒的金属钠分别与足量固态苯酚和液态乙醇反应,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可比较二者羟基的活性解析:CH2Cl2只有一种结构,A项错误;由煤的干馏制取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是煤在干馏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而不是煤中含有的,B项错误;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有多种氯代乙烷,产率低,而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只生成氯乙烷一种有机产物,C项正确;D项应保持温度相同的同时,还应保持苯酚和乙醇都处于相同的状态,该项错误。答案:C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是鱼油的主要成分,它们含有相同的官能团,是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B分子式为C4H8Br2结构中含一个CH3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4种C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其名称为2丁醇D某有机物球棍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则该有机物不含苯环解析:同系物必须含有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个数,A项中两种物质所含碳碳双键个数不同,不属于同系物;B项为饱和二溴代烃,其碳链骨架有两种: 和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前者溴原子位置有、三种,后者只有或一种,共四种,正确;D项,由球棍模型看出,六元环上的碳原子都连有四个原子或原子团,不是苯环。答案:A12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B装置甲中的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装置丙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制取卤代烃D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解析:聚丙烯的链节为,A项错误;加热时聚丙烯分子发生断裂生成小分子烃类化合物,这些小分子烃都为可燃物质,B、D项正确;生成的烯烃在丙装置中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了溴代烃,C项正确。答案:A13(xx·太原联考)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理论上得到的氯代物最多有几种()A8 B6C5 D9解析:乙烷与氯气的取代产物可以从一氯代物到六氯代物,其中一氯代物、五氯代物和六氯代物各一种,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四氯代物各两种,共9种。答案:D14(xx·西安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且它们均为混合物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且它们均不能再生C果糖、蔗糖和麦芽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均为葡萄糖D乙醛、乙酸和葡萄糖都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且反应类型均为氧化反应解析:A项,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项,果糖为单糖不水解,蔗糖水解得到葡萄糖和果糖;D项,乙酸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答案:B15(xx·新课标全国卷)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环己醇1000.961 8161微溶于水环己烯820.810 283难溶于水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分离提纯:反应粗产品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 g。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_。(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填正确答案标号)。A圆底烧瓶B温度计C吸滤瓶D球形冷凝管E接收器(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41% B50%C61% D70%解析:(1)装置b为直形冷凝管。(2)碎瓷片的存在可防止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暴沸现象;补加碎瓷片时需要待已加热的试液冷却后再加入。(3)加热过程中,环己醇除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外,还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环己醚()。(4)由于分液漏斗有活塞开关,故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分液过程中,由于环己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5)无水CaCl2用于吸收产物中少量的水等。(6)观察题目提供的实验装置图知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吸滤瓶及球形冷凝管。(7)环己醇为0.2 mol,理论上可得到0.2 mol环己烯,其质量为16.4 g,故产率为×100%61%。答案:(1)直形冷凝管(2)防止暴沸B(3) (4)检漏上口倒出(5)干燥(或除水除醇)(6)CD(7)C

注意事项

本文(2019-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课时作业.doc)为本站会员(tian****1990)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