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调查理综试卷.doc

  • 资源ID:1975714       资源大小:2.86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调查理综试卷.doc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调查理综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 35.5 K 39 Mn 55 Fe56 I 127 1. 下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 A. 血红蛋白B. 性激素C. 呼吸酶D. 抗毒素 2. 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B. 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的速度快 C. 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 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有关,也可能与甲有关 3. 能在下列哪种环境中正常生长的植物,其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 ) A. 在荒漠中生长的植物B. 在森林中生长的植物 C. 大型湖泊的岸边植物D. 在农田中的农作物 4. 1970年以前,未发现植物对除草剂有抗性,但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百余种植物至少对一种除草剂产生了抗性。下表表示苋菜叶绿体基因pbsA抗“莠去净”(一种除草剂,“莠”:狗尾草)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碱基序列和氨基酸所在位置。请分析选择有关苋菜能抗“莠去净”的正确说法是( ) A. 由于基因突变,导至228号位的脯氨酸被丝氨酸取代 B. 其抗性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其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228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中的A被G取代 D. 其根本原因是密码子由AGT变成CGT 5. 假设下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且均匀传递,则人类获得的能量( ) A. 等于B. 等于 C. 少于D. 多于 6. “神州”五号飞船成功地将我国第一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国人千百年来飞天的梦想。若在宇宙飞船的太空实验室里(在失重条件下)进行以下实验,其中最难完成的是( ) A. 细胞融合实验B.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C. 动物神经纤维兴奋的传导实验D. 诱变育种实验 7. 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光导纤维塑料合成氨高温结构陶瓷合成纤维涂料合成洗涤剂合成橡胶黏合剂硅酸盐材料( ) A. B. C. D. 8. 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鸡蛋清溶液加入饱和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 B. 将一束强光通过淀粉溶液,也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 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颗粒带电荷 D. 纳米材料颗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9. 在火星上工作的“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及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铝热剂就是指粉末和铝粉的混合物 B. 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C. 分别还原a mol所需物质的量之比为3:2:3 D. 明矾属硫酸盐,是纯净物,其水溶液在常温下pH>7 10. 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绿茶中含有,该物质具有抗癌作用,能使血癌(白血病)中癌细胞自杀性死亡,已知EGCG的结构式为: 有关EGCG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EGCG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B. EGCG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 1mol EGCG最多可与含10mol氢氧化钠的溶液完全作用 D. EGCG在空气中不能被氧化 11. 下列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在一支盛有2mL 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10%的NaOH溶液,再加入1mL乙醛溶液,煮沸后可以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 B. 将乙酸乙酯与适量的水混合并用水浴加热,即可得到水解产物乙醇和乙酸 C. 在一支试管中滴入10滴氯丁烷,再加入1mL 5%的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D.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无任何现象发生,再加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中存在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确定水和乙醇分子中羟基氢(OH)的活泼性强弱 B.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的混合溶液,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进行的热分解实验,确定硫和氧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D. 根据和的水溶液酸碱性强弱,确定碳和硫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13.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都恢复至常温,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由C(石墨)=C(金刚石);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若将含0.5mol 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 在101kPa时,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4. 在下列四个方程中,各代表某种粒子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是核裂变反应B. 是核聚变反应 C. 互为同位素D. 互为同位素 15. 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从开始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经历的时间是t,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则在时间t时,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物体所受重力的冲量是0 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对物体的冲量较小 物体动量的增量大于抛出时的初动量 物体机械能的减小量等于2fH A. B. C. D. 16. 如图所示为A,B两列机械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波形图,则( ) 两机械波传播的波速关系是 两机械波传播的波速关系是 两机械波的频率关系是 两机械波的频率关系是 A. B. C. D. 17. 两束平行的单色光a,b射向长方形玻璃砖,光从上表面入射,恰好从下表面重叠射出,如图所示,比较两种单色光,则( ) A. 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 B. 在相同条件下做双缝干涉,a光产生的条纹间距比b光窄 C. 将a、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向空气,若b光能发生全反射,则a光也一定能 D. 若a光照射到锌片上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也一定能使锌片发生光电效应 18.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像和y方向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质点初速度为5m/s 质点所受合外力为3N 质点初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2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m/s A. B. C. D. 19.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副线圈与定值电阻相接,原线圈跟平行导轨相接,两电流表是理想的电表,在导轨空间有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导体棒长为L,电阻为r,它与两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轨电阻,当导体棒以速度v向左匀速运动时( ) A. 电流表示数为 B. 电流表示数为 C. 电流表示数为 D. 电流表示数为 20. 如图所示,在粗糙、绝缘且足够大的水平面上固定着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Q,将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为q的小金属块(金属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面上并由静止释放,金属块将在水平面上沿远离Q的方向开始运动。设水平面足够大,则在金属块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有( ) A. 电场力对金属块做的功的值等于金属块增加的机械能 B. 金属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 金属块的加速度一直减小 D. 电场对金属块所做功的数值一定等于摩擦产生的热 21. 如图所示,金属棒MN水平放置与两根竖直平行金属导轨接触,且可无摩擦下滑,导轨间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间有一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金属棒与导轨电阻均不计,设MN下落时电阻为R上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P,若要使用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增大到4P,可采用的方法是( ) 使电阻R的阻值减小一半 使MN长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导轨间距也增为原来的2倍 使MN质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 使磁感应强度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0题 共174分) 22. (16分) 一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表格一和表格二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依次测得的实验数据表。 表格一 表格二 (1)用画线代表导线,按图(a)将图(b)中的实物元件连接成实验电器(注意电表的量程); (2)用实验数据分别作出的UI图像以及电源的UI图像。 (3)根据UI图像,可以求出定值电阻=_,电源电动势E=_V,内电阻r=_. 23. (16分)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在其顶端装有一定滑轮C,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相连,A放在水平面上,其上表面与滑轮顶高度差为h,不计一切摩擦,将物体A由静止释放,此时连A一端的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求物块A抵达斜面底端D的速度。 24. (20分) 如图(甲)所示,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L=0.2m,电阻,导轨上停放一质量m=0.1kg、电阻的金属杆,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现用一外力F沿水平方向拉杆,使之由静止开始运动,若理想电压表的示数U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试分析说明金属杆的运动情况。 (2)求第2秒末外力F的瞬时功率。 25. (20分) 如图所示,n块相同的木块,每块质量都是m,大小可忽略,放置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相邻两木块间的距离都为,最下端的木块到斜面底端的距离也为,在开始时刻,除第一块外,其余所有木块都静止。第二块上方的斜面是光滑的,下方的斜面是粗糙的,各木块与斜面粗糙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且木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现让第一木块从距第二木块处无初速滑下,在每次发生碰撞后,发生碰撞的木块都粘在一起运动,最后第n个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刚好停在底端。求: (1)整个过程中由于碰撞而损失的总机械能; (2)若n=6,则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26. (14分) 固体A和固体B混合后加热能发生反应,且它们的产物也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已知A、B、C、D焰色反应呈黄色,溶液K呈黄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K中的溶质:_;L:_;O:_。 (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7. (18分) 实验室可用纯净、干燥的与Fe粉反应制备无水,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100时开始升华,现有浓硫酸、浓盐酸、NaOH溶液、还原铁粉、及实验室中其他常见物质。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简笔画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 (1)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制取的反应_; 生成的反应_。 (2)指导教师审阅后认为存在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已用虚线框出。则 (I)虚线框内的改进措施是:_(用文字表述); (II)虚线框内改进后的装置(用简笔画表示,并标出仪器名称和药品) _ (III)虚线框内存在的错误主要有两处,产生的后果分别是_、_(用文字表述),改进后的装置(用简笔画表示,并标出仪器名称和药品)。 _ 28. (18分)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的新药灭脂灵是按如下路线合成的: 已知G的分子式为,试回答 (1)写出结构简式:B_,E_ (2)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填序号); (3)写出反应方程式: I. 反应_; II. 反应_; III. F与银氨溶液的反应: _。 29. (16分) 阅读下列ac项资料 a. 皂化值是指使1g油脂皂化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质量(单位:mg) b. 碘值是指使100g油脂加成所需要的碘的质量(单位:g) c. 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单纯由(相对分子质量为884)形成的一种油脂的结构简式为 用氢氧化钾皂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皂化值为_(精确到整数)。 (2)在下列的空格上填入适当的词句 亚麻仁油比花生油所含的_多。 黄油比牛油所含的_少。 硬化大豆油的碘值小的原因是_。 (3)为使碘值为180的鱼油100g硬化,需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为_L(精确到0.1)。 (4)有结构简式所代表的酯,若皂化值为430,则n=_。 30. (18分) I. (10分)下面的方法可用来测定田间棉花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操作步骤如下: 在田间选定有代表性的叶片20片(吓片左右对称),挂小纸牌编号。 用5%的三氯乙酸点涂叶柄一圈,将叶柄的筛管细胞杀死,并采取措施尽量保持叶片的自然生长角度。 按编号顺序分别剪下叶片对称的一半,依次夹入湿润的纱布中,放于暗处;4小时后,要再按编号的顺序以同样的速度剪下另一半叶片,也依次夹入湿润的纱布中。 返回实验室,将各同号叶片的两半对应叠在一起,在无粗叶脉处用刀片沿边切下一定面积的两个叶块,分别置于两个称量皿中,在8090下烘干5小时,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进行比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特定时间段内(4小时)每片叶块的净光合产量的计算方法为_。 (2)怎样计算棉花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 (3)用三氯乙酸杀死叶柄筛管细胞的目的是_。 (4)试验步骤中,有一些措施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而设置的,请你列举两例。 II. (8分)秋天,树叶开始脱落。 (1)由于大量树叶的脱落,使得这株树运输无机盐离子的速度下降,其原因是_。 (2)树叶脱落后和脱落之前相比,无机盐的量减少,无机盐减少的原因是_。 (3)落叶一般呈黄色,主要是由于叶片中所含的_所体现的。 (4)据报道,北京整个冬季有上百万吨的落叶,落叶的处理困扰着环卫部门,目前落叶的处理一般采用焚烧、填埋两种形式,但均有缺点。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将树叶在某些细菌作用下发酵分解,产生可燃性气体供人类利用,同时有利于保护环境,这种可燃性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它是细菌在_条件下分解落叶中的有机物而产生的。 31. (共18分) I. (11分)有甲、乙两种细菌,进行了下图实验。 如果实验1的培养基增添甲物质,则会出现甲细菌的菌落;实验2的培养基中增添乙物质,则会出现乙细菌的菌落;实验3是把甲细菌和乙细菌同时培养,结果出现了甲菌和乙菌的两种菌落。 (1)根据上述图和文字材料提出你的实验假设。 (2)以下为验证你的假设的部分实验过程,请补充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中缺少的部分。 步骤一:甲细菌+基本培养基+甲物质甲菌落 步骤二:乙细菌+基本培养基+甲物质无菌落 步骤三:乙细菌+基本培养基+乙物质乙菌落 步骤四:甲细菌+基本培养基+乙物质无菌落 步骤五: 步骤六: (3)实验结果预期: II. (7分)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菌的培养过程中,将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的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X、加棉塞时,棉塞在试管口内的长度是棉塞长度的Y、将培养基搁置斜面时斜面长度最多是试管长度的Z。则X、Y、Z对应的比值依次是_。 (2)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为高温蒸气灭菌,若实验室中没有高压灭菌锅,请你帮助实验室的老师想一个办法,在不进行高压灭菌下达到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目的。天津市和平区xx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调查理综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卷(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1. D2. C3. A4. C5. C6. B7. A 8. D9. C10. B11. D12. D13. C14. C 15. B16. A17. D18. C19. A20. D21. B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0题 共174分) 22. (共16分) (3)2.0,1.50,1.0(三个答案的范围为1.92.1,1.481.52,0.81.2都可)(各3分) 23. (共16分) 解:设物块A抵达底端D时的速度为v 则此时物块B的速度(3分) 物块B下落的距离 (5分) 对A,B系统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5分) (3分) 24. (共20分) 解:(1)金属杆速度为v时,电压表的示数应为(2分) (2分) 由题图可知, 故金属杆的加速度应恒定,即金属杆应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分) (2)由(1)可得,(2分) 则第2s末杆的速度(2分) 此时杆受到的安培力(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 故外力F的功率(4分) 25. (共20分) 解析:(1)取n个木块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于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4分) 所以(4分) (2)第1块从开始下滑到与第2块碰撞前 ,得 第1块与第2块碰撞过程: (2分) 第1、2块一起下滑l,由动能定理: 所以(2分) 第1、2块与第3块碰撞过程 得 第1、2、3块一起下滑l,由动能定理: 所以 则n块木块一起下滑l的末速度为: (3分) 由已知条件 当n=6,时, 即 (3分) 26. (共14分) (1)K:(2分)L:(2分)O:(2分) (2)(2分) (2分) (2分) (2分) 27. (共18分) (1)(2分) (2分) (2)垫上石棉网进行加热(2分) (4分,指出仪器名称和其中所盛放的药品) 堵塞导管(1分) 污染空气(1分) (6分,指出仪器名称和其中所盛放的药品) 28. (共18分) (1)(2分) (2分) (2)(2分) 29. (共16分) (4分) 190(2分) (2)双键(2分)烃基碳原子个数(2分)烃基中含C=C键少(2分) (3)15.9(2分) (4)n=4(2分) 30. (共18分) I. (10分) (1)照光的叶片干重总量减去黑暗中的叶片干重总量,再除以叶片数(2分) (2)第一题的结果除以叶面积,再除以时间(2分) (3)阻止实验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输出(2分) (4)(以下内容写出任意两项均可,其它合理的分析也可得分。)(4分) 实验的对象不是一片叶子而是20片叶子。 采用同一叶片对称的两部分进行对照比较的方法。 先后两次剪下的叶片同样保存在湿润的纱布中。 用于烘干和称重的各叶片两半的部位和面积相同。 II. (8分) (1)蒸腾作用是无机盐运输的动力,蒸腾作用下降,导致无机盐运输速度下降。(2分) (2)以离子状态和不稳定化合物状态存在的无机盐可转移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被再度利用。(2分) (3)类胡萝卜素(2分) (4)甲烷(1分) 无氧(1分) 31. (共18分) I. (11分) (1)甲细菌代谢产生了乙细菌繁殖所需的乙物质,乙细菌代谢产生了甲细菌繁殖所需的甲物质(3分) (2)步骤五:乙细菌+步骤一中去掉甲菌落的培养基(3分) 步骤六:甲细菌+步骤三中去掉乙菌落的培养基(3分) (3)步骤五和步骤六分别有乙菌落和甲菌落生成。(2分) II. (7分) (1)1/5,2/3,1/2(3分) (2)常温煮沸30分钟,将培养基置于温箱中培养24小时。重复上述过程两到三次。(4分)

注意事项

本文(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质量调查理综试卷.doc)为本站会员(tian****1990)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