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 资源ID:1970112       资源大小:85.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2019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一、基础知识(9*3=27)1选出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百舸(k)忤逆(w) 揕击(zhèn)苍茫(cng)B箕踞(jíjù) 忸怩(ni) 戮没(lù) 提秦王(tí)C怅寥廓(chàng)虱子(sh) 悄然(qio ) 被八创(chun)D夜缒而出(zhuì)万户侯(hóu) 青荇 (xìng) 浪遏飞舟(ji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班配 忸怩不安 草菅人命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叱骂 怙恶不悛 不落巢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屋檐 挺而走险 流言蜚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典押 徒有虚名 鬼斧神工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事物间普遍存在的相对关系)B“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思是:(这一切)激起思绪万端,试问广阔的宇宙无垠的大地,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C“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意思是:同来的许多同志曾在这一带聚会、游览,诗人回忆往昔许多不平凡的岁月。D“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句坦诚的声明告诉我们:“我”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比和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更亲密。4、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五个成语都出自鸿门宴B、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在浪尖上等都是艾青的著名作品。C、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他的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D、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5、加点词中与“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粪土”文言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皆白衣冠以送之 B、又前而为歌曰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晋军函陵6、下列各句中加点放入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D、燕王诚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惧怕。7、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顾计不知所出耳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荆轲顾笑武阳A、两个"微"字不同 两个"顾"字相同 B、两个"微"字不同 两个"顾"字也不相同C、两个"微"字相同 两个"顾"字相同 D、两个"微"字相同 两个"顾"字不相同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B、这次考试失误的原因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 C、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我成绩进步很快。D、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3*3=9) 寻找地底的另一个生物圈 吴再丰近年来,人们得知在地底深处,没有阳光和氧气,且高温、高压的严酷环境中,出乎意料地生息着各种微生物。它们完全不享受太阳的能量,大多是靠从地球内部涌现的化学能量合成有机物来生存。这样的生活方式彻底推翻了我们此前掌握的科学知识,可谓是新的生命的形式。地下的温度随着靠近地球内部的热地幔而升高,每距地表深1000米,地温约上升20至30。我们知道现阶段生物生长的最高温度记录是113,所以乐观地估计生物生长的最高温度值是120至150,由此认为在距地下5000米左右的地方仍是微生物可能生息的环境。如果估算这样的地下微生物的生物量,有可能是远远超过迄今为止所知道的陆上或海上的生物量总和。地下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物圈,这是地球上留下的至今尚未开拓的巨大生物圈。地表附近的水,例如在农田中,每毫升有100万1000万个微生物。据科研机构的调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值几乎到地下840米不变。甚至在近1000米的地下,生存着几乎与地上同样数量的微生物。地下微生物的住处是在地下的岩石等缝隙空间。因微生物的尺寸是1微米左右,所以只要有此尺寸大的缝隙、裂缝和水,微生物就有存在的可能性。那么,在地底的大量生命是怎样维持生命的呢?其方法是靠地底的岩石营养为生。所谓岩石营养是从无机物(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生存在无太阳和氧的地底的岩石营养生物将氢或甲烷、硫化氧等氧化获得化学能量。氧化剂使用尽可能有的二氧化碳和硫酸、硝酸、铁、锰等一切物质代替氧。这样获得化学能量的生活方式称之为“靠地球为生”的生活方式。地下是高温、高压,既无氧又无光的严酷环境。在讨论地下生物圈的物理量同时,还应想到地下生物是地球诞生的原始生命的直系子孙,而非地上生物。不仅如此,作为地球生物圈角落的地底那样的极限地带,也是与外星世界的交接处。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怎么回事?要了解这个,知道极限环境下的生物是重要的。地球内部的巨大生物圈为我们探索生命起源乃至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线索,也是留在地球上尚未开拓的广阔边界。 (选自百科知识xx年03期,有删节)9、从原文看,下列对于“地底生物圈”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地底生物圈的生物生长的最高温度估计在120至150之间,最深处可能在距地下5000米左右的地方。B地底生物圈的生物生活在地底深处无氧、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它们不依赖太阳能而生存,而靠从地球内部涌现的化学能量合成有机物来生存。C地下微生物生存在1毫米的、有缝隙、裂缝和水的地下岩石中。D地底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物圈,其中微生物最多,数量估计可能远远超过陆上或海上的生物量的总和。10、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农田往下840米的水中,根据科研机构调查,每毫升有100万1000万个微生物。在近1000米的地下,生存着几乎与地上一样的微生物。B地底微生物的生活方式颠覆了我们此前掌握的科学知识,可以说是新的生命的形式。C地底的大量生命是靠从无机物(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为生。这样获得化学能量的生活方式称之为“靠地球为生”的生活方式。D我们要知道地底环境下的生物是可以更加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11、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底微生物完全无需太阳能。大多是利用地球内部涌现的化学能量合成有机物来生存。B传统意义的生物圈,主要是在陆上或海中,其中的生物都是利用太阳能生活。C对地球微生物的起源研究可以让人类找到如何摆脱能源日渐减少的困境的办法,使人类走出依赖太阳能生活的潜在危机。D地球生命起源的生活环境与地底生物圈的生活环境都属于极限环境,高温、高压,既无氧又无光。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7题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他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方食 方:正 B、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C、进取于君 进:前进 D、以振百姓 振:同"赈",救济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分食食之 食之不以其道B、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C、寡人不知 孰谓汝多知乎D、忠臣不为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四、文言文翻译、诗词鉴赏和默写(23分)14、翻译下列句子(9分)1、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2、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15、填空(6分)(1)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_,/_。(戴望舒雨巷)(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 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_所作。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清溪行 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的?请简要分析。(4分)(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8分)我对黑暗的柔情 迟子建  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蜇了我了。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蜇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蜇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置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蜇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我和它,两败俱伤。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用冷水冲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从未有过的柔情。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选自散文海外版xx年第2期)17、文章开头为何要从故乡的秋景写起?(4分)答:18、文章中间节花了不少笔墨描写被蜜蜂蜇了的情节,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哪些作用?(5分)答:19、作者自己被蜜蜂蜇后非但不记恨,反而对蜜蜂产生感激之情,这是为什么?(4分)答:20、一般来说,黑暗是人们贬斥的对象,而作者却会对黑暗产生柔情,这是为什么?你是否认为作者故意标新立异,有意颠覆人们对黑暗的看法?并阐明理由。(5分)答:六、语言表达运用(10分)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小分子功能饮水对人体健康的三点主要作用,每点不超过10个字。(6分)小分子功能饮水是指普通饮水经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使水的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得到调节。功能水之所以能全面促进人体健康,其奥秘就在于它的水分子团小(5-7个水分子),重氢含量少,并含有多种有益于生命的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普通饮水中,重氢含量多,水分子团大(10-13个);而功能水重氢含量少、水分子团小,其活性大、渗透力强、溶解性好,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吸收、运送和利用。功能水中含有的多种元素及其含水络合离子群,在人体生化反应过程中起催化激活作用,有的直接成为生物酶的活化中心,有的影响DNA的合成、复制。22、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4分)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_,_;_,_。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七、作文(60分)平凡淡漠的故园旧貌,尘封已久的童年琐事,在很多时候,往往会因一种不经意的触动,沾惹出缕缕扯不断的情思请以上段文字为触动,写一篇记忆家乡(故地,学校)风物人情或童年生活的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答案10、【解析】A(A原文是说“地表附近的水,例如在农田中,每毫升有100万1000万个微生物。据科研机构的调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值几乎到地下840米不变。甚至在近1000米的地下,生存着几乎与地上同样数量的微生物。”)11、【解析】C(“可以让人类找到”云云,过于武断。)12、答案:C、朝中为官13、A 孰谓汝多知乎: “谁说你聪明呢?”14、翻译下列句子(4题中任选3题,每题3分,9分)1、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2、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3、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味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4、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译文: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你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因此再次拜谢而不能接。”15、(1)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2)书生意气,挥斥方遒(3)编年体 左丘明16、(1)、(4分)领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影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4分)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意思对即可)17、写故乡的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经过去,而居室的花季还在,(1分)为蜜蜂飞入书房埋下伏笔(1分);然后引起下文,(1分)引出了蜜蜂蜇“我”的情节(1分)。18、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手法。(2分)写“我”被蜜蜂蜇的情节,突出了蜜蜂虽小,蜇人能量却大(1分)。蜇后“我”疼痛难忍,彻夜难眠,百般折腾后,疼痛仍未消除(2分)。19、作者被蜜蜂蜇后,开始是因疼痛而懊恼,最后却对蜜蜂产生了感激之情。这是因为蜜蜂蜇过人自己也就会死,作者认为蜜蜂是勇敢的,这是壮烈的牺牲;正是由于自己被蜜蜂蜇了,才唤起了疼痛感;也正是有了疼痛,才让自己关注起黑暗,对黑暗产生了柔情。20、第一问:因为作者感觉到黑暗有着处子般的鲜润,为之感动,泛起暖意;作者认为黑暗是洁净的,是干干净净的,而人为文明则亵渎了黑暗的圣洁;正是由于有了黑暗,才能使我们拥有梦想。如果没有梦想,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单色调的世界。第二问:不是标新立异。因为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黑暗。作者眼中黑暗是干净的,圣洁的,黑暗是产生梦想的温床。这是相对于那种人为制造的喧嚣,制造糜烂的光明而言。这样看来,作者对黑暗的柔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doc)为本站会员(tian****1990)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