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doc

  • 资源ID:1967663       资源大小:14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doc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答题时请将第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总分为120分。第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以改革发展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是哪一派别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3.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A.主张民贵君轻 B.维护统治秩序 C.强调层层分封 D.体现以德治民4.国语周语记载了(周大夫)伯阳父的一段话:“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对这段史料的理解和评述较为恰当的是A.天行有常,客观可信 B.以德配天,真实可信C.天意难违,不得不信 D.天人感应,不足为信5.汉武帝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措施不包括A.官方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确立儒学独尊的正统地位 B.官方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C.官员选拔方面:儒生入仕,加强了儒学政治文化影响 D.科举考试方面:考试选官,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6.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 这表明德清禅师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7.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王阳明 D.朱熹8.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的相同之处不包括A.都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B.都主张以儒家伦理规范人心C.都视天理(即儒家纲常伦理)为万物本原 D.都属于儒学,都是为了复兴儒学9.下列观点与思想家配对错误的是A.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王夫之 B.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顾炎武C.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D.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以君为主,天下为客黄宗羲10.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这评价的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1.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12.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对这个故事,苏格拉底会说A.“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人民主权说”C.“人生而平等” D. “美德即知识”13.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文主义者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这句话体现了 A.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B.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 C.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D.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14.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1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16.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论 D.公共意志论17.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18.xx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人民主权说 三权分立说 因信称义论 天赋人权观 A. B. C. D.19.“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20.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 把反封建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把反宗教神学推进到尊重科学信仰自由 把宣传人性推进到建立“理想王国” 把尊重人推进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A. B. C. D. 第卷(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予上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请回答: (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4分)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2分)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 2011年1月14日 新华网博客材料二 汉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适用的。当此之际,儒学再次引人关注:“养心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出的。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2011年1月31日人民政协报请回答:(1)作为甲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一指出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你又将如何利用材料二从思想文化方面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4分) (2)作为乙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为孔子塑像的理由。(6分)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四 夫治天卞犹曳大木焉,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2分)(2)材料二又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与材料相比有何进步性?(2分)(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基本政治观点。这一主张有何进步性?(2分)(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提出的限制君权的具体办法。(3分) (5)材料三、四与材料一相比,政治恩想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分)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攻击禁欲主义,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材料二 十八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它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材料四 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以上两段材料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2分)(2)比较材料三、四,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这一观点。(8分)25.(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像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材料二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等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 、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1分)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3分)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2分)(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3分)(4)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分) 命题、校对: 审核: 王伟高二历史(选修)第一阶段练习答题纸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上! 考场号 考试号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二、非选择题:21.(1)(2)22.(1)(2)23.(1)(2)(3)(4)(5)24.(1)(2)25.(1)(2)(3)(4)高二历史(选修)第一阶段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5 CBBDD 610 ACABD 1115 CDADB 1620 CADAD二.非选择题:(解题技巧:回答词提前并条理化,切入点找准并序号化)21. (1)人性观:孟子:人性善;苟子:人性恶(2分);政治观:孟子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2分)苟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2分)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2分)(2)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2分)22.(1)反对理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代表中华文明,拔高了孔子的地位。(2分)进一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2分)(2)历史影响: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分)维护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的稳定。(1分)现实意义:儒家学说对现实社会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4分)23. (1)思想:君权神授(1分)实质:为皇权披上神圣外衣,巩固封建统治秩序。(1分)(2)思想:君权天制(天人感应)。(1分)进步性:警戒皇帝,限制君权。(1分)(3)观点:“天下为主君为客”,或: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1分)进步性: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1分)(4)具体办法:君臣平等共治;置相,用相权牵制、分割君权;以“学校”作为舆论监督的民主场所。(3分)(5)变化:由君主专权到限制君权,君臣之间由主奴关系到君臣平等。(1分)原因: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腐朽性进一步暴露;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主思想萌生。(2分)24.(1)条件:人文主义者批判封建神学(或强调人性);牛顿的物理学证实理性的重要性。(2分)(2)论证:神学关注来世;儒学关注现实。(2分)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2分)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极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2分)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2分)25. (1)思潮:人文主义。(1分)主旨: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或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3分)原因:再现了一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信心。(2分)(2)出发点: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2分)影响: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分)(3)旗帜:理性。(2分)学说:天赋人权说、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等。(3分,答三点即给3分)(4)特征:古希腊(智者运动),起源;(1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复兴;(1分)启蒙运动,成熟。(1分)

注意事项

本文(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doc)为本站会员(tian****1990)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