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随堂教学]

  • 资源ID:188976570       资源大小:4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随堂教学]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资料搜集和阅读能力。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和综合分析的能力。4、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懂得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等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2、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学难点: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地理区域,假如从飞机上看这一区域,那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那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窑洞居住。黄河也流经其中,因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这区域就是黄土高原。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文明的摇篮引导读图:黄土高原在哪儿呢?请同学们P24“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明确其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1、 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引导读图:黄土高原主要跨越哪些省区呢?2、 主要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引导阅读:说起黄土高原,很多人不仅会想起它那千沟万壑的景观,而且还会想起这片古老黄土地上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请阅读课文24-25页内容。3、 文明的摇篮: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设疑: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厚度一般超过100米的黄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讲述: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是吹来的。二、风吹来的黄土引导思考:虽然我们不能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周密严谨的研究,但我们也能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请大家合作完成P27的活动题。1、 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过渡:黄土高原因此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面我们看看它的样子。读图归纳:读P27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归纳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读图:P27黄土高原的川。小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了解了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下课我们进一步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板书设计世界黄土最大的堆积区黄土高原一、 文明的摇篮1、 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2、主要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3、文明的摇篮: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二、风吹来的黄土1、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黄土高原的位置、成因及地貌特征,本课我们首先来探究它为什么会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设疑:风把黄土均匀地覆盖在这一高原上,但现在却沟壑纵横,那么多黄土怎么就没有了呢?讲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三、 严重的水土流失引导分析:学生读图P2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P29活动题,分析原因,学生归纳。1、 水土流失原因:明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归纳:(1) 自然原因:A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B植被差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D地面坡度较大(2) 人为原因:A人多地少,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修路、开矿等活动破坏地表讨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和“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两句话是否矛盾?过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2、 带来后果:提问思考,教师后小结。(1)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对农业产生什么影响?(2)结合P28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思考会出现什么情形?(3)结合P29活动3思考。小结:水土流失带走了肥沃的土地,导致农业产量下降;破坏了农田和村庄,生态环境恶化;给防洪和河道整治带来困难。过渡: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那又该如何解决这问题呢?四、 水土保持提问归纳:生活中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他们是怎样加强水土保持的呢?小结: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2、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完成P30活动题小结本课: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板书设计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二、 严重的水土流失1、原因:自然原因:A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B植被差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D地面坡度较大人为原因:A人多地少,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修路、开矿等活动破坏地表2、带来后果:五、 水土保持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教学反思:4随堂b

注意事项

本文(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随堂教学])为本站会员(8**)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