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机械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单片机系统抗干扰常用方法

  • 资源ID:17286       资源大小:9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机械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单片机系统抗干扰常用方法

附录 A 单片机系统抗干扰常用方法 影响单片机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电气干扰,并受系统结构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制造工艺影响。这些都构成单片机系统的干扰因素,常会导致单片机系统运行失常,轻则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重则会导致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形成干扰的基本要素有三个: ( 1)干扰源。指产生干扰的元件、设备或信号, 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 du/ di/的地方就是干扰源。如:雷电、继电器、可控硅、电机、高频时钟等都可能成为干扰源。 ( 2)传播路径。指 干扰从干扰源传播到敏感器件的通路或媒介。典型的干扰传播路径是通过导线的传导和空间的辐射。 ( 3)敏感器件。指容易被干扰的对象。如: A/D、 D/A 变换器,单片机,数字 信号放大器等。 1 干扰的分类 扰的分类 干扰的分类有好多种,通常可以按照噪声产生的原因、传导方式、波形特性等等进行不同的分类。按产生的原因分: 可分为放电噪声音、高频振荡噪声、浪涌噪声。 按传导方式分:可分为共模噪声和串模噪声。 按波形分:可分为持续正弦波、脉冲电压、脉冲序列等等。 扰的耦合方式 干扰源产生的干扰信号是通过一定的耦合通道才对测控系统产生作用的。因此,我们有必要看看干扰源和被干扰对象之间的传递方式。干扰的耦合方式,无非是通过导线、空间、公共线等等,细分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 1)直接耦合: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系统中存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比如干扰信号通过电源线侵入系统。对于这种形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入去耦电路。 ( 2)公共阻抗耦合: 这也是常见的耦合方式,这种形式常常发生在两个电路电流有共同通路的情况。为了防 止这种耦合,通常在电路设计上就要考虑。使干扰源和被干扰对象间没有公共阻抗。 ( 3)电容耦合: 又称电场耦合或静电耦合。是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而产生的耦合。 ( 4)电磁感应耦合: 又称磁场耦合。是由于分布电磁感应而产生的耦合。 ( 5)漏电耦合: 这种耦合是纯电阻性的,在绝缘不好时就会发生。 2 常用硬件抗干扰技术 针对形成干扰的三要素,采取的抗干扰主要有以下手段。 制干扰源 抑制干扰源就是尽可能的减小干扰源的 du/ di/是抗干扰设计中最优先考虑和最重要的原则,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减小干扰源的du/要是通过在干扰源两端并联电容来实现。减小干扰源的 di/是在干扰源回路串联电感或电阻以及增加续流二极管来实现。 抑制干扰源的常用措施如下: ( 1)继电器线圈增加续流二极管,消除断开线圈时产生的反电动势干扰。仅加续流二极管会使继电器的断开时间滞后,增加稳压二极管后继电器在单位时间内可动作更多的次数。 ( 2)在继电器接点两端并接火花抑制电路(一般是 联电路,电阻一般选几 ,电容选 减小电火花影响。 ( 3)给电机加滤波电路,注意电容、电感引线要尽量短。 ( 4)电路板上每个 并接一个 F 高频电容,以减小 意高频电容的布线,连线应靠近电源端并尽量粗短,否则,等于增大了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会影响滤波效果。 ( 5)布线时避免 90 度折线,减少高频噪声发射。 ( 6)可控硅两端并接 制电路,减小可控硅产生的噪声(这个噪声严重时可能会把可控硅击穿的)。 断干扰传播路径 按干扰的传播路径 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类。 所谓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线传播到敏感器件的干扰。高频干扰噪声和有用信号的频带不同,可以通过在导线上增加滤波器的方法切断高频干扰噪声的传播,有时也可加隔离光耦来解决。电源噪声的危害最大,要特别注意处理。 所谓辐射干扰是指通过空间辐射传播到敏感器件的干扰。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增加干扰源与敏感器件的距离,用地线把它们隔离和在敏感器件上加屏蔽罩。 切断干扰传播路径的常用措施如下: ( 1)充分考虑电源对单片机的影响。电源做得好,整个电路的抗干扰就解决了一大半 。许多单片机对电源噪声很敏感 ,要给单片机电源加滤波电路或稳压器,以减小电源噪声对单片机的干扰。比如,可以利用磁珠和电容组成 形滤波电路,当然条件要求不高时也可用 100 电阻代替磁珠。 ( 2)如果单片机的 I/O 口用来控制电机等噪声器件,在 I/O 口与噪声源之间应加隔离(增加 形滤波电路)。 ( 3)注意晶振布线。晶振与单片机引脚尽量靠近,用地线把时钟区隔离起来,晶振外壳接地并固定。 ( 4)电路板合理分区,如强、弱信号,数字、模拟信号。尽可能把干扰源(如电机、继电器)与敏感元件(如单片机)远离。 ( 5)用地线把数字区与模拟区隔离。数字地与模拟地要分离,最后在一点接于电源地。 A/D、 D/A 芯片布线也以此为原则。 ( 6)单片机和大功率器件的地线要单独接地,以减小相互干扰。大功率器件尽可能放在电路板边缘。 ( 7)在单片机 I/O 口、电源线、电路板连接线等关键地方使用抗干扰元件如磁珠、磁环、电源滤波器、屏蔽罩,可显著提高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 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是指从敏感器件这边考虑尽量减少对干扰噪声的拾取,以及从不正常状态尽快恢复的方法。 提高敏感器件抗干扰性能的常用措施如下: ( 1)布线时尽量减少回路环的面积,以降低感应噪声。 ( 2)布线时,电源线和地线要尽量粗。除减小压降外,更重要的是降低耦合噪声。 ( 3)对于单片机闲置的 I/O 口,不要悬空,要接地或接电源。其它 ( 4)对单片机使用电源监控及看门狗电路,如: ,可大幅度提高整个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 5)在速度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单 片机的晶振和选用低速数字电路。 ( 6) 件尽量直接焊在电路板上,少用 。 它常用抗干扰措施 ( 1)交流端用电感电容滤波 :去掉高频低频干扰脉冲。 ( 2)变压器双隔离措施 :变压器初级输入端串接电容 ,初、次级线圈间屏蔽层与初级间电容中心接点接大地 ,次级外屏蔽层接印制板地 ,这是硬件抗干扰的关键手段。次级加低通滤波器 :吸收变压器产生的浪涌电压。 ( 3)采用集成式直流稳压电源 : 有过流、过压、过热等保护作用。 ( 4) I/O 口采用光电、磁电、继电器隔离,同时去掉公共地。 ( 5)通讯线用双绞线 :排除平行互感。 ( 6)防雷电用光纤隔离最为有效。 ( 7) A/D 转换用隔离放大器或采用现场转换 :减少误差。 ( 8)外壳接大地 :解决人身安全及防外界电磁场干扰。 ( 9)加复位电压检测电路。防止复位不充分 , 工作 ,尤其有 器件 ,复位不充份会改变 内容。 ( 10)印制板工艺抗干扰: 电源线加粗,合理走线、接地,三总线分开以减少互感振荡。 主芯片 , 间接电解电容及瓷片电容 ,去掉高、低频干扰信号。 独立系统结构 ,减少接插件与连线,提高可靠性 ,减少故障率。 集成块与插座接触可靠 ,用双簧插座 ,最好集成块直接焊在印制板上,防止器件接触不良故障。 有条件的采用四层以上印制板 ,中间两层为电源及地。 在提高硬件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同时,软件抗干扰以其设计灵活、节省硬件资源、可靠性好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以 片机系统为例,对微机系统软件抗干扰方法进行研究。 1 软件抗干扰方法的研究 在工程实践中,软件抗干扰研究的内容主要是: 一、 消除模拟输入信号的嗓声(如数字滤波技术);二、程序运行混乱时使程序重入正轨的方法。本文针对后者提出了几种有效的软件抗干扰方法。 令冗余 指令过程是先取操作码,再取操作数。当 干扰出现错误,程序便脱离正常轨道 “ 乱飞 ” ,当乱飞到某双字节指令,若取指令时刻落在操作数上,误将操作数当作操作码,程序将出错。若 “ 飞 ” 到了三字节指令,出错机率更大。 在关键地方人为插入一些单字节指令,或将有效单字节指令重写称为指令冗余。通常是在双字节指令和三字节指令后插入两个字节以上的 样即使乱飞程序飞到操作数上,由于空操作指令 存在,避免了后面的指令被当作操作数执行,程序自动纳入正轨。 此外,对系统流向起重要作用的指令如 指令之前插入两条 可将乱飞程序纳入正轨,确保这些重要指令的执行。 截技术 所谓拦截,是指将乱飞的程序引向指定位置,再进行出错处理。通常用软件陷阱来拦截乱飞的程序。因此先要合理设计陷阱,其次要将陷阱安排在适当的位置。 件陷阱的设计 当乱飞程序 进入非程序区,冗余指令便无法起作用。通过软件陷阱,拦截乱飞程序,将其引向指定位置,再进行出错处理。软件陷阱是指用来将捕获的乱飞程序引向复位入口地址 0000H 的指令。通常在 非程序区填入以下指令作为软件陷阱: 000H 其机器码为 0000020000。 阱的安排 通常在程序中未使用的 000020000。最后一条应填入 020000,当乱飞程序 落到此区,即可自动入轨。在用户程序区各模块之间的空余单元也可填入陷阱指令。当使用的中断因干扰而开放时,在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中设置软件陷阱,能及时捕获错误的中断。如某应用系统虽未用到外部中断 1,外部中断 1 的中断服务程序可为如下形式: 返回指令可用“ ,也可用 “ 0000H” 。如果故障诊断程序与系统自恢复程序的设计可靠、 完善,用 “000H” 作返回指令可直接进入故障诊断程序,尽早地处理故障并恢复程序的运行。 考虑到程序存贮器的容量,软件陷阱一般 1K 空间有 2就可以进行有效拦截。 件 “ 看门狗 ” 技术 若失控的程序进入“死循环”,通常采用“看门狗”技术使程序脱离“死循环”。通过不断检测程序循环运行时间,若发现程序循环时间超过最大循环运行时间,则认为系统陷入“死循环”,需进行出错处理。 “看门狗”技术可由硬件实现,也 可由软件实现。 在工业应用中,严重的干扰有时会破坏中断方式控制字,关闭中断。则系统无法定时 “ 喂狗 ” ,硬件看门狗电路失效。而软件看门狗可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笔者在实际应用中,采用环形中断监视系统。用定时器 1,用定时器 视主程序,主程序监视定时器 用这种环形结构的软件 “ 看门狗 ” 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大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对于需经常使用 时器进行串口通讯的测控系统,则定时器 改由串口中断进行监控(如果用的是 列单片机,也可用 替 行监视 )。这种软件 “ 看门狗 ” 监视原理是:在主程序、 设为 程序每循环一次,同样 断服务程序执行一次, 。在 断服务程序中通过检测 变化情况判定 变化情况判定主程序是否正常运行,在主程序中通过检测 变化情况判别 否正常工作。若检测到某观测变量变化不正常,比如应当加 1而未加 1,则转到出错处理程序作排除故障处理。当然,对主程序最大循环周期、定时器 于篇幅不赘述。 2 系统故障处理、自恢复程序的设计 单片机系统因干扰复位或掉电后复位均属非正常复位,应进行故障诊断并能自动恢复非正常复位前的状态。 正常复位的识别 程序的执行总是从 0000H 开始,导致程序从 0000H 开始执行有四种可能:一、系统开机上电复位;二、软件故障复位;三、看门狗超时未喂狗硬件复位; 四、任务正在执行中掉电后来电复位。四种情 况中除第一种情况外均属非正常复位,需加以识别。 件复位与软件复位的识别 此处硬件复位指开机复位与看门狗复位,硬件复位对寄存器有影响,如复位后 000H, 07H, 00H 等。而软件复位则对 影响。故对于微机测控系统,当程序正常运行时,将 置地址大于 07H,或者将 位用户标志位在系统正常运行时设为 1。那么系统复位时只需检测 P 值便可判此是否硬件复位 此外,由于硬件复位时片内 软件复位片内 复位前状态,因此可选取片内某一个或两个单元作为上电标志。设 40电标志字为 78H,若系统复位后 408H,则认为是硬件复位,否则认为是软件复位,转向出错处理。若用两个单元作上电标志,则这 种判别方法的可靠性更高。 机复位与看门狗故障复位的识别 开机复位与看门狗故障复位因同属硬件复位, 所以要想予以正确识别,一般要借助非易失性 系统正常运行时,设置一可掉电保护的观测单元。当系统正常运行时,在定时喂狗的中断服务程序中使该观测 单元保持正常值(设为 而在主程中将该单元清零,因观测单元掉电可保护,则开机时 通过检测该单元是否为正常值可判断是否看门狗复位。 常开机复位与非正常开机复位的识别 识别测控系统中因意外情况如系统掉电等情况引起的开机复位与正常开机复位,对于过程控制系统尤为重要。如某以时间为控制标准的测控系统,完成一次测控任务需 1小时。在已执行测控 50分钟的情况下,系统电压异常引起复位,此时若系统复位后又从头开始进行测控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因此可通过一监测单元对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系统 时间予以监控,将控制过程分解为若干步或若干时间段,每执行完一步或每运行一个时间段则对监测单元置为关机允许值,不同的任务或任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值,若系统正在进行测控任务或正在执某时间段,则将监测单元置为非正常关机值。那么系统复位后可据此单元判系 统原来的运行状态,并跳到出错处理程序中恢复系统原运行状态。 附录 B in in in in in a he a in of a of a a to an in An (1) a or as u/ in dt is an , (2) to or of is to to (3) of , D/ A a C, 1 of he of he of a of a in is in to on , By in in an is a in by an is in to on an of he of is to to to we by of to (1) is in a of of is an to go to . (2) is a of to in in no (3) or of of (4) of of (5) It is 2 In im at to of is to up dt of is is to dt up is to to to in dt up in or to In is as (1) to of to to , to of in (2) at of of is a RC to s , up to or an (3) an or an to to be to (4) C of an F s 0.1 C to of in to to as as is as of a (5) of 0 (6) of C up of .( to is is an to to to a of at to of is to to It is to is an to to to of of is a to a to on in is as (1) to an of is of a a to to a an or to up to an of of of to an to 00 (2) if , a in ( (3) to a to to to a (4) in as as a as a (5) a to :00 D, D/ a as (6) a to a of to up in (7) in a , an as of is a to to to to up to to as as In an is as (1) of of to (2) of to be as as a to up to to it is to (3) , do to or C of to of or (4) to a 5045, of (5) of in to a of to (6) IC a to is on it is to C. in 1) to (2) a a an of to is : of (3) is to to (4) I/ O an at (5) to (6) to (7) A/ or (8) an (9) to an to an a (10) to to to to OM , an of to a in of in is to of in is At at is save

注意事项

本文(机械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单片机系统抗干扰常用方法)为本站会员(外****家)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