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科学中考总复习资料(10)

  • 资源ID:170667406       资源大小:146.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学中考总复习资料(10)

科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十十九、密度1、有4个容器都是500ml瓶子,分别装满盐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最多的是( ) A、盐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 2、科学家研制成一种新型材料,它的密度是3毫克/厘米3,属于密度最小的固体,那么,这种材料的密度与空气密度(1.29千克/米3)相比-( ) A、大于空气密度 B、等于空气密度 C、小于空气密度 D、无法进行比较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分析下表的实验次数1和2(2与3,1与3)或4与5(5与6,6与4)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厘米3质量(克)质量/体积(克/厘米3甲110181.8220361.8330541.8乙41080.8520160.8630240.8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 ,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3)分析上表中的甲、乙两中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4、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右图线,根据这个图 线,可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B、水的密度保持不变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D、水的密度一直变大5、以马铃薯为原料的淀粉厂的收购员,在选购马铃薯时,需要测出马铃薯的密度,从而根据下表确定其所含淀粉的质量分数和收购价格。(1) 根据上表能得出的结论是 (2) 若手边有下列器材:弹簧称、细线、水、小桶、刻度尺、小刀和干净的马铃薯样品。请选其中部分器材,设计出一种测马铃薯密度的方案。选用的器材: 根据选用的器材,写出测量步骤(注明所测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3)根据测出的物理量写出马铃薯密度的表达式: 。二十、压强1、小明骑车上学,由于车胎漏气,小明的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是-( ) A、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B、压力不变,压强减小 C、压力增大,压强增大 D、压力增大,压强不变2、如图所示,物体甲重50牛,物体乙重20牛,则弹簧秤的示数与甲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 ) A 、20牛和30牛 B、20牛和50牛 C、0牛和30牛 C 、50牛和0牛3、大人背着小孩,总重为G,大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关于地面受到的压强,判断错误的是-( ) A、大人双脚平稳站立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G/2S B、大人单脚平衡站立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G/S C、大人若不另外负重,地面受到的压强不会大于G/SD、 大人把小孩放下后,地面受教育到的压强可以小G/2S4、一只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其底部对桌面的压强为P1,将一块铁片放入烧 杯中,待反应片刻后,取出铁片,此时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为P2(不考虑水蒸气 的蒸发)。则P1和P2的关系是-( ) A、P1>P2 B、P1<P2 C、P1=P2 D、无法比较5、下面图中的做法,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6、用大拇指和食指拿住一端削尖的铅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拇指受到的压强比食指大 B、食指受到的压力比大拇指大 C、大拇指与食指受到的压强相等 D、大拇指与食指受到的压力相等7、有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A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上,如图甲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1,若将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 图所示,则A对B的 压强与B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 A、1:3 B、1:2 C、4:1 D、1:18、某人的心脏收缩压是14.7千帕,这个压强的大小与深为 米的水产生的压强是相等的。9、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瓶子内剩有饮料,把瓶口塞紧倒过来时,饮料对瓶塞的压强比对瓶底的压强 (填“大”、“小”、或“一样”),瓶子对桌面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不变”)10、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部分数据记录。(1)比较实验次数 说明在同一深受,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比较实验次数 说明水的压强跟 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实验次数深度(厘米)橡皮膜方向水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厘米)15朝上4.625朝下4.635朝侧面4.6410朝上9.4515朝上14.211、某一幢五层楼房,内部的自来水都是由楼顶的水箱供水,把一楼和五楼的水龙头,拧开同样大小,发现一楼出水湍急,这是因为 。11、如图,甲、乙、丙三图中铁块均相同,放在沙子上:(1)比较甲与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2)比较甲与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13、如图,甲、乙两种溶液的压强P与深度h的关系图,由图可知, 甲液体的密度甲与乙液体的密度乙大小关系是-( )A、甲 > 乙 B、甲 < 乙 C、甲 =乙 D、无法确定14、下表是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压强实验的部分数据记录:(1)分析实验次数1、4、5、说明 (2)分析实验次数1、2、3说明 15、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锌粒和盐酸的广口瓶,瓶口用一只气球密封着,经观察发现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在气球体积逐渐增大而广口瓶未上移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广口瓶对支持面的压强将 (后面两空格填“增大”,“减少”,“不变”)16、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如图是其中一次实验,根据图示情景可知该同学此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A 验证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pgh B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C 说明淮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 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面的压强大小关系17、如图所示,将同一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水中,它所受到的-( )A、上下压强差不等,浮力相等B、上下压强差不等,浮力不等C、上下压强差相等,浮力相等D、上下压强差相等,浮力不等18、如图,在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 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猜想一下,杯子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A、蜡烛燃烧不变,液面不变 B、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下降C、蜡烛燃烧理旺,液面上升 D、火焰逐渐熄灭,液面上升19、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是1.01× 帕。若大气压为755毫米水银柱高,则此时水的沸点 (填“高于或“低于”)20、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著名实是 实验(填“帕斯卡”“马德堡半球”或“托里拆利”)21 个橡皮碗正对,用力挤压排出其中空气,然后两端用力拉,结果很难拉开,此实验证明了 。22、测定血液的密度可用如下方法:先在玻璃管内分别倒入各种密度已知、浓度不同的蓝色硫酸铜溶液,然后分别在每一个管中滴进一滴血液,分析人员按照下面的现象或规律就可知道血液的密度( ) A、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变化 B、物体的浮沉条件 C、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D、血液的颜色变23、小明在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下几组数据,你可以初步得出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是: 。并推断,当气体的体积为5×10-5m3时,气体的压强为 Pa。压强(×105Pa)2.41.20.80.6体积(×10-5 m3)123424、某小组同学研究圆柱体上(或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密度的关系。实验时,该小组同学把一个高为0.1米的实心圆柱体先后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液体甲的密度大于液体乙的密度),如图14所示,并不断的距离及圆珠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并利用公式得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 液体甲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米)0002004006008010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0020040060008100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100120140140108200表二 液体乙液体到上表面的距离h(米)0002004006008010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0016032048064008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080096112128144160 分析比较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种液本中,圆柱体上表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或第四列、或第五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请讲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 分析比较表(或表二)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b) 分析比较表和表二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25、一个学生在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在大烧杯中装的是水,压强计装的是粉红色的水,试按照这同学设计的表格经过分析后把表格中的空格填满:

注意事项

本文(科学中考总复习资料(10))为本站会员(痛***)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