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聚合物材料测试方法课件.ppt

  • 资源ID:17048374       资源大小:10.45MB        全文页数:26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4.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聚合物材料测试方法课件.ppt

聚合物材料测试方法 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加工与应用 聚合物结构的表征 了解聚合物的微观结构、 亚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 聚合物性能的测定 评价和应用新材料、控制 产品的质量、研究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聚合物分子运动的测定 分子运动方式不同会 导致聚合物所处的力学状态发生改变 转变。 每种聚合物都有其特定的转变 。 研究 聚合物的松 弛与转变可以帮助 人 们了解聚合物的结构,建立 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聚合物结构的分析表征 链结构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 谱、拉曼光谱、电子能谱、核磁共振、顺 磁共振、 X射线衍射(广角)、电子衍射、 中子散射 ; 聚集态结构 X射线衍射(小角)、固 体小角激光光散射、电子衍射、电子显微 镜、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热分 析 。 聚合物性能的测定 力学性能 拉伸、弯曲、剪切、压缩试验、冲 击试验、蠕变曲线、应力松弛曲线、高低频疲劳 试验 ; 流变性能 旋转流变仪、毛细管流变仪、熔体 流动速率测定仪 ; 热性能 导热系数测定仪、示差扫描量热仪、 膨胀系数测定仪、热变形温度测定仪 ; 电性能 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介电常数、介 电损耗角正切、高压电击穿试验 ; 研究聚合物的分子运动 通过热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分子运动 示差扫 描量热仪; 通过力学性质变化研究分子运动 静态与动态 热机械分析仪; 通过电磁性质变化研究分子运动 介电松弛与 核磁共振; 通过体积变化研究分子运动 热膨胀计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聚合物材料力学性能测定 第二章 聚合物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测定 第三章 聚合物流变性能测定 第四章 波谱分析在聚合物材料中的应用 第五章 热分析在聚合物材料中的应用 第六章 显微分析技术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课程说明 教材与参考书 聚合物研究方法 张美珍主编,轻工出版社 高分子物理 何曼君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观摩仪器使用 成绩评定 作业及平时表现 30 %; 期末考试 70 %。 第一章 聚合物力学性能测定 1-1描述力学性能的基本物理量 1-2 聚合物拉伸试验 1-3 聚合物弯曲试验 1-4 聚合物冲击试验 1-1 描述力学性能的基本物理量 一、应力与应变 应变 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它所处的环境又使 其不能产生惯性移动时 , 它的几何形状和 尺寸就会发生变化 , 这种变化就称为 “ 应 变 ” 。 应力 当材料产生宏观变形时 , 材料内部分子间 或者原子间原来的引力平衡受到了破坏 , 因而会产生一种附加的内力来抵抗外力 、 恢复平衡 。 当到达新的平衡时附加内力和 外力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 单位面积上的 附加内力称为 “ 应力 ” 。 1、简单拉伸 材料受到一对垂直于材料截面、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的外力作用 拉伸应变: =L-Lo/Lo=L/Lo 也称为伸长率 , 无量纲 。 拉伸应力: = F/Ao Ao是材料的起始截面积; 应力的单位是 N/m2, 称 为 “ 帕斯卡 ” 。 简单拉伸示意图 A0 l0 l D l A F F 2. 简单剪切 材料受到与截面平行、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但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外力作用,使 材料发生偏斜。其偏斜角的正切值定义为剪切应变。 剪切应变: s = S/d = tg 剪切角的正切 剪 切应力: s = F/A。 剪切应力的单位也是 N/m2( 帕斯卡 ) 。 A0 F F 3. 均匀压缩 材料受到均匀围压力的作用 材料的压缩应力就是所受到的围压力 P;受力 后材料的体积发生变化,由原来的 Vo减小为 Vo-V, 压缩应变为: =V/ Vo 4、弯曲 对材料施加一弯曲力矩,使材料发生弯 曲。主要有两种形式: F 一点弯曲 三点弯曲 5、扭转 对材料施加扭转力矩 F F 简单拉伸时: 杨氏模量 E = /= ( F/Ao) /( L/Lo) 简单剪切时: 剪切模量 G =s/s = ( F/Ao) / tg 均匀压缩时: 体积模量 B = P/ = PVo/V 由于应变是无量纲的物理量 , 所以模量的单位 与应力的单位相同 , 都是 N/m2( 帕斯卡 ) 。 二、弹性模量 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单位应变所 需应力的大小。是材料刚性的一种表征,代表材料 抵抗变形的能力。 三、材料强度 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拉伸强度 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 , 也称抗张 强度 。 在规定的的温度 、 湿度和拉伸速度下 , 对标准 尺寸的哑铃状试样施加拉伸载荷 。 当材料被拉断时 , 试样所承受的最大载荷 P与试样的横截面积 ( 宽度 与厚度的乘积 ) 之比即为材料的拉伸强度: t = P/bd 由于在拉伸过程中试样的宽度和厚度不断变化 , 所以一般采用试样起始的尺寸来计算拉伸强度 。 2. 弯曲强度 材料抵抗弯曲破坏的能力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对标准试样施加一个弯曲力 矩 , 直到试样断裂: 测定试验过程中的最大载荷 P,并按照下式计算弯曲强度: 22 5.16/ 2/ 2 bd Pl bd lP oo f 3. 冲击强度 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破坏的能力,反 映材料的韧性指标。通常定义为试样在冲击载荷 作用下破坏时单位面积吸收的能量 。 )/( 2mJ bd W I 冲击强度的试验方法有许多种,包括摆锤式 冲击试验、落球式冲击试验、高速拉伸试验等。 设 W为 试样断裂所消耗的功,可以有两种表示材 料抵抗冲击 载荷破坏的 强度: 冲击韧性: 4、 硬度 表征材料表面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 由一种较硬的材料做为压头 , 在一定的试验 条件下将压头压入试样中 , 以压痕的深度计算材 料的硬度 。 塑料球压痕硬度 布氏硬度 洛氏硬度 四、应力 应变曲线 对聚合物进行拉伸试验 , 以试样的应力值对试 样的形变值作图所得到的曲线 。 通常以应力为纵坐 标 、 应变为横坐标 。 屈服点 Y Y:屈服应力 Y:屈服伸长率 断裂点 B B:断裂应力 B:断裂伸长率 1-2 聚合物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测定的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断裂强度、屈服强度、定伸强度、断 裂伸长率、应力 应变曲线、弹性模量。 拉伸试验所适用的聚合物材料 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橡胶材料 拉伸试验对试样的要求 4类哑铃状试样 符号 名称 尺寸 符号 名称 尺寸 L 试样总长 150 W 顶部宽度 20 H 夹具间距离 115 d 厚度 4 C 平行部分长度 60 b 平行部分宽度 10 G 标距 50 R 半径 60 I型试样 硬质塑料 II型试样 软质塑料 符号 名称 尺寸 符号 名称 尺寸 L 试样总长 115 W 顶部宽度 25 H 夹具间距离 80 d 厚度 2 C 平行部分长度 33 b 平行部分宽度 6 G 标距 25 R 半径 14/25 III型试样 热固性塑料(填充和纤维增强塑料) 符号 名称 尺寸 符号 名称 尺寸 L 试样总长 110 b 平行部分宽度 25 W 端部宽度 45 d1 端部厚度 6.5 C 平行部分长度 9.5 R1 表面半径 75 d 平行部分厚度 3.2 R2 侧面半径 75 IV型试样 热固性增强塑料板 符号 名称 尺寸 符号 名称 尺寸 L 试样总长 250 W 宽度 25/50 H 夹具间距离 170 do 厚度 2-10 L2 加强片长度 50 d1 加强片厚度 3-10 G 标距 100 拉伸试验中的术语 拉伸强度 拉伸试样至断裂为止所承爱受的最 大拉伸应力 断裂强度 拉伸试样断裂时所对应的拉伸应力 屈服强度 在拉伸应力 -应变曲线上屈服点处 的拉伸应力 定伸强度 应力 -应变曲线偏离直线后达规定 应变百分数时的拉伸应力 断裂伸长率 试样断裂时标线间距离增加量与 初始标距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拉伸弹性模量 应力 -应变曲线上直线部分的 斜率 拉伸试验机 机械式拉伸试验机 历史悠久,使用简单,价 格低廉。但加载速度不稳,测量精度较差,不具 有数据记录和处理功能。 电子式拉伸试验机 结构简单,用途单一,数 据处理能力有限,控制测量精度也相对较低,但 价格很低廉。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试验量程和拉伸速度可 调,控制精度和控制范围很高很宽。可按需要增 配不同吨位的传感器、夹具和附件实现一机多用, 完成拉、压、弯、剪、剥离、撕裂、摩擦系数、 扭转等功能 。 试验步骤 准备试样 做标距、测量尺寸; 用夹具夹持试样 选定试验量程和拉伸速度,进行试验 记录试验数据 计算试验结果 bd F t 1 0 0 o o t L LL 1-3 聚合物弯曲试验 弯曲试验测定的力学性能 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 弯曲试验所适用的聚合物材料 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弯曲试验对试样的要求 矩形试样 d b l0/2 l0/2 试样 长度( L) 宽度( b) 厚度( d) 大试样 120 15 10 小试样 55 6 4 板材 10 d 15 d 板材试样厚度为 110mm时,以原厚为试样厚度; 厚度大于 10mm时,应从一面加工成 10mm。 试样形状和尺寸 试验机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试验步骤 准备试样 做标距、测量尺寸; 根据试样种类选择量程; 根据试样厚度选择跨度、速度和压头; 安放试样于支座上; 开动试验机,加载并记录试验数据 在规定挠度之前断裂,记录断裂负荷或最大负荷 在规定挠度时未断裂,记录达规定挠度时的负荷 计算试验结果 22 3 bd PL f 3 3 4 bdD PLE f D D 1-4 聚合物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测定的力学性能 冲击强度 冲击试验所适用的聚合物材料 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冲击试验方法 简支梁冲击和悬臂梁冲击 简支梁冲击强度 试样的两端有支撑,摆锤冲 击试样的中部 L d b L d b b k dk r 试样 L b d dk bk r 无缺口大试样 120 15 10 有缺口大试样 120 15 10 1/3d 2 0.2 无缺口小试样 55 6 4 有缺口小试样 55 6 4 1/3d 0.8 0.1 试样形状和尺寸 简支梁冲击试验步骤 准备试样 测量尺寸; 根据试样断裂能选择摆锤; 检查试验机零点和支座; 将试样水平放置于支座上,试样中心或缺口 位置与锤刃对准,缺口背对锤刃; 平稳释放摆锤,从表盘读取试样断裂能; 计算试验结果 bd A n n bd A k k 2 3 悬臂梁冲击强度 夹 具 夹 具 试 样 摆锤 试样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摆锤冲击试样自由端 45o 试样长度 63.5 V型缺口角度 45o 试样厚度 12.7 缺口剩余厚度 10.16 试样宽度 412.7 缺口底部曲率半径 0.25 模塑试样推荐厚度为 12.7mm,板材加工试样推荐厚 度为 612.7mm。 试样形状和尺寸 试验步骤 准备试样 测量尺寸; 根据试样断裂能选择摆锤; 检查试验机零点和支座; 将试样垂直夹持在支架上,缺口对向锤刃; 平稳释放摆锤,从表盘读取试样断裂能; 计算试验结果 ) / (2 m J bd Ak n 相关标准 GB1040-92 塑料拉伸试验 GB1043-93 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 GB1843-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 GB9341-2000塑料弯曲试验 ASTM D-256-05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 第 二 章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2-1 数均分子量的测定 2-2 重均分子量的测定 2-3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2-4 凝胶渗透色谱( GPC) 一、端基分析法 使用端基分析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条件: 1) 聚合物必须是已知化学结构的线型或支链型 大分子; 2) 大分子链端带有可供定量分析的基团; 3) 每个分子链上所含的基团数量是一定的; 2-1 数均分子量的测定 1) 精确称量出试样重量 W; 2) 测出重量为 W的试样中端基的摩尔数 nt; 2) 根据每个大分子链所带有的端基数 X, 得到试样 的摩尔数 3) 计算出聚合物的分子量 X nN t t n n XW N WM 端基分析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程序: 端基分析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特点 : 1) 端基分析法测定的是数均分子量; 2) 方法适用于一些缩聚产物 ( 尼龙 、 聚酯 ) 分 子量的测定; 3) 当聚合物分子量较高时实验误差比较大 , 其 测量分子量的上限为二万左右; 依据 溶液的依数性; 沸点升高值 ( Tb) 与溶质的性质无关 。 但是 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 即与溶质的分子量成反比 。 二 、 沸点升高法 P T PA PoA Tb Tb 1 对于理想溶液 AA BB v b v b Bb MW MW H RT H RT XT / /22 D D D 若溶剂种类一定而且重量取 1000克,可以简化为: C溶液浓度( g/kg); MB溶质分子量; Kb 沸点升高常数( /重量摩尔浓度); B bb M C kT D 实验方法: 1) 在不同溶液浓度条件下测定沸点升高值 Tb; 2) 以 (Tb/C)对 C作图 , 并将曲线外推至 C 0, 得到外推值 ( Tb/C) c 0; 3) 以外推值 ( Tb/C) c0计算聚合物分子量 MB = Kb/ ( Tb/C) c0; 对于高分子溶液: 只有当溶液浓度非常稀时,高分子溶液才表现 出与理想溶液相同的行为。因此必须采取外推至极 稀浓度的方法进行处理。 沸点升高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特点: 1) 测定的分子量是数均分子量; 2) 测量方法受到分子量大小的限制 , 测定的上 限是一万; 3) 对溶剂有一定要求 沸点下聚合物不分解; 4) 测量时必须达到热力学平衡; 三、渗透压法 对于理想溶液 : Po 半透膜 溶剂池 溶液池 Po h =gh 1 2 21 2 2 211 )1l n (ln n n RT nn n RTR T X XRTXRTV M CRT Vn MWRT 11 / C 溶液浓度 g/ml; M 溶质分子量; 高分子溶液的 /C与溶液浓度 C有关: 一般情况下取前两项即可: 以 /C 对 C作图,由直线斜率可求得 A2,由直线截 距可计算出分子量。 渗透压测量聚合物的分子量是一种比较好的方 法 (方便、精确),该方法测量分子量的范围是 104106之间,得到的也是数均分子量。 )1( 2 CA M RT C )1( 232 CACA M RT C 渗透压测定的影响因素 渗透膜的选择 聚合物分子不能通过;对溶剂 的透过率足够大;不与溶剂发生反应、不会被溶 解。 溶剂 在使用前必须经过脱气和过滤。 阀件的密封性要好; 池中溶液造成的静压力要尽可能小。 例外情况的处理 对于一些聚合物 /溶剂体系,使用 /C 对 C作图 得不到直线。这可能是维利公式中第三项不为零 造成的。 /C = RT( 1/M + A2C + A3C2 ) 令: 2 = A2M 3 = A3M 则: /C = RT/M( 1 +2C +3C2) 对良溶剂体系: 3 =22/4 将 3 =22/4代入上式 /C = RT/M( 1 +2C +22 C2/4) = RT/M( 1 +2C/2) 2 两边开平方: ( /C) 1/2 =( RT/M) 1/2( 1 +2C/2) 以( /C) 1/2 对 C作图可得到直线 ,由直线截距 可以计算出分子量。 2-2 重均分子量测定 光散射法 一、基本原理 光线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会产生散射现象, 散射光的强度为: cAM cI dc dnnrNrI o oo 2 22242 2/1 )()/4(),( 观察角; r 观察点与散射点之间距离; o 入 射光波长; Io 入射光强度; n 溶剂折射率; dn/dc 溶液折射率与浓度变化比值; No 阿佛加德 罗常数; M 溶质分子量; A2 第二维利系数。 cAM c dc dnn N r I rI ooo 2 22 4 2 2 2/1 )(4),( 定义 Relay因子: 2),( rIrIR o 将式中的常数合并为 K 22 4 2 )(4 dc dnn N k oo 上式可变为: CA MR kc 22 1 对聚合物溶液的校正 散射函数 P: 无干涉时的散射强度 大分子的散射强度 P CA MPR kc 22 1 P的值与大分子的形状、大小及光的波长有关。对 于分子形状为无规线团、分子大小为 h2,光波长为 的高分子溶液, 1/ P的值为: 2 s i n 3 8 3 1 1 1 2 2 22 h P 0 CA MR kc 20 2 1)( 0c CA h M R kc 2 2 2 22 2) 2 s i n 3 8 3 1 1(/1 ) 2 s i n 3 8 3 11(1)( 2 2 22 0 h MR kc c 以上二式是光散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基础。配制 45个聚合物稀溶液,先测定每个溶液在不同散射角 处的散射强度,以 kc/R对 sin2/2作图,外推至 0, 得到 ;然后以其对浓度 C作图,外推至 c0, 其截距 。 0)/( Rkc wM/1 实验仪器 小角激光光散射仪 使用 LALLS测定溶液 的 Relay因子( R),其 优点为在小角度时( 27o)可以省去角度外推。 1 注射器; 2 激光器; 3 倒向镜; 4 衰减器; 5 透镜; 6 试样池; 7 固定衰减器; 8 光电倍增管; 实验仪器 浓度示差折光指数仪 1 光源; 2 透镜; 3 光栅; 4 准直镜; 5 溶液; 6 溶剂; 7 成像镜; 8 读数显微镜; 使用浓度示差折光指数仪测定溶液的 dn/dc值。 使用光散射法测定分子量的实验步骤 配制 45个不同浓度的聚合物稀溶液; 使用 LALLS测定纯溶剂和每个溶液的 R值; 使用折光指数仪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 n,以 n/c对 c作图,外推至 c0,得到 dn/dc值; 由 dn/dc值计算出 k值; 以 kc/R对 c作图,得一直线,截距为 ,斜 率为 2A2; wM/1 2-3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一 、 稀溶液粘度的表示方法 o纯溶剂的粘度; 溶液的粘度; 1 相对粘度 2 增比粘度 3 比浓粘度 4 比浓对数粘度 5 特性粘度 or / 1/)( roosp CC rsp /)1(/ CC spr /)1l n (/ln )/(l nl i m)/(l i m 00 CC rCspC 二 、 影响溶液粘度的因素 当 kC << 1时: 略去高次项并代入前式可得到: Huggins 方程 CkCsp 1 / K 与溶液浓度无关 的常数 1、 溶液浓度 Ck Ck 1 1 1 CkCsp 2/ 当 sp < 1时 , 将 lnr按 Taylor级数展开: 将 Huggins方程代入上式并略去高次项,可以得到: 3/2/)1l n (ln 32 spspspspr CkCr 2)2/1(/ln 令 = 1/2 k, 上式可改写为: CCr 2/ln Kraemer方程 C sp/C lnr/C sp/C和 lnr/C对溶液浓度 的依赖性 分别以 sp/C和 lnr/C对 浓度 C作图可得右图 。 当溶液浓度趋于零时: CkCsp 2/ CCr 2/ln Kraemer方程 Huggins方程 )/(l n )/( 0 0 Cr Csp C C 1) 良溶剂 线团扩张伸展 , 末端距增大 , 导致 流动时对溶剂分子的扰乱增大 , 液体力学体积 增大 , 值较高 。 2) 不良溶剂 线团扩张程度下降 , 呈紧密卷曲 状态 , 末端距减小 。 流动时对溶剂分子的扰乱 减小 , 流体力学体积减小 , 值变低 。 3) 溶剂 溶剂对大分子的构象以及 液体力学体 积 没有影响 , 处于 状态 。 2.溶剂种类 3. 温度对溶液粘度的影响 在良溶剂中 , 高分子线团已经处于伸展松散 状态 , 温度对 的影响程度较小 。 一般随温度升 高 , 值有所减小 。 在不良溶剂中 , 温度的升高将减少链段之间 的内聚力 , 增加溶剂与链段之间的作用 , 导致高 分子线团变的松散 、 伸展 , 因此 随温度的上升 而明显增大 。 溶质分子量增大,粘度增大。当溶剂、聚合物 种类、温度固定后,溶液的特性粘数仅由溶质的分 子量决定: Mk K, 是常数,其值取决于聚合物种类、溶剂 种类、温度以及分子量范围。 一般在 0.51之间, 线型柔性链高分子溶解在良溶剂中,其 接近于 0.8; 随溶剂溶解能力减弱, 逐渐减小;在 溶剂中, 为 0.5。 4.溶质分子量对溶液粘度的影响 MarkHouwink 方程 三、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流动 R L 2r P 牛顿流动定律 : 毛细管内不同流层的流速为: )( 42 )( 22 )( 0 rR l P dr l Pr dvrV r R rV D D 流动的推动力: 剪切面积: 剪切应力: 剪切速率: Pr D2 rL2 LPrrLPrr 2/2/2 DD drdv / dr L Prdv dr dv r 2 D 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流量等于流速与面积的乘积: l PR r drrR l P r drrV t V Q R R 8 )2( 4 )2( 4 22 0 0 D D 公式p o i s e u i l l e lV tPR D 8 4 lV tghR 8 4 由于毛细管两端的压差 P =gh, 上式可改写为: 动能校正: lt Vm lV tgh R 88 4 则有: 溶液流速很慢时不必进行动能校正 此时: m常数 仪器常数 L mVB LV ghRA 8 , 8 4 tBtA / tA 1.选择适当的毛细管使溶剂的流出大于 100s, 即可忽略动能修正项; 2.使用稀 溶液 , 使溶液密度与溶质密度 相差很小 ( o ) ; 3.用毛细管粘度计先测定出纯溶剂的流 出时间 to, 然后再测出不同浓度 C的聚合 物溶液的流出时间 t, 由此可以得到不 同浓度 C下的 r 和 sp; 四 、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 乌氏粘度计 oooor tttAtA / orsp ttt /)(1 0 分别以 sp/C 和 lnr/C为纵坐标 , 溶液浓度 C为横 坐标作图 , 得到两条直线 , 将直线外推至 C=0, 得 到的共同截距就是特性粘数 。 Mk 如果已知 K、 ,就可 以从 Mark Houwink 公式计算出聚合物的粘 均分子量: 该方法称为 “ 稀释法 ” 一点法 ” 测定粘均分子量 在一个浓度下 测定 sp或者 r,然后直接求出特性粘度 )ln(21 rsp C 对于线型的柔性链高分子 : + K= 1/2 K=1/3 CkCsp 2/ CCr 2/ln Huggins方程 Kraemer方程 联立二式可得: 对于刚性链高分子, + K偏离 1/2较大,上 式不适用; 假设 K/ = ,则有: C rsp )1( ln 先通过 “ 稀释法 ” 确定聚合物 /溶剂体系的 值,然后即可通过上式用 “ 一点法 ” 计算特性 粘度和粘均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测定是将聚合物按照其分子量的 大小分离成若干个级分 分级 , 然后测定出各 个级分的分子量和相对含量 。 1) 利用聚合物溶解度对分子量的依赖性进行分级 沉淀分级 、 溶解分级 、 降温分级 2) 利用高分子在溶液中的运动性质进行分级 超速离心分级 3) 利用高分子在溶液中流体力学体积进行分级 凝胶渗透色谱分级 2-4 凝胶渗透色谱 凝胶渗透色谱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分级 将高分子溶液通过由多孔载体组成的 分离柱 , 在柱子内部分子体积不同的大分子所处的 位置不同 , 停留时间不同 , 从而得到分离 。 GPC的特点 在对聚合物样品进行分级的同时还 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各级分的分子量和相对含量 , 快 速简便 。 GPC的发展 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 已经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 , 目前已成为测定聚合物分子 量大小和分布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 一、 GPC分离原理 体积排除理论 根据溶质分子尺寸 (分子量 、 有效体积 、 流体 力学体积 )的差别进行分离 。 凝胶色谱柱 内部装填有凝胶载体的分离柱; 凝胶 经过特殊处理的多孔性载体 , 其表面和内 部具有大小 、 形状不同的孔穴; 空隙 凝胶颗粒堆砌所形成的空间; 凝胶渗透色谱的分离过程是在装有多孔 凝胶 物质的 凝胶色谱柱中进行的 。 聚合物溶液进入色谱柱后,由 于浓度差,所有溶质分子都力 图向凝胶表面孔穴渗透。 体积较小的分子 既能进入 较大的孔穴,也可以进入较小 的孔穴 , 向孔内扩散的较深; 体积较大的分子 只能进入 较大的孔穴; 体积更大的分子 不能进入 孔穴,只能从凝胶的空隙流过。 聚合物试样进入色谱柱后处于溶剂的淋洗之下: 1) 高分子量级分在柱内停留时间很短,很快就被溶 剂淋洗出来; 2) 分子量中等级分在柱内的停留时间较长,它们随 淋洗液缓慢的带出; 3) 分子量最小的级分在柱内的停留时间最长,最后 被溶剂淋洗出; 按照淋出的先后顺序 , 依次收集到分子量从大到 小的各个级分 , 从而达到对聚合物分级的目的 。 凝胶色谱柱的分配系数 V0 空隙体积; Vi 孔穴体积; Vg 载体的骨架体积; 色谱柱总体积: Vt = V0 + Vi + Vg 柱子内部的空间体积: V0 + Vi 柱内溶剂的总体积为: V0 + Vi, 其中 V0 中的溶剂为流动相 , Vi中的溶剂为固定相 注入聚合物试样并用溶剂淋洗后: 1) 低分子量级分淋出体积: Ve = V0 + VI 2) 非常高分子量级分淋出体积: Ve = V0 3) 中等分子量级分淋出体积: V0 < Ve < V0 + Vi 组分的淋洗体积为 Ve= V0 + KVi K 分配系数 , 表示 组分分子可以扩散进入的孔 体积与总孔体积之比 。 色谱柱的分配系数与凝胶的孔径大小和分布有关 。 分子量范围很高时: K = 0 Ve = V0 , 样品分子不能渗透进入孔穴 , 色谱柱对该试样没有分离作用 分子量范围很低时 : K = 1 Ve = V0 + VI , 样品分子全部渗透进入 孔穴 , 色谱柱对试样也没有分离作用; 分子量范围适当时: 0 < K < 1 V0 < Ve 3E6 1E53E6 几种国产凝胶色谱柱 二、 GPC结构和仪器工作示意图 试样和溶剂注入系统,主要包括:溶剂储槽、 脱气室、过滤器、精密计量泵、进样装置; 色谱柱系统,包括柱温控制箱; 检测 系统 各种检测器 ( RI、 UV等); 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模数转换器、计算机、打 印机 /绘图仪等); 控制系统 。 1、 试样和溶剂注入系统 包括一个溶剂储存器、一套脱气装置和一个高 压计量泵。它的工作是将溶剂经过进样器进入色谱 柱中,然后从检测器的出口流出,这时整个系统就 被溶剂充满。当待分离样品从进样器注入时,流经 进样器的溶剂将其带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高压计量泵是凝胶色 谱仪的心脏,泵的工作状 况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数 据的准确性。越是精密的 仪器,要求泵的工作状态 越稳定。要求流量的误差 应该低于 0.01ml/min. 溶剂的选择 在凝胶色谱分离中 ,溶剂是流动相 , 它的 作用没有其他液相色谱重要 。 样品中不同分 子量级分的分离并不依赖于溶剂与样品之间 的相互作用力 。 因此溶剂的选择主要是从对 样品的溶解能力 , 溶剂与仪器的匹配以及实 验结果处理的方便来考虑 。 2、 色谱柱系统 包括参与柱、分离柱和柱温控制箱。色谱柱是 一支内部装有凝胶填料的不锈钢管。柱内凝胶材料 的选择很重要,要有较高的分离效果、良好的化学 稳定性、热稳定性,同时还要求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和低流动阻力。 交联 PS凝胶 适用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多孔硅胶 化学惰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好、 可以在柱中直接更换溶剂。 多孔玻璃 水溶液体系 凝胶色谱柱的选择 1) 根据渗透极限和分离范围进行选择;通常可 采用搭配柱子的方法 , 将不同规格的凝胶柱 串联起来 , 可以起到更好的分离效果; 2) 根据溶剂体系 水溶性 /油溶性; 3) 考虑凝胶的热稳定性 、 机械强度和化学惰性 差 。 3.检测系统 检测器的作用是将色谱柱淋出液中样品的组成、 含量的变化转化为可供检测的信号,从而完成定性、 定量的判断分离情况的任务。 用于 GPC的检测器很多,包括: 示差折光检测器 适用于所有聚合物的检测; 紫外 /红外检测器 适用于对该检测器有特殊响应 的聚合物。 自动馏分收集器 自动计算出淋出液的体积; 由此得到随淋洗时间延长样品中不同级份的含 量变化。从而得到被测样品中的相对分子量和相对 分子量分布的信息。 4.数据处理和控制系统 GPC仪器配置有一台计算机工作站,它的主要 功能的两项: 自动地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最后给出分 子量分布和平均分子量的数据和曲线。 对仪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包括温度、压力、 流速 ; 整个测试过程都要在严格的恒温条件下进行。 三 GPC谱图和校正曲线 使用 GPC进行分子量大小和分布的测定过程中 , 仪器记录了两个方面的数据: ( 1) 淋出体积; ( 2) 淋出液中溶质的相对浓度; GPC谱图的横坐 标为淋出体积, 它反映了聚合物 分子量的大小; 纵坐标是淋出液 中溶质浓度的响 应,它反映了某 一级分的相对含 量。 淋出体积与分子量之间的转换 选择已知分子量且分子量分布为单分散性的聚 合物作为标准样品 , 在相同的条件下对标准样品进 行 GPC测试 , 得到淋出体积 。 以 log M 对 Ve作图 , 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分子量 -淋出体积标定曲线 。 直线方程为: log M = A BVe A、 B均为常数 问题 ? GPC按照溶质分子体积大小进行分级 。 但是分子 体积与分子量之间不存在严格对应关系 , 不同聚合物 在分子量相同的情况下分子体积不一定相同 , 分子体 积相同时分子量不一定相同 。 推论 使用 PS标准样品制定的标定曲线只适用于 PS试 样 的 GPC测定 , 不适合其它聚合物 。 如果测定某种聚合 物的分子量分布 , 如果必须使用该种聚合物的单分散 性标准样品制定分子量 -淋出体积标定曲线 。 能否用一种聚合物的标准样品制定出一条对各种聚合 物都普遍适用的标定曲线 ? Mh /)( 2/32 2/32 )( hM 式中 , 是与高分子种类 、 溶剂 、 温度无关的普适 常数 。 Flory特性粘数理论: Yes ! 那么: 实验结果也发现:对不 同的聚合物样品,以 log M 对 Ve作图,得到的曲线是 重叠在一起的。 因此可以用 PS标准样品 的 logM 对 Ve作图,制备 出适用于各种聚合物的普适 标定曲线。 GPC普适标定曲线 对于不同的聚合物,只要它们在溶液中的流体力 学体积相同,其 M 值就相同。 根据普适标定曲线,从聚合物样品 GPC曲线的横 坐标上确定淋出体积 Ve,然后从在普适曲线上找到在 相同 V e下的 M。根据 1M1 = 2M2,从标准样品 的分子量 M1计算出被测样品的分子量 M2。具体做法是: 2 1 2 1 2 1 2 lg1 1 lg 1 1 lg K K MM 2 222 1 111 MkMk 2211 l g l g MM 淋出液中分子量的直接测定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 人们现在已经 开发出了多种高灵敏度的检测器 , 包括小角激 光光散射检测器 、 粘度检测器 。 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与光散射检测器或者 自动粘度检测器联用方式 。 GPC在对淋出液进 行示差折光检测得到淋出液中级分相对浓度的 同时 , 光散射检测器或者自动粘度检测器可以 将该级分的分子量直接测定出来 , 不再需要使 用 PS标准试样做普适曲线来标定 。 1.单分散性试样 即使是单分散性试样 , 其淋出液浓度对淋出 体积的 GPC曲线也会有一个分布 色谱柱的扩 展效应 。 淋出体积的确定 按正态分布函数处 理,由峰两侧的拐点作 曲线的切线,两切线交 于 O点, O点所对应的体 积即为 Ve。 (四 ) GPC数据处理 1) 把 GPC曲线分割成与纵轴平行的 n个长条 , 每条的 宽度都相等 , 实际上相当于把样品分成了 n个级分 。 2) 读出每个级分所对应的淋出体积 V和基线至谱线之 间的高度 H。 多分散性聚合物 GPC谱图 H Ve 3) 由淋出体积从标定曲线 上求出各级分所对应分子量 M, 并由 H计算出各级分的 重量分数: iiiii HHWWW / 2.多分散性试样 4) 计算出各种平均分子量: /1 )( )(/)/(/ / ii iiiiiin iiiiiW MWM MHHMWWM HMHMWM 5) 以各级分重量分数对级分的分子量作图得到 归一化的分子量重量微分分布曲线; 第 3章 聚合物流变性能测定 测定聚合物流变性能的目的: 1)为选择材料成型加工方法、确定成型加工条件 提供依据; 2)研究添加剂对聚合物流动性能的影响; 3)研究聚合物材料的粘弹性; 4)研究聚合物共混材料的形态和相行为。 本章内容 3-1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 3-2 毛细管流变仪 3-3 旋转式流变仪 3-1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 定义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聚合物熔体在 10 分钟内流过一个规定直径和长度的 标准口 模的质量克数( g/10min)。 用途 1) 表征聚合物的流动性; 2) 表征聚合物分子量大小; 表征聚合物分子量的前提 只有在化学组成和 结构都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用熔体流动速率比较 聚合物分子量的相对大小 。 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 测试步骤 加热仪器至所要求的测试温度; 准备试样 粒料、粉料或碎片; 选择负荷法码; 将试样加入料筒、压实并预热; 计时并切割挤出物; 称重并计算试验结果 常见热塑性塑料测试条件 聚合物 温度 / 负荷 /Kg PS 200 5 PE 190 2.16/5/21.6 PP 230 2.16 ABS 220 10 SAN 220 10 PC 300 120 PMMA 230 3.8 POM 190 2.16 切割取样时间 熔体流动速率 /g.10min-1 试样质量 /g 切割时间 /s 0.10.5 35 240 0.51 46 120 13.5 46 60 3.510 68 30 10 68 515 如果试样的熔体流动速率小于 0.1g/10min或者大于 100g /10min,建议不测熔体流动速率。 3-2 毛细管流变仪 在恒压力或恒速率条件下,用柱塞将料筒中的聚 合物熔体从具有一定口径和长径比的毛细管中挤 出,通过测定熔体在毛细管中流动的剪切速率和 剪切应力,得到聚合物的流动曲线。 剪切速率和温度可以在较大范围进行调节,从而 得到十分接近于聚合物加工条件下的流变数据。 仪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恒速毛细管流变仪结构示意图 主体部分 料筒、毛细管、 压杆、加热炉、测力传感器; 温控部分 热电偶、温控 仪表; 机械传动 电机、齿轮箱、 速率控制器; 数据采集与处理 计算机 聚合物粘度及流动曲线的测定 聚合物试样在料筒中被加热成熔体 , 柱塞以 一定速度将熔体挤压出毛细管 , 当熔体从毛细管 挤出时 , 产生的粘性阻力作用在柱塞上 , 由连接 在柱塞上部的测力装置将其测量并记录下来 。 对 应着不同的柱塞压下速度 V, 可以测出相应的粘 性阻力 F。 毛细管长度 L;毛细管直径 D;活塞杆直 径 dp; 毛细管壁的剪切应力: 该式可将传感器测得的粘性阻力值 ( F) 转换成毛 细管的剪切应力值 s 。 剪切应力表达式 Ld RF P s 2 2 对于长度为 L、 半径为 r、 两端压差为 的圆柱体 , 阻碍熔体流动的粘性阻力为 , 推动液柱流动 的推动力为 。 在稳定流动时 , 粘性阻力与推动 力相等 , 即 则剪切应力为 毛细管壁处 r = R, 毛细管两端的压差 PD srL2 2rPD srLrP 22 D 2 4 pd FP D Ls 2P r /D 剪切速率表达式 毛细管壁处的剪切速率: 通过该式可将活塞杆下降速度 ( V) 转换成毛细 管壁处的剪切速率 。 3 2 3 4 R Vd R Q P w L PRsw w 2 D牛顿流动定律 牛顿流体经过毛细管流动时,其体积流率为: D L PRQ 8 4 Q PRL 4 2 4 D 剪切速率的非牛顿修正 剪切速率的表达式是通过牛顿粘性定律推导出 来的 , 而实际高聚物流体是非牛顿流体 , 所以需 要对剪切速率进行非牛顿修正 。 非牛顿修正后的剪切速率: n n 4 13 式中 n 是非牛顿指数 , 它可以通过以 lgs 对 lg作 图 , 从所得曲线上任一点处切线的斜率得到 ws ddn lg/lg 聚合物熔体在流入一个直径较小的口模时,在 管道入口处流线出现收敛,压力降突然增大 入 口效应。 压力降增大的原因: 当熔体以收敛方式进入直径较小的管道时 , 为 了保持体积流速率不变 : (1) 必须增加熔体的流速 , 而流速的增加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2) 增加熔体内 的剪切速率 , 使大分子链沿流动方向更快地伸展 、 滑移 , 这也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由于熔体在入口处的能量消耗增加 , 产生一定 的压力降 , 因此需要进行入口校正 。 入口效应与入口校正 校正方法: 入口端压力降 流过一段相当长度的管道引起的 压力降。 即:有入口效应时熔体流过长度为 L的管道的压力 降相当于没有入口效应时熔体流过 (L+eR)长度的管 道的压力降。 eR 产生相当于入口压力降的压力损失所需的 管道长度。 实验发现:各种聚合物熔体的 eR约为管道直径 的 1 5倍。 因此,当毛细管的长径比较大时( L/D 40),这种入口压力降和用于毛细管中流体流 动的压力降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不进 行入口校正。 有了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表达式后,可以 计算出聚合物的表观粘度,并且作出聚合物的各 种流动曲线: ss lglg sa lglg sa lglg 聚合物的表观粘度和流动曲线 s s a 表观粘度: Ta /1lg 由此还可以得到聚合物在一定剪切速率或剪 切应力下的流动活化能。 毛细管流变仪的特点 毛细管流变仪具有许多优点,由于可以在较 宽范围内调节剪切速率和温度,得到与挤出、注 塑等成型加工条件很接近的流变参数,在工业和 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常用的剪切速率范 围为 10 106/S,剪切应力为 104 106 N/m2。但是 毛细管流变仪在低剪切速率下应用时受到限制, 而且不适宜测量低粘度流体。 3-3 旋转式流变仪 旋转粘度计分为同轴圆筒式、锥板式和或平行板式 同轴圆筒式 锥板式 同轴圆筒式旋转粘度计工作原理 将被测液体置于两同轴圆筒之间的环形空间,一个 圆筒以一定速率相对于另一圆筒旋转,使试样受到 剪切,测定转矩值 M和角频率 ,便可得到流体的 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进而计算出粘度。 Lr Mr 22)( 2)( r Ar /BM A、 B为仪器常数,可由一已知粘度的液体标定出其 值; M为转矩; 为外筒旋转角速度; r是圆柱状液 层距轴线的距离; L是内筒浸入被测液体中的深度。 锥板式旋转粘度计工作原理 32 3 R M s 将被测物料置于平板与锥体间的间隙内,通 过平板的旋转(以角频率 ) ,使试样受到剪切, 测定锥体受到的转矩 M,便可以得到流体的剪切 应力和剪切速率,进而计算出粘度。 32 3 R Ms 锥角; R 平板的半径; 旋转式流变仪的特点 1)同时具有恒剪切应力和恒剪切速率功能; 2)可以将应力或应变以交变(正弦)方式作用在 试样上,即可以测定动态流变性能; 3) 只限于较低的剪切速率,适用的剪切速率范围 为 10-3 10 /S; 4) 用途 更加 广泛, 除了聚合物外 ,还 可 用于涂料、 黏合剂、石油、食品、化妆品、清洁用品、沥 青、淀粉、胶体、血液、等各个领域。 第 4章 热分析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什么是热分析? 在受控程序温度条件下和规定的气氛 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技 术。 数学表达式: P f( T) 等速升温 程序温度 等速降温 组合 恒温 P f( T/t) 可测量的物理性质? 热焓的变化 质量的变化 比容、比热、热膨胀率变化 模量、形变等力学性质变化 光学性能变化 电磁性能变化 主要的热分析方法 性 质 热分析技术 缩 写 质量 热重分析 TG或 TGA 温度 差示热分析 DTA 热量 示差扫描量热 DSC 尺寸 热膨胀法 TD 力学性质(模量、 形变等) 热机械分析 TMA 动态力学分析 DMA 电学性质 热释电法 DEA或 DETA 光学性质 热光谱法 TPA 热分析的特点 测量温度范围很宽; 可使用不同的温度程序; 对样品的物理形态无特殊要求; 所需要的样品量极少; 测量气氛可以控制; 完成实验的时间范围很宽; 获取的信息多样化; 热分析的应用领域 金属材料 地质、矿物、冶金; 无机化合物、络合物; 有机化合物 聚合物材料 生物材料 熱分析木 DSC TG DTA TMA 复合 分析 医 药 品 香料 化 妆 品 有机 、 无机药 品 触媒 火 药 食品 生 物 体 液晶 油脂 肥皂 洗涤剂 橡胶 高分子 塑料 纤维 油墨 顔料 染料 塗料 粘 着 剂 玻璃 金属 陶瓷 粘土 矿 物 水泥 电 子材料 木材 纸 建材 公害 工业废弃物 規格 热分析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玻璃化转变和各种次级转变; 结晶与熔融 结晶度和结晶动力学参数; 聚合物热分解、裂解、热氧降解; 聚合反应动力学和固化交联动力学; 聚合物吸水性和脱水性研究; 未知聚合物的鉴定; 共聚物和共混物的组成; 共混相容性、共混形态及相互作用; 热分析的起源及发展 1899年 英国罗伯特奥斯汀第一次使用 差示热电偶和参比物,大大提高了测定的 灵敏度。正式发明了差热分析( DTA)技 术。 1915年日本东北大学本多光太郎,在 分析天平的基础上研制了“热天平”即热 重法( TG),后来法国人也研制了热天平 技术。 1964年美国瓦特逊和奥尼尔在 DTA技术 的基础上发明了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美国 P E公司最先生产了差示扫描量热仪, 为热分析热量的定量作出了贡献。 1965年英国麦肯才和瑞德弗等人发起, 在苏格兰亚伯丁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热分析大 会,并成立了国际热分析协会。 热分析只能给出试样的重量变化及吸热 或放热情况,解释曲线常常比较困难,特别 是对多组分试样的热分析曲线尤其困难。目 前,解释曲线最现实的办法就是把热分析与 其它仪器串接联用,使用气相色谱、质谱、 红外光谱、 X光衍射等分析仪器对逸出气体 和固体残留物进行在线的或离线的分析,从 而帮助推断机理或结构。 热分析技术的缺陷 热膨胀计法 TD 在程序控温下 测量试样的尺 寸或体积随温 度的变化,得 到比容 温度 曲线的方法。 测量聚合物的转变温度 差热分析法 DTA 在程序控温条件下测量试样与参比物之间 的温差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 DTA热谱图 DTA的应用 根据物质相变所产生的特征峰对材料进行鉴别; 了解材料相态结构的信息 ; 研究材料烧结工艺 凝胶材料烧结过程分析; 高压瓷胚料烧结过程分析; 原料:粘土( SiO254%,Al2O340%): 17.9% 高岭土( Al2O3.2SiO2.2H2O): 28.3% 石英、花岗石、碎瓷粉 高硅氧玻璃的差热分析 1.两种玻璃都为两相 结构 ; 2.根据 Tg的台阶高低 可以半定量地确定 两相的相对含量 ; 3.曲线 1的低温相 Tg 较低 ,其 B2O3含量高 ; 曲线 2的高温相 Tg 较高 ,其 SiO2的含量 高 ; 凝胶材料烧结过程研究 TG曲线 DTA曲线 高压瓷胚料综合分析 DTA的特点 测量温度高,工作温度可达 1500 ; 仪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分辩率低,测量精度低,定量性差; 试样用量较大; DTA主要用于金属、陶瓷等无机材料的 研究,较少用于聚合物领域。 示差扫描量热法 DSC 在程序控温下测量输入试样与参比物之间 的功率差变化,得到热流 dH/dt T(t)曲线。 根据测量方式不同, DSC可分为两类: 1)功率补尝型 DSC 2)热流型 DSC 功率补尝型

注意事项

本文(聚合物材料测试方法课件.ppt)为本站会员(za****8)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