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二篇》教案

  • 资源ID:164709688       资源大小:194.1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二篇》教案

1010短文二篇短文二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义,背诵并默写课文。2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提高鉴赏能力。3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4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第第 1 1 课时课时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有无数神奇如画的风光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学生相互帮助解答。2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义,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3反复朗读课文,尝试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疏通文义。4关注文言现象。【古今异义】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5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个部分之间有何联系?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从“高峰入云”到“沉鳞竞跃”,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接着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文章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目标导学二:赏析写景,体会感情1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明确: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相互映衬。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大自然的各种色彩相互配合,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1林,猿猴栖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2“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明确: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3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说说本文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明确:“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言简而意丰。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三、板书设计答谢中书书青林翠竹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境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夕日欲颓美动静相流水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游鱼竞跃(动)衬之美高峰青林翠竹日出雾歇日落山暝(静)意第第 2 2 课时课时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一、导入新课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晚上,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如此景象,自然会触动诗人们多愁善感的心灵,或思念家乡亲人,或追忆在外漂泊的亲友,或寄托祝福,或表达相思。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一篇小散文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发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慨。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疏通文义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 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过了几年闲居生活。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就写于作者被贬黄州的第四年。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及节奏。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遂(su)寝(qn)藻(zo)荇(xng)3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疏通文义。目标导学二:概括内容,把握情感1根据内容(或表达方式)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层次?明确:三个层次。第一层(第一至第三句):记事,交代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第四句):写景,写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第五至第七句):议论抒情,抒发面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2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出?请简要分析。明确:“欣然起行”,作者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睡意顿消,披衣而起,欣然相迎,表现了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无与为乐者”“寻张怀民”,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是喜悦的,但也流露出寂寞之感。“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理解写法1如何理解“月色入户”?明确:“入户”二字把月色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善解人意,主动来与人做伴,安慰这位失意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何妙处?明确:此句是全篇的精妙所在,寥寥18 字,以极精练的文字描画出承天寺庭院中优美的月色,表现出浓郁的诗情。作者将月色当作水来描写,将月下的竹柏影当作水中的藻、荇来描写,突出月光树影的“交横”之态,创造出一个澄澈透明的世界。三、板书设计叙事赏月缘由记承天寺夜游写景庭下月景抒情愉悦苦闷可取之处悲凉苦闷豁达乐观两篇文章本身比较简短,字词也容易理解,因此易于讲解,正是由此,两篇文章都强调在朗读的过程中疏通文义。同时,两篇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篇一的“动静结合”写作手法,篇二中的“抒情、叙事、议论”融合写法,在课时中都结合文本特色进行学习。两篇文章都有深刻的内蕴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在课时中,难以用大量的辅读资料让学生对其加深理解,宜有所改进。不足之处3

注意事项

本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二篇》教案)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