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实验探究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 资源ID:16276847       资源大小:592.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验探究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实验探究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1.实验试剂:乙醇、乙酸、浓H2SO4。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 浓硫酸和冰醋酸,不能先加浓 硫酸。 (2)浓硫酸在此实验中起催化 剂和吸水剂的作用。 (3)要用酒精灯小心加热,以防止乙酸和乙醇大量 挥发,液体剧烈沸腾。,(4)防暴沸的方法: 盛反应液的试管要倾斜约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 瓷片。 (5)长导管的作用:导气兼起冷凝作用。 (6)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和 乙酸,同时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便于分层析出与观 察产物的生成。 (7)防倒吸的方法: 导管末端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或用球形干燥 管代替导管。 (8)不能用NaOH代替Na2CO3,因为NaOH溶液碱性很 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9)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用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加热将酯蒸出。 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 4.问题讨论 (1)属于取代反应 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其余部分相互结合 成酯。 (2)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互为可逆反应,但酯 化反应用浓H2SO4作催化剂而酯的水解用稀H2SO4 作催化剂。,【实验探究1】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 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 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 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 及操作是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 应采取的措施是_。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_; _。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 _。,解析 (1)浓H2SO4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应 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H2SO4,最 后再加入冰醋酸。(2)为了防止发生暴沸应在加热 前向试管中加入几片沸石(或碎瓷片)。(3)加热 试管可提高反应速率,同时可将乙酸乙酯及时蒸出, 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4)乙酸乙酯在饱和 Na2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而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 酸和乙醇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因此便于分离出乙 酸乙酯。(5)试管内液体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 因为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答案 (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 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2)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3)加快反应速率 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 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并减少乙 酸乙酯的溶解 (5)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为 防止倒吸,可用干燥管(如图)、倒扣 的漏斗等装置来替代图中的竖立的导管。,规律技巧,【实验探究2】已知下列数据: 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在30 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 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 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 min;,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 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 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 _。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 _。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 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 _。 (4)指出步骤所观察到的现象:_ _;,分离出乙酸乙酯后,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 剂为(填字母)_。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 右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 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 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 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 _ _。,解析 (1)配制乙醇、浓硫酸、乙酸混合液时,各试 剂加入试管的顺序依次为:CH3CH2OH浓硫酸 CH3COOH。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是 为了防止混合时产生的热量导致液体飞溅造成事故; 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冷却后再与乙酸混合,是为 了防止乙酸的挥发造成原料的损失。在加热时试管 中所盛溶液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因为试管容积 为30 mL,那么所盛溶液不超过10 mL,按体积比1:4:4 的比例配浓硫酸、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由此可 知,对应的浓硫酸、乙酸和乙醇的体积为1 mL、 4 mL、4 mL。既然在题中已经给定的是30 mL的大 试管,那就不能用其他规格的试管,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配制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可叙述为:在 一支30 mL的大试管(A)中注入4 mL乙醇,缓慢加入 1 mL的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待冷却至室温时, 再加入4 mL乙酸并摇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HOCH2CH3 CH3COOC2H5+H2O。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有3个:使混入乙 酸乙酯中的乙酸与Na2CO3反应而除去;使混入的 乙醇溶解;使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减小,减少其损 耗及有利于它的分层和提纯。故选B、C项。 (3)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117.9)、 乙醇(78.0)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与乙酸乙酯的沸 点(77.5)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浓硫酸 ,随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 量损失;另一个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他副 反应。 (4)在步骤中的主要现象是: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 上下两层,上层油状液体无色(可以闻到水果香味), 下层液体(浅)红色,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分离出来的是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粗产品的 提纯步骤为:向粗产品中加入碳酸钠粉末(目的 是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酸);向其中加入饱和食盐 水与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分液(目的是 除去粗产品中的碳酸钠、乙醇);向其中加入无 水硫酸钠(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最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液体放入另一干燥的蒸馏瓶内,再 蒸馏,弃去低沸点馏分,收集温度在7678之间的 馏分即得纯的乙酸乙酯。故选B项。 (5)对比两个实验装置图,结合乙酸乙酯制备过程中 的各种条件控制,可以看出后者的三个突出的优点: 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 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 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增加 了水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答案 (1)在一支30 mL的大试管(A)中注入4 mL乙 醇,缓慢加入1 mL的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待冷 却至室温时,再加入4 mL乙酸并摇匀 CH3COOH+HOCH2CH3 CH3COOC2H5+H2O (2)BC (3)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117.9)、 乙醇(78.0)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与乙酸乙酯的沸 点(77.5)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随 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 失;另一个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浓硫酸 ,(4)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油状液体无 色(可以闻到水果香味),下层液体(浅)红色,振荡后 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B (5)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 温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 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 增加了水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返回,

注意事项

本文(实验探究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本站会员(san****019)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