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传播技术基础》电视传播技术.ppt

  • 资源ID:16093954       资源大小:757.52K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4.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播技术基础》电视传播技术.ppt

传播技术基础,华南理工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胡 兵 博士 高级工程师,课程介绍,目的 掌握现代传播方式的技术原理 了解新的传播方式 特点 涉及的技术面广 无教学大纲,无指定教材,课程介绍,内容,课程介绍,考核 平时作业 40分 (以下作业任选一项),期末考试 60分 (范围:讲稿、参考书),前 言,传播的形式 1、符号和信号时代:开始于早期类人灵长类到 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 2、口语时代:开始于9万年到4万年前 3、文字时代:开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4、印刷时代:开始于公元450年 5、大众传播时代:开始于19世纪中期 6、网络传播时代: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前 言,人类传播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从本能传播到主动传播 2、第二次飞跃:4万年前,语言产生 3、第三次飞跃:3500年前,文字产生 4、第四次飞跃:19世纪中,近代传播工具诞生 5、第五次飞跃:?,前 言,传播学的三大学科来源 社会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 信息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通信、数学、统计学等 新闻学新闻学可视作传播学的前身,前 言,人类传播的第五次飞跃: 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一部分 电视传播技术,广播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传输系统 卫星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系统及关键技术 电视编辑制作系统,1.1 广播电视系统,广播电视系统概述 电视信号的产生 电视信号的形成 电视信号的发射与传输 电视信号的接收,1.1.1 广播电视系统概述,广播电视系统是一种用于广播的非专用电视系统。由于它一般采用无线电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因此广播电视系统也可称为无线电视系统或开路电视系统。目前,广播电视系统主要是广播这一单一业务。,1.1.1 广播电视系统概述,图11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框图,1.1.2 电视信号的产生,1.彩色电视摄像机 摄像机是电视系统的最重要的信号源,其性能的优劣往往对整个电视系统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摄像机的要求很高。 性能要求主要有: 分辨率要高。好的水平分辨率可达750线,差的不能小于300线。 彩色逼真,轮廓清晰,灰度分明。 失真与干扰要小。 灵敏度要高。 镜头口径及变焦比要高。一般采用1015倍的变焦镜头即可。 使用特性要好。这要求调节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及小型轻便等。,1.1.2 电视信号的产生,摄像管 摄像管是摄像机中的光电转换器件,也是摄像机的关键器件之一。摄像管的质量、体积和种类决定着摄像机的质量、体积和调节方式。 (1) 光电导摄像管。 (2) CCD摄像管。,1.1.2 电视信号的产生,CCD摄像管 CCD,是英文Charge Coupled Device 即电荷耦合器件的缩写,它是一种特殊半导体器件,上面有很多一样的感光元件,每个感光元件叫一个像素。在摄像机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件,它起到将光线转换成电信号的作用,类似于人的眼睛,因此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摄像机的性能。衡量好坏的指标很多,有像素数量、尺寸、灵敏度、信噪比等。 优势: 寿命长。 成本低。 机械性能好,耐震、耐撞,不怕强光照射。 重合精度高。摄像管与镜头固定牢固,匹配精确。 暂留特性好,适于拍摄运动图像。 缺点: 存在垂直拖尾现象,但采用帧行间转移(适合)型CCD可以基本克服这种现象。,1.1.2 电视信号的产生,2.录放像机 视频磁带记录就是把视频电视信号(电信号)以剩磁的形式记录在磁带上。存储记录方式可以是模拟式,也可以是数字式。数字式有许多优点,如失真、杂波小和复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小。目前,磁带录像机的种类十分繁多,但可归为三大类,即: (1)U型机或称Umatic。它采用3/4英寸磁带,在电视广播中用得较多。 (2)型机或称-max。它采用1/2英寸磁带 (3)VHS。它也采用1/2英寸磁带。,1.1.3 电视信号的形成,射频电视信号的形成(地面广播电视系统) 1. 调制方式。 图像信号的残留边带调幅。 伴音信号的调频。 2. 射频全电视信号的频谱及频道划分。,1.1.3 电视信号的形成,图12 射频全电视信号的频谱,标称射频频道宽度: 8MHz 伴音载频与图像载频的频距: 6.5MHz 频道下限与图像载频的频距: -1.25MHz 图像信号主边带标称带宽: 6MHz 图像信号VSB标称带宽: 0.75MHz,表31 我国电视频道的划分表,1.1.3 电视信号的形成,1.1.4 电视信号的发射与传输,电视发射天线 电视发射天线,根据频段的不同,主要分为VHF天线和UHF天线两大类。 在实际中,常常使用多层蝙蝠翼天线。多层蝙蝠翼天线在水平面内的方向图与单层的基本相同,近似为一个圆。,1.1.4 电视信号的发射与传输,电视信号的无线传输 电视信号的传播特性 : (1)视距传播。 视距(最大直视距离)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高度有关。设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高度分别为h1(m)和h2(m),则视距d为,(2) 多径传播。 (3) 绕射传播。,1.1.4 电视信号的发射与传输,扩大电视覆盖范围的方法 1. 微波中继 微波中继又称微波接力,它是在电视广播传送途中,建立许多微波中继(接力)站,利用微波,把电视信号一站一站地传送。 微波中继有以下优点: 直射性好。微波的波长非常短,在cm或mm数量级。 传输信号质量高。微波线路传送的电视信号的质量比用短波或超短波传送的质量要高。这是由于微波的直射性好,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且微波中继线路通常为专用线路。 可双向传输。双向传输可以实现中央台和地方台的各种电视节目的双向交流,而不互相影响。,1.1.4 电视信号的发射与传输,图13 微波接力信道的构成,1.1.4 电视信号的发射与传输,扩大电视覆盖范围的方法 2. 光纤传输 3. 卫星转播,1.1.5 电视信号的接收,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 地面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非常简单,用普通的家用广播电视接收机即可实现。电视接收机都具备兼容性,可以接收彩色或黑白的电视节目。 接收机的种类: 显像管(CRT) 背投电视机 平板电视机(等离子、液晶),1.1.5 电视信号的接收,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 等离子电视显示原理 等离子显示屏PDP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装置,这种屏幕采用了等离子腔作为发光元件。大量的等离子腔排列在一起构成屏幕。等离子显示屏的屏体是由相距几百微米的两块玻璃板组成,与空气隔绝,每个等离子腔体内部充有氖氙等惰性气体,密封在两层玻璃之间的等离子腔中的气体会产生紫外光,从而激励平板显示屏上的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发出可见光。每个离子腔体作为一个像素,其工作机理类似普通日光灯。这些像素的明暗和颜色变化组合,产生各种灰度和色彩的图像,而电视彩色图像由各个独立的像素发光综合而成。 缺点;因为采用R,G,B荧光粉自发光 ,又以固定像素寻址方式显示图像,长时间显示高亮度、高对比度的静止图像时,容易产生残留影像,甚至产生灼伤屏幕现象。所以观看电视时,在不影响正常收看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电视机亮度和对比度。,1.1.5 电视信号的接收,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 液晶电视显示原理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是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热会呈现透明状的液体状态,把它冷却则会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性,所以被称之为液晶(Liquid Crystal)。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分子结构排列类似细火柴棒,称为Nematic液晶,采用此类液晶制造的液晶显示器也就称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而液晶电视是在两张玻璃之间的液晶内,加入电压,通过分子排列变化及曲折变化再现画面,屏幕通过电子群的冲撞,制造画面并通过外部光线的透视反射来形成画面。 缺点:1、在显示反应速度上,CRT显示器由于技术上的优势,反应速度非常好。LCD的响应时间比较长,因此在动态图像方面的表现不理想。 2、显示品质:CRT显示器的显示屏幕采用荧光粉,通过电子束打击荧光粉而显示,因而显示的明亮度比液晶的透光式显示更为明亮。LCD理论上只能显时18位色(约262144色),但CRT的色深几乎是无穷大。,彩色电视的彩色原理 把红、绿、蓝三种单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就可以准确地复现任何其他波长地色光,这就是电视的原理。 所谓三基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 三基色原理: 分解:绝大多数的彩色光,能分解为互相独立的红、绿、蓝三种基色光。 混合:用互相独立的红、绿、蓝三种基色光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可模拟出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彩色。 相互独立性:在三基色中的任何两种颜色都不能产生第三种颜色。,1.1.5 电视信号的接收,彩色电视的彩色原理 彩色三要素(亮度、色调、色饱和度)人眼对任何一种颜色的光引起的视觉反应,可用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三个参量来表示,通常把彩色的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称为彩色三要素。 色调一表示颜色的种类,取决于该种颜色的主要波长。 色饱和度一表示颜色的深浅(浓淡)的程度,按该种颜色混入白光的比例来表示: 完全没有混入白色光的单色光的饱和度为100%。 混入白光使饱和度降低,使颜色变淡,但色调并不改变。 混入白光应该理解成,在基本色中混入反射白光的物质。 亮度一反射光明暗的强度称为亮度,它表示不同照度下,反射出来的光量有多少。 在彩色电视技术中,常把色调和饱和度统称为色度。,1.1.5 电视信号的接收,电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视扫描 扫描: 就是将二维图像变成一维的像素串,或者将一维像素串变换为原图像的过程。扫描一般由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构成,水平扫描是指扫描点从画面左侧匀速向右移动,垂直扫描是指水平扫描线,按均匀间隔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在电视系统中,摄像机通过摄像管的电子束或CCD的自由扫描系统,将按空间位置分布的图像分解成与像素对应的时间信号。而电视接收机或电视监视器则以与摄像端完全相同的电子束扫描方式,将电视图像在显示器屏幕上显示出来。,1.1.5 电视信号的接收,电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视扫描 隔行扫描:就是一帧图像分为两场进行扫描,(从上至下为一场)第一场扫描1,3,5,7等奇数行,第二场扫2,4,6,8等偶数行,普通电视一般采用隔行扫描。 逐行扫描:各扫描行按次序扫描的方式为逐行扫描,即一行紧跟一行的扫描方式,计算机显示器一般都采用逐行。 帧:每一幅静态的图像,称为一帧(frame)。 帧频:每秒钟扫描的帧数。根据人的视觉暂留的原理,每秒达到一定的帧数可以使图象看起来具有连续性。一般不少于20帧。 场频: 每秒钟扫描的场数。 行频:每秒钟扫描的行数,1.1.5 电视信号的接收,电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视制式 制式 PAL NTSC SECAM 使用范围 欧洲,中国等 美国,加拿大,日本等 法国 帧频 25frames/sec 30frames/sec 25frames/sec 扫描线 625线,50Hz 525线,60Hz 625线,50Hz 信号类型 YUV YIQ YUV,1.1.5 电视信号的接收,电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由于射频信号在空中传输的过程中要混入一些干扰信号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电视机从有线或天线(RFIN)接收到微弱的射频电视信号后,首先要通过调谐器对它进行解调,经过放大、混频和检波,滤掉高频载波分量,得到PAL、NTSC或SECAM制式的复合全电视信号。 从全电视信号中分离伴音信号和视频信号。音频信号经音频电路处理后送扬声器输出。 视频信号经视频放大,并把亮度、色度信号分离开,得到YC分量信号。最后,把YC分量信号转换成YUV、进而转换成RGB分量信号并送显象管显示。,1.1.5 电视信号的接收,电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摄像机、电视机、监视器的最终信号都是RGB信号,用其传输和记录方式将会有极高的图像质量,但这样做将会极大地增加视频带宽,增加相关设备的成本,同时与黑白电视不兼容。 YUV(亦称YCrCb)是被欧洲电视系统所采用的一种颜色编码方法(属于PAL)。YUV主要用于优化彩色视频信号的传输,并向后兼容老式黑白电视。与RGB视频信号传输相比,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只需占用极少的带宽。 按量度方式将RGB转换成亮度信号Y和两个色差信号U(B-Y)、V(R-Y),形成了YUV分量。 Y表示明亮度,也就是灰阶值;而U和V表示的则是色度,描述影像色彩及饱和度,用于指定像素的颜色。色度定义了颜色的两个方面色调与饱和度,分别用Cr和Cb来表示。其中,Cr反映了RGB输入信号红色部分与RGB信号亮度值之间的差异。而Cb反映的是RGB输入信号蓝色部分与RGB信号亮度值之同的差异。,1.1.5 电视信号的接收,1.1.5 电视信号的接收,1.1.5 电视信号的接收,1.2 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概述 全省有线电视传输 有线电视系统频率分配,1.2.1 有线电视传输系统,图14 单向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框图,1.2.1 有线电视传输系统,卫星接收机 解调和解码卫星电视信号,还原成基带视音频信号 调制器 将基带视音频信号重新调制到某个设定的频率 混合器 将所有不在同一频率上的调制过的电视信号混合成一路信号(各频道的信号互不干扰),1.2.1 有线电视传输系统,图15 新闻学院有线电视传输系统,卫星天线(四搂天台),前端(201室),终端(三搂大堂),1.2.1 有线电视传输系统,图16 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框图,1.2.2 全省有线电视传输,图17 全省有线电视传输框图,1.2.3 有线电视系统频率分配,图18 750M有线电视系统频率分配图,1.3 卫星电视系统,卫星电视的特点 卫星通信的波段 卫星电视系统的组成,1.3 卫星电视系统,卫星电视广播的特点 覆盖面大(“村村通”工程、卫视跨省落地) 转播电视节目质量高 费用低 适应性强 效率高,1.3 卫星电视系统,卫星通信的波段,注:波段越高技术上越难实现,但波段越高,接收天线越小。,表12 卫星波段的上下行中心频率,1.3 卫星电视系统,卫星电视系统的组成,图19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组成,1.3 卫星电视系统,卫星电视的主要参数 经度 下行频率 极化(水平或垂直) 符号率(指数据传输的速率),1.4 数字电视系统及关键技术,数字电视的概念 数字电视的优点 数字电视的原理与关键技术 数字电视的发展方向,1.4.1 数字电视的概念,数字电视的概念 数字电视就是指从演播室到编辑、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0、1数字串所构成的数字流来传播的电视类型。 目前看到的数字电视仅实现了传输的数字化。由电视台送出的模拟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或有线电缆等方式传送,由数字机顶盒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模拟的图像及伴音,再送给电视机显示出来。,1.4.1 数字电视的概念,易混淆的概念 “数码电视”、“全数字电视”、“全媒体电视”、“多媒体电视” 全是电视机厂家为促销而提出的似是而非的概念 数字电视不等于付费电视 数字电视不等于数字电视机,1.4.1 数字电视的概念,数字电视的分类 按信号传输方式:地面数字电视(DVB-T)、卫星数字电视(DVB-S)、有线数字电视(DVB-C)三类。 按产品类型: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 按清晰度:低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250线)、标准清晰度 (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高清晰度 (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即HDTV)。VCD属于低清晰度数字电视(LDTV)水平,DVD属于标准清晰度 (SDTV)水平。 按显示屏幕幅型: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 按扫描线数(显示格式) :可以分为HDTV扫描线数和SDTV扫描线数(600800线)等。,1.4.2 数字电视的优点,数字编辑使信号损失小,易于实现信号的存储和使用,而且存储时间与信号的特性无关。 数字传输使信号抗干扰性强和非线性失真小。 接收电平低并且数字信号输出稳定,接收效果好。 充分利用了频率资源,扩大了传输容量。(在一个8MHz的模拟电视频道中,采用64QAM调制 ,可以传送6-8套经过MPEG-2压缩过的视频节目),1.4.2 数字电视的优点,容易实现加密解密和加扰解扰技术,便于专业应用(包括军用)以及开展各类收费业务(通过CA系统,可以实行用户有条件接收)。 易与计算机“融合”不仅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整 而且可以开展多种业务(包括双向业务),如电视节目指南、视频点播、数据广播、电子购物、电子游戏软件等。 具有可扩展性、可分级性和互操作性,便于在各类通信网络中传输。,1.4.2 数字电视的优点,表13 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的比较,1.4.3 数字电视原理与关键技术,数字电视的原理 将电视的视音频信号数字化后,其数据量是很大的,非常不利于传输,因此数据压缩技术成为关键。实现数据压缩技术方法有两种: 一是在信源编码过程中进行压缩,IEEE的MPEG专家组已发展制订了ISO/IEC13818(MPEG-2)国际标准,MPEG-2采用不同的层和级组合即可满足从家庭质量到广播级质量以及将要播出的高清晰度电视质量不同的要求,其应用面很广,它支持标准分辨率16:9宽屏及高清晰度电视等多种格式,从进入家庭的DVD到卫星电视、广播电视微波传输都采用了这一标准。 二是改进信道编码,发展新的数字调制技术,提高单位频宽数据传送速率。如,在欧洲DVB数字电视系统中,数字卫星电视系统(DVB-S)采用正交相移键控调制(QPSK);数字有线电视系统(DVB-C)采用正交调幅调制(QAM);数字地面开路电视系统就(DVB-T)采用更为复杂的编码正交频分复用调制(COFDM)。,1.4.3 数字电视原理与关键技术,图110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组成框图,1.4.3 数字电视原理与关键技术,编码压缩技术 我国数字电视采用的是欧洲的DVB标准,其视音频编码压缩标准采用MPEG2标准。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量由995Mbit/s减少为630Mbit/s。视频编码计算时主要有以下客观依据: 图像时间的相关性。相邻图像具有相关性,找出其相关性可减少信息量。 图像空间的相关性。图像中有大块单一颜色,那么不必把所有像素存贮。 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眼对图像各处失真敏感度不同,对不敏感的无关紧要的信息给予较大的失真处理,即使这些信息全部丢失了,人眼也可能觉察不到。 事件间的统计特性。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则其熵值越大,表示信息量越大,需分配较长的码字;反之,发生的概率越大,则其熵值越小,只需分配较短的码字。,1.4.3 数字电视原理与关键技术,编码压缩技术 与视频编解码相同,音频编解码主要功能是完成声音信息的压缩。声音信号数字化后,信息量比模拟传输状态大得多,因而数字电视的声音不能象模拟电视的声音那样直接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 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主要利用了人耳的听觉特性。 听觉的掩蔽效应。在人的听觉上,一个声音的存在掩蔽了另一个声音的存在,掩蔽效应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现象,包括人耳的频域掩蔽效应和时域掩蔽效应。 人耳对声音的方向特性。对于2KHZ以上的高频声音信号,人耳很难判断其方向性,因而立体声广播的高频部分不必重复存贮。,1.4.3 数字电视原理与关键技术,复用技术 复用系统是数字电视的关键部分之一。从发送端信息的流向来看,它将视频、音频、辅助数据等编码器送来的数据比特流,经处理复合成单路串行的比特流,送给信道编码及调制。接受端与此过程正好相反。 模拟电视系统不存在复用器。,1.4.3 数字电视原理与关键技术,条件接收系统(CA) 运营商对所播出的节目进行加扰是通过一种随机发生的码(控制字)进行的。CA系统把控制字进行加密,保护起来,送到用户那里,再配上一定的授权,让用户能够有条件地解开控制字,从而解开被加扰的节目内容。 加解扰(Scrambling-Descrambling)和加解密(Encryption-Decryption)是CA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加解扰技术被用来在发送端CA系统的控制下改变或控制被传送的服务(节目)的某些特征,使未被授权的用户无法正常收看节目。 加密技术被用来在发送端提供一个加密信息,使被授权的用户端解扰器能以此来对数据解密,该信息受CA系统控制,并以加密形式配置在传输流信息中以防止非授权用户直接利用该信息进行解扰。,1.4.4 数字电视的发展方向,多制式机顶盒 一体化 高清化 PVR(个人视频录像机) 互联网化,并支持丰富的接口 在客厅舒适的沙发上用无线鼠标或无线键盘检查邮箱、发送电子邮件、在线玩网络游戏、下载和播放网络视频、甚至收看流媒体视频(即IPTV)。未来的数字电视还将支持更多的互联接口,如USB2.0、SD卡、MMC卡、1394和Wi-Fi等,以无缝实现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移动硬盘、PC、笔记本电脑、PMP、智能手机、数码打印机等数字设备的连接,共享相互之间的音视频信息。,1.5 电视编辑制作系统,非线性编辑的概念 非线性编辑系统 画面编辑规则,1.5.1 非线性编辑的概念,线性编辑 传统的线性编辑是录相机通过机械运动使用磁头将25帧/秒的视频信号顺序记录在磁带上,在编辑时也必须顺序寻找所需要的视频画面。用传统的线性编辑方法在插入与原画面时间不等的画面,或删除节目中某些片段时都要重编;而且每编一次视频质量都要有所下降。 线性编辑需要较多的外部设备,如放像机、录像机、特技发生器、字幕机,工作流程十分复杂。,1.5.1 非线性编辑的概念,非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是把输入的各种视频、音频的模拟信号借助计算机转换成数字信号,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存入计算机硬盘中,进而来进行数字化制作。 非线性编辑系统将传统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中的切换机、数字特技、录像机、录音机、编辑机、调音台、字幕机、图形创作系统等设备集成于一台计算机内,用计算机来处理、编辑图像和声音,再将编辑好的视音频信号输出,通过录像机录制在磁带上。 非线性编辑需要专用的编辑软件、硬件,现在绝大多数的电视电影制作机构都采用了非线性编辑系统。,1.5.1 非线性编辑的概念,非线性编辑的特点 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实际编辑过程中只是编辑点和特技效果的记录,因此任意的剪辑、修改、复制、调动画面前后顺序,都不会引起画面质量的下降,克服了传统设备对信号损伤这一致命弱点。 后期节目制作更方便。 节目创作人员可以将图象文字 声音 特技 动画等完全溶入到自由化的创作环境中,在一个系统中以全数字化的方式完成制作。 非线性编辑系统设备小型化,功能集成度高,与其他非线性编辑系统或普通个人计算机易于联网形成网络资源的共享。 专业级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处理速度高,对数据的压缩小,因此视频和伴音的质量高。,1.5.1 非线性编辑的概念,非线性编辑的发展 “专业化”。影视制作的技术含量在不断增加,设备专业化。 “大众化”。就目前的计算机配置来讲,一台家用电脑加装IEEE1394卡,再配合Premiere Pro就可以构成一个非线性编辑系统。由此,每个人都可以将感性的DV编织成一部部理性的数字作品,成为自己表达情怀、审视社会、挥洒想象的一种新手段。,1.5.2 非线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 非线性编辑的实现,要靠软件与硬件的支持,这就构成了非线性编辑系统。 从硬件上看,可由计算机、视频卡或IEEE1394卡、声卡、高速AV硬盘、专用板卡(如特技加卡)以及外围设备构成。其中视频卡用来采集和输出模拟视频,也就是承担A/D和D/A的实时转换。有的视频卡还带有SDI标准的数字接口或HDDI高清接口,直接输入、输出数字视频,以保证质量。 普通DV的非线性编辑只需一台较高配置的电脑(P4以上,较好的显卡),再加上一块几百元的1394采集卡,就具备了编辑DV的能力。,1.5.2 非线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 从软件上看,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由非线性编辑软件以及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音频处理软件等外围软件构成。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视频编辑处理对专用器件的依赖越来越小,软件的作用则更加突出。 专业的软件有:Vegas Video 4.0 、Final Cut Pro 4 等。 家庭常用的软件有:Adobe Premiere 6.5 、Media Studio Pro 6.5、绘声绘影11等。,1.5.2 非线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的流程,模拟视音频信号数字转换后存储 直接输入数字视频存储 其它软件处理过的图像和声音,设置素材的入点与出点,以选择最合适的部分,然后按时间顺序组接不同素材,特技处理包括转场、特效、合成叠加。 体现非线性编辑软件功能的强弱。有时还需其它硬件配合。,包括文字和图形两个方面,输出回录像带上;也可以生成视频文件,发布到网上、刻录。,图111 非线性编辑流程,1.5.3 画面编辑规则,镜头的组接 固定镜头之间的组接 镜头之间具有相关性,镜头长度一致性,如示例5004。 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 主体不同、运动形式不同的镜头连接时,应去掉镜头相接处的起幅与落幅,只保留第一个镜头的起幅和最后一个镜头的落幅,如示例5005。 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相接,相接处的起幅与落幅应保持短暂的停留,如示例5006。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的组接 表现静态对象时,相接处的起幅与落幅保持短暂的停留,如示例5007。 表现呼应关系时,当镜头是移动、升降、跟拍等运动形式时,相接处应该去掉起幅与落幅;如运动镜头是推、拉、摇等形式时,相接处应保留短暂的起幅与落幅,如示例5008。,1.5.3 画面编辑规则,动作的组接 消失剪接 人和物体的运动,一旦在画面上消失就是剪辑的最好时机,如示例5009。 封挡切换 一种是第一个镜头在运动中挡黑了画面,如足球由远飞到近,最后挡住镜头。 另一种是后一个镜头的开始就出现一个物体或人物的特写,随着物体的运动,慢慢看清其形态和性质。 出画入画 镜头的切换与动作转换一致 如一个人拿报纸由远处向镜头方向走来,转换一个手翻报纸的中景,再切换人到镜头前的场景,这样可缩短镜头时间。 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变化的瞬间是好的切换点 如示例5010 剪接点选择在动作的静止点和结束点 如示例5011,1.5.3 画面编辑规则,过渡镜头与段落的转换 (一)技巧转场 淡入淡出(渐隐渐显) 是一种明显的转场设计,用于大段落转换,如示例5012。 化(叠化、溶化) 前后镜头的隐显是同时进行的,用于时间的转换,梦幻、想像、回忆,表现景物变幻莫测等情况,如示例5013。 划像 用于两个内容意义差别较大的段落转换,如示例5014。 定格 用于不同主体段落的转换。 翻页,1.5.3 画面编辑规则,过渡镜头与段落的转换 (二)无技巧转场(自然过渡,直接切换) 相似体转场 特写转场 同类内容转场 空镜头转场 利用情节和内容的相互关系转场,1.5.3 画面编辑规则,做好电视编辑不仅需要懂得技巧和操作,更需要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

注意事项

本文(《传播技术基础》电视传播技术.ppt)为本站会员(za****8)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