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广东省肇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 资源ID:157854592       资源大小:5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省肇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肇庆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学业水平政治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4.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马克思称为“文化的活的灵魂”的是 A.思维科学  B.自然科学   C.社会科学  D.哲学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3.下列对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哲学都包含有世界观和方法论 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同的科学的方法论就是哲学 学习哲学是拥有世界观的前提A B C D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5.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于它是A历史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标志C一切哲学不能回避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D唯心主义必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6.“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观点是对_的回答。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7.否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是 A. 唯物论     B. 唯心论    C. 二元论        D. 不可知论8.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主观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9.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是 A.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B.把物质归结为无知的具体形态 C.把主观意识看作世界的本原  D.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10.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所依也”;柏拉图认为“事物是理念的影子”。这两种观点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D不变论和诡辩论的对立11.“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的观点从哲学派别上来说,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2.朱熹说“理生万物”,“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这种把“理”看作世界的猪仔和本原的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13.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它们是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一元论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A. B. C. D. 14.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观念形态,它们的内容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5.“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校训短短一句话里包含两个哲学家的名字,之所以高擎哲学点亮的精神火炬,是因为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决定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 B. C. D. 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    B    C    D17.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主观能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主动反应性 D.客观存在 18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有电磁场科学发展观市场经济改革人脑ABCD19.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构成要素不包括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20.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因为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唯物主义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 B. C. D. 21.“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22.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是静止的23.下列有关规律的观点,正确的是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规律是可以创造和消灭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A. B. C. D. 24.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表明A.自然界的是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主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25.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26.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纯粹的动物心理也会自发地产生意识 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A   B  C   D27.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A主观意志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产物 C人脑机能决定的 D客观存在的反映28.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也离不开被反映的客观存在。这表明 A.人的大脑是意识产生的根源  B. 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C.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D.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29.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这说明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30.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正在改变中国人平常的生活习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正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     A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决定生态文明  B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可忽视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的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31.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A    B    C    D32.实践的三个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主观随意性A. B. C. D.33.有人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这观点没有看到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 A.能动性  B.阶级性  C. 客观性  D. 规律性 34.“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爱尔兰的这句谚语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A. 物质决定意识 B. 认识有反复性 C.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 抓住机遇,促成质变35.由于WindowsXP操作系统已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办公和娱乐的需求,更无法抵挡花样翻新的网络攻击和安全威胁,微软于2014年4月8日停止了对XP的技术支持,改用新的操作系统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说明A认识的发展是真理不断代替谬误的过程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6.下列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7.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 A. 权威专家  B. 经典理论  C. 实践   D. 大众意见38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客观性 B无限性 C有用性 D反复性39.列宁说,真理哪怕是向前迈出一小步都会变成谬误。这里体现的哲理是 A.真理是偶然的 B.真理等同于谬误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是一成不变的 40我们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因为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B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C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实现 D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实践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41.下列关于真理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真理的相对性表明人们永远不能达到真理B.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C.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42.过去,民间流行“天狗食日”的说法,现在普通民众都知道日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运行连成一条直线造成的现象,这体现了 A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无限发展的   B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C人类的认识具有不确定性   D社会实践是无限发展的43.回顾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从“大干快上”、“多快好省”,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这表明认识运动是一种 直线式发展  圆圈式循环  螺旋式上升  波浪式前进  A    B    C    D44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其总特征是 辩证否定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对立统一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 A B C D45.下列关于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联系具有客观性,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C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具有多样性 D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46.“卧佛寺”是英语office(办公室)的谐音。有人认为想进办公室做白领就要到“卧佛寺”烧香拜佛。对此,你认为这种说法违背了事物联系的 A.多样性       B.客观性       C.普遍性       D.统一性47.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48.成语“守株待兔”的哲学寓意主要在于 A.不能把事物现象的联系作为本质联系   B.不能把事物偶然的联系作为必然联系 C.不能把事物外在的联系作为内在联系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49下列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部分的功能 B立足局部,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部分50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水土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联系具体多样性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A BCD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51作为一场反封建的哲学革命,德国古典哲学主要用辩证法思想启迪人们的心灵,解放人们的思想,从哲学上论证变革德国封建社会秩序的必要性。这说明哲学 A.都是精神上的精华,都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 B.可以通过批判旧的思想和制度解放人的思想 C.最终决定了自然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 D.是推动社会变革、创造历史的根本力量 52. 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这说明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53在地震的短期预报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地震的预防比预报更显重要。许多国家选择了加强建筑设防这一防震减灾的现实路径。这一做法体现的哲理是A转变思维能够改变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 B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就能改变规律C防震减灾措施是对自然界无规律运动的把握 D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542010年3月27日20时30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节能减排活动,再次得到全球数十亿人的积极响应。虽然这一活动节约的能源有限,但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A认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B实践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客观性活动C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D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适应性活动55. 波士顿经验曲线又称为经验学习曲线,该曲线表明,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务中积累的经验越多,学习就越有效率。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活动  个体经验决定认识方式的根本变革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A.    B.  C.    D. 56.当前,准确预报地震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对地震的积极预防比准确预报更显要。许多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利用先进科技,选择了一条防震减灾、减震避灾的现实路径。这一做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只要善于转变思维,就能打破自然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决定其只能被认识和利用 科学技术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支撑 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餌、展现是一个过程 A.   B.  C.    D. 57.从增加农民收入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这说明A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B面对同一事物,有多个真理 C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D真理是有条件的58.正在建设中的某市地铁轨道交通系统,带动了该市及周边地区的钢铁、建材、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并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整合和一体化。这体现了 A实事求是的观点   B变化发展的观点  C普遍联系观点   D规律客观性的观点 592011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的坚定执行将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为我国在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蓄积关键性战略实力。这里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人为事物的联系越多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C社会意识的目的性决定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D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可以起决定作用60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有序性 整体性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多样性A B C D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未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61黑格尔把哲学视为“傍晚起飞的猫头鹰”,马克思把哲学称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人们既需要“傍晚起飞的猫头鹰的敏锐审思,更需要“高鸣报晓的雄鸡”的智慧引领。这是因为哲学有助于 A.实现对旧事物的反思批判和全盘否定,不断推动社会变革 B.预见发展方向,提出理想目标,引领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C.指导人们的思想,并把思想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D.满足人们对世界根本问题的追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62.甲说:“我在故我思。”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两人的观点可以看出A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C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D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63.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 认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这表明A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B只要创造充分的条件就能改造规律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既是规律的主人又是规律的奴隶64.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制定了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这符合的哲学依据有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5.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B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66“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只要敢想敢做,破除一切客观规律的制约,最终就能成功 B.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重要方法 C.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我们要勇于实践 D.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念67“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思维与存在不可分,二者地位是同等的C思维和存在都是变化发展的 D思维决定存在,存在依赖于思维68. 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木桶理论”认为,如果把木桶倾斜放置(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真理是     A主观的    B具体的    C有条件的     D因人而异的 69.地震掀起的海啸,波及环太平洋53个国家和地区。核泄漏发生后,美国西海岸的空气中检测出放射性物质,我国在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区也检测出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这说明 A.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联系具有客观性,在联系面前我们无能为力   C.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趋利避害    D.联系具有复杂性,我们要透过事物的内部联系去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 70.“顶层设计”源于“系统工程学”其字面意思是从顶层、高端开始对复杂事物进行分析、预判和设计的总体构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事业的逐步推进,“顶层设计”己成为党和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从唯物辩证法来看,“顶层设计” A.把握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是通过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C.使得系统内部各要索的优化自动形成  D.立足事物全局,全面地看问题肇庆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学业水平政治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ACCCDA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BBBBBDD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CADCCDCDB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AACBBCACA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答案ABACDBABDA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51525354555657585960答案BCDCDDACDA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未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题号61626364656667686970答案BDADACACADBDACBCACAD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省肇庆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为本站会员(zh****u6)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