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人教版]—选修地理6环境保护1.1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1[1]

  • 资源ID:157676693       资源大小:170.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选修地理6环境保护1.1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1[1]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如图11)。 说明:本书所说的“环境”与地理课经常讲到的“地理环境”是同一概念,又称自然环境。中心事物的选取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不同。如,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以生物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生物界的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中把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看作人类的环境。 2分类(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天然环境: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例如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 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人工环境:维持的环境。如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畜群牧场等。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如,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因过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二、人类与环境 1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2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第二节: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问题的概念(补充)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2表现(1)资源短缺人口的数量大幅度增长个人对资源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对资源的需求无限增长地球资源总量有限资源短缺(2)环境污染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环境污染,如“八大公害事件” 给人群带来疾病和死亡。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物多而复杂人们生产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3)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4)全球环境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二)人为原因(更重要)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 人口的数量大幅度增长个人对资源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对物质和能源的需求无限增长地球资源总量有限,且分布不均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和能源的需求与消耗随之增多,往往导致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环境问题资源短缺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住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2过程的不可逆性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干预环境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3规模的全球性 有些环境问题是局部的,只影响一个流域、一个地区,或少数国家。但有些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例如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酸雨问题、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和海洋污染问题等。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一、一种新的环境观 1环境观的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新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拦河筑坝、移山填海,一时间,人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向人们发出警告,公害病频发就是对人类的报复。人们不得不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良性方向发展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内涵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可持续。基本思想鼓励经济增长;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第 4 页 共 4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选修地理6环境保护1.1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1[1])为本站会员(沈***)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