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达文 郭齐勇.doc

  • 资源ID:1532944       资源大小:265K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2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2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达文 郭齐勇.doc

_第一编第一章 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在孔子看来,周礼是夏商周“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国家与社会管理的典范,人们只有奉行周礼,才能得以成就有教养的君子;国家只有按照周礼去做,才能得以永享太平。由此,孔子创造性的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的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相联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把“德”与“治”相联系,阐发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命”“仁”“德”“治”四者的特征联系,构成孔子哲学的基本进路。第一节 “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一、 从“天”到“命”的观念变化天:1、指天帝,人们想象中的万物主宰着2、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世界的精神本原3、泛指物质的客观的自然命:一、天命:1、上天的意志和命令,能致命于人,决定命运 2、自然的必要性 3、先天自然的禀赋二、指凶吉祸福,寿夭贵贱等命运“命”、“天命”、不同于“时命”:“时命”是盲目的,“天命”却是有目的指向性的;“时命”构成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却成为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根源。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承认的,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这是一种理智的态度,就是君子的态度,孔子称“不知命,不足以为君子也”,就是这个意思。自己的主张(“道”)与“命”的关系?1、 命对确当的主张没有同情感、认同感。显见,它只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由时势、时运决定的“命”2、 然而,孔子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暂时的,偶然的。他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有终极支配意义的。而且,暂时的、偶然的变化,刚好使人从中得到磨炼,因而,它还是成就人的,而非坑害人的。3、 “天道”即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也是“命”、“天命”。二、 “仁”的凸显与“仁学”体系从“爱人”角度看,孔子的“仁”有如下特征:其一是“仁”的情感性,爱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在孔子这被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其二是“仁”的普遍性,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爱”的对象从近到远推升,仁获得普遍意义;其三是“仁”的群族本位性,个人生存的意义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孔子的“仁学”给出的传统,不是个体本位的,而是群体本位的;其四是“仁”的践行,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关于如何成仁的道德修养方法,比之于“仁学”何以成立的理论建构,更具重要意义。第二节 “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孔子在这里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一、 “仁”最为道德的基本意识孔子说:“仁者安人,智者利人”。就是说,仁者要把“仁”最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智者要把“仁”最为自己成就事业之方,他们都具有或者应该具有的道德意识:1、 道德义务意识。“仁“的精神是“爱人”,对于一个个体来说,“爱人”就是一道绝对命令,是人人都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2、 道德责任意识。“仁”的体现是“忠恕”,“成全他人”与“宽恕他人”,在个体生存与发展中,有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3、 道德自律意识。“仁”的实施方法是“克己”,其中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为“仁道”而牺牲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二、 “仁”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孔子的“仁”是一种道德的精神境界,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把孔子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区分为以下三类:1、 处理亲属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孔子十分重视孝悌的作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双方都有义务和责任。2、 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除“忠恕待人”外,孔子还提出了“恭、宽、信、敏、慧”等道德条目。“刚毅木讷近仁”,孔子“夫子温、良、恭、俭、让”地待人处事,都是随处指点“为仁”中阐发出来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3、 最高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从“仁”衍生出来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处理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当中存在一个如何把握的度的问题。孔子提出“中庸”,作为最高道德要求。“中庸”指的是不偏不倚的日常行为之理,其基本内容就是待人处事,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符合“中庸”精神的行为,孔子称为“中行”。中行者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又善于与人合作,这就达到了“中庸之道”的要求。“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和”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孔子主张的和不是后世所误解的没有矛盾不讲斗争的一团和气,而是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使相关的双方的共生、共存、共发展。人际和谐,天人和谐,万物和谐,这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三、 “仁”与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庸也道德修养要从自己做起,这里体现的正是道德修养的主体性原则;要从身边做起,则体现了道德修养的践行特征。1、 “求之于己”。孔子十分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内训自觉和主观努力。2、 “笃信好学”。孔子十分强调学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3、 “躬行实践”。道德修养的关键是身体力行。孔子“为仁”的道德哲学,其最终目的是“成圣”,“成圣”构成他的最高道德理想,而由之推动的统治者以“圣人之道”治国,则构成他的最高社会理想。第三节 “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在孔子看来,治国者的道德行为对老百姓具有巨大的影响;治国者推行“德治”,老百姓就会受到德风的熏习,会像“众星绕北辰”一样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在这里,“德”既是管理的手段,又是领导的方式,贯穿管理的全过程。一、 “道之以德”的治国方针1、 “道之以德”指的是以内在化的道德教化为基本导向。2、 “齐之以礼”则是指以礼仪规范为外在的调节手段。至于“道之以政”和“齐之以刑”二者,孔子虽然认为它们不能完全控制人心,但是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作用。二、 “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孔子希望治国者通过“为政以德”而取得“众星共之”的效果,这是在提倡一种“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无为而治”其实就是现代管理中的“最小最大原则”,即如何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一是修己,二是“用人”。这是一种以道德为导向的“无为而治”。三、 “修己以安百姓”的治国目的孔子在为政以德的治国方针贯彻在治国的过程中,其最终目的是“修己安人”。三个步骤:1、 “修己以敬”。指治国者的自我管理。2、 “修己以安人”。指的是对各级官吏的官吏。3、 “修己以安百姓”。指的是对老百姓的官吏。庶之富之教之,让人民过上富足而文明的生活,这就是孔子的社会理想。第四节 孔子的思想史价值孔颜乐处、内圣外王第二章 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第一节 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一、 以“道”最为概念的变迁什么是“道”?“道”的本意指道路,后来被引申为规律或规范。与天相应的的就叫做“天道”,与人相关的就叫做“人道”。“天道”意指日月星辰等天相运行的规律;“人道”指人类社会中一些行为规范。老子所做的杰出贡献就是首次把“道”抽离出来,最为一个哲学形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论证。宇宙论的特点是确定宇宙万物同出一本源,并由同一本源的生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现存状况与变化法则。二、 以“道”为本源的宇宙论1、 在老子看来,“道”首先就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天地万物均由“道”所生。而道是独立的,无对待的。2、 “微”是无形,“希”是无声,“夷”是无迹。旨在强调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完全超乎感觉的范围。3、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说“道”是绝对的空无,“道”有自己的实存性,从感觉经验的角度看,“道”的这种是有若无,实而无形的特点确实显得很玄妙,甚至很乖谬。本源当然不是某种具体的物,所以“道”必须是无限的,而无限的东西必定是无形无象的,更不可名言指称;但本源绝对不能是绝对的无,“道”是要创生万物,就必须是实有的。更何况,“道”本来就不是由经验来发现,也不能由经验来发现,它实际上是老子超越经验,从有形的世界突围而进入无形的领域才悟到的。这里的无实际上是无名的缩略语,无名是对道体的另一种表述。“建之以常无有,而主之以太一”。“道”、“太一”不仅为有形有质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这是一种有气之前的存在状态,由之,它免不了被视为神秘的。第二节 “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的辩证展示在老子那里,“道”不仅是创生万物的本源,而且还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一、 “反者道之动”揭示的生化规则从“道”到万物的生化就意味着道的运动。“道”的运动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运动。“道”创生天地万物。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的过程。“反”有两个含义:一是相反,二是反复。“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对万物而言,向本源的重新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复命的过程,也是万物的最终归宿。二、 经验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展示“反者道之动”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它不是决定了老子整个思想的基调,而且成为他观察纷纭的现象世界和处理人生问题、政治问题的法宝。1、 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变化的前提就是事物之间有区别、有对立。“道”自身即包含自我分化的潜能。因此,在经验世界里,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2、 事物的对立面相互转化。本源之“道”能从无形质落实到有形质,在从有形质恢复到无形质。充分说明对立面相互转化是一个普遍规律。3、 事物向对立面的转化有一个渐进的进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比作为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老子无论是对道体还是对各种具体的事物均抱有一种深邃的辩证观念。他不但认识到事物之间充满各种相对性,而且还发现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第三节 由宇宙论开出的人生观和政治论从理论的层次看,老子的思想系统是由宇宙论向下落实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但从立论的宗旨看,其宇宙论却是为了解决政治和人生问题而建立的。一、 “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和政治诉求老子借宇宙论所要解决的,其根本就不是一个事实问题或自然哲学的问题,而是一个与价值的源泉与标准有关的问题。他对本源之“道”及其特征的种种描述,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为处于大变动时期的社会和人生寻找一条应当遵循的普遍准则。老子哲学的这一特点使得宇宙论与人生哲学很难区分。本源之“道”的所有特征都是人的价值准则的一种投射。甚至,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区分也成多余。凡是与人的活动相关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归根”、“复命”、与“道”合一。治身与治国并无二异。把“道”落实到人身上,成就的就是常德,孔德或玄德的人格;把“道”落实到社会中去,成就的就是没有矛盾与纷争的至德之世。修身之过的原则:第一, “自然无为”。“自然”是从肯定层面讲,意思是自然而然,依其本性来发展。“无为”从否定层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包含任何人为的成分。第二, “柔弱不争”。“不争”实际上是“柔弱”的一种表现。“柔弱”是道创生作用的特点。其具体表现为谦下、守雌、不争。第三, “致虚守静”。“虚静”也是道的特征,“静”是“虚”的表现。“致虚极,守静笃”,即让内心清净,虚寂到极点,只有这样,心灵才能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达到与“道”玄同合一的境地。因此,“致虚”、“守静”实际上成了个人接近、通达道的必要前提。二、 “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老子所面对的社会现状是:随着文明的发展,智慧的开启,不仅在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不自然”的现象,而且,由于过分膨胀的欲望带来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由于过分严酷苛刻的社会制度所带来的人性的压迫与扭曲,已经对人的生活生存处境,对人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老子相信,所有这一切并非出自人性之本然,而是由于过分“有为”的结果。因此,只有按照“道”的要求,用“自然无为”来化解各种心智巧诈,用“柔弱不争”来削弱各种逞强好胜,用“致虚守静”来消解各种欲望冲动,人才有恢复其本真的状态,社会也才有望回归稳定和谐。老子设想的社会,是浸润在文明与秩序,道德与礼仪之中的社会;老子设想的社会,却是更自然主义的,更具本色的社会。老子的真实意图是悬设一个理想,以之作为标准,凸显现实社会与现实人生的种种病态和不足,并促使人们在享受文明带来的好处的同时,认真的反省由文明和巧智所引发的种种浮躁或弊端。这大概是老子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最具批判意义之处,也是一切社会乌托邦的价值所在。第四节 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1、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不但开创了一个学派,成为又一影响深远的思想传统的创始人,而且还建构了一套思想体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念,从而对道家之外的各种思想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 老子对到道体的沉思直接刺激了人们对万物本跟的理性思考。3、 老子思想包含丰富的辩证观念。一方面来自身为史官的经验,另一方面可能受到易经中辩证思想的影响。4、 老子是一位史官,他对朝代兴亡,社会变迁有着细微的观察,这使得其哲学饱含睿智。5、 在个人修养方面,老子曾提出“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的说法,为学是追求知识,为道为追求境界。第三章 墨子建构的墨家哲学 第一节 “兼以易别”的社会政治理论墨子生活的年代,传统的宗法制度逐渐解体,旧有的宗法伦理无法维系人心,社会面临巨变。墨子的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一、 “兼爱”与“非攻”之说(社会)“兼爱”的基本含义是视人如己,不分亲疏远近,贫富贵贱,同等程度的爱一切人。与“仁学”的区别:1、 在爱的范围和程度上,儒家依据宗法伦理,承认有亲疏远近之别,贵贱差等之分。墨子则坚决反对宗法伦理,主张爱无差等。2、 在先后顺序上,儒家先爱自己之“亲”,然后再推及别人之“亲”,是谓“推己及人”。墨子则相反,要求人们首先去爱别人的父母。3、 在爱与被爱的关系上,儒家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伦理尽职,不过问自己的权利。墨子则站在功利的角度上,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墨子“兼爱”的积极意义:1、 它有利于揭露传统宗法等级制度的不合理,同时也暴露了儒家伦理的局限。2、 墨子抹去了人我之别,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设想成包括在经济利益上的无差别无对立的境界,又使他的“兼爱”学说蒙上了一层平民性的空想色彩。“非攻”是“兼爱”的延伸,墨子比较独特之处在于,他更偏重与从战争的实际效果来分析去危害。也体现了墨子的功利色彩。二、 “尚贤”与“尚同”之议(政治)“尚贤”的意思是任用贤才,不计较出身贵贱,一切以能力为准;“尚同”的意思是一切有关善恶,是非的意见都必须统一,服从上级。墨子“尚贤”的特点:他把“尚贤使能”的范围扩展到了农与工肆之人,从而打破了血缘和阶级的局限,这正好为战国时期平民阶层的广泛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尚同”:一是思想的统一,二是政治的集中。社会背景:一家一户式的,独立而分散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面对这种变局,社会的管理体制,必须由世族血缘制转向区域郡县制,管理官吏的任用,亦由世袭转向选举制。三、 “节用”、“节葬”与“非乐”之争(生活)“节用”为本,“节葬”与“非乐”是“节用”的两方面1、 就否定音乐与艺术的价值而言,墨子思想显有其褊狭处。2、 我们也不能忽视墨子节用论的积极意义。第二节 二元分立的世界观构成“天志”与“明鬼”主要论证天、鬼的实有以及他们对现世生活的干预,意在借助民间信仰,通过改造传统天命观,为人的行为制定一外在的标准,“非命”则积极反对命定论,目的是为了高扬人的能动性。把“天志”、“明鬼”和“非命”结合起来讨论,有助于我们把握墨子世界的内在矛盾。一、 崇尚“天志”:重塑宗教信仰就形式而言,传统天命论与墨子“天志”视乎并无实质区别:1、 在墨子看来,“天”有意志,有欲恶,为万事万物的主宰。2、 在墨子看来,“天”全知全能,无所不在。3、 墨子还认为,“天”对人的行为能够赏赐和惩罚。“天”:中哲史中:物质之天、主宰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 文化史中:天的主宰义最原始,出现最早,物质、自然、命运、义理等含义还要等到人类文化和智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天志”对人君的监察作用:1、 分散独立的经济结构,在以国家统一为目标的前提下,不可避免要走向中央集权;2、 作为中央集权最高主宰却又是具有有限性的个人。孔子的思想被看做是贵族性与保守性的,然而倾向于理性与文明;墨子的思想被认为是平民性与革新性的,然而却重新认同了信仰与服从。二、 提倡“非命”:高扬力作精神墨子反对定命论的原因:1、 定命说使人相信命而不强力从事,因而使赏罚失去作用,人伦遭到破坏,社会出现混乱。2、 定命论宣传天、鬼之外还有一种力量存在,这与天、鬼的绝对权威相矛盾。第三节 “三表法”与经验主义的认知主张墨子是中哲史上明确建立系统方法论的第一人一、 “三表法”的经验主义取向本之: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原之:诉诸百姓耳目之实用之:讲言论用于实际,看是否合乎国家人民利益。比较偏重经验的实证或证伪二、 “察类”与“明故”(行事规则的最早提出)察类:论战中要注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确定性,保持意义的一贯,从而避免把表达与实质混谈。明故:追问一个为什么,以探寻所论问题的原因,根据和理由。偏重于理性的分析与推导“察类”、“明故”、“以见知隐”,大致代表了墨子在理性分析和推导方面的基本主张,他们既是墨子及其弟子们在同其他各家辩论中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后期墨家构建逻辑系统的必要前提。第四章 早期儒家性命说与孟子对儒家的深化第一节 “性自命出”与早期儒家的“性情”说孔子弟子世硕、公孙尼子、宓子贱、漆雕开等人,业已经常谈论性情问题。他们的倾向性的看法是,性有善有恶,或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善恶是由情欲引发的。性有善有恶,即以“性”为“情”,由情驱使而有善有恶,可善可恶。性自命出即持这种观点。一、 “情出于性”与“性自命出”好恶,喜怒哀悲,均为情,在这里被指为“性”。这正是“情出于性”。凡属于“情”,均被视为“性”。这里所说的“情出于性”,就是说人生而有之,本性如此。性自命出把主体“性情”归于“天命禀赋”,“天命”与“性情”不再分立,而是贯通了。“天命”既指自然气化,性情则为喜怒哀悲,亦为自然生发的。因此,性自命出所实现的贯通,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性自命出以“情”指“性”,归“性”于“天”(自然气禀),从而走向自然主义,无疑已在一定意义上偏离了道德理想主义的价值指向。自然情感被赋予了本真的意义。二、 “道始于情”与“长性者道”在孔子那里,“情”还主要是指“亲亲之情”和由亲情推开和放大的对于他人的关爱之情。这种“情”显然是善的,而在性自命出中,“情”已广涉喜怒哀悲之一切情感,其对象也越出亲亲、社会他人下逮于物。因而,“情”也可能被指为恶的情欲。由此,旧有如何引导和控制情欲的问题。“道”始于“情”,指“道”是从引导、调试“情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道”之于“情”的关系,性自命出以“长”以“养”称述之。性自命出把对“情”与“性”的“教”与“道(导)”归之于“人”,而把“情”与“性”本身归之为“天”。早期儒家指“情”为“性”,把“性”与“道”、“情”与“理”的关系看做一种相融性的关系。这里显示的,是这批儒士依然固守这贵族精神的格调:在信仰与理性之间,在理性与情感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使他们既是理想主义的,但又不是迷狂的。在理性与感性之间保持平衡则使他们既是用情的,但不至于堕于“淫”,既是守礼的,但不至于成为一种装饰。此即孔子所谓“文质彬彬”。三、 “其性一也”与“其心各异”其性一也其心各异 教使之然也不同的“教”可以使人获得不同的知识、涵养,从而影响人的性情。性自命出视“心”出于“教”、“习”,此“心”无疑是后天的、经验的知识性的“心”。第二节 大学中庸中的性命观一、大学的修齐治平思想大三纲领:1·在化明明德:发扬光明的道德(个人修养层面)2·在亲民:德万民,使之精神焕然一新(社会理想)3·在止于至善:前为“修齐”,属“内圣”事,后为“外王”,属“治平”事,二者完美结合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八目:四层级:身、家、国、天下 四次第:修、齐、治、平大学的作者是深明认识的重要性,认识对于行动的指导意义。大学的整体结构分为物、身(个人)、家、国、天下(社会)。大学文本,对上一个层次来说,基础性的东西就是“本”,但每一层次的“本”都是相对的,他们中间贯穿一个从上到下的“大本”,即“仁德”:1、 “格物”就是以“德”为本2、 “修身”也是以仁德为依归的,君子通过“如切如磋”的修养来追求“盛德”的3、 天下“止于至善”,也是由“德”来实现的因此,从“格致”出发,最后达到“至善”的境界,这个过程始终贯彻着以道德理想提升个人与转变社会的诚挚追求。这也是由“内圣”开出“外王”的追求。二、中庸“致中和”的体用论中庸作者继续和发展了孔子的“中庸之道”:1、 它仍然肯定“中”的方法意义,把智者、贤者“过之”,愚者、不肖者不及看做是“道之不行”,“道之不明”的主要原因。2、 又把作为价值观念的中赋予本体论的意义,并由此构造了一个源于天道达于人道的、“诚致中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性自命出和中庸的区别:在性自命出把“情”视作天性的时候,它使孔子开创的儒学转向了自然主义;而中庸把“中”、“中和”、“中庸”等价值观念视为天命之性的时候,却使原先的在孔子那里仅属于主体的道德理想的追求获得了存在论的支撑而被强化。中庸主“自诚明”,是先验主义路向;大学讲“格物致知”,是经验主义路向。中庸围绕着“诚达天道”和“诚致中和”展开全面论证。1、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这是说为诚才能化育人德、化育人道。2、 “诚”也是由“内圣”而“外王”的必经之论:一方面,“诚之者,择善而固执此者也,故君子诚之为贵”;另一方面,“为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3、 在中庸的思想体系中,“存诚尽性”还是贯通天人的关键,通过“存诚至性”,就可以达于“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第三节、孟子依“不忍人之心”确立的性善论孟子承读了 、子思一脉的思想并使之得以深化与发展的突出之点,是把孔子提出的“仁”的观点诉诸“不忍人之心”,由“不忍人之心”论“性善”,由“性善”论“天”与“命”。一、 以“不忍人之心”论“本心”(心为认知器官)孟子重视“心”,绝不只在于他的认知方面的理性功能。人们在一瞬间产生的这种惊骇的同情的心理,就是“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不安之心)。这是人人都有的。孟子这里就是把“不忍人之心”视为人的“本心”,从而证明孔子的“仁学”。如果说大学的贡献在于将内圣外王之道系统化,中庸的贡献在于将“人道”与“天道”接通而使人道获得一种客观的意义,那么孟子则把“仁”注入人的内在精神结构中而从主体方面予以深化了。二、 由“本心”论“本性”孟子认为这种已发的情感(恻隐)产生于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普遍性:因为人之为人的内在普遍性已然具有“恻隐”、“羞耻”、“辞让”、“是非”等四心,所以,人才得以发此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把外在(已发)的“情”(感性心)安立于“本心”且将本心内在为“本性”,又把“善”的这种“本性”看做是生而有之的即先验的,就使“善”之为“性”获得了绝对的意义。这正体现了孟子的道德理想的价值取向。三、 从“尽心”、“知性”到“知天”孟子不仅使“情”依托于“心”,将“心”内化为“性”,且又把“性”与“天”联系起来。孟子所谓“知天”、“事天”的“天”是什么?看法1:孟子的“天”与中庸的“天命”是一样的,具有存在的意义;孟子确认人的善来自于“天”,是把人的价值客观化了;孟子借把人的价值源头客观化使“天”与“人”、“命”与“性”获得贯通。看法2:孟子的“天”是境界意义上的“天”,孟子并没有把人的价值源头安立于客观存在的世界上,而只安立于主体的内在本性中。“天”只是借以显示主题内在本心本性的善的价值取向的先验性与绝对性的范畴。因而,孟子所谓“知天”、“事天”之“天”,只是表达“天然如此”的,而非“天贯予人”的。“天然如此”所确认的即是善性的先验性,“天”下贯于人的说法则肯定了超验的、实在的“天”的存在。在儒学传统中,“天”、“天命”与“性”、“心”的贯通,主要是由中庸、易经开启的。孟子的主要贡献特别是他对后天的影响至深的,是他的以性善论为特征的心性论。他的形上学,还是境界形上学。第四节·孟子的“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学说孟子深化了孔子的道德修养意识,强化“仁学”作为“为己”之学、“成人”之学的价值表现在他提出的“存其心、养其性”的修养方法和培养浩然之气的高尚人格追求。一、 “仁义礼智”的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1、 “仁”的一般要求关涉着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质。“仁”的切近要求关涉着人从哪里做起。孟子和孔子一样地认为要从“亲亲”做起。2、 “义”的一般含义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实现途径。“义”的切近要求是“敬长”。3、 “礼”和“智”则是从属于“仁义”的道德规范,所谓“智”,就是了解仁义的道理而付诸行动,并坚持下去;所谓“礼”,就是对仁义的内容通过一套仪式或者程序表显出来并使之具有典雅性。二、 “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意识(反思审视自己)1、 孟子主张,道德修养要从自己做起,既不能由别人代替,也不能抱怨别人;2、 道德修养同样如此:“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孟子如此强调道德修养的个人责任,同他的“心性”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四德既已成为本人本性的内在禀赋,则道德修养自然需要“反求诸己”。三、 “养吾浩然之气”的崇高人格追求“浩然之气”指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气概,一种风度,一种高尚人格。由“浩然之气”体现的崇高人格,主要靠内心的修养,但同时也不排除外界的磨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只有这样的才称得上真正的大丈夫,即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第五节·孟子以“仁心”行“仁政”的治国理想孟子依理想的道德追求编织理想社会,以理想社会为参照批判丑恶的现实政治,集中表现在他的仁政学说里。以仁心行仁政,其贯彻的依然是孔子提倡的以道德理想转化与提升现实社会政治的治国理念。一·“得民得心”的王道学说以“不忍人之心”之“仁心”行不“忍人之政”之“仁政”,在治国的目的论上不具现实性。然而作为治国的手段与方法上,却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获取民心?1、 基本原则:“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 “民心”、“民意”关涉“天意”3、 孟子把国家政权的正当性诉诸“民心”、“民意”。二·“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下由“民为邦本”发展至“民贵君轻”的这一思想传统,实质上仍代表着氏族贵族政权架构下的基本特色:在这种政权架构里,国君作为“天下共主”并没有绝对至上的权力,他的权力来源于贵族阶层的拥戴;国君的选定亦以血缘为依据,但他还是要以自己的德行赢得尊重;因而,在这种权力架构下,君与臣、民的关系,还保持着一种互相依存的亲和性,而不像在战国以后的社会里,政权为国君一人独揽,君臣关系为役使与被役使的单一性关系。显而易见,“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思想,从治国目的论的意义上说,在上古社会,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及战国以后,则只有社会批判意义了。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孟子一方面强调统治者阶层要先义后利,另一方面,对老百姓要先利后义。四·“劳心劳力”的分工主张孟子对“劳心劳力”二者分工的论证,主要有两方面:1、 指的是劳动分工的必要性,即所谓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2、 指的是劳动成果交换的必要性,即所谓“且一人之身,而百工所为备”。它认识到并充分肯定了管理分工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在孟子关于“劳心”、“劳力”的功能区分中,除了设计知识、技能的区分之外,还隐含有在教养上的区分。五·孟子对现实政治的批判精神1、 孟子的批判锋芒首先指向当时的暴政与暴君2、 同时又只想各诸侯为争霸而发起的战争3、 还指向失去道德操守,专为暴君推行暴政与发动兼并战争的出谋划策的士人。第五章 道家思想的弘扬与庄子精神追求老子之后,道家思想大体沿两个方向展开:一是以个人生命为中心,关切的是自我、自由与本真(杨朱、庄周);一是以社会政治为中心,最终落实到为君人南面之术(稷下学派)。前者无疑是属内在精神生命追求,后者则属于外在事物建设,故在形式上类似儒家所讲的“内圣”“外王”之学,不过内容极不相同罢了。按老子思想,其实还包括一个宇宙论的架构,这种宇宙论架构对两汉思想亦甚有影响并直接导出了道教的神仙追求。第一节 太一生水所展现的宇宙生成过程一·“太一生水”对老子宇宙论的展开“太一”是天地万物之本源,“太一”最先产生水,水生成后又反过来辅助“太一”,产生了天;天生成后反过来辅助“太一”,从而产生了地。天地形成以后,情况有所变化,被辅助的对象已不再是“太一”,而是天地自身。结果由天地的相互辅助,便一步步地生成了神明,阴阳,四时,寒热,湿燥,最后完成了一个岁时的周期。因此,“太一”一方面是万物的本源(母),另一方面也是万物运动变化所依据的准则或规律(经)。二·“太一生水”说与老子宇宙论的差别:1、 太一生水提供了比老子更具体更系统的宇宙生成论;2、 太一生水在“尚气”之外,提出了“尚水”说;3、 太一生水的宇宙论有一个术数背景:一方面它描述的是一种宇宙生成图式,这当然不可怀疑;另一方面,它又和当时的一些技术性的知识有关;4、 太一生水与易学传统亦有相互影响的痕迹。它与老子宇宙论的区别:一是主张生成物对本源有一种“反辅”的作用;二是强调天地、神明、四时、寒热、湿燥等许多范畴之间的相反相成。总的来说,在道家发展史中,太一生水代表了一种努力方向,那就是把老子学说与民间术数结合起来。这种尝试虽游离于先秦道家的主流,但却成了后来道教的思想源头之一。第二节 庄子的“齐物论”把老子的思想发展到以个人本我、本真与自由为价值取向的一种内在精神生命的追求,并对我国传统文化人的心理性格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为庄子。一·经验事物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辩证庄子之学之所以被认为“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固因为他也如老子一样,以“道”为最高范畴,同时还因为他亦如老子一样,大量的接触到经验世界,经验事物存在的矛盾性问题。所不同的是,老子捕捉到了事物的矛盾性,许多时候会被转化为人生处事的一种巧智。老子认为只有首先处于矛盾的被动、次要、柔弱的一方,最终才能转化为矛盾的主动、主导、刚强的另一方,这就是巧智。庄子则不然,庄子暴露事物的矛盾,是为了暴露事物存在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引出“万物齐一”的“齐物”之论。二·经验知识的人为性、主观性辨认庄子的“齐物论”,不仅致力于暴露经验事物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以引出“齐物”之论,更且致力于暴露经验知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而引出齐同种种物论。(不同认知主体所发出的···)认知的一般特点:认知总是从人的特定角度,特定需要出发,抽取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片段而形成的。这无疑是“主观的”,在人把这种主观认识加给客观世界,对象化为外界时,外部世界无疑成为“人为的”。从社会变动的角度看,人们往往以拥有的知识,特别是价值性的认知判定,便不得不失去事实的依据。第三节 庄子的“道通为一”说“齐物”之论与齐同“物论”,表现了庄子对经验世界与经验知识的否定看法。那么,庄子从何建立其形而上学呢?一·“道”从消解经验事物的分判而确立齐物论中,庄子有“道通为一”的提法。显然,庄子借“道通为一”的途径构建自己的形而上学的。“道通为一者”,即在“道”的层面上,在“道”的审视下,万物在经验世界,经验事物范围内的分判都没有本真意义,没有“真确”价值的,都可以化去。在庄子看来,把它们的分判化去,将它们看作是齐同的,就合于“道”,进达于“道”。庄子的“道”一方面化去经验世界,经验事物的对待性及由对待性引发的种种差别与区分而建立;另一方面,亦借拒斥作为宇宙本源本始的实存性而证成。显而易见,它不是作为本源的实有论意义上的“道”,而是形上境界之道。二·“道”借剥离经验知识的不真而凸显在庄子那里,“道”不仅借消解、化去经验事物的种种差别、区分而建立,同时亦借消解、超越经验知识及其给出的种种判定而建立。庄子甚至认为,存在世界的种种差别,其实即出自人认知上的分判,是人的认知强加给世界的。因而,消解经验知识凸显的“道”,实即以未落入经验判断之前的一种自然本然性的存在状态为“道”。庄子的“道”与老子的不同,它是境界性的。庄子建构的形上学为境界形上学。庄子以来落入经验分判之前的自然本性的存在状况为“道”,所显示的境界追求,为以回归自然为特征的一种精神追求。第四节 庄子的“逍遥游”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出世追求庄子以至人、神人、圣人称谓那些得以成就逍遥游的人,显示了庄子的理想人格与儒家的重大区别:后者以圣贤论人格,透显了对世间道德生活与秩序生活的关爱;前者却以出离世间污浊为所愿,向往漂泊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二·“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游世意识庄子之道讲求齐同万物,齐一是非,不仅消解了物与物、人与物的对待关系,也消解了世间与出世间、闹市与山林的分割对待关系。因此,庄子实际上是以世间为出世间的。在庄子看来,在世与世俗处,却不将世俗的是非、善恶区分当真,即可出世。故庄子有强烈的荒诞意识、嘲世与自嘲精神。在庄子看来,人一旦视世间为荒诞,便可以通过游戏人间的方式出世。庄子对世间生活有一种浓厚的游戏意识。三·庄子的自由境界与传统中国的自由精神庄子是极看重人的本真和自由的。庄子的游戏人生实为消解矛盾对待,消解知识理性的肢解与遮蔽而所取的一种人生策略,人生艺术。要做到这一点,甚至需要相当好的修为,相当高的精神心境。在中国思想史上,庄子开启的这种对自然本然,对本真与自由的追求,曾对知识精英心理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庄子思想之所以在不同时代能够产生影响,就在于庄子学说并不仅仅源自于对特定社会生存环境的焦虑、反省,更根自于人作为社会与文化的存在这种具有“一般”、“普遍”意义的焦虑与反省。第五节 援道入法的稷下学一·慎到的“弃知去己”说与重“势”观1、 “齐万物以为首”的意思是说,以齐同万物为整个学说的第一义;2、 “公而不党,易而不私,决然无主”是说要公正,不阿党,不偏私,无主见;3、 “弃知去己”是说摈弃主观性,否弃师其成心4、 “无用贤王”是说用不着贤才圣人。慎到的观点入政治,则与老庄之区别:1、 老庄“道”论均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与精神,无论是作为实存的本源也好,还是作为理想的精神境界也好,“道”都是能反衬出实际经验世界的缺陷甚至病态。但到慎到这里,“道”反而成了论证君主统治合理性的工具。2、 老庄提倡“明”、“公”,提倡“去私去欲”,其主要理由是,他们认为私欲横行导致了质朴的丧失,因而“去私去欲”是为了了回归道与德。慎到则不然,他主张公正、不阿私的目的却是为了说明礼、法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3、 在反智反圣贤方面,慎到与老庄也有根本的区别。老庄反智反圣贤,主要是因为提倡圣贤容易导致竞争之心,违背道家自然无为的理想;慎到反智反圣贤所顾及的是,智慧与圣贤不足以作为治国的常道。慎到认为,君主一旦有了这种地位与权力,就可以居高临下地驾驭臣民,而臣民无不为之慑服。“势”构成了君主实行强控制的手段。慎到的思想由此成为法家思想重要来源。二·管子四篇的“精气”说与“心术”说1、 以“气”释“道”,系统论证了精气说2、 主张治身与治国同出于一个道理“无为制窍”其实就是法家人物申不害、韩非所看重的“术”。第六章 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易传的气化流行论这些人物及其的著作由于更多地从农业生产的实际经验与视角出发来讨论问题,所以他们提出的关于宇宙起源,关于天道运化的观念,对后来的社会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第一节 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一·“阴阳说”与“五行说”的结合与传播管子·四时、礼记·月令等篇不但有五行相生之说,而且开始把它与阴阳结合起来,构筑一个阴阳五行的思想系统。二·邹衍的“五德终始”的历史理论“阴阳五行”说影响政治,并构成政权合法性的理论依据的,则见诸邹衍的关于“五德终始”的历史理论。朝代的更替是受五行生克的规则支配的。而且,在发生更替之前,“天必先见祥乎下民”,以各种征兆预示着变化的到来。周朝的“火德”,水胜火,下来取代周朝的必以“水德”胜。邹衍创设的这套“五行终始”循环论,对当时乃至后来的政治更格产生重大影响:1、 邹衍加厚起来的“天道”观与周不同,邹衍以阴阳、四时、五行论“天道”却更多地赋予天道以自然运化的且可以为农业经验所接受的意味。2、 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变动,使得统治者迫切需要一个能够解释社会之乱的理论。第二节 易传的“易变”思想与气化流行观一·“生生之谓易”的气化流行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系辞万物皆因乾坤之功德而生,所以系辞下又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敬祈、颂扬由“太极”至“阴阳”至“八卦”的演化过程中体现的“生生之德”,构成为易传的基本精神。宇宙万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生化过程中。然而一切生化过程是由阴阳二气的交合变化引发的,因而都是有规则可寻的。“道”即构成这种变化的规则。这个作为一阴一阳变化的“道”,是自行发动的,自然生化万物的,不具有目的性。(气化流行)易传作者承接老子的区分而以“形而上”、“形而下”概括之,自此,中国传统哲学有了“形上学”或“形下学”的概念。易传建构的形上学,为宇宙论形态的形上学。易传的宇宙论与阴阳五行家的宇宙论之不同之处在于易传没有引入“五行”说。二·“唯变所适”的“变易”思想易传对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作了更出色的发挥。1、易传确认“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就意味着承认了阴阳是宇宙界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阴阳生化万物,又意味着矛盾统一体为宇宙间从自然界道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2、易经对矛盾双方互相交感、互相推荡从而引发生化的作用亦有深刻的了解。3、易经对对立双方通过交感引起双方的地位的相互转化也作了充分的肯定。易经之谓“易”,在易传看来包含有简易、变易、不易三义,而一边是其最根本的一义。“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这里所谓“不可为典要”,即指无一成不变的规则,人们只可以追随它的变化,选择适合的做法,是谓“唯变所适”,就是承认变化是绝对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传是直面宇宙大化和大化中变革的意义的,而老子对宇宙大化则取反省与批判的态度。依易传,宇宙大化由本源向万物生成过程为一不断丰富,不断增长的过程,故值得赞许。在老子看来,宇宙大化由本源向万物生成过程为一不断地为矛盾所困扰,所肢解,不断走向坠落的过程,因而老子以返归本根与单一为尚。显然,两种不同的宇宙论隐含各自不同的价值向度。三·易传与儒家的“性命”学说易传的宇宙论建构落实在价值观上,是为儒家的人伦思想提供另一种“天道观”的说明。易传开出了新路向,它从“气化流行”论道德性命。易传明确认定,万物本性,由气化所定。气化流行的主导力量为乾阳,乾阳以“生”为德,“生”即体现为“仁”,故在正常情况下人物所禀之性当为善。易传由此把儒家之“仁”的价值观与气化流行的“生生”联系起来,使“仁”的价值观获得了宇宙论的支撑。第七章 明辨思潮与后期墨家第一节 惠施的“合同异”辨析一·“散于万物而不厌”的求知精神二·“历物十事”的认知意义1、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小的定义)2、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有无相对性3、 “天与地厚,山与泽平。” 空间相对性4、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时间相对性5、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为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为大同异” 同异关系6、 “南方无穷而有穷”7、 “连环可解也”8、 “今日适越而昔来” 时空相对性9、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10、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这十条贯穿一个基本精神,那就是强调事物的存在和人的认识所使用的概念和范畴的相对性,反对把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差异绝对化。第二节 公孙龙的“离间白”论难公孙龙的学说是作为惠施思想的对立而出现的:惠施重视事物的同一性,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公孙龙则强调事物的差异性,坚持认为事物及其属性是静止不变的。惠施对名言的世界不太信任,处处强调概念与范畴的相对性。公孙龙对辩言正辞则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一直致力于分析概念间的细微差异。惠施的学说以“合”为主,公孙龙的学说以“离”为主。一·“白马非马”之说第一层从概念的内涵上进行论证第二层从概念的外延上进行论证公孙龙注意到概念在内涵外延上的区别问题,这在逻辑发展史上是甚有贡献的。二·“离间白”之论“白”可无石而自在,“坚”可无石而自在,推而广之,黄黑等一切属性皆可离物而自在,这就是公孙龙“离间白”命题所要表达的意思。公孙龙在这里所要讨论概念与事实,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依公孙龙的看法,概念是借人的认知而形成,有特定与确定的内涵,它与杂处的实在物并不具有完全对应的关系;不同的认知通道形成的不同概念,也有非常不同的含义,不能将它们混同在一起。追求概念内涵的确定性与精确性,是公孙龙的独到之处。惠施是借存在物的相对性、复杂多变性,怀疑讲求确定性的名词概念把握存在界的可靠性。公孙龙却走向另一极端,为求名词概念的确定不变性而拒斥复杂多变的实在物,怀疑起它们的存在性起来了。第三节 后期墨家的知识论与逻辑学一·从墨子道后期墨家构成墨子书核心的,同时也是代表墨子本人的主张的尚贤以下各篇,讨论的主要是政治、伦理问题,目的在提供一套救世哲学;而墨经6篇却很少涉及政治伦理问题,大量的内容都是属于逻辑学和科学范畴。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逻辑则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手段。二·后期墨家的知识论后期墨家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起系统的知识论的学派,他们深入地讨论了认识能力和认识对象的关系,认识过程的构成要素以及知识来源和种类等重要问题。就性质而言,后期墨家的知识论,属于常识实在论,它主要站在常识的立场,首先肯定外部世界的存在,进一步探讨知识论的其他重要问题。辩是知识的一种形式,它本身又包括名、辞、说三种思维形式。其中说由辞构成,辞由名构成,名则直接举实。“以名举实”是说人们的概念、思维均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后期墨家确认了主客体分立与对待关系,确认人士来源于主体对客体的接触,并区分了主体认识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应客体的不同层次等等。其哲学取向具有鲜明的知识论特征。三·后期墨家的逻辑学(一) 关于辩的作用和目的“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别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1 明是非 2 别同异 3 察名实 4 处利害 5 决嫌疑 6 审治乱(二) 关于辩的程序与步骤1、 “以名举实”2、以辞抒意3、“以说出故”在第一阶段,人们用概念反映或标识具体事物;在第二阶段,则以概念形成判断,对具体事物予以裁定,表达思想;最后,则运用批判进行推理从而获得某种确定的结论。(三) 关于辩的规则与方法1、 “以类取,以类予”2、 “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辟”:是比喻,即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另一件事情或道理。“侔”:是齐等,就是通过对比从一个判断推导出另一个判断,相当于传统逻辑学中的直接推理“援”:就是援引对方的论断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从而驳倒对方的立辩方法“推”:即推理,就是由已知的事物推出来未知的事物,其前提是两者须同类。后期墨家承接了墨子开创的思想录像,不但比较全面的探讨了逻辑的规则、方法、程序和作用,而且接触到了和充足理由和不矛盾等逻辑规律,建立了一个初步的的逻辑系统,从而对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做了相当贡献;另外,后期墨家还把墨经中的逻辑学理论充分应用到与其他学派的论战之中,这不但有助于揭露对方的错误之处,而且也促进了其他各家对逻辑与方法的重视。从思想史角度看,只是的成立与发展,一方面有赖于把对象世界的简约化与静在化,是指人,嗯只顾及复杂世界中跟人的需要相联系的某些方面,并把这些方面设定为不变的。就是说,知识的成立,以切断认知对象与不可名状的终极本源的联系为条件,而终极本源是作为价值信仰的终极依托而被置定的。因而,只是的发展所导致的便是价值信仰的消退。所谓主观观念客观化与形式化,所做的也是同一件事:舍弃主体的价值立场与内容,知识论与逻辑学的发展,正是客观化形式化的标志。人的认识追求既撇开了价值信仰,便不可避免要蜕变为一种工具性的追求。先秦哲学演变至名辩学,实意味着其思想路向已由价值理性转向工具理性。第八章 荀子对儒家“外王学”的拓展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地总结了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第一节 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和认识论孔子以后。其弟子和后学力图使“仁德”、“心性”与“天命”得以贯通,这一方面是使“仁德”、“心性”的追求获得存在论的支撑,另一方面实又将“天”、“天命”、“天道”义理化、价值化。荀子显然有取于道家在“天”、“天命”、“道上”的自然观的成分,然而他的立论的宗旨却不在于走向自然主义,而在于凸显“天人相分”,然后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构起他自己的“人道”学说。一·“天行有常”的自然学说天的运行是由规律的,人世间的治乱凶吉,同自然本身的运行却毫无相关,仅取决于人之是否适应自然的规律。荀子确认“天”、“天道”的客观自然性,是为了给人认识它,支配它开辟道路的。二·“心有征知”的认知取向荀子确认“天”、“天道”的客观自然性,同时也确认它的可知性。在荀子看来,人天然禀有的“性”(材质),只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心,这是荀子与孟子极不相同的地方之一。孟子视心为道德本心。“心

注意事项

本文(《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达文 郭齐勇.doc)为本站会员(最***)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