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精品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练习题:17赤壁赋1 含解析

  • 资源ID:149839024       资源大小:5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练习题:17赤壁赋1 含解析

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练案17赤壁赋(1)本练案共2页,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一、打牢语言基础(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B)A壬戌(rén x)举酒属客(sh)窈窕(yo tio)旌旗蔽空(jn)B桂棹(zhào)冯虚御风(pín)嫠妇(lí) 横槊赋诗(shuò)C渺渺(miáo)倚歌而和(hè)扁舟(bin) 用之不竭(jié)D枕藉(jiè) 酾酒临江(sh)渔樵(jio) 山川相缪(liáo)【解析】A项“属”读zh,“窕”读tio。C项“渺”读mio,“扁”读pin。D项“樵”读qiáo。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A苏子愀然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B寄蜉蝣于天地蜉蝣:空中浮动的蝣虫C挟飞仙以遨游挟:持、带,引申为偕同D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解析】蜉蝣:生活在水边的飞虫,生命很短暂。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C)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麋鹿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D相与枕藉乎舟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解析】A介词,被/介词,在。B.转折连词,可是/并列连词,可不译。C.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D.介词,在/形容词词尾,的样子。4下列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D)固一世之雄也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渺渺兮予怀何为其然也客有吹洞箫者客何为者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而今安在哉甚矣,汝之不惠A/B/C/D/【解析】判断句,被动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5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下列各组句子中属于“客悲”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ABC D 【解析】 是写曹操英雄表现,不是“客悲”的原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小与大、短暂与永恒的对比,说明人的渺小,这是人生苦短之悲;是把无可奈何的心情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是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是壮志难酬之悲。6下面对第一段的文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A文章开头紧扣题目,仅20个字就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方式,言简意赅。B“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出了初秋时节江上的自然风光,衬托出游人平静爽快的心境。C“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了作者对古代诗歌的喜爱,逼真地写出了封建社会文人墨客特有的兴致和雅怀。D“白露横江”,写秋意之浓;“水光接天”,状秋水之旺。【解析】“对古代诗歌的喜爱”不对,应为对明月的喜爱。7下列对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A文章开头描写景物,展示了一个澄澈朦胧的悠然意境,为全文奠定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B第二段的歌词,运用“楚辞”笔法,用“桂”、“兰”、“月”暗示自己的高洁情操,用“美人”表示自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忠君思想。C描写箫声的一段文字,运用比喻、比拟、叠音、拟声、侧面描写等手法。D第二段由“扣舷而歌之”到“倚歌而和之”,“悲”的情绪逐渐跌落,逐层深化,转化自然,丝丝入扣。【解析】没有“比拟”的手法。二、提高阅读能力(19分)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乎!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C)A予乃摄衣而上摄:提起B归而谋诸妇诸:之于C履巉岩,披蒙茸披:覆盖D道士顾笑,予亦惊寤顾:只是【解析】披:拨开。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A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B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D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解析】这段话先说时间,再说孤鹤的情况,断句时要注意赋体的特点。10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这篇文赋是前赤壁赋的姊妹篇。两赋抒情写意,大体相同,而此篇表现作者幻想超尘出世以求解脱的情思比前篇更为具体而深沉,末尾鹤化道士的幻觉幻境,更多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B全文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的变化,逐步推出新境,显现出作者文思奔涌,奇想联翩,幽情妙趣,随文毕现的艺术特色。C苏轼秋天刚写完赤壁赋,由于情犹未尽,又在严冬写了这篇后赤壁赋。D后赤壁赋写的是月夜之游,但描绘的不再是江上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解析】这篇赋是作者在三个月后再游赤壁时所作,“严冬”一词不准确。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5分)译文:山显得高了,月显得小了,江水退落,石头显露出来。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5分)译文:回转身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曾”“几何”“江山”,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反”“听”“休”。【参考译文】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将要回到临皋亭去。两位客人跟着我,经过黄泥坂。这时候,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人影映在地上,抬头望见银白色的月亮。看看这四周景色很是愉快,于是边走边唱,互相应和。一会儿,我叹息说:“有了客人没有酒,有了酒没有菜肴;月光皎洁,微风清爽,怎么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客人说:“今天傍晚,撒网捕到一条鱼,大大的嘴巴,细细的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但是从哪里能弄到酒呢?”回去跟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收藏很久了,等着你随时取用。”于是带着酒和鱼,再次在赤壁下面游览。江里的流水发出声响,两岸陡峭的崖壁高达千尺。山显得高了,月显得小了,江水退落,石头显露出来。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提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稠密的野草,蹲在宛如虎豹的山石上,行走在盘曲、古老的树林中间,爬上鹘鸟建造高巢的崖壁,俯身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不能跟着我上来。我高声长啸,草木震荡;山谷回响,风起浪涌。我也感到凄凉悲伤、阴森恐怖,害怕得不能停留了。回转身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四周望去,寂寞空虚。恰好有一只孤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面飞来,翅膀有如车轮,黑色的裙子,白色的上衣,戛然长叫一声,擦过我的小船,一直向西面飞去。过了一会儿,客人辞去,我也睡觉。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衣,飘然轻快地经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明白了!昨天晚上,叫着从我船上飞过去的,不就是您么?”道士只是笑了笑,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2根据提示写出赤壁赋中对应语句。(6分,每空1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其中侧面描写的两句是:_舞幽壑之潜蛟_,_泣孤舟之嫠妇_。(2)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_惟江上之清风_,_与山间之明月_,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3)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_挟飞仙以遨游_,_抱明月而长终_。最新精品资料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练习题:17赤壁赋1 含解析)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