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柴诚敬习题答案08第八章气体吸收答案类别

  • 资源ID:148388204       资源大小:896.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柴诚敬习题答案08第八章气体吸收答案类别

第八章 气体吸收1. 在温度为40 、压力为101.3 kPa的条件下,测得溶液上方氨的平衡分压为15.0 kPa时,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6.6 g (NH3)/1 000 g(H2O)。试求在此温度和压力下的亨利系数E、相平衡常数m及溶解度系数H。解:水溶液中氨的摩尔分数为 由 亨利系数为 kPa 相平衡常数为由于氨水的浓度较低,溶液的密度可按纯水的密度计算。40 时水的密度为 kg/m3 溶解度系数为 2. 在温度为25 及总压为101.3 kPa的条件下,使含二氧化碳为3.0%(体积分数)的混合空气与含二氧化碳为350 g/m3的水溶液接触。试判断二氧化碳的传递方向,并计算以二氧化碳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已知操作条件下,亨利系数kPa,水溶液的密度为997.8 kg/m3。解:水溶液中CO2的浓度为对于稀水溶液,总浓度为 kmol/m3水溶液中CO2的摩尔分数为 由 kPa气相中CO2的分压为 kPa < 故CO2必由液相传递到气相,进行解吸。 以CO2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为 kPa3. 在总压为110.5 kPa的条件下,采用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测得在塔的某一截面上,氨的气、液相组成分别为、。气膜吸收系数kG=5.2×10-6 kmol/(m2·s·kPa),液膜吸收系数kL=1.55×10-4 m/s。假设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溶解度系数H0.725 kmol/(m3·kPa)。 (1)试计算以、表示的总推动力和相应的总吸收系数; (2)试分析该过程的控制因素。解:(1) 以气相分压差表示的总推动力为 kPa 其对应的总吸收系数为 kmol/(m2·s·kPa) 以液相组成差表示的总推动力为 其对应的总吸收系数为 (2)吸收过程的控制因素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绝大部分,故该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4. 在某填料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甲醇蒸汽。操作压力为105.0 kPa,操作温度为25 。在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2.126kmol/(m3·kPa)。测得塔内某截面处甲醇的气相分压为7.5 kPa,液相组成为2.85 kmol/m3,液膜吸收系数kL=2.12×10-5 m/s,气相总吸收系数KG1.206×10-5 kmol/(m2·s·kPa)。求该截面处(1)膜吸收系数kG、kx及ky;(2)总吸收系数KL、KX及KY;(3)吸收速率。解:(1) 以纯水的密度代替稀甲醇水溶液的密度,25 时水的密度为 kg/m3溶液的总浓度为kmol/m3 (2)由m/s 因溶质组成很低,故有 (3)吸收速率为 5. 在101.3 kPa及25 的条件下,用清水在填料塔中逆流吸收某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硫。已知混合气进塔和出塔的组成分别为y1=0.04、y2=0.002。假设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亨利系数为4.13×103 kPa,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45倍。(1) 试计算吸收液的组成; (2) 若操作压力提高到1013 kPa而其他条件不变,再求吸收液的组成。 解:(1) 吸收剂为清水,所以 所以操作时的液气比为 吸收液的组成为 (2) 6. 在一直径为0.8 m的填料塔内,用清水吸收某工业废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气体。已知混合气的流量为45 kmol/h,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0.032。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0.056 2 kmol/(m3·s)。若吸收液中二氧化硫的摩尔比为饱和摩尔比的76%,要求回收率为98%。求水的用量(kg/h)及所需的填料层高度。解: 惰性气体的流量为水的用量为 求填料层高度 7. 某填料吸收塔内装有5 m高,比表面积为221 m2/m3的金属阶梯环填料,在该填料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组分。已知混合气的流量为50 kmol/h,溶质的含量为5(体积分数);进塔清水流量为200 kmol/h,其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6倍;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气相总吸收系数为;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近似取为填料比表面积的90。试计算(1)填料塔的吸收率;(2)填料塔的直径。解:(1)惰性气体的流量为对于纯溶剂吸收 依题意(2) 由 填料塔的直径为8. 在101.3 kPa及20 的条件下,用清水在填料塔内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已知混合气的质量流速G为600 kg/(m2·h),气相进、出塔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5、0.000526,水的质量流速W为800 kg/(m2·h),填料层高度为3 m。已知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 0.9 X,KGa正比于G 0.8而于W无关。若(1)操作压力提高一倍;(2)气体流速增加一倍;(3) 液体流速增加一倍,试分别计算填料层高度应如何变化,才能保持尾气组成不变。解:首先计算操作条件变化前的传质单元高度和传质单元数 操作条件下,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m (1) 若气相出塔组成不变,则液相出塔组成也不变。所以 m m m 即所需填料层高度比原来减少1.801m。 (2) 若保持气相出塔组成不变,则液相出塔组成要加倍,即 故 m m m 即所需填料层高度要比原来增加4.910 m。 (3) W对KGa无影响,即对KGa无影响,所以传质单元高度不变,即 m 即所需填料层高度比原来减少0.609 m。9. 某制药厂现有一直径为1.2 m,填料层高度为3 m的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某气体混合物中的溶质组分。入塔混合气的流量为40 kmol/h,溶质的含量为0.06(摩尔分数);要求溶质的回收率不低于95%;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Y = 2.2X ;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气相总吸收系数为0.35 kmol/ (m2·h)。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近似取为填料比表面积的90。试计算(1)出塔的液相组成;(2)所用填料的总比表面积和等板高度。解:(1) 惰性气体的流量为 (2) m由 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为填料的总比表面积为由 由 填料的等板高度为 10. 用清水在塔中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已知混合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0.085,操作条件下物系的相平衡常数为26.7,载气的流量为250 kmol/h。若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5倍,要求二氧化硫的回收率为92%。试求水的用量(kg/h)及所需理论级数。 解: 用清水吸收, 操作液气比为 水的用量为 用清水吸收, 由 11. 某制药厂现有一直径为 0.6 m,填料层高度为6 m的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有害组分。现场测得的数据如下:V=500 m3/h、Y1=0.02、Y2=0.004、X1=0.004。已知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 Y = 1.5 X 。现因环保要求的提高,要求出塔气体组成低于0.002(摩尔比)。该制药厂拟采用以下改造方案:维持液气比不变,在原塔的基础上将填料塔加高。试计算填料层增加的高度。解:改造前填料层高度为 改造后填料层高度为故有由于气体处理量、操作液气比及操作条件不变,故对于纯溶剂吸收,由 故 因此,有操作液气比为填料层增加的高度为12. 若吸收过程为低组成气体吸收,试推导。解: 由 故 13. 在装填有25 mm拉西环的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空气中低含量的氨。操作条件为20 及101.3 kPa,气相的质量速度为0.525 kg/(m2·s),液相的质量速度为2.850 kg/(m2·s)。已知20 及101.3 kPa时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m2/s,20 时氨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m2/s。试估算传质单元高度HG、HL 。解:查得20 下,空气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Pa·s kg/m3由 查表8-6,查得20 下,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Pa·s kg/m3由 查表8-7,14. 用填料塔解吸某含二氧化碳的碳酸丙烯酯吸收液,已知进、出解吸塔的液相组成分别为0.008 5和0.001 6(均为摩尔比)。解吸所用载气为含二氧化碳0.000 5(摩尔分数)的空气,解吸的操作条件为35 、101.3 kPa,此时平衡关系为Y=106.03X。操作气液比为最小气液比的1.45倍。若取m,求所需填料层的高度。解:进塔载气中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 最小气液比为 操作气液比为 吸收因数为 液相总传质单元数为 填料层高度为15. 某操作中的填料塔,其直径为0.8 m,液相负荷为8.2 m3/h,操作液气比(质量比)为6.25。塔内装有DN50金属阶梯环填料,其比表面积为109 m2/m3。操作条件下,液相的平均密度为995.6 kg/m3,气相的平均密度为1.562 kg/m3。(1)计算该填料塔的操作空塔气速; (2)计算该填料塔的液体喷淋密度,并判断是否达到最小喷淋密度的要求。解:(1)填料塔的气相负荷为 填料塔的操作空塔气速为(2)填料塔的液体喷淋密度为 最小喷淋密度为 ,达到最小喷淋密度的要求。16. 矿石焙烧炉送出的气体冷却后送入填料塔中,用清水洗涤以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硫。已知入塔的炉气流量为2400 m3/h,其平均密度为1.315 kg/m3;洗涤水的消耗量为50 000 kg/h。吸收塔为常压操作,吸收温度为20 。填料采用DN50塑料阶梯环,泛点率取为60。试计算该填料吸收塔的塔径。解:查得20 下,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Pa·s kg/m3炉气的质量流量为 采用埃克特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 横坐标为 查图8-23,得纵坐标为 对于 DN50塑料阶梯环,由表8-10 和附录二分别查得1/m 故 解出 m/s 操作空塔气速为 由 圆整塔径,取=1.0 m 校核 ,故所选填料规格适宜。 取 m3/(m·h) 最小喷淋密度为 操作喷淋密度为 > 操作空塔气速为 泛点率为 经校核,选用=1.0 m 合理。16教学f

注意事项

本文(柴诚敬习题答案08第八章气体吸收答案类别)为本站会员(痛***)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