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资源ID:147641410       资源大小:22.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祭十二郎文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请归取其孥(nú)      形单影只(zh)          不省(xng)所怙(hù)   B、乃能衔(xián)哀致诚   虽万乘(shèng)之公相    丞相薨(hng)  C、其余奴婢(bì)        呜呼哀哉!尚飨(xing)   中年兄殁(mò)南方   D、并令守汝丧(sàng)   闻汝丧(sàng)之七日    吾不以一日辍(chuò)汝而就也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A、比(等到)得软脚病   辍汝而就(接近)     敛不凭(凭借)其棺  B、不省所怙依靠)     遽(突然)去吾而殁   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   C、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D、远具(准备)时羞     止(停止)一岁       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    B、将成家而致汝衔哀致诚    C、汝之子始十岁始速祸焉    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4、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         B/    C、/         D、/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将成家而致汝。    A、        B、        C、        D、    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B、将成家而致汝    C、去今之墓而葬焉        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B、又可冀其成立邪 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   D、未可以为信也   8、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你叔父超过了七天,才得到你丧亡的消息,于是就怀悲哀之情向你表达祭奠的诚意。    B、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继承先人的后代,在孙子辈中只有你,在儿子辈中只有我。    C、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邪?       唉!难道是真的这样吗?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D、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    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   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 D、本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    E、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元、王安石、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10、下列对课文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韩愈幼年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与十二郎虽是两辈人,但如兄弟,感情很深。 B、祭十二郎文是少为长祭。作者追以往,念后事,有切肤之痛,一字字,一句句,都从心底流出,跌宕顿挫,感人肺腑。 C、祭十二郎文中,作者用了九个“呜呼”,悲天抢地;四十个“汝”字,如对其人,一称叫、一伤痛、一悲切、一呜咽,催人泪下。D、全文贯注着一个“情”字,“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表明作者整篇都是用感情、用心血写成的。11、作者在祭文第八段中回忆叔侄二人在往来书信中讨论侄儿所患软脚病一事,作用是(  )A、探究侄儿的死因。 B、根本不相信侄儿死于软脚病。C、对侄儿是否死于软脚病仍持怀疑态度。D、对没能重视侄儿所患疾病的追悔莫及。12、作者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这话表达出怎样的心境?(     ) A、作者表示不再想活着了,愿与侄儿同去。 B、作者表示不想在人世间再追求什么,只求把儿女抚养成人而已。 C、作者表示以实现侄儿遗愿为自己最终心愿。 D、作者看到侄儿的死,深感活在世上真是一点意思也没有。二、简答、翻译题: 13、祭文开头一节叙写身世、家世的不幸有什么作用,请分两点陈述。14、文章细叙“二人三会三别,终因谋官求禄,行踪漂泊无定,不得会合而成永别”有什么作用。15、文章写少者、强者殁而长者、病者存,申写十二郎之死全出意料,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十二郎之死的悲 痛的? 16、文章中写自己“想到双方幼子的抚养和期望,又不得不回到求生的现实中来”时,连用两个“呜呼哀哉”有什么作用?                  17、翻译下列句子(第3题为划线句): (1)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                     (2)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3)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土,则如之何?”王曰:“己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 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三、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回答文后题目。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 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余九岁,憩书 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锱衣一章。适先生奓(zhà)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 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愈三年,予披官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íní,婴儿,这里指幼年时期)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1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汝以一念之贞(由于、因为)  B、虽命之所存(既然)  C、使汝不识诗书(如果、假使)  D、或未必艰贞若是(或许)  19、文中第一段文字,作者对其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分析了原因,作者认为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     )    A、袁枚妹妹自己坚持不肯解除婚约,“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不幸。    B、作者害了他妹妹,所以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C、“古人节义事”害了他妹妹,传统的封建礼教毒害了她,给她带来了不幸。    D、不良的教育害了他妹妹,中国古代的诗书都是害人的,所以作者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20、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段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自己弱冠粤行时幼妹“掎裳悲恸”、中 进士回家时妹妹“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等情景。    B、这一段文字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嫛婗情状”未能“罗缕纪存”,所以回忆得不够,这 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    C、这一段中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动人。    D、作者在记叙了往事之后,既后悔,又叹息,这一悔一叹,更直接抒写了无限眷恋、又觉无可挽回的 哀痛。  21、翻译“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参考答案1、D(“丧”应读sng) 2、A(A项“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B项“应”解释为 “应付”;D项“止”解释为“住”,“既”解释为“不久”“后来”。) 3、C(A项分别解释为“知道”和“探望”,B项分别解释为“使来”和“表达”,C项都解释为“才 ”,D项分别解释为“穷尽”和“处境困难”。) 4、C(分别为指示代词“那、那些”;人称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 ;人称代词“他、他们”。) 5、A(A项中的“而”均表示转折关系。) 6、B(“致”为使动用法,其余都是名词作动词。)       7、C  8、A(“愈”指韩愈自称,并非“超过”。)  9、B、E(B项中“独”与“孤”应互换,E项中的“范仲淹”应为“欧阳修”。)10、B(应该是“长为少祭”) 11、D         12、B13、(1)表明两人只好孤苦相依,未尝一日相离,因而感情特别深厚,为下文的抒情打下了基础。  (2)叙写嫂嫂“抚汝指吾而言”的一席家常话,更值得品味,流露出无比凄凉、无比悲痛之情。14、作者之所以这样不厌其烦地叙写,意在指责自己,反省自己为“求斗斛之禄”而带来无法挽回的悔恨,使人读来无限悲哀。15、文章先写自己未老先衰,再写长辈“皆康强而早世”,进而写自己将死而竟不死,显得特别悲哀。16、文中连用两个“呜呼哀哉”,表现了思绪的起伏跌宕,神情的无可奈何,使读者也不自觉地产生共鸣,坠入哀痛迷惘之中。 17、(1)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却早早地绝了后,你那么纯正聪明本来应该继承家业的却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2)唉,(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幸呢?(3)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玩。等他回来时,(朋友)却使他的妻子儿女挨冻受饿,怎么办呢?齐宣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三、18、B(应解释为“虽然”)19、C   20、B(“回忆得不够”表述不当)21、后悔当时没有将年幼时期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保存下来。

注意事项

本文(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本站会员(huo****ian)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