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医院建设施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资源ID:145397569       资源大小:1.23MB        全文页数:10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院建设施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由来11.2 编制依据21.3 评价目的和原则31.4 评价标准41.5 评价等级61.6 评价内容及重点71.7 保护对象7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82.2 社会经济概况122.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4第三章 工程分析213.1 医院现状213.2原医院现有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213.3原医院主要原有污染情况223.4医院现有问题和相关建议273.5 拟建项目概况283.6项目工艺流程及产物环节分析423.7项目供水及水量平衡453.8污染排放及治理463.9本项目运营后全院“三废”排放统计表593.10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613.11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614.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634.2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644.3 水环境影响分析684.4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694.5辐射环境影响分析70第五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影响分析71第六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726.1 污水处理站卫生防护距离及总平面布置调整建议726.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分析726.3 水环境保护措施分析736.4 固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756.5辐射环境保护措施分析786.6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分析786.7医院疫情发生处置方案786.8 环保设施(措施)组成及投资估算81第七章 环境风险分析827.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与重点827.2 风险识别及分析827.3 危险物质特性及安全防护措施837.4 评价等级837.5 风险防范措施847.6 安全应急预案857.7 环境风险结论89第八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08.1 环境效益分析908.2 社会效益分析918.3 经济效益分析91第九章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939.1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939.2营运期环境管理计划93第十章 公众参与9410.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依据9410.2 公众参与工作方式9410.4公众参与结论95第十一章 结 论9611.1 结论9611.2 建议102附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附2: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3:附图2 项目外环境关系图附4:附图3 项目监测布点图III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由来××县中医医院位于××县××镇民主村,始建于1956年10月,1989年10月更名为××县中医医院,2005年9月经县政府批准,增加第二名称“××县第二人民医院”。该院占地面积25760.4平方米,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是一所二级乙等医院,是××市120网络急救医院之一。现设职能科室有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财会室、总务科、信息科、预防保健科、设备科、图书室,共计9个;临床科室有中医内科,中医科儿科,中医妇科,骨伤科,西医内科(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西医外科(普外、脑外、泌尿),妇产科,肛肠科,针灸理疗科,口腔科,五官科,中医皮肤科,放射科,检验科,功能科,胃镜室室,共计16个。2008年门诊101280人次,收住院13086人次,开展各种手术1516台次,120急救出车995次。“5.12”汶川大地震,××县遭受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国家民政部、国家地震局和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三方面共同评估认定的重灾区之一。全县人员伤亡较重,受灾人口22.4万人,残疾人受灾1.01万人。××县地震新增一定数量的残疾人,急需新建专业化的康复中心为其提供服务,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依靠香港特区政府援助,××县提出建设二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为全县残疾人员提供服务。为此,××县中医医院决定在院内空地新建××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2009年11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雅发改审批2009170号文件下达了“关于××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批复中明确其总投资1200万元,同年12月,××县发展和改革局以汉发改投资2009254号文件下达了“关于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待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批复中明确其总投资1200万元,全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援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和有关规定,该项目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县中医医院特此委托西南交通大学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接受任务后,立即派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按环评技术导则规范要求,编制完成了××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有关部门审查。经评价单位调查核实,××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已建成,所以本次环评系补评。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 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文件环发(2001)56号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10)建设部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CJl462004);(11)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联合发布的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2007.07.1施行);(12)国务院国发200213号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13)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保护管理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14)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213号;(15)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环发200156号;(16)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省城市排水管理条例。(17)放射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3号令;(18)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2003年12月10日;(19)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3年6月16);(20)卫生部令第36号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003年10月15日);(21)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1号公布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 (2004年6月1);(22)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1.2.2 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HJ/T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2011)。1.3 评价目的和原则1.3.1 评价目的根据项目的可研报告和有关环境监测资料,分析工程在建设期间、建成投入营运期后可能产生的污染因子,估算污染源强,预测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及范围,分析存在的环境风险,并从环保角度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为项目的建设及运行管理提供环保依据。1.3.2 评价原则本评价坚持污染物“达标排放”、“三同时”和“总量控制”原则;坚持客观、谨慎的原则。1.4 评价标准1.4.1 环境质量标准表1-1 执行标准列表标准类别执行标准名称标准代号执行级别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域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环境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表1-5 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标准类别标准名称及代号执行级别标准值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SO2:年平均值0.06mg/Nm3日平均值0.15mg/Nm3小时平均值0.50mg/Nm3TSP:年平均0.20mg/Nm3日平均值0.30mg/Nm3PM10:年平均0.10mg/Nm3日平均0.15mg/Nm3NO2:日平均值0.08mg/Nm3小时平均值0.12mg/Nm3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pH:69;CODcr:20;BOD5:4;NH3-N:1.0;DO:5.0环境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昼间:60分贝 夜间:50分贝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及标准限值见表1-2、1-3。表1-2 执行标准列表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类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相关限值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2类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表1-4 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粉尘:120mg/m3,速率23kg/h(30米排气筒);SO2:550mg/m3,速率15kg/h(30米排气筒)无组织排放监控;1.0mg/m3废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pH:69;SS:70mg/L;NH3-N:15mg/L;CODcr:100mg/L;BOD5:20mg/L;石油类:5mgL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见下表厂界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II类昼间:60分贝 夜间:50分贝施工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标准)土石方:昼间75分贝,夜间:55分贝打桩:昼间85分贝,夜间:禁止结构: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装修: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表1-4续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控制项目排放标准预处理标准pH值(无量纲)6969化学需氧量(COD)浓度(mg/L)最高允许排放符合(g/床位)6060250250生化需氧量(BOD)浓度(mg/L)最高允许排放符合(g/床位)2020100100悬浮物(SS)浓度(mg/L) 最高允许排放符合(g/床位)20206060氨氮(mg/L)15-石油类520总汞0.050.05总铬1.51.5总银0.50.5总氰化物(mg/L)0.50.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5粪大肠菌群数(MPN/L)500500总余氯1)2(mg/L)<0.5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的工艺控制要求为:一级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氯3-10 mg/L。二级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氯2-8 mg/L。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作要求。医疗辐射标准:辐射执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固废执行标准:(1)医疗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固体废物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1.5 评价等级1.5.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建成运营后医院废水排放量约为318.6m3/d,排入院内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后,排入马家湾沟溪,最后汇入流沙河;待甘溪坝工业园区北部污水厂(××镇生活污水已纳入其中)建成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后再进入甘溪坝工业园区北部污水厂处理达一级标准A标准后再排入流沙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2011之规定的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的判定方法,污水排放量介于2001000m3/d之间,污水处理后水质复杂程度较为简单,因此确定本项目地面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5.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营运后,只有汽车尾气、食堂油烟废气、污水站异味、柴油发电机尾气,其排放量较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2008)规定的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原则和方法,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评价范围以项目为中心,边长为5km的正方形区域。1.5.3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本项目评价区域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标准区域,通过对该工程产噪情况分析,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较小,且受影响的人口无明显变化,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学环境(HJ2.4-2009)中的有关规定,确定本项目声学环境评价为三级评价。1.6 评价内容及重点1.6.1 评价主要内容调查和监测项目拟建址附近的大气、水、声等生态环境现状,并对现状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污染防治对策措施;1.6.2 评价重点根据拟建工程生产和排污特点以及区域环境特征,确定工程分析、水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营运期水环境影响、恶臭影响为评价重点。1.7 保护对象表1-6 环境保护目标序号敏感点方位、距离(m)备注1××县中医医院北边界外××镇商住楼距××县中医医院现北边界20医院外2××县中医医院现住院大楼康复中心距住院大楼50医院内3××县中医医院职工住宅楼康复中心距职工住宅楼78医院内4民主村农宅距西边界51医院外5马家湾沟溪距西北边界9医院外6流沙河水质距××中医院南边界1200医院外7办公业务综合大楼康复中心距综合大楼30医院内7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县位于××盆地西部边缘、大渡河中游,××省××市西南部,跨东经102°16至103°01,北纬29°05至29°43。东邻乐山市金口河区和眉山市的洪雅县,南连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西靠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和××市石棉县,北接××市荥经县。全境东西长71.45公里,南北宽70.1公里,幅员面积2349平方公里。××镇位于××地区××县北部,流沙河流域,属川西南高原与××盆地过渡地带。东邻万里乡和荣经县的凤仪乡,北接双溪乡,西与大田乡、南与富春乡接壤。南距县城25公里,北距××132公里。本项目位于××县××镇民主村。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2.1.2 地质地貌××县境地处川西地台边缘凹陷,龙门山前缘构造带南段,长期处于构造活动带与稳定地块之过渡带。北部、中部属龙门山褶断带,南部属芦山褶断带(××中台拗的单次级单元)。有宝兴复背斜等三大褶皱和红山顶冲断层等5大断裂。地层除无寒武、石炭系外,从元古界前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出露,岩浆岩类型齐全。××地貌以山地为主,复杂多样。从形态上看,高山、中山、低山、丘陵、河谷阶地种类繁多。从成因上看。褶曲构造,断层构造、流水、岩溶、重力、冰川等地貌,样样俱全。地貌成因分为:中部河谷堆积地貌和四周剥蚀、浸蚀构造中山、高山两大类型。地势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差悬殊。全县平均海拔1100米,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21座。最高峰是与泸定县交界的马鞍山,海拔4021米,最低点在永利乡大渡河出口岸边的白熊沟口,海拔550米,相对高差3471米。就海拔高低和表面形态分,全县地貌可分为四个类型,即高山区、中山区,低山丘陵区,阶地河谷平坝。拟建项目的地在唐家乡属阶地河谷平坝。2.1.3 水资源××县河流属岷江流域的大渡河水系,大渡河干流由西向东横贯县境中南部,因全县地势南、北两方较高,两岸河谷向大渡河对称倾斜,所以大渡河在境内的大小支流,都沿相反方向注入干流。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4条,还有94条河沟及1753条冲沟纵横分布在县境之内。(1)大渡河:为岷江最大支流,自北向南流入××,经泸定县、石棉县掉头向东,纳耍耍沟进入××县,经西街河口,在白熊沟口出县境东去,于乐山纳青衣江后汇入岷江。流经县境内河段长75.6公里,流域面积2171.5平方公里。县境内有86条大小支流纳入,大渡河落差250余米,平均比降3.31,多年平均流量1407立方米/秒,水力藏量达390千瓦以上。(2)流沙河:流沙河为大渡河在县境内最大支流,发源于飞跃岭西麓,流沙河是境内的主要河流,流域面积1170.3平方公里,全长71公里。主河道流量涨枯变幅大,年平均流量为22.9立方米/秒,最大径流量1020立方米/秒,最大含沙量96.6公斤/立米,是××省泥石流区域灾害较多、亦较严重的河流之一,主要功能为行洪和灌溉。本项目医院建有一套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排入马家湾沟溪汇入流沙河,待甘溪坝工业园区污水厂(××镇生活污水已纳入其中)建成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后再进入甘溪坝工业园区污水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流沙河。本项目医院的污水处理站高于马家湾沟溪和流沙河,并且医院污水处理站排放口位于农田一侧。环评要求,严格管理排放口排水,设专人专职管理,修建围堰,不得影响周围农田。(3)白岩河:白岩河发源于万里乡老鹰嘴,源头海拔2100米,纳钱家沟、小沟、范家沟、白沙沟、水桶沟、马烈河等溪河,于万工乡万场汇入大渡河。白岩河干流长度28.5公里,流域面积211.4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95立米/秒,天然落差2220米。2.1.4 气候气象××属川西南山地亚热带气候区,地势山高谷深起伏较大,从河谷到低山、低山到中山,有亚热带、温带、亚寒带之分。气候的特点是:一是垂直变化显著;二是降雨量集中;三是河谷地区较干热少雨;四是河谷低中山地带有向川西南干热河谷气候过渡的特色。××气温受地势的影响,海拔最大相对高差3471米,气温垂直差异很大。海拔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海拔1200米以下的河谷平坝区,年平均气温16以上;12001500米的中山区,年平均气温1316;15001800米的中山区为1113;18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低于11。县内四季的长短,也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河谷低山春长秋短,冬长于夏,四季分明。平坝河谷区,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春季回暖较早,2月末回春,日均温常达10以上。35月,回升幅度更大。6月中旬到9月,平均气温多在22以上,进入盛夏,夏季高温,但无酷热。气温月际变化较有规律,一般是2月气温开始回升,3至4月回升较快,递升至7月达最高峰,8月起开始下降,夏秋之交变化显著。10至12月下降幅度很大。1月为最冷月,气温年较差不大,气温日较差较大,最大月4月为11.2,最小的10至11月也有7.1,年平均为9。××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7.7,最高气温40.9,最低气温-29。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496.3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4%,多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年平均蒸发量1248.2毫米。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96天,有霜日数年平均15天,历年最多霜日32天,结霜初终间日数平均68天,初霜日大多出现在12月下旬,最早出现在11月中旬,终霜日结束在3月上旬前。××县年均降水量列××市最低值,全县降水的空间分布为河谷区东南部在750毫米以上,西北部750毫米以下;四周山区,随地势增高气流上升,降水均比谷地多,但超过海拔2000米的山区,由于水汽已大量消耗,降水量反而减少。万里、河南、片马是县内年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上的三个多雨中心。在时间分布上,县内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降水集中在5至10月,这一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县降水量的8090%,7、8两月最多。冬半年十分干旱(11月至次年4月),形成冬春干旱少雨,夏季降水集中。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大,年均降水量745.1毫米,冬春季(11月至次年4月)降雨量仅占年降雨量的12%,盛夏(7至8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45%。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南部、东南部多,北部、西北部少,中山区多,河谷坝区少。最大降水量为东部的万里乡,年降水量达976.1毫米,西北部的富庄镇为最少,年降水量仅539毫米。××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为冬少雪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干燥多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6.5,年日照1154小时,年蒸发量14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00天,年平均降雨量654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平均风速为1米/秒。2.1.5 土壤县内地质、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成土母质、地形、气候、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成土条件很复杂,所以形成的土壤类型繁多,共分为11个土类,20个亚类,24个土属,其中石灰岩土、紫色土、冲积土、红壤、棕壤、黄棕土壤等六个土类的土壤在耕地中的比重较大、质量好,是××重要的耕作土类。土壤类型属亚热带气候红黄壤带,垂直分布明显,随着海拔升高,土壤分布也有变化。2.1.6 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县在植被区划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的大渡河中、下游高山峡谷植被小区。在海拔1400米以下以软阔叶林类和梨、苹果、樱桃等经济林木为主;14002000米以云南松、杉木和核桃、板栗等粮油经济林木为主;22003000米为冷云杉等针阔混交林;3500米以上为高山灌木、草地;森林覆盖率达51.1%。全县有各类陆生野生动物77种,其中兽类 50种,鸟类27种。境内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珍惜动物黑金丝猴、大熊猫、扭角羚、金钱豹、云豹等和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动物岩羊、猕猴、短尾猴、水鹿等36种;鱼类主要有虎嘉鱼(猫子鱼)、鲤鱼、鲫鱼、鲢鱼、裂腹鱼(细甲鱼或叫乌邦鱼)、鲈鱼等品种,其中省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鱼类有产于大渡河的青石爬鮡、重口裂腹鱼、甲华裂腹鱼、齐口裂腹鱼、长须裂腹鱼和产于流沙河的鮈鲫鱼,鮈鲫鱼被列入了中国濒危保护动物红皮书,在我国仅分布于流水河;鸟类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白鹤绿尾红雉、红腹角雉等和国家级保护动物鹰鹊;植物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树种珙桐和三级临危树种桢楠。2.1.7矿产××矿产资源种类较多,现已发现花岗石、锰、钴、镍、铅锌、菱镁、磷、煤、白云岩、石灰岩、石砂岩、高岭土、水晶、石棉、萤石、砂金、硫铁、褐铁、赤铁、铬铁、菱铁、石膏、冰洲石、辰砂、锡石、钛、银、铜、雄黄、磁石、方解石、油砂等矿。花岗石分布于小堡、青富、河南、后域、富乡、三交等地;县内锰、钴、镍等金属矿床伴生有铜、铅、锌等矿;铅锌矿主要分布于唐家、马烈、片马、河南、乌斯河、富春、富泉等乡镇;菱镁矿主要分布于马烈、桂贤、顺河等乡;磷矿主要分布于万里、安乐、青富、市荣、富泉等乡;煤矿多为无烟煤,主要分布于宜东、建黎、河西、大岭、安乐、市荣、料林、后域等乡;白云岩主要分布于桂贤、顺河、乌斯河、马烈、皇木等乡镇;石灰石在县内分布广泛,以市荣、河西、大岭、后域、白岩、建黎、双溪、富泉、万工等乡为最多;乌斯河区域为矿产资源富集区。2.2 社会经济概况2.2.1历史沿革××县建置自汉始,古名为笮都县,隶蜀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置沈黎郡。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沈黎郡并入蜀郡置牦牛县。隋大业二年(606),改牦牛县为××县,隶临邛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临邛郡为雅州,××县隶之;武后大足元年(701),以××、飞越、大渡三县和阳山县置黎州(州治清溪),隶剑南道;中宗神龙三年(707),废黎州,××属雅州;玄宗开元四年(716)复置黎州,××隶之;天宝元年(742),改黎州名洪源郡,继改××郡,并飞越县入××县,隶剑南道。五代××隶雅州永平军节度使。宋欠德三年(965),××隶西川路;太宗至道三年(997),置黎州××郡,辖属不变;仁宗庆历六年(1046),通望县并入××县;嘉佑四年(1059),黎州××郡隶成都府路。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县置入黎州;十一年(1378),黎州长官司升安抚司,司治今清溪,直隶××布政司;十五年(1382)分司地置大渡河军民御千户所,治汉民,所治今富林。清顺治二年(1645),改××承宣布政使司为××省,县境曾归附南明永历帝和吴三桂。康熙二十年(1681)平吴三桂,合黎州千户所和大渡河千户所为黎大所,隶雅州,所治今清溪;雍正七年(1730)腊月,雅州升府,改黎大所置清溪县,县治今清溪,隶雅州府;嘉庆七年(1802),××改设五道,清溪隶建昌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建昌道为上川南道,清溪县隶之。中华民国成立,清溪县仍属上川南道,民国3年(1914),因清溪县与贵州省清溪县同音,复改名为××县;19年(1930)××直隶××省,24年(1935)划××为十八个行政督察区,××属第十七行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驻××;28年(1939)1月建立西康省××县隶之。1950年3月23日,人民解放军到达××,建立县人民政府于××镇,隶西康省××专业公署;1952年10月,县政府迁富林镇;1955年10月,西康省并入××省,××县属××省××专区;1981年××专区改成××地区,××县隶之;2000年××地区改称××市,××县属××省××市市辖县至今。××镇历史悠久,古为管都候国地域,汉初置沈黎郡,领牦牛县,清置××乡,康熙30年(公园1691年)置××县。“戊戌变法”时人口满五万才得以成立自治会镇所,故将周围诸乡并入,得九个半乡,因乡与襄同意,故名××。清末置××区,民国沿之。解放后1950年××县政府由清溪迁至××,1952年县政府迁往富林,××设镇。1958年××、大田、丰厚、双溪合并成立××人民公社,1959年恢复××镇,1992年撤区后丰厚与××合并。现××镇镇域面积82.5平方公里。××是××市人口第一大镇,2004年全镇有20个行政村,两个街道社区,总人口约5万人,其中镇区人口约3万人(含非农业人口,居住在城区的农业人口,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城镇建成面积约2.4平方公里,人均用地面积72平方米/人。2.2.2经济发展状况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68611万元,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466万元,同比增长7.5%,对GDP的贡献率42.0%,拉动经济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60237万元,同比减少1.9%,对GDP的贡献率-15.0%,拉动经济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55908万元,同比增长11.5%,对GDP的贡献率73.0%,拉动经济增长3.7%。2004年,农民人均全年纯收入达2280元,同比增加18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4元,同比增加708元。全县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围绕“椒、果、菜、桑、牧”基地建设,发展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引导农民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路子,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2.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为了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噪声状况,项目业主××县中医医院委托了××市环境监测站对本项目进行了现状监测,具体监测结果如下。2.3.1 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点位布置本次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设2个监测点,具体监测布点见表2-1,具体位置见附图。表2-1 大气监测布点设置编号监测点位方位与项目的距离1#项目东面商住楼本项目东北面177m2#项目北面的民主村农户本项目西北面167m2)监测项目项目环评本底监测项目确定为SO2、NO2、TSP。3)监测时间及监测频次监测时间:SO2、NO2、TSP监测时间为2013年6月20日-26日,连续7天,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现状监测。SO2、NO2、TSP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进行评价。具体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见表2-2。表2-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序号名称标准限值(mg/m3)标准来源小时平均日平均1SO20.500.15(GB3095-1996)二级标准2NO20.240.123TSP/0.304)采样及分析方法按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规定方法执行。(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因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园区确定以SO2、NO2、TSP为评价因子。2)评价标准评价区域空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的二级标准。3)评价方法大气环境现状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评价公式:式中:Iii种污染物的单项指数;Ci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Nm3;Si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Nm3。4)监测统计结果及评价结果(分别见表2-3、表2-4)表2-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表监测日期监测时段采样地点、监测项目及监测结果1#东面的商住楼2#北面的民主村农户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TSP)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TSP)6月20日2:00-3:000.0960.1010.0900.0940.1010.1058:00-9:000.0920.1010.0960.10014:00-15:000.0880.1000.0980.10020:00-21:000.0900.1010.0920.1016月21日2:00-3:000.0900.1010.1200.0960.1010.1138:00-9:000.0900.1000.0940.10114:00-15:000.0940.1010.0880.09820:00-21:000.0900.0980.0900.1016月22日2:00-3:000.0920.1000.1280.0900.0980.1158:00-9:000.0940.1010.0920.10014:00-15:000.0960.0980.0940.10120:00-21:000.0940.1000.0900.1016月23日2:00-3:000.0900.1000.1200.0940.1000.1228:00-9:000.0920.1010.0960.10114:00-15:000.0940.1010.0940.09820:00-21:000.0980.0980.0900.1006月24日2:00-3:000.0920.1010.1230.0880.1000.1058:00-9:000.0880.0980.0880.10014:00-15:000.0940.1000.0880.10120:00-21:000.0920.1010.0940.0986月25日2:00-3:000.0860.1000.1320.0920.1000.1128:00-9:000.0900.1000.0940.09814:00-15:000.0880.1010.0960.10120:00-21:000.0940.0980.0940.1006月26日2:00-3:000.0940.1000.1170.0900.1000.1208:00-9:000.0960.1010.0920.10114:00-15:000.0940.0980.0940.10120:00-21:000.0900.1000.0980.098表2-4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评价因子监测值(mg/Nm3)Pi值评价标准(mg/Nm3)备注SO20.086-0.0980.172-0.1960.50评价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NO20.0098-0.1010.408-0.4210.24TSP0.09-0.1320.3-0.440.305)分析评价从监测及评价结果可知,评价区域2个大气采样点SO2、NO2、TSP三个项目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各浓度值单项标准指数均小于1;因此,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布点项目产生污水经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北侧的马家湾沟溪,汇入所在区域内的水体流沙河,地表水共设置3个监测断面,地表水监测断面设置见附图和表2-5。表2-5 水质监测断面位置编号断面位置#马家湾沟溪在污水站排污口上游0.2公里处#马家湾沟溪汇入流沙河上游0.5公里处#马家湾沟溪汇入流沙河下游1.5公里处2)、监测因子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为:pH、CODCr、BOD5、DO、氨氮、粪大肠菌群、石油类等共7项。3)采样时间及监测频率pH、CODCr、BOD5、DO、氨氮、粪大肠菌群、石油类监测时间为2013年6月2526日,连续监测2天,每天采样一次。4)采样及分析方法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推荐的方法进行。(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因子根据地表水质量标准,确定以pH、CODCr、BOD5、DO、氨氮、粪大肠菌群、石油类为评价因子。2)评价标准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地表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类标准。3)评价方法为直观反映水质现状,科学评价水体中污染物是否超标,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单项质量指数法数学模式如下:对于一般污染物式中:Pi单项质量指数; Ci评价因子i的实测浓度值(mg/L); Si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mg/L)。对具有上下限标准的项目pH,单项指数模式为: (pHi£7) (pHi>7)式中:pHipH实测值; pHsd评价标准中pH的下(上)限值。对于DO,其单项指数模式为: 式中:DOf某水温、气压下河水中的溶解氧饱和值(mg/L);DOj监测点j的溶解氧浓度(mg/L);DOs溶解氧的地表水水质标准(mg/L);T水温()。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1,表明该项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指数水质指标,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1,表明该项水质参数到达或优于规定的水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满足使用要求。4)监测及统计结果各监测断面的监测及现状评价结果列于表2-6、表2-7和表2-8。表2-6 地表水质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L监测地点、时间监测项目及监测结果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石油类粪大肠菌群菌群1#马家湾沟溪在污水站排扣上游0.2公里处6月25日8.49.311.41.20.3490.0123306月26日8.39.310.81.10.3660.0102602#马家湾沟溪在汇入流沙河上游0.5公里处6月25日8.59.312.81.40.3690.0123306月26日8.49.312.31.20.3380.0152703#马家湾沟溪汇入流沙河下游1.5公里处6月25日8.19.310.21.10.3610.0162606月26日8.59.313.61.40.3800.010330备注:1、pH值现场测定,无量纲。其余单位:mg/L。表2-7 马家湾沟溪地表水质现状评价结果 单位:mg/L项目评价标准监测数据及评价结果监测值范围(mg/L)单项指数pH6-98.3-8.40.922-0.933DO59.3CODCr2010.08-11.40.504-0.57BOD541.1-1.20.275-0.300氨氮10.349-0.3660.349-0.366石油类0.01-0.012粪大肠菌群(个/L)10000260-3300.26-0.33表2-8 流沙河地表水质现状评价结果 单位:mg/L项目评价标准监测数据及评价结果监测值范围(mg/L)单项指数pH6-98.1-8.50.900-0.944DO59.3CODCr2010.2-13.60.51-0.68BOD541.1-1.40.275-0.35氨氮10.338-0.380.338-0.38石油类0.01-0.016粪大肠菌群(个/L)10000260-3300.26-0.335)分析评价根据以上地表水的统计结果及评价分析可见,地表水评价河段中的pH、CODCr、BOD5、DO、氨氮、粪大肠菌群、石油类等共7项指标在各监测点位所测得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2.3.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1)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即Leq。(2)监测点位布置分别在项目周边布设4个噪声监测点。(3)监测频率监测2013年6月26日27日,监测2天,昼、夜各监测两次。表2-9 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点位编号位置1#拟建场界东侧1m处2#拟建场界南侧1m处3#拟建场界西侧1m处4#拟建场界北侧1m处(4)监测方法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2348-2008)的规定进行监测。(5)评价标准评价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2类标准。(6)监测结果及评价表2-10环境噪声现状监测评价结果 Leq:dB(A)序号测点名称6月26日6月27日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场界东46.537.444.636.62#场界南45.136.745.236.83#场界西44.737.145.037.04#场界北民主村农户44.437.145.036.8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60506050由表2-10所有监测点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表明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第三章 工程分析3.1 医院现状××县中医医院位于××县××镇民主村,始建于1956年10月,1989年10月更名为××县中医医院,2005年9月经县政府批准,增加第二名称“××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5760.4平方米,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是一所二级乙等医院,是××市120网络急救医院之一。医院现有病床编制350张。现有在职职工和卫生技术人员240人。××省××市环境保护局于2010年11月11日下达关于××县中医医院灾后重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批复文件见附件)医院现有规模:住院部350张病床,办公业务综合大楼日最大接待门诊量1000人、日最大接待急诊量50人。目前,该院现有住院大楼1栋、办公业务综合大楼1栋,食堂1栋(1层为食堂,二层为文体娱乐中心)、职工住宿楼1栋,共7层,污水处理站1座。其中住院大楼一层为中、西药房、门诊、急诊科、收费挂号、胃镜室、皮肤科、肛肠科、针灸理疗、放射科;二层为妇产科住院部(包括待产、产房、妇科疾病住院治疗)、功能科、检验科;三层为内科住院部;四层为综合科、康复科;五层为外科住院部;六层为医院行政办公楼;七层为手术室。办公业务综合大楼(6层)总建筑面积5800m2(含门诊部4200m2、急诊部700m2、行政管理900m2)、医技科室及保障系统总建筑面积3200m2(含医技科室用房2100m2、保障系统用房1100m2即DR机房、消毒供应中心、中心供氧及负压房、洗浆房、医疗废物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工作用房、公共厕所、配电房、太平间等)。3.2原医院现有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医院现有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3-1。表3-1 医院现有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表工程分类项目名称建 设 内 容主要环境问题备注主体工程住院大楼共7层,总建筑面积9650m2,一层为综合科住院部;二层为妇产科住院部(包括待产、产房、妇科疾病住院治疗);三层为内科住院部;四层为综合科住院部;五层为外科住院部;六层为综合科住院部;七层为手术室。医疗废物(手术、包扎余物,化验检验残余物,传染性废物、放射性废物,污水站污泥);医疗废水(综合医疗废水,含病原体医疗废水、放射性医疗废水、化验医疗废水);辐射污染隐患。现有办公业务综合大楼共6层,总建筑面积7884m2,一层为急诊科、中西药房、收费挂号、医药费报账、出入院处、发热留观室、腹泻留观室,总建筑面积1504.47m2;二层为门诊室,总建筑面积1210.87m2;三层为肛肠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总建筑面积1260.9m2;四层为检验科、胃镜室,总建筑面积1260.9m2;五层为行政办公楼、功能科,总建筑面积998.04m2;六层为会议室、图书室、档案室、体检中心,总建筑面积998.04m2。辅助公用设施工程变配电100m2噪声现有柴油发电机房1台246KVA柴油发电机组废水、噪声液氧罐V2m3供应科蒸汽消毒太平间100m2办公及生活设施食堂及文体娱乐中心2层总建筑面积85m2生活废水、生活垃圾、食堂油烟现有职工宿舍1栋7层行政办公楼住院大楼的第六层,总建筑面积1058m2生活废水、生活垃圾自行车停车场100m2门卫、收发室20m2地面停车场车位20个噪声、废气环保设施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设施一套废水废气污泥现有医用固废处理焚烧房60m2废气、恶臭放射废物密闭收集箱5m3其他绿化面积4055.4m2枯枝败叶绿化率303.3原医院主要原有污染情况3.3.1现有污染源及环保措施3.3.1.1废水污染源及环保措施1、污染源分析××县中医医院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废水来源如表3-2所示。表3-2 废水来源一览表序号废水类型来 源数量(m3/d)排水量(m3/d)1住院废水主要来自非传染病区病房病人及住院部陪护人员排水。171.5154.352门诊废水主要来自门诊部门病人及陪护人员排水。62.556.253洗衣房废水主要来自于清洗病号服及病床床单被套。26.724.034医护人员办公废水医护人员在上班期间所产生的生活废水。9.08.15医院职工宿舍楼废水医院职工楼居民产生的生活废水。12.010.86食堂废水医院食堂每天产生的餐饮废水。7.56.75合计289.2260.28现××县中医医院医疗废水量为171.5 m3/d,经消毒处理后排入医院现有污水处理站调节池,食堂餐饮废水7.5 m3/d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调节池,职工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约21 m3/d,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调节池,废水量共计约289.2 m3/d,排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算,共计约260.28 m3/d。2、医院废水处理措施××县中医医院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由医院单独的废水衰减池处理达标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化验检验废水比较复杂,有含有酸、碱、悬浮固体、BOD、COD和动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分别单独收集,根据废水性质单独预处理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医院不能处理的含重金属的化验废水,收集后定期送危废处置中心处理。医疗废水经消毒杀菌处理、食堂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医院的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到(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医疗机构及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后,近期排放入医院南面的马家湾沟溪,最终汇入受纳水体流沙河;远期待甘溪坝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后排入其深度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流沙河。3、污水处理站医院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为:“预处理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A-O工艺流程)二氧化氯接触消毒”。办公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前部设置自动格栅。调节池内设提升水泵,污水经提升后进入厌氧池进行生物处理,厌氧池出水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院建设施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