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 资源ID:144266378       资源大小:20.5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松鼠和松果 教学手段及目标: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拼音已较掌握,课文基本读通,生字已能通过拼音自己认读;但对课文只是很浅的理解,真正读懂课文还需靠老师讲,所以教学方法应是基础的让学生自学,较难的由老师带学。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视觉上的冲突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所以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形象化.感性化,效果良好。我想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四、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的作用一、猜谜、导入新课、分析课题、质疑(分钟)出示谜语: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学生答后出示松鼠图)出示松果图,问:这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 板书课题:  松鼠和松果问:看到松鼠和松果你有什么疑问吗?揭示谜底:  松鼠。观图答:松果。   仔细看图,按自己的理解回答。  学生质疑。投影图(形象、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好的导入了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0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老师巡视指导)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效果。    、让学生分段朗读。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文后,在文中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1)小组内讨论识字的方法,记忆的方法。(2)全班交流汇(3)分段朗读。用投影显示生字,效果会好些。三、感悟文意、指导朗读(25分钟)、通过初读课文,你们知道松鼠和松果有什么关系吗?、老师范读,(音乐与投影并用)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小松鼠的情感变化:高高兴兴吃松果担心以后没有松树了很高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欣喜地看到自己种的松果长成了小树对将来充满了希望。听读感悟后贴图画(按以下排列):高兴动脑担心快乐。、同学们,你喜欢哪个表情的小松鼠呀?那就朗读哪部分内容。(教师随时指导。)、提问:小松鼠为什么要栽松果?引深到人类也应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来一起朗读课文。、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吧。 学生按自己的看法答。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这篇童话的美语言美,以及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用心感受小松鼠心情及表情的不断变化,并排列出来。发表看法。先练读,再汇报交流(要求读出各段相应的感情)。答:光吃不种以后一棵松树也没有了,也就没有吃的了。  带着感情、表情和动作齐读课文。用录音配乐烘托气氛,用投影图增加直观效果。 投影显示贴图使观看清楚。学生读时放录音配乐,学生兴趣更高。 五、案例反思     、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 由于学生的拼音已掌握较好,我采用了让学生预学生字、个别字老师带学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事先预读课文,简单理解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学生也完成的较好。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己答出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答,不包办。课后的作业讲故事、画未来都可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他们以发挥的空间。、让信息技术手段在课文中较好的发挥作用:在本课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对学生学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像最开始的猜谜后出示投影图、学习生字用投影显示、讲课中用录音配乐烘托气氛。用投影图的出示增加直观效果,在学生读课文或讲故事时配乐,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以启发式教学带领学生学课文:对课文进行学习分析时,教师不是一味地讲或读,而是采用了引导启发得手段,学生能说的让他们尽量说,老师只是在学生确实无法弄懂的情况下才讲解,以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使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

注意事项

本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为本站会员(xt****7)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