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纺纱学》总结3

  • 资源ID:137252070       资源大小:1.08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纺纱学》总结3

绪论 一、棉纺系统与工艺流程1. 普梳系统普梳纱 配棉开清棉梳棉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粗纱细纱熟条半熟条生条棉卷 2、精梳系统精梳纱 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准备精梳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 3、棉与化纤混纺系统(涤棉混纺)混纺纱4、纺纱的强力和混纺比有关,在某一混纺比时出现强力最低值,此时的混纺比称临界混纺比。第一章 纺纱原料的选配一、配棉目的:(1)合理使用原棉,多种搭配,取长补短 (2)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3)节约用棉,降低成本方法:传统配棉方法(分类排队法)和现代配棉方法。1.原棉的分类(概念):根据原棉的性能及不同纱线的要求,把适纺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称。(1)分类原则:先细特,后中粗特纱;先重点,后一般或低档产品。(2)分类时应考虑的因素成纱要求:普梳纱用细绒棉、精梳纱用长绒棉。到棉趋势:原棉资源差的少用,好的多用。气候条件:如高温高湿条件应选择成熟度好、含杂少的原棉。指标的平衡:成纱质量指标的某项较好或较差时,应调整配棉成分。2、排队(概念):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分成几队,把产地、性质相近的原棉排在一队内,当一批原棉用完,将同队内另一批原棉接替上。原棉排队时的注意事项主体成分:配棉时选择若干队性质相近的原棉作为主体。主体成分应占70%左右。队数安排:56队交叉抵补:接批时后一批原棉的某项指标太差,选用另一队对应质量较好原棉同时接批。 勤调少调:接批时每次调动的比例小些,调动的次数多些。如,某批原棉混用25,接近用完前,先将后批原棉用上15,前批棉用完后再将后批棉增加到25。 二、原料混和方法:(1)棉包混合(散纤维混合):适于纯棉、纯化纤、化纤混纺纱。(2)条子混合 :适于棉与化纤混纺。(3)称重混合 :适于混纺比要求较高的化纤混纺。混纺比: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干重计算的比例 投料比: 混纺时以混纺纤维湿重计算的投料比例 1.棉包混和、称量混和:式中:Xi¾第i种纤维的湿混纺比Yi¾第i种纤维的干混纺比Wi¾第i种纤维的实际回潮率()。 例1:涤粘混纺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的实际回潮率为0.4%,粘的实际回潮率为11,求两种纤维的湿重混纺比? 解:将已知数据代入式得:即投料时涤按62.68%,粘按37.32%的湿重混比计算重量和包数。2.条子混和 式中:Yi¾第i种纤维的干混纺比(i=1,2);Ni¾第i种纤维的条子根数(i=1,2);Gi¾第i种纤维条子干定量(i=1,2); 例2:涤/棉混纺设计干混比为65/35,在并条机上混和,初步确定用4根涤纶条和2根棉条喂入头道并条机,涤纶条的干定量为18g/5m,求棉条的干定量? 解:将已知数据代入式(1-3-2) 得:即在涤棉混纺时,采用4根涤条,2根棉条混和,棉条定量为19.38g/5m 3.混和体性能指标的计算:X=X1A1 + X2A2 + X3A3 + +XnAn = 式中:X ¾ 混和体的某项性能指标; Xi ¾ 第i种纤维的某项性能指标; Ai ¾ 第i种纤维的混用百分比。第二章 开清棉一、抓棉机的种类:1. 环行回转式:如FA002 2. 往复直行式:如FA006环行回转式抓棉机:打手的结构特点:1.刀盘锯齿:抓取角10,刀尖角60 。2.稀密刀齿:里稀外密(9、12、15),目的:补偿打手径向的抓棉差异。3.各盘刀片3个一组,相对于圆盘平面作左斜、平行、右斜分布。使抓棉点互相错开。打手的运动:1.打手自转:实现对原棉的抓取。 2.打手环行:实现对原棉的多包抓取,0.592.96r/min。3.打手升降:实现对原棉的连续抓取,每绕一周下降36mm。 往复直行式抓棉机特点:(1)2只抓棉打手,2组肋条;刀盘锯齿均匀排列;3只压棉罗拉。(2)双向往复运行。(3)左右打手反向旋转,盘齿斜向相反。(4)前面手低于后面的打手。影响开松的工艺参数: 1.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 :小,好 2.抓棉打手的转速:高,好 3.抓棉打手间歇下降的距离:大,差 4.抓棉小车的速度: 快,差 二、混棉机类型 (1)多仓式(610仓) (2)棉箱式:如ZFA026,以混棉为主;A092A,以均匀给棉为主。多仓混棉机FA022混棉机(如FA022-6)1、特点:输棉帘将棉筵直接喂入清棉机,供棉稳定,减少棉结的产生。2、空仓喂料 自然梯度:先依次将各仓喂满,再开车自动运转。 人工梯度:先人工控制各仓喂料高度差,再开车自动运转。3、混和原理:时差混和(课本P45)各仓同时输出的原料是不同时喂入的。4.棉仓个数 个数越多,混合效果好。5.光电管安装高度 低,混和延时大,但太低会空仓(后方机台故障),一般安装在棉仓高度的1/3-1/2处。FA025多仓混棉机1.工作特点:同时输入、多层并合、先后输出、多层混和。2.混合原理:程差混棉同时喂入的原料因路程差而不同时输出。(二)ZFA026型自动混棉机作用分析1. 混和作用分析原理:夹层混和(横铺直取),棉层通过摆斗往复平铺后,由角钉帘同一时间内多层垂直抓取各配棉成分。2. 开松作用分析 (1)角钉帘子对棉堆的高速抓取; (2)角钉帘子与压棉帘间的撕扯; (3)角钉帘子与均棉罗拉间的撕扯; (4)打手对棉块的快速剥取和打击; (5)打手与尘棒对棉块的撕扯。三、自由打击和握持打击的特点:1.自由打击:棉块在无握持状态下接受打击。开松作用缓和、纤维不易损伤、杂质不易破碎、除杂效果稍差。 2.握持打击:棉块在握持下接受高速打手打击。打击力大、除杂作用强、杂质容易破碎、纤维容易损伤。 在工艺流程中的排列位置:先自由,后握持。在各开棉机上的应用:自由打击开棉机:(一)六辊筒开棉机(如A034A、FA104)(现已淘汰)(二)轴流开棉机(单辊筒轴流开棉机、)卧式角钉辊筒,对自由状态下的原棉进行打击和扯松。原料入口和出口分别在辊筒的两端。轴流开棉机的工作过程:单辊筒轴流开棉机:棉流绕辊筒2.5圈,3次通过尘格而外出双辊筒轴流开棉机:1、两辊筒平行排列,转向、转速相同;2、棉流落在两辊筒之间,3、受自由打击和扯松;棉流绕2-3周输出;(三)FA101型四剌辊开棉机握持打击开棉机:豪猪开棉机豪猪开棉机的工作过程清棉机的均匀作用是如何进行的:天平调节装置(均匀控制机构)(1)作用:当棉层厚度发生变化时,天平罗拉速度改变,使单位时间内的喂棉量不变。(2)机构分析及调节过程: 棉层天平杆头端(尾端)平衡杠杆上摆双杠杆逆时针摆动铁炮皮带向铁炮小头移动被动铁炮减速天平罗拉减速。均匀成卷作用:平调节装置改善棉卷的纵向均匀度;上下尘笼的均匀吸附和并合改善棉卷的横向均匀度。四、开清棉机械组合组合原则:精细抓棉、混和充分、逐渐开松、早落防碎、以梳代打、少伤纤维、防火防爆。A045凝棉器的作用 (1)输送棉块 (2)排除短绒和细杂配棉器的作用:均匀配棉,一台开棉机®23台清棉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间道的作用:将各台机械联接起来,并输送棉流。并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机器。第三章 梳棉一、梳棉机的结构梳棉工序的任务:a.梳理:使棉束®单纤维(锡林、盖板作用) b.除杂:清除杂疵、短绒c.混和:进行单纤维间的混和 d.成条:制成均匀的棉条梳棉机结构简图(课本P57)给棉罗拉和给棉板(1)给棉罗拉 与给棉板共同握持棉层,使刺辊在整个棉层横向进行开松与分梳。为使棉层握持牢靠、均匀,罗拉表面有齿形沟槽或小菱形花纹,并在罗拉两端加压。 (2)给棉板工作表面为光滑的弧形,有一鼻尖。为使棉束尾端不致于过早滑脱,要求:握持力:A®B逐渐增加,B点最大;隔距:A®B逐渐减小;偏心距e:给棉板圆弧与给棉罗拉中心的距离;二、两针面间的作用及条件两针面间的作用:分梳作用、剥取作用、提升作用(棉和化纤的梳理中提升作用较少)V2V1V2V2基本条件:两针面具有一定的针齿密度(500-1000枚/平方英寸)、两针面具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间的隔距很小(6-13C)。V1V1分梳作用剥取作用提升作用1、分梳作用条件与特点 条件: a. 针齿平行配置 b. 一针面针尖迎着另一针面的针尖相对运动(图中VB>VA)特点:两针面均有抓取和握持纤维的能力,纤维束一分为二。可用以实现纤维从一个针面向另一个针面的转移。2、剥取作用条件与特点条件:a.针齿交叉配置; b. 一针面的针尖从另一针面针齿背上越过(顺着针尖)特点:快速针面抓取纤维,慢速针面释放纤维。3、 提升作用条件与特点条件:a.针齿平行配置;b. 相对运动方向顺着对方针尖(V2>V1)特点:两针面都不抓取纤维,只是使纤维自针隙提升至针尖位置。二、梳棉机的新技术给棉方式:逆向喂给(下喂棉):棉层喂给方向与刺辊分梳方向相反,易损伤纤维。图顺向喂给(上喂棉) :棉层喂给方向与刺辊分梳方向相同,纤维损伤少。图(a)(b)盖板回转方向1、顺向回转:工作盖板移动方向与锡林转向一致。作用分析:刚进入盖板区的纤维在清洁盖板的作用下得到较好的梳理,而在出盖板区时,盖板充塞已接近饱和,纤维得不到细致的梳理。纤维受到的梳理作用逐渐减弱,效果不是最理想。2、反向回转:工作盖板移动方向与锡林转方相反。作用分析:进入盖板区的纤维先被有充塞的盖板粗略地梳理,在出盖板区时又被清洁的盖板细致地梳理,梳理由粗到细、逐渐加强,纤维不会浮于针面被搓成棉结,分梳效果较为理想。前固定盖板:补充梳理,有利于纤维的伸直和提高棉网质量。后固定盖板:预梳理,为锡林盖板区的细致梳理创造条件。小漏底:托持纤维,排除短绒。(新机型以分梳板代替小漏底) 多刺辊系统:如三刺辊系统三、(1)锡林与刺辊的速比 设纤维在转移开始时被锡林抓取,在接近后罩板以前转移:式中:Vc锡林表面线速度;Vt刺辊表面线速度; S转移区长度; L纤维长度。 棉纺时常1.51.8;化纤取1.92.2影响锡林、盖板梳理的因素(1)锡林速度和直径 速度,梳理效果(通过工作区的针齿多,离心力大,锡林负荷轻);是高产优质的必要措施。 直径,线速度小,分梳效果(为保证梳理效果锡林转速应),但离心力削弱了针齿的握持力,应减小针布工作角。(2)锡林与盖板的隔距(小于0.25mm) 隔距,抓取纤维的能力强,梳理效果好;棉结少。锡林盖板五点隔距,近口大出口小。 (3)针布规格齿密和齿高:锡林,矮、密;盖板,高、稀针齿角度:针齿锋利梳理好(4)梳棉机的产量 产量高,锡林盖板的针面负荷增加,梳理效果差。要提高产量且保证质量,必须相应提高锡林与刺辊的速度。 (5)锡林周围附加分梳元件的数量(6)盖板回转方向四、锡林、盖板的除杂作用(1)除杂作用 除杂内容:杂质和短绒 短绒、杂质转移到盖板后,因向下只有抓取力没有离心力而不易再回到锡林上。 除杂方式:盖板花和抄针花的排除 盖板花:杂质+纤维(短纤维40),生产中排除。 抄针花:锡林中的杂质和纤维,通过抄针的方式排除。影响除杂的因素: 盖板速度:速度快,每块盖板花量略有减少,但总盖板花量有所增加。 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的隔距:隔距小,纤维易被锡林针齿抓取,盖板花减少。 前上罩板的高低位置: 位置高时,纤维易被锡林针齿抓取,盖板花少。反之,盖板花多。 因调节麻烦,一般不调节此参数。对以上调节盖板花的方法:当需大幅度大面积调节盖板花数量时,采用调节盖板速度的方法;调节个别机台并小幅度调节时,调节前上罩板与锡林的隔距。五、梳棉机的混和作用分析: 纤维在两针面间的分梳与相互转移,使同一时间喂入的纤维不同时输出,不同时间喂入的纤维同时输出。均匀作用分析:(1)纤维在锡林与盖板间反复转移:纤维多的地方盖板针齿从锡林抓取纤维,少的地方锡林抓取盖板上的纤维,故纤维层更均匀。(2)道夫的凝聚:道夫单位针面凝聚的纤维量是锡林单位针面的几十倍,故输出棉网在短片段上较喂入棉层均匀。(3)棉网汇合成条:纵向均匀度又进一步改善。生条的短片段均匀度较好。六、纤维弯钩情况:被道夫握持的纤维另一端受到锡林的快速梳理而拉直,输出时伸直端在前,握持端在后,而使生条中后弯钩纤维居多。大圈条: 圈条直径大于条筒半径,条子圈出条筒中心。小圈条:圈条直径小于条筒半径,条子不越出条筒中心。第四章 精梳 一、精梳工序的任务 1.排除生条中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 2.排除条子中的杂质和棉结。 3.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和分离,并制成精梳棉条。精梳过程的特点 握持梳理:一次完成一个须从的梳理,先握持后端梳前端,再握持梳理过的前端梳后端。二、精梳准备机械1、预并条机:并条工序通用 2、条卷机 3、并卷机 4、条并卷联合机(条卷、并卷组合)3和4为精梳准备专用机械。精梳准备工艺流程1.并条条卷工艺(条卷工艺):梳棉棉条并条机条卷机总并合数(分并1 ×分并2)(68)×(2024)120192E总:(68)×(1.11.4) 6.6 11.2小卷特点:横向有条痕,钳板横向握持不匀,精梳落棉多。工艺流程短,投资少,目前国内应用较多。 2.条卷并卷工艺(并卷工艺):梳棉棉条条卷机并卷机 总并合数:(2024)×6120144 E总:(1.11.4)×(68)6.6 11.2 小卷特点: 成形良好,层次清晰,且横向均匀度好,有利于钳板的握持,落棉少;产量低,一套只能供应5-6台精梳机。 3.条并卷工艺: 梳棉棉条并条机条并卷联合机总并合数:(68)×(1620)×3=288480 E总:(68)×(25)=1240 特点:小卷横向均匀,牵伸大,纤维伸直好,但小卷易粘连,对车间温湿度要求高;占地面积大。精梳准备工序的偶数法则 当喂入精梳机的纤维呈前弯钩时,易于被梳直进入棉网。梳棉生条后弯钩纤维居多,为保证喂入精梳机的多数纤维呈前弯钩状态,在梳棉与精梳之间的准备工序应按偶数配置。工序道数与纤维弯钩方向的关系 三、掌握精梳机各主要机构的作用主要机构(1) 喂入机构给棉罗拉:随钳板前后摆动的同时,间歇回转(2) 钳持机构上、下钳板:前后摆动,钳口开启闭合(3)梳理机构锡林:定轴回转,1/4周有针齿,梳理被钳板握持的须丛前端顶梳:前后摆动,12排针,梳理被锡林梳理过的须丛后端(4)、分离机构:分离罗拉、皮辊:倒转、静止、顺转,将梳好的须丛搭接并输出。 有的机器只有倒转和顺转。钳次:精梳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称为一个钳次,在一个钳次中,锡林回转一转,钳板摆动一个来回。四、精梳机运动的四个阶段 精梳机每一工作循环分为精梳锡林梳理、分离前的准备、分离接合与顶梳梳理、梳理前的准备四个工作阶段。锡林梳理阶段(1)开始与结束开始:第一排针接触棉丛结束:末排针脱离棉丛(2)主要机件的运动 钳板:钳口闭合,钳板先后摆再前摆;梳理速度由快到慢变化锡林:梳理棉丛给棉罗拉:停止给棉顶梳:先后摆再前摆(未参与梳理)分离罗拉:处于基本静止状态。分离前的准备阶段 (1)开始与结束开始:锡林梳理结束;结束:棉丛到达分离钳口。(2)主要机件的运动钳板:继续前摆,钳口逐渐开启锡林:空转给棉罗拉:给棉(前进给棉工艺)顶梳:继续前摆,仍未参与梳理分离罗拉:由静止到先倒转再正转,将棉网倒入机内,准备与钳板送来的纤维丛结合。 分离接合与顶梳梳理阶段(1)开始与结束开始:棉丛到达分离钳口结束:钳板到达最前位置(2)主要机件的运动锡林:空转钳板:继续前摆,须丛前端先后到达分离罗拉钳口,且钳板逐渐开启至最大。给棉罗拉:继续给棉(前进给棉工艺)顶梳:前摆,因位置降低而刺入须丛。分离罗拉:顺转,将钳板送来的纤维牵引出来,叠合在原来的棉网尾端上。因分离罗拉的速度大于钳板和顶梳的速度,须丛尾端从顶梳抽过实现梳理。梳理前的准备阶段(1)开始与结束开始:钳板开始后退结束:第一排针开始接触棉丛(2)主要机件的运动钳板:后摆,钳口逐渐闭合锡林:空转,第一排针靠近棉丛给棉罗拉:给棉停止(前进给棉工艺)顶梳:后摆,因钳板的闭口将须丛下压使其脱离顶梳。分离罗拉:继续顺转输出棉网,并逐渐趋向静止。 第五章 并条一、并条机的任务:1.并合:改善生条的中长片段均匀度2.牵伸:提高纤维的伸直、分离度3.混合:充分混合纤维4.定量控制:根据细纱的细度控制条子的细度5.成条:卷绕成适当的卷装供后道工序使用。二、并合的原理1、并合的均匀作用并合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两根为例):(1)粗节与细节并合,并合后均匀度大大提高。(2)粗节与粗节、细节与细节并合,均匀性没有改善,但也没有恶化。(3)随机并合(粗节或细节和适中片段并合),不匀率降低。 因此,条子并合后均匀度可得到改善。 2. 并合前后条子不匀率间的关系 n根定量相同、不匀率C0相同的纤维条并合后的不匀率,式中,C0并合前条子的不匀率(%) C 并合后条子的不匀率(%)(1)并合数越多,并合后须条不匀率越低。(2)并合数较小时,增加根数,不匀率降低显著;并合数较大时,不匀率降低不显著。(3)一般取6-8根并合。3. 并合道数涤/棉(精) 棉:开梳精涤:开梳预并 头并二并三并涤/棉(普梳) 棉:开梳预并 涤:开梳预并头并二并三并纯棉精梳:开梳精并一普梳:开梳头并二并三、实现罗拉牵伸的条件:1.有两个能积极握持纱条的钳口:罗拉加压2.钳口间隔距:隔距>纤维品质长度3.钳口相对运动:V输出>V输入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牵伸类型:(1)张力牵伸(第一类牵伸):速度差小,纤维间未发生轴向的相对位移,须条发生弹性变形。防止须条松坠。(2)位移牵伸(第二类牵伸):速度差大,纤维间产生相对运动,须条被抽长拉细,属永久变形。牵伸倍数E:表示纤维集合体抽长拉细的程度。1. 机械牵伸倍数(理论牵伸倍数)E= v2/v1 v1 、v2:前后罗拉表面速度2. 实际牵伸倍数:L2/L1=W1/W2 L2 、L1牵伸前、后集合体的长度W1 、W2 牵伸前、后集合体的线密度(定量)并合改善了条子的不匀,但牵伸却恶化了条子的短片段不匀移距偏差:在牵伸过程中,由于纤维不在同一位置变速,则牵伸后纤维的头端距离与正常移距产生的偏差称为移距偏差。 a1= a。*E ±Dx(E-1),±DX(E-1)即为移距偏差。“”形成细节;“”形成粗节。 实际牵伸过程中纱条的不匀是纤维在不同截面上变速产生移距偏差而引起的改善条干不匀:在牵伸过程中,Dx 趋于0,即要求变速点分布范围要窄,所以变速点的位置尽可能向前钳口集中。措施如下:工艺参数方面、牵伸装置方面摩擦力界的合理分布原则: 使纤维变速点向前钳口集中合理的摩擦力界:a.后钳口的摩擦力界向前扩展,并逐渐减弱。b. 前钳口的摩擦力界应高而窄。合理布置摩擦力界的措施:利用附加摩擦力界,型式:曲线牵伸、压力棒、皮圈并条机:曲线牵伸、压力棒细纱机、粗纱机:曲线牵伸、皮圈牵伸四、(一)纤维运动的类型 1. 按控制情况分受控纤维:受罗拉握持,并以该罗拉表面速度运动的纤维,包括前纤维(前罗拉握持)和后纤维(后罗拉握持)。浮游纤维:未被罗拉握持的纤维。2.按速度分慢速纤维: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纤维,包括后纤维和未变速的浮游纤维。快速纤维:以前罗拉表面速度运动的纤维,包括前纤维和已变为前罗拉速度的浮游纤维。 前纤维一定是快速纤维,但快速纤维不一定是前纤维。 浮游纤维由慢速到快速取决于作用在其上的力。对一根纤维而言l 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作用于某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促进纤维加速。l 控制力: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慢速纤维作用于某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阻止纤维变速。对须条而言:l 牵伸力Fd:牵伸区中将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所有快速纤维从周围慢速纤维中抽拔出来,所需克服的摩擦力的总和称。(将须条牵伸开需用的力)l 握持力:罗拉钳口对须条的摩擦力、控制力。(静摩擦力)了解临界牵伸倍数(课本P140)浮游纤维加速的条件:引导力>控制力五、纤维的伸直纤维伸直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a.速度差(相对运动) b.延续时间(速度差维持一定时间) c.作用力(控制力和引导力相适应)头道并条:前弯钩纤维较多,总牵伸倍数小于并合数(后区,1.062.0;前区,<3.5);二道并条:后弯钩纤维多,前区配置较大的牵伸,总牵伸倍数大于并合数(前区1.061.15,后区68)。奇数法则:在梳棉生条中纤维以后弯钩为主。条子从条筒中引出,每喂入一道工序,必然发生一次倒向。由于细纱机是伸直纤维的最后一道工序,而且牵伸倍数最高,有利于消除后弯钩。为了使喂入细纱机的粗纱中以后弯钩纤维为主,在普梳工艺系统中,梳棉与细纱之间的工序道数按奇数配置。这样有利于弯钩纤维的伸直,这个工艺原则就是奇数法则。六、并条机牵伸的型式(一)直线牵伸 (最初并条机所用) : 四上四下简单罗拉牵伸。(二)曲线牵伸:须条在牵伸区中的通道成为曲线。(三上四下、多皮辊曲线牵伸、压力棒曲线牵伸)第六章 粗纱一、粗纱机的任务1.牵伸:将棉条抽长拉细成为粗纱。(E=512)2.加捻:给粗纱加上一定的捻度,提高粗纱强力,从而能承受加工过程中的张力,防止意外牵伸。3.卷绕: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二、常用粗纱机牵伸型式1、三罗拉双短皮圈:三对罗拉组成两个牵伸区,在主牵伸区设置有上、下皮圈,上、下销,隔距块,集合器等附加元件以加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下皮圈工作边易中凹,皮圈滑溜率高,影响粗纱条干。2、三罗拉长短皮圈:张力装置可使皮圈的滑溜率较双短皮圈小,中凹现象有所改善,纺纱条干优于双短皮圈,但维护保养、清洁装置的设计上都比较困难。 3、四罗拉双短皮圈 也称D型牵伸。罗拉间为后牵伸区,罗拉间为主牵伸区,罗拉间为牵伸整理区。特点:牵伸区不集束、集束区不牵伸。 皮圈牵伸目前普遍使用双皮圈(胶圈 )牵伸装置。特点:浮游区小;摩擦力界分布合理,能有效控制纤维运动,总牵伸倍数高,粗纱条干好。三、粗纱的加捻加捻机构(一)悬锭式加捻机构锭翼:用于加捻,由空心臂(粗纱的通道)、实心臂(平衡空心臂)、压掌等组成。组成:实心臂、空心臂、压掌;锭翼回时,压掌叶在压掌杆的离心力和粗纱张力作用下在粗纱卷绕过程中,始终压向纱管表面,使粗纱卷绕紧密。改变粗纱在压掌曲臂上的包绕圈数,可调节粗纱张力。筒管:用于绕纱 锭杆:用于支撑筒管。有的没有锭杆。 上龙筋固定,锭翼装在上龙筋上,形成悬吊锭翼。锭杆从上部插入筒管内,下龙筋带动筒管作升降运动。(二)托锭加捻机构 1、锭子:由下龙筋传动 2、锭翼:由锭子传动 3、筒管:由上龙筋传动这种机构已逐步被淘汰(三)封闭式加捻机构两端支承,即顶部和底部均有轴承支承在高速时锭翼的变形量极小、运行平稳,特别适应于高速大卷装。 粗纱机加捻的特点加捻的实质: 纱条各截面间产生角位移,纱条表面的纤维发生倾斜,产生向心压力,使纱条紧密并获得强力。捻陷:纱条的输送方向与捻回的传递方向相反,加捻点与握持点间的摩擦件使摩擦件与握持点间纱段的捻回比正常捻回减小,这种现象叫捻陷。假捻分为静态假捻和动态假捻。捻度T(捻/m)=锭翼转速n/纱条喂入速度V (r/min) (m/min)捻系数:捻陷的危害: B点的摩擦力阻止了捻回的传递,顶孔以下(BC段)捻回多,顶孔以上(AB段)捻回少(比应加的少20%30%),故上段粗纱强力低,易断头。捻陷点加捻点假捻的应用:锭翼顶孔刻槽或加装假捻器,纵向摩擦不变,增加纱条与顶孔周向的摩擦,当锭翼回转时纱条在顶孔边缘滚动自转,产生假捻,提高AB段强力,减小意外伸长。四、粗纱卷绕管纱的形成1. 轴向:一圈挨一圈地卷绕, 往复导纱;2. 径向:一层挨一层地卷绕,直径逐渐增大; 3. 两端成截头圆锥形:绕纱动程逐层缩短。 正常卷绕:任一时间前罗拉输出的长度等于管纱的卷绕长度。 式中: nw粗纱的卷绕转速(r/min); L单位时间前罗拉输出须条长度(mm/min),即Vf; Dx粗纱的卷绕直径(mm)。对于管导:式中: Nw卷绕速度(r/min) (wind) Nb筒管转速(r/min) (bobbin) Ns锭翼转速(r/min),即锭子转速 (spindle)因Ns、L恒定,故一落纱中:Dx,Nb计算举例: 已知某粗纱机的锭翼转速为1100r/min,前罗拉直径为28.5mm,粗纱的捻系数为121,粗纱特数为540,试计算(保留一位小数):(1)粗纱捻度(捻/10cm)和前罗拉转速是多少(r/min)。(2)若粗纱的空管直径为44mm,求空管时的卷绕速度(r/min) 及筒管转速(r/min)。(3)若粗纱的圈距为2.9mm,求空管时龙筋的升降速度(mm/min)。解:设Tt为捻度,Vf为前罗拉速度,Nf为前罗拉转速,Nw为空管时卷绕速度,Nb为空管时的筒管转速, Vr为空管时龙筋的升降速度五、管导和翼导了解管导和翼导的区别和特点翼导:锭翼转速大于筒管转速(筒管bobbin,锭子spindle) 粗纱断头时,纱线易退绕飘散,影响邻近纱条;大纱时筒管转速变大,回转易于不稳定。管导:筒管转速大于锭翼转速 棉纺粗纱机上大多采用管导。第七章 细纱一、细纱工序的任务 1. 牵伸: 将粗纱牵伸到所要求的特数。 2. 加捻:给牵伸后的纱条加上一定的捻度,使之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和光泽。3. 卷绕:卷绕成管纱,便于运输和后加工。锭子钢领钢丝圈纺纱流程断面图气圈环喇叭口导纱杆一、粗纱架作用:支撑粗纱。型式:六列单层式;四列双层式二、粗纱支持器要求:应保证粗纱回转灵活,以防止粗纱退解时产生意外牵伸。型式:托锭(已淘汰)、吊锭。 三、导纱杆作用:保证粗纱顺利退绕,稳定退绕时的牵引张力,防止意外牵伸。导纱杆不宜太靠近粗纱管。导纱杆安装在距粗纱卷装下端1/3处。四、横动装置 引导粗纱喂入牵伸装置并使粗纱在一定范围内缓慢横动,延长皮辊寿命。 导杆上装有喇叭口(口经根据粗纱定量选择)。二、细纱机的牵伸V型牵伸特点:(1)后罗拉中心抬高 (2)后上皮辊沿后下罗拉表面后移 (3)后下罗拉前移,中、后下罗拉中心水平距缩短后罗拉钳口和中罗拉钳口的纱条为狭长的V字形。 主牵伸区的牵伸形式: 双皮圈牵伸(长短皮圈)1、上下皮圈组成附加摩擦力界;2、 减小浮游区a的长度,夹持纤维向前罗拉钳口输送,使纤维变速点充分集中在前罗拉钳口附近。三、细纱加捻和卷绕加捻元件1. 锭子 作用:带动筒管转动,是加捻卷绕的主要元件。2. 筒管 作用: 卷绕纱线;通过纱线带动钢丝圈转动材料:经纱管、纬纱管、木质、塑料要求:不变形、配合好、易拔管、材料均匀、偏心小3. 钢领 作用:1)作为钢丝圈的跑道2) 钢丝圈速度高达3040 m/s ,>40 m/s时,发热、飞脱;3) 离心力的作用使钢丝圈的内脚紧贴在钢领的内跑道。4. 钢丝圈 作用:1)完成加捻、调整气圈张力与形态2) 型式多样:几何形状、截面形状、质量大小,材料、弯脚开口;3) 要求:接触面积大,形状吻合重心低,运行平稳,寿命长。用号数表示:1) 100只的重量:1、2、3、302) ISO制钢丝圈:以1000只的克重表示;(注)钢丝圈重量根据细纱的号数选择,细纱号数大选择重的钢丝圈。5. 导纱钩 作用:(1)将前罗拉输出的须条引向锭子的正上方,以便卷绕成纱;(2) 导纱钩用钢丝卷曲而成,便于生头;6. 隔纱板 作用:防止相邻气圈相互干扰和碰撞加捻原理:1. 纱线拖动钢丝圈沿钢领回转,钢丝圈沿钢领转一转纱条就获得一个捻回。 2.加捻的实质就是利用纱条横截面产生的相对角位移,使原来平行伸直的纤维与纱轴发生倾斜来改变须条结构。加捻和卷绕的有关计算1.细纱的卷绕 式中:vf前罗拉表面速度;dx 纱管卷绕直径; ns 锭子转速(spindle) nt 钢丝圈转速(traveler).2 纱线捻度计算 (T为卷绕过程中所加捻度)细纱卷装形式及如何形成这种卷装圆锥形交叉卷绕(或短动程升降卷绕 )。纱层内部结构为截头圆锥,即同一层各圈的卷绕直径不同等距螺旋线均匀分布在锥面上。钢领板的运动(1) 短动程升降,一般上升慢、下降快;(2) 钢领板每次升降后要改变方向,还应有级升;(3) 管底成形阶段绕纱高度和级升由小逐层增大;细纱卷绕和粗纱卷绕的异同相同点:卷绕的基本要求:1、松紧适当:有适当的紧密度,增加卷装容量。2、成形良好:纱圈排列整齐,层次分明,不脱圈,不塌边,使退绕顺利。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卷绕成形的方式上1、粗纱:圆柱形平行卷绕, 便于下道工序的周向退绕。(长动程升降卷绕)2、细纱:圆锥形交叉卷绕(或短动程升降卷绕 )。纱层内部结构为截头圆锥,即同一层各圈的卷绕直径不同等距螺旋线均匀分布在锥面上。 四、掌握捻度选择和捻向掌握捻度选择和捻向1.捻系数的选择 根据产品用途及细纱的质量要求选定。l 经纱,大;纬纱,小。经纱比同特数纬纱高1015%。l 针织用纱的捻系数低于机织用纱。 一般在330-400。2. 细纱捻向的选择 :一般选用Z捻。五、细纱的断头1.断头率指标 1.) 表示方法:细纱千锭时的断头次数。 2.) 细纱断头数的部颁标准:纯棉纱为50根(8tex以下70根);涤棉(65/35)30根。2分类(1)成纱前断头:纱条在输出前罗拉前断头(2)成纱后断头:纱条在前罗拉输出后断头正常条件下成纱前断头少,主要是成纱后断头。成纱后断头的规律(1)一落纱中断头分布:小纱最多,大纱次之,中纱最少,其比例5:3:2。(2)成纱后断头多发生在纺纱段,卷绕段较少,气圈段极少。 (3)生产中绝大部分锭子不出现断头,个别锭子重复断头。(4)锭速或卷装增大,断头率增大。气圈形态变化1) 纺纱张力大时,气圈形态变滞重,弹性小,圈形稳定。2) 纺纱张力较小时,气圈形态膨大,弹性较好。3) 气圈最大直径大于隔纱板的剧烈碰撞,致使气圈形态破坏,纺纱张力不稳定。如何减少断头。(一) 稳定张力1. 稳定气圈形态 气圈凸形过大或过小都不利,过大摩擦隔纱板,过小气圈顶部摩擦导纱钩。小纱易过大,大纱易过小。可通过如下方法控制气圈形态: (1)导纱钩采用变程升降;(2) 采用气圈控制环2. 稳定张力 保持加捻卷绕部分正常的机械状态。3.合理选用钢丝圈(1)合理选配钢丝圈的型号 (2)选用适当的钢丝圈重量(号数)(3)提高钢丝圈的抗楔性能 (4)改善钢丝圈的散热性能 4. 将成形凸轮反装 使钢领板上升快,下降慢。(上升,张力)(二) 提高纺纱段强力1. 纺纱段断头的原因(1)前罗拉输出段纱条存在无捻区;(2)纺纱段捻度较管纱捻度少;(3)有捻纱段存在强力的弱环; (4)须条从罗拉钳口中滑出。2、减少纺纱段断头的措施(1)减小无捻纱段的长度: 皮辊前冲。(2)增加纺纱段纱条的捻度: 适当增大导纱角。(3)改善纱条条干,减少强力弱环(4)提高前罗拉对须条的握持力(三)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强保全保养工作,整顿机械状态 歪锭子、导纱钩松动、导纱钩发毛、钢领起浮、锭子振动过大等。 2.提高操作水平 做好清洁,减少飞花,提高接头质量和水平。 3.加强温湿度管理第八章 毛纺工程1、毛纱分为精梳毛纱和粗梳毛纱。(1)精梳毛纱:纱线细,条干匀,所用纤维长(一般在60mm以上)而均匀。所织精纺毛织物表面光洁,织纹清晰,一般较轻薄,手感坚、挺、爽。精纺毛织品如哔叽、华达呢、啥味呢、花呢、凡立丁等。(2)粗梳毛纱:纱线粗、条干均匀度低,表面有毛茸,所用纤维短。所织粗纺毛织物表面有茸毛,一般织纹不明显,比较厚重,手感柔软而有弹性。粗纺呢绒有麦尔登、大衣呢、制服呢、法兰绒等。2、3、炭化(去草):用酸去除与毛纤维粘附性极强的草杂。4、12345697810121113141520162122182423251926282717l 梳理机工作过程: (1)喂毛帘1将称毛斗供给的混料带向喂入罗拉3(上两个罗拉)。喂入罗拉包有齿条,隔距很小,对混料握持得很紧,并送入机内,混料首先接触到开毛辊5。(2)在预梳部分,胸锡林6与开毛辊5间有剥取作用,工作辊7、8和胸锡林间构成分梳作用,可把纤维块开松成纤维束,叫预梳作用。9、10剥毛辊可以把工作辊的毛层剥取并交给胸锡林,接受进一步的开松。(3)在主体梳理部分,在胸锡林6与大锡林13之间有运输辊11,它和胸锡林和大锡林之间都有剥取作用。在大锡林上有五个工作辊14,15,16,17,18和四个剥毛辊。在每个工作辊旁都装了一个剥毛辊。大锡林带着毛层走到道夫26处。大锡林把一部分梳好的纤维交给道夫。(4)道夫带着梳好的纤维层转移到斩刀28处,高速摆动的斩刀把道夫上的纤维层完整地剥取下来形成毛网,通过过桥机送入下一个梳理机。 5、牵伸机构:针圈牵伸。针圈的回转方向和钢针倾斜方向一致,以便钢针能顺利脱出须条。钢针有利于伸直纤维,两个下罗拉可增加对纤维的握持面积。 加捻、卷绕机构和棉纺细纱机相同。走锭细纱机特点:(1)缺点:机构复杂,维修保养不方便,占地面积大,耗电量大,生产效率低。(2)优点:牵伸的同时进行加捻,粗的地方捻度小易被牵伸,细的地方捻度大不易牵伸,因此纺纱时起到匀整作用。采取锭子直接加捻,避免钢丝圈、气圈环和隔纱板对纱条的摩擦,减少毛羽。期中测试题目:1、 棉与化纤混纺时,并条的工艺道数一般采用(三)道。2、 牵伸过程中,两钳口的距离要大于纤维的(品质长度)长度。3、 只有牵伸力 (小于)握持力才能实现正常的牵伸。4、 现在的并条机常采用(  压力棒曲线牵伸  )牵伸装置。判断1、牵伸倍数越大,弯钩越容易伸直(错误)2、弯钩纤维伸直时必须弯钩部分主体部分运动的快。(错误)3、喂入须条定量不变的条件下,牵伸倍数越大,前钳口握持的纤维越多。(错误)4、喂入须条定量不变的条件下,牵伸倍数越大,牵伸力越小。(正确)5、输出须条定量不变时,牵伸倍数越大,牵伸力越大。(正确)6、一般在并条机的主牵伸区安装压力棒,以提高牵伸区前部的摩擦力界,以减轻牵伸所造成的附加不匀。(错误)7、先并合后牵伸工艺所获得的最终须条的均匀度好。(错误)8、牵伸所造成的附加不匀,是纤维在不同的位置变速造成的(正确)9、奇数法则是指并条工艺采用奇数道,如三道并条。(错误)10、并合的根数越多,并合后须条的均匀度越好,因此在并条时应尽可能多提高并合条子的根数。(错误)试题分配:1、填空 10分 2、判断 20分 3、名词解释 10分 4、问答题 40分 5、计算题 20分20

注意事项

本文(《纺纱学》总结3)为本站会员(xins****2008)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