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华之道》丛书编辑缘起-JISCMail

  • 资源ID:135728872       资源大小:19.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华之道》丛书编辑缘起-JISCMail

中华之道丛书编辑缘起一、本丛书的编纂出于如下理念: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是一个体系,从“诸子百家”到后来的“三教分流”本质上并非各唱各的调,而是异中有同,共同组成了作为人类思想史上重要一翼的中国思想文化的整体。二、中国思想文化自成体系,这个体系以“道”为核心概念,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百工九流无不论道,可见以“道”作为核心概念具有最广泛的概括性。本丛书取名“中华之道”,即想以此来概括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三、中华之“道”的源流可以描述如下:(人文始祖伏羲和黄帝属于传说时代,暂时存而不论)1、 起源:周文王、周公父子(文王演周易;文王、周公作卦、爻辞;周公制礼)2、 奠基:老子(作为守藏史,是西周文化的集大成者,条件比孔子要优越;在博学的基础上,提炼出“道”的概念)3、 完成:孔子(孔子两次请教老子,第一次问礼,其结果是促成儒家思想体系的形成;第二次问道,促成孔子对易的钻研,以“十翼”的方式完成周易的哲学化。周易成为战国百家乃至历代思想的共同源泉;孔子编定“六经”,广收门徒,对传播中华之道起了无与伦比的作用)4、 发展:春秋晚期到战国、西汉的百家,不论是春秋的兵、墨,还是战国的庄、孟、荀、阴阳、名、法、医、农等等各家,其源均不出老、孔、易三家。孔子弟子“七十子”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传承和传播作用。5、 西汉以后,最重要的思想发展为印度佛教的传入,但佛教在中国站稳脚跟源于汉化佛教(禅宗、净土宗等),所谓汉化,在思想上不外乎“道化”或“儒化”。此外,从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直到康有为的“大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其思想仍没越出老、孔、 易,可说中华三千年的思想是一以贯之。6、 受思想界的影响,中国所有士农工商各界无不以论“道”为荣,出现世界思想史上少有的奇观,即思想界之外,各行各业也都有其对“道”的追求。这是中国文化的一项宝贵财富。四、中华之道的核心在于区分两个层次的“道”:一般的“道”和永恒之“常道”,最明确地表述在老子第一章的第一句话里:“道可道,非常道。 ”一般的“道”也是道,但它是“可道”的,永恒之道是不可道的,只可以心领神会。诸子百家(包括道家)在一般情况下所论之“道” ,都属于一般的“道” 。而诸子百家所追求的终极真理就是不可道之“常道”。因此诸子百家争鸣的实质是各从其一般的“道” 出发, 追求永恒之 “道”。在一般的“道”层面上,各家有异;在永恒之“道”层面上,各家又相通。周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清代学者章学诚说: “六经皆器也。 ”诸子百家表面上所说之“道”,其实都是 “器”,而其所追求之 “道”,才是真正的 “道”。本丛书选编诸子百家之书,意在通过各家之器,探寻背后的中华之“道”。五、诸子而外,百工之事及文学艺术就更是“器”了。但对中国文化而言,各种“器”的背后都有“道” 。如棋有棋道、琴有琴道、书有书道、剑有剑道、医有医道,乃至治有治道、兵有兵道、商有商道。本丛书选编各学术、文化、文学、艺术门类,不仅在于六、绍介其内容,而在探索背后的中华之道。综上所述,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精神的“道”,兼具了西方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 本丛书各册的编译,希望从各个方面努力反映中华之道的内涵,以探索其在今天对中国文化传承和世界文化建设可能有的意义。本丛书各册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专著,以先秦经典为主,但要求打乱其原书程序,从“道”或思想内核的角度对其重新选编并加以分析;另一类是专题, 如教育、政治等,要求选编中国历史上(到清末为止)反映这一领域思想的最重要文选,并加以分析之。整套书的编写要求深入浅出,选文极精,每册篇幅原则上不超过10 万汉字的篇幅。每段(篇)选文分三部分:七、八、九、繁体原文、英文、简体白话译文。分析可用中文和/或英文,附每段下或若干段下。以上是丛书主编对丛书编写的理念。海内外方家如能接受这一理念,并对以下初列各题有所心得,欢迎与本人联系,就体例、选文等进行具体协商。本丛书初步确定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在中国出版。本丛书初步开列选题如下:老子之道周易之道论语之道孟子之道庄子之道兵家之道医家之道禅宗之道政治之道经济之道史学之道教育之道礼仪之道修身之道中庸之道孝悌之道语文之道文章之道文学之道书法之道绘画之道音乐之道园艺之道山水之道比德之道汉英对照中华之道系列丛书主编潘文国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注意事项

本文(《中华之道》丛书编辑缘起-JISCMail)为本站会员(Sc****h)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