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腰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 资源ID:133431846       资源大小:19.6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腰痹病中医诊疗方案

腰痹病(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医诊疗方案(2018 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发布的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1及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1)有下腰痛病史,多见于老年人。(2)腰腿痠楚、重着、疼痛,下肢麻木不仁、痿软无力,二便失调。风寒 痹阻者痛重着,时轻时重;气虚血瘀者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肝肾亏虚者 腰腿酸痛,无力,形羸气短,肌肉瘦削。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9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3。(1)有反复下腰痛病史,多见于中老年人。(2)可有持续的下腰痛、骶部疼痛、下肢痛,症状的轻重常与体位有关。(3)间歇性跛行是本病最典型临床特征,90%以上患者有此症状。直立或行 走数十米至数百米后即出现腿痛无力等症状,弓腰或蹲坐后可缓解,被迫采取休 息、下蹲后症状很快缓解,可继续行走,至出现同样症状时再休息。(4)本病的症状与体征常常不一致,一般主观症状重,客观体征较轻。主 要体征:脊柱侧弯,病变节段压痛,腰椎后伸受限,腰椎后伸试验阳性。病变节 段神经支配区出现感觉减弱或消失,踇趾背伸或跖屈肌力减弱,下肢肌肉萎缩, 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马尾神经受压则可出现鞍区麻木、肛门括约肌 松弛,提睾反射及肛门反射减弱。(5)影像学检查X线正位示左右关节突不对称,关节突肥大,椎体旋转、侧弯。侧位示椎 间隙狭窄,椎体后缘牵张性骨刺,椎体间有前后滑移,椎曲异常。CT检查可显示椎管骨性结构形态异常改变,椎管狭窄程度。MRI检查显示病变节段硬脊膜囊及神经根受压程度。(二)分型诊断41. 椎间盘型:多个椎间盘退变,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引起椎管狭窄。特点为X线摄片示腰椎椎曲变直或反弓,CT或MRI检查示多个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硬膜囊受压。2. 滑脱型:腰椎峡部裂,腰椎退行性变,关节突关节紊乱,周围韧带松弛, 椎间隙不稳,椎体滑移,导致椎管狭窄。3. 骨质疏松型:椎体骨质疏松,压缩、塌陷,椎曲紊乱,导致椎管狭窄。4. 混合型:腰椎管狭窄同时存在颈椎管狭窄。(三)证候诊断参照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 风寒痹阻证:腰腿酸痛重着,时轻时重,拘急不舒,得热痛缓。舌淡,苔 白腻,脉沉紧。2. 气虚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 限,痛处拒按。舌质瘀紫,苔薄,脉涩。3. 肝肾亏虚证:腰腿酸痛,腰膝无力,遇劳则重,卧则减轻,形羸气短,精 神倦怠,肌肉瘦削。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二、治疗(一)中医整脊治疗治疗原则:理筋、调曲、练功1. 理筋疗法(1)中药热敷疗法:辨证用中草药热敷或药熨腰部,致皮肤潮红,每天 1 次,每次30分钟。温度以患者舒适为宜,避免烫伤。所用药物尽量选择对皮肤 刺激小的,若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立即停用本法。也可用中药离子导入、中药泡 洗、中药膏摩、中药熏蒸等治疗。(2)针灸治疗:选用夹脊穴、八髎、秩边、委中、承山等膀胱经穴或辨证 取穴,每天1次,每次30分钟。(3)推拿治疗:运用推法、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叩击法等手法松 解颈胸腰骶部及下肢肌肉、筋膜。时间可持续510分钟。(4)针刀治疗(5)其它外治疗法:如走罐、拔罐、脉冲治疗仪治疗、红外线照射、氦氖 激光照射、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腰围或支具外固定等。2. 正脊调曲法(1)正脊骨法 辨证选用:胸腰旋转法、腰椎旋转法和腰骶侧扳法。 胸腰旋转法:患者骑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双手交叉抱后枕部,略向前 屈至以胸12腰1为顶点。以右侧为例,助手固定患者左髋,医者立于患者右侧 后方,右手经过患者右臂前、至颈胸背部(大椎以下),左手固定于胸腰枢纽关 节右侧,右手旋转患者胸腰部,待患者放松后,双手相对同时瞬间用力,即右手 向右旋转的同时左手向左推,可听到局部“咯嗒”声。左侧操作与右侧相反。 腰椎旋转法:患者骑坐在整脊椅上,面向前,双手交叉抱后枕部,向前屈 至棘突偏歪处为顶点。以棘突右偏为例,助手固定左髋,医者立于患者右侧后方, 右手穿过患者右腋下至对侧肩部,左手掌固定于偏歪棘突右侧,右手摇动患者腰 部,待患者放松后,双手相对同时瞬间用力,即右手向右旋转的同时左手向左推, 可听到局部“咯嗒”声。左侧操作与右侧相反。 腰骶侧扳法:患者取侧卧位。以左侧卧位为例,医者面向患者站立,右手 或前臂置于患者右腋前,左手前臂置于患者右臀部,在患者充分放松情况下,两 手相对同时瞬间用力,力的交点在腰骶枢纽关节处。右侧卧位与此相反。(2)分型牵引调曲法 椎间盘型椎曲变直者辨证施行二维牵引调曲法和四维牵引调曲法。 滑脱型按腰椎滑脱辨证施牵引调曲复位。 骨质疏松型辨证选用一维牵引调曲法和三维牵引调曲法。 混合型一般先调理腰椎,辨证调理颈椎,颈椎按照颈椎管狭窄症处理。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以老年患者居多,多合并有其他内科疾病,因此实施手法时注意掌握合适力度。牵引治疗时严格掌握牵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控制 牵引重量。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1/4至1/3,每天1次,每次20分钟。(二)辨证论治1. 风寒痹阻证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推荐主方:三痹汤张氏医通加减,人参、黄芪(酒炒)、白术、当归、 川芎、白芍、茯苓、甘草(炙)、桂心、防己、防风、乌头(炮)、细辛、生姜、 红枣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2. 气虚血瘀证治法:补气活血,化瘀止痛。推荐主方: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赤芍、川芎、当归尾、地龙(去 土)、黄芪、桃仁、红花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3. 肝肾亏虚证治法:滋补肝肾,疏通经脉。推荐主方:健步虎潜丸伤科补要加减,熟地黄、龟板、锁阳、枸杞子、 菟丝子、补骨脂、杜仲炭、人参、黄芪、秦艽、防风、当归、白芍、木瓜等。或 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三)西药治疗患者疼痛严重者,可配合非甾体类消炎药,麻木明显者可配合营养神经类药物。(四)练功疗法 椎间盘型选用“健脊强身十八式”中第十四式、第十六式,滑脱型和骨质疏 松型选用第十六式或第十七式5。(五)预防与护理调摄要点1.生活调摄:睡床软硬适中,不能过软过硬。避免腰部受风寒侵袭。正确用 腰,如抬重物时应先蹲下。避免腰椎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防止腰肌劳损。2.心理调护: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述疾病治疗及康复的过程、注意事项,消 除紧张和顾虑。3. 饮食调护:多吃蔬菜水果,忌生冷、辛辣刺激及煎炸食品。 三、疗效评定标准4、 6根据腰椎管狭窄症百分评定法,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百分表数值,以分数计算 为指标,分为以下三个等级。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分数增 加31分以上者,则以总分达80分以上者为治愈。好转:腰腿痛减轻,腰腿酸胀重着平日减轻,遇冷偶有加重、得温痛减、劳 累后仍有疼痛、不耐久坐、过劳乏力倦怠。分数增加5-31分者。未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善,分数增加不足5分者。表 1 腰椎管狭窄症评分(百分制)主症评分下肢运动 功能瘫痪,不能站立0分能站立,需扶持彳丁走5分下肢麻痹、无力、酸胀、疼痛,步行不足100m,即因疼痛无力而 需休息,即“间歇性跛行”10分间歇性跛行100500m内出现15分下肢无明显疼痛、麻痹,步行500m内无症状20分次症腰部运动腰部活动功能丧失,或因疼痛不敢活动0分腰部活动障碍,活动度受限约60度1分腰部活动有障碍,活动疼痛可忍受,活动度受限约3060度3分腰部活动部分障碍,活动度受限1030度4分腰部活动基本正常5分体征检杳感觉检杳完全无感觉0分深触觉存在1分有痛觉及部分触觉2分痛觉和触觉完全3分痛、触觉完全,且有两点区别觉,但距离较大4分感觉完全正常5分肌力检查肌肉完全麻痹,通过观察及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0分病人主动收缩肌肉时,虽然有收缩,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2分肌肉活动可带动水平方向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3分对抗地心引力时关节仍能主动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6分能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为弱8分正常肌力10分腱反射反射消失或直腿抬高试验45度以下阳性0分反射减弱或直腿抬高试验45度一60度内阳性5分反射存在或直腿抬咼试验阴性10分膀胱功能尿潴留0分咼度排尿困难,失禁或淋漓2分排尿困难,尿费力3分尿频、尿踌躇8分正常10分影像学和肌电图检查X线照片 椎曲分级级别面积形态及角度评分V弓形面积为0或负数或39cm2;形态:反弓或上弓下直 或加大;腰骶轴交角110°或150°。0分IV弓形面积为0;形态:变直;110°W腰骶轴交角120°或145° V腰骶轴交角W150°。5分III0弓形面积W16 cm2;形态:显著减小或上弓下曲; 120°W腰骶轴交角125°或140° 腰骶轴交角 W145°。15分II16 cm2 弓形面积28 cm2 ;形态:减小;125°W腰骶轴交角130°或135° 腰骶轴交角 W140°。25分I28 cm2弓形面积W39 cm2;形态:正常;130°W腰骶轴 交角135°30分MRI硬脊 膜囊容积(注)治疗前受压硬脊膜囊容积超3mm以上0分治疗后增容1mm5分治疗后增容2mm以上10分CT侧隐窝 容积(注)治疗前受压侧隐窝容积小于5mm (正常是57 mm)以上0分治疗后增容2mm5分治疗后增容2.5mm以上10分注:MRI和CT取单项积分参考文献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9-42.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8.3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9-101.4 韦以宗.中国整脊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77-3845 潘东华,陈文治,韦春德韦以宗整脊手法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4-1756 韦以宗,王秀光,潘东华等调曲整脊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90例疗效报告J.中华 中医药杂志,2012,02:498-503.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牵头 人:李俊杰(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主要完成人:李俊杰(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王红东(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赵宝力(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丁洪磊(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

注意事项

本文(腰痹病中医诊疗方案)为本站会员(daj****de2)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