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辽宁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

  • 资源ID:13001937       资源大小:23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辽宁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

辽宁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如果我们要研究元谋人、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A . 神话传说B . 史书记载C . 考古发掘D . 学者推断2. (2分)云南大多数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种植水稻。那么,你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3. (2分)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_和_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 A . 盘古、黄帝B . 黄帝、炎帝C . 黄帝、大禹D . 炎帝、大禹4. (2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 . 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C . 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D . 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5. (2分)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 A . 启 成汤B . 启 盘庚C . 禹 盘庚D . 禹 成汤6. (2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什么?( ) A . 世袭制B . 禅让制C . 战争D . 谦让7. (2分)夏桀、商纣、周厉王的残暴统治最后导致王朝灭亡。从中得到的历史教训是:作为国君应该( )A . 重视科技B . 勤政爱民C . 控制思想D . 增强军事力量8. (2分)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 . 城濮之战B . 赤壁之战C . 官渡之战D . 马陵之战9. (2分)有一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记载了商朝的史事,这种文字是( ) A . 隶书B . 小篆C . 金文D . 甲骨文10. (2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是战国时期主持秦国变法的改革家的一句名言,此人是( ) A . 白起B . 商鞅C . 苏秦D . 李冰11. (2分)古老的中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至今地下还有很多尚未发掘的历史文物,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 司母戊鼎B . 四羊方尊C . 铜象尊D . 大盂鼎12. (2分)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 )A . 岷江流域B . 黄河流域C . 太湖流域D . 长江中下游流域13. (2分)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 )A . 隶书楷书行书小篆B . 小篆楷书隶书行书C . 楷书隶书小篆行书D . 隶书楷书小篆行书14. (2分)如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造福人民。它是( )A . 王景治理的黄河B . 贾思勰治理的黄河C . 大禹治理的河流D . 李冰修筑的都江堰15. (2分)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 春秋和战国是东周的两个阶段B .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C . 晋楚之战后,晋文公成为战国七雄之一D . 法家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6. (2分)学习历史就要古为今用,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下面哪位思想家理念的演变?( )A . 老子B . 庄子C . 韩非子D . 孔子17. (2分)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军事思想的是( ) A . 孙膑B . 孙武C . 庞涓D . 姜尚18. (2分)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 . 国家统一问题B . 外族入侵问题C . 中央集权问题D . 儒家思想问题19. (2分)隋朝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犹如一道流星划过,其统治类似于( )A . 秦朝B . 西汉C . 东汉D . 东晋20. (2分)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那个皇帝时期?( )A . 汉高祖B . 汉文帝C . 汉景帝D . 汉武帝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80分)21. (25分)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大动荡、社会大变革时期。【政治动荡】材料一: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社会变革】材料二: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君书更法(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谁?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除了使用武力外,还积极展开政治和外交攻势,当时主要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外交策略,它们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请写出这场变法中可以使秦国“富国”和“强兵”的措施。 (4)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以这一时期的变法为例,说说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2.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桀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卫鞅在秦国的变法。(1)材料中的“变法”指哪一历史事件?写出其中任两项内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在秦国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3)商鞅虽身死,但变法内容却在秦国继续,请问:评价历史上这次变法(改革)贯彻执行的原因是什么?23. (20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交流,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材料二:(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新全球史材料三: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华新闻网(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言论出自哪部书?(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3)我国四大发明中,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发明?哪一项发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4)依据材料三指出,我们为什么不能丢掉中华传统文化?概括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24.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打击。”郭沫若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班固汉书(1)材料一评价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一中春秋末年以来的“自由思索”出现了什么局面?这种局面在中国思想领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3)材料二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4)通过本次探究,你得出了什么重要的结论?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80分)21-1、21-2、21-3、21-4、21-5、22-1、22-2、22-3、23-1、23-2、23-3、23-4、24-1、24-2、24-3、24-4、

注意事项

本文(辽宁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为本站会员(xiao****017)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