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ID:12996105       资源大小:31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某同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搜集了两幅对联,“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这里的“自治”和“两制”分别是指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色社会主义制度B民族平等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C民族团结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2 . 马可波罗的相关著作马可波罗行纪作用是激起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此人生活在中国的时期是( )A宋宋太祖B明明太祖C清皇太极D元忽必烈3 .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4 . 科举制度的起止朝代是( )隋朝 唐朝 明朝 清朝ABCD5 . 下列属于二战后去殖民地化进程中赢得独立的亚洲国家是( )印度 巴基斯坦 纳米比亚 巴拿马ABCD6 . 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下令捕杀维新派人士,废除变法法令,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A维新派没有让她来主持变法B光绪帝企图通过变法来行使皇帝的权利C变法损害了顽固派的利益D变法完全脱离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7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你认为 “梅开三度”的场景应包括ABCD8 . 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之处是( )A都强调了人生而平等,有自由的权利B都宣告独立,脱离外邦统治C都强调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D都通过立法的方式来限制王权9 . 雍正年间,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完全由皇帝裁决,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的中枢机构是A议政王大臣会议B军机处C南书房D内阁10 . 为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党和政府设置了纪委、监察局、反贪局,构筑了严密的防腐监察网络,使贪官污吏无藏身之地,其实,反腐监察机构早已有之,以下反复检查机构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司隶校尉锦衣卫御史大夫东厂ABCD11 . 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A秦始皇B乾隆帝C唐太宗D汉武帝12 . “两个世纪前,一千人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世纪前,五百人中没有一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人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以下不能形象地说明这段话的选项是A工业革命使更多的人成为上班族B与中古时代相比,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改善C工业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13 .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的意思是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D人民生活亟待改善14 . 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齐民要术15 . 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人物是A诸葛亮B刘备C周瑜D黄盖16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痛心的条款就是五口通商,认为洋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防不胜防,现在他们更可以横行天下,文人忧国者也莫不以此为华夏巨侮。然而到了清末,统治者发现通商口岸无一例外都繁荣起来,于是又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清廷前后态度的巨大迥异反映了A列强对华侵略放松B中国近代化渐成潮流C列强资本输出减少D中国半殖民地化受阻17 . 从1915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为此,他们掀起的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18 . 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开启了这个国家近代化的进程。他是( )A彼得一世B伊凡四世C尼古拉二世D亚历山大二世19 . 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主观喜恶。观察下图漫画睁开眼睛,迫使America“睁开眼睛”的是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日军偷袭珍珠港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20 . 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最为全面的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ABCD21 . 1937年9月的一天,自陕西省原县石桥镇的一个大坝上,一方多穿着灰军服、戴着红星帽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召开整编督师大会。会场上,每位官兵的手中都拿着一套即将穿上的国民党军队的黄军服和即将戴上的缀有国民党党徽的黄军帽。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局A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伪满州国傀儡政权B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D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22 . 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场改革的重点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促进民营经济发展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3 . 下图以“转”为关键字串起了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 )A北伐战争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24 .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下列事例最能佐证这句话的是A独立战争B南北战争C实行冷战政策D罗斯福新政二、综合题25 .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洋务派举办新式教育事业,洋务派首先感到的是急需翻译人才,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招收满族学生入馆学习,除学习外文外,还学习汉文。以后又陆续设立了一批以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为主的学校。为了适应近代化工业的需要,洋务派举办了以学习外国科学技术为主的各类学堂。洋务派还开办了以建设新式海陆军服务的各类军事学校。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872年清政府选派的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登船放洋。由于风气未开,广大北方地区没有一人入选,学生都来自东南沿海的省份,特别是广东南海、新会一带。他们在国外刻苦求学、勤勉自励,大多学有所成。归国后,在教育、外交、工会、军事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摘编自林文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评析材料三: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摘编自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举办新式学校的特点,并指出其直接目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批留美学生来源的区域特点,并说明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出现的变化。26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注:1 英里1.609344 公里 材料二19 世纪末,世界铁路发展到 65 万公里,到 20 世纪 20 年代翻了一番,达到 127 万公里,成为世界陆路运输的垄断性工具。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社会,不仅体现在 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行速度上,还进一步教会了人们遵守时间和纪 律,守时守纪成为了现实生活的准则。材料三 21 世纪初,我国开始大力发展高速铁路。2008 年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 350 公里 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如今,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 2 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铁核心技术,中国高铁总 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 380 公里 CRH380A 型动车 组是我国高铁的标志性产品,也是世界上运营时速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性能最好 的高速列车,成为代表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国际名片。中国高铁项目已遍及亚、欧、南美等大洲,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了世界高铁技术发展。(1)据材料一,指出世界铁路起源的地区,并概括18301870年世界铁路发展的特点(2)综合材料一、二,归纳铁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3)据材料二,概括 21 世纪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4)据材料三,简析我国哪些方针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国高铁发展。由中外铁路发展看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你能得出什么认识?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综合题1、2、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为本站会员(xt****7)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