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预防医学-学习指南

  • 资源ID:12940857       资源大小:31.9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预防医学-学习指南

.预防医学-学习指南一、 单项选择题1. 预防医学是( C )A. 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 医学的基础学科C. 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 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2. 预防医学的对象是( D )A. 个体 B. 病人C. 健康人D. 确定的群体3. 二级预防是指( D )A. 临床期预防B. 病因预防C. 病残预防D. 临床前期预防4. 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是( A )A. 计划免疫B. 周期性健康检查C. 筛查D. 康复训练5.生态平衡是一种( C )A.绝对平衡B.数量相等的平衡C.动态平衡 D.质量相等的平衡6.生活饮用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A )A. 氯化消毒B.臭氧消毒C.紫外线消毒 D.高锰酸钾消毒7下列毒物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B )ACO BCl2CH2S DHCN8. 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 )A. 相加作用 B. 相乘作用C. 独立作用 D. 协同作用9. 属于经常性卫生监督主要内容的是( B )A. 卫生规划B. 从业人员健康证C. 紧急性调查 D. 疫情通报10诊断慢性中度苯中毒血象检查结果应出现( D )A白细胞数低于4109L B血小板数低于80109LC中性粒细胞数低于2109LD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109L11. 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B )A. 慢性砷中毒 B. 慢性汞中毒C. 慢性铅中毒 D. 慢性硒中毒12. 急性中毒时可引起迟发性神经病的毒物是( B )A. 一氧化碳B. 有机磷农药C. 氰化氢D. 硫化氢13. 可引起中毒性白内障的毒物是( D )A苯 B二甲苯C硝基苯 D三硝基甲苯14. 铅中毒时实验室检查可出现( C )A. 尿ALA降低B. 尿CP降低C. 血FEP升高D. Hb升高15慢性汞中毒的三大典型表现是( D )A胃肠炎、易兴奋症、皮炎 B神经症、口腔炎、间质性肺炎C脑病、麻痹、口腔炎D易兴奋症、震颤、口腔炎16. 最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是( B )A. 花生、小麦 B. 花生、玉米C. 高粱、大豆 D. 大米、小麦17不能用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的中毒性毒物是( D )A对硫磷B甲胺磷C内吸磷 D敌百虫18. 沙门菌食物中毒临床上可分为( D )A. 胃肠炎型、类伤寒型、败血症型、类感冒型B. 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肝肾损伤型、溶血型C. 胃肠炎型、类伤寒型、类霍乱型、败血症型D. 胃肠炎型、类伤寒型、类霍乱型、类感冒型19. 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居民热能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D )A鸡蛋B牛奶C瘦肉D粮谷类20. 产热量最高的营养素是( B )A. 蛋白质B. 脂肪C. 糖类D. 膳食纤维21豆类的蛋白质含量是( B )A1030 B2040C3050 D406022铁利用率较高的食物是( C )A海带B绿色蔬菜C动物血 D蛋黄23. 从辅助食品中给婴幼儿补铁的时间应在出生( A )A3个月以后B4个月以后C5个月以后D6个月以后24. 目前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是( A )A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B亚油酸C亚油酸和亚麻酸 D-亚麻酸25人群营养水平膳食调查的常用方法是( C )A询问法、记帐法、检测法 B询问法、记帐法、测量法C询问法、记帐法、称重法 D询问法、记帐法、换算法26. 冠心病的生理始基是( B )A. 胃蛋白酶原增高B. 高甘油三酯血症C. 高尿酸血症 D. 高蛋白质结合碘27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新型判断肥胖的指标是( B )A体重 B体重指数C皮褶厚度 D体脂含量28. 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 A )A. 20%B. 15%C. 10%D. 5%29. 下列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A )A. 垂直传播B. 握手C. 拥抱 D. 聊天30. 传染病能够得以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C )A病原体生存的条件B传染源和易感者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D传播途径和易感者31. 麻疹的唯一传染源是( A )A病人 B健康人C动物 D植物32. 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 C )A生活炉灶 B烹调油烟C家具和室内装修材料 D室外空气污染33. 下列关于人的情绪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D )A. 情绪不是固有的,是由客观现实刺激引起的B. 情绪是主观体验,包括情感C. 情绪的个人基础需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D. 情绪不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34医院污水消毒常用的方法是( A )A氯化消毒和臭氧消毒B氯化消毒和紫外线消毒C氯化消毒和辐射消毒D氯化消毒和加热消毒35属于医院内感染的疾病是( D )A入院前感染,住院期间出现症状B入院前感染,出院1个月后出现症状C入院前感染,出院3个月后出现症状D入院后感染,出院后出现症状36. 医院不同区域的噪声要求不同,特殊病房要求是( B )A2030dB(A) B3040dB(A)C4050dB(A) D5060dB(A)37监测医院空气中的细菌数,采样方法中最简便、最常用的是( A )A自然沉降法B惯性撞击法C过滤法D随机法38. 引起地球化学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 C )A. 工业废弃物的排放B. 生物性病原体的传播C. 某地区生活环境中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D. 农药使用量过多39属于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是( B )A水俣病B克汀病C痛痛病 D布氏杆菌病40. 地氟病的发病原因是(D)A. 氟缺发 B. 碘缺乏C. 砷缺乏 D. 氟摄入过高41.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是( B )A. 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的个体进行检测B. 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C. 创造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D. 保护劳动者健康42. 属于劳动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 D )A. 高温B. 矽尘C. 通风照明不良D. 精神过度紧张43.属于职业性肿瘤的是( C )A. 胃癌B. 肠癌C. 石棉所致肺癌D. 肝炎所致肝癌44. 职业病医学诊断的重要前提是( B )A. 往病史 B. 业史C. 别诊断 D. 状与体征45尘肺是指( C )A肺组织炎症性疾病B肺纤维组织疾病C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D肺部增生性疾病46. 相关系数在01之间,两个变量的关系是( A )A正相关 B负相关C零相关 D完全相关47描述数值变量呈倍数关系资料的集中趋势指标是( B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百分位数48分析某医院1998年和200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C )A单式直条图B复式直条图C百分比条图D统计地图49病例对照研究的因果顺序是( C )A由因追果B由因追因C由果追因 D由果追果50. 常用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是( B )A. 极差 B. 标准差C. 中位数D. 四分位数二、 名词解释1.公害病:是指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2.流行过程: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传播的过程,其发生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个基本环节。3.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即食物网。4.营养性疾病:是指因摄人营养素过多或过少,或不平衡引起机体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以及营养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一类疾病。5.矽尘作业:通常将劳动者接触的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作业称为矽尘企作业。6.生物转化:指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7.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8.传染病:是指由特异病原体或其毒性产物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病原体或其毒性产物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传染给易感宿主。9.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10.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预防或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11.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12.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生产劳动过程中所遭受的意外性伤害,亦称为职业性伤害或工作伤害。13.碘缺乏病: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最明显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和克订病。14.冷链:是指疫苗从生产单位到使用单位,为保证疫苗在贮存、运输和接种过程中都能保持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而装备的一些列设备的总称。15.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但能排除病原体的人。三、 简答题1. 简述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答:(1)职业安全卫生状况的定位和规划;(2)职业环境卫生监测;(3)劳动者健康监护;(4)健康危险度评价;(5)危险告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6)实施劳动者与健康有关的其他初级卫生保健服务。2. 简述提高筛检收益的方法。答:(1)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进行筛检;(2)选用高灵敏度的筛检方法;(3)采用联合试验进行筛检。3. 简述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答:(1)传播途径易实现,传播广泛,发病率高;(2)冬、春季高发;(3)儿童、少年多见;(4)无有效免疫条件下,人群发病呈周期性;(5)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4. 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有哪些?答:(1)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与非细菌性;(3)过敏性疾病,生物气溶胶为主要原因;(4)癌症;(5)畸胎;(6)其它急慢性疾病。5. 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答:(1)科学的加工烹调;(2)良好的用膳制度;(3)食物对人体无毒无害,保证安全。6.地方病有哪些特点?答:(1)地方性,即地域的特异性;(2)病区人群均可患病,迁出病区病情可减轻或自愈;(3)非病区迁入的健康人生活一定时间后也会发病;(4)病区易感动物也可发病;(5)病区的致病因素被根除后可转为非病区。7.简述一、二、三级预防的内容。答:(1)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即采取各种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因素的措施,防止健康人群发病;(2)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3)三级预防:也称临床预防,即预防病情恶化,防治并发症和病残,促进康复。8简述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内容。答:(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2)合理饮食,限制盐摄入量;(3)开展适量运动,防治超重和肥胖;(4)不吸烟和减少饮酒量;(5)防治各种感染。9.职业病有哪些特点?答:(1)病因不明;(2)存在接触水平-反应关系;(3)发病有群体性;(4)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5)如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较好。10.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是什么?答:(1)有害化学因素;(2)异常物理因素;(3)致病生物因素。11. 简述普查的用途。答:(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人;(2)了解疾病的基本分布情况;(3)了解人群健康水平;(4)了解人体生理生化指标的标准。12:简述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答:(1)随机抽样原则,样本代表性是抽样调查结果是否真实可靠的关键,因此应保证群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均等的被抽中机会;(2)样本量适宜原则;(3)调查对象变异小的原则。13. 简述病因假设形成的基本方法。答:(1)求同法;(2)求异法;(3)同异并用法;(4)共变法;(5)剩余法。14. 简述职业病诊断的主要依据。答:(1)职业史及既往史;(2)临床检查: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3)生产环境现场调查,包括询问和生产场所测定。15. 简述流行病学研究目的。答:(1)描述疾病与健康的分布;(2)研究疾病的病因;(3)研究疾病的自然史;(4)研究疾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5)疾病监测;(6)疾病防治效果评价。四、 论述题1.试述碘缺乏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答:(1)病因:地质环境缺碘是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2)主要临床表现: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克汀病(简称地克病);(3)防治措施:在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区,补碘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补碘的方法主要有碘盐;碘油。此外,患者也可口服碘化钾,但用药时间长,不易坚持。2. 试述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答:(1)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同时突然患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又很快下降趋势;(2)食源性:病人具有同一食物史,流行波及发病范围与污染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3)相似性:病人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4)非传染性: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3. 生物性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畜产品加工业等,这些污水中含有人及动物携带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可引发介水传染病。试述介水传染病主要包括的疾病和流行特点。答:(1)疾病包括:伤寒;霍乱;痢疾;(2)流行特点: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疾病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4. 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答:(1)优点:组织实施较容易,省力、省钱、省时间;所需研究对象较少,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简称“一病多因”;一般无伦理学问题;用途较广泛,可用于病因探索、初步检验假设、干预措施效果考核等;(2)缺点: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率很低的因素;暴露因素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因此不能确证因果关系;不能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等,因而不能直接计算分析相对危险度;选择研究对象时易产生选择偏倚回顾性调查时易产生信息偏倚。5. 某社区有居民10万人,现需估计该地区居民意外伤害发病率。该地区5年前意外伤害年发病率为26%,现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要求容许误差为0.1P。(1)计算需抽样调查的人数;(2)试述抽样调查常用的抽样方法。答:(1)现d=0.1P,P=26%,Q=1-P=74%N=400Q/P=40074%26%=1138.5=1139(人)用抽样调查需要调查1139人(2)抽样调查常用的方法有五种,分别是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

注意事项

本文(预防医学-学习指南)为本站会员(y****3)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