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医辨证湿疹(转载)

  • 资源ID:12830482       资源大小:48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辨证湿疹(转载)

.中医辨证湿疹(转载) 湿疹重在辨别湿热浸淫、脾胃湿蕴与血虚风燥。以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比,渗液流汁,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多为湿热浸淫证;以发病较缓,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有纳差,神疲,腹胀便溏,多为脾虚湿蕴证;以病久,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痒,或皮损粗糙肥厚者,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多为血虚风燥证。湿疹治疗应根据湿热浸淫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的不同,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由于湿疹患者始终存在程度不同的瘙痒,故在辨证治疗的同时应适当的加用止痒的药物。 1.湿热浸淫证湿疹 湿疹主症: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休,渗液流汁,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湿疹治法:清热利湿 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龙胆泻肝汤组成与用法】龙胆草(酒炒)6g,黄芩9g,栀子(酒炒)9g,泽泻9g,木通6g,当归(酒炒)3g,生地黄(酒炒)6g,柴胡6g,生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服。 【龙胆泻肝汤功能主治】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主治湿疹、带状疱疹、足癣等属湿热浸淫者。 【龙胆泻肝汤加减应用】皮疹发于上部者,加桑叶、菊花、蝉蜕;湿疹发生于中部者,加重龙胆草、黄芩用量;发于下部者,加萆薢、车前子;伴有青筋暴露着,加泽兰、牛膝。 中医治疗湿疹之穴位注射 (一)中医治疗湿疹之取穴 主穴:分2组。1、足三里、曲池;2、长强。 (二)中医治疗湿疹之治法 药液:第一组穴用维生素B12(0.1毫克)注射液;第二组穴用非那根(12.5毫克)加维生素B1(50毫克),主要用于阴囊湿疹。 以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第一组穴每穴注射入药液1毫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第二组穴,将药液全部注入长强穴,3日1次,2次为一疗程。 (三)中医治疗湿疹之疗效评价 以上述第一组穴治疗50例顽固性湿疹,结果显效以上占84,总有效率达96;第二组穴治疗顽固性阴囊湿疹35例,结果治愈2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一般而言,以病程短者效果佳。 中医治疗湿疹之体针 (一)中医治疗湿疹之取穴 主穴:湿疹点。 (二)中医治疗湿疹之治法 先找寻湿疹点,令湿疹患者背向光亮处,在背部仔细寻找出低于皮肤,灰色发亮,针头大,散在的小点,此即湿疹点。找到后,用左手拇、食、中指捏提皮肤,右手持一寸长的毫针,直刺该点,进针七、八分,小儿可浅刺,进针后提插二、三下,快速出针不留针,每次可针1015个湿疹点。每日或隔日1次。另可配合服用维生素C200毫克,异丙嗪50毫克,强的松10毫克(小儿酌减),每日3次。 (三)中医治疗湿疹之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76例,治愈433例,治愈率达90.9。 中医治疗湿疹之穴位注射之二 (一)中医治疗湿疹之取穴 主穴:分2组。1、曲池、足三里、肺俞、三阴交、血海;2、箕门。 (二)中医治疗湿疹之治法 第1组穴用于治疗全身性湿疹,每次选2穴,交替按顺序轮用。用10毫升注射器,先抽2.5拘橼酸钠注射液0.6毫升,再抽患者自身静脉血液6毫升,立即摇匀,得气后注入所选穴位。每周1次为一疗程。第2组穴用治阴囊湿疹,双箕门穴交替选用,以当归注射液于得气后注入,注毕艾灸15分钟。每日12次,20次为一疗程。 (三)中医治疗湿疹之疗效评价 共治疗全身性湿疹46例,痊愈4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76;阴囊湿疹42例,有效24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1。 中医治疗湿疹之电针 (一)中医治疗湿疹之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下同)。 (二)中医治疗湿疹之治法 以酒精消毒皮损区后,毫针由皮损边缘刺入皮下组织,针的方向与皮面平行,针刺数目按每块皮损大小不同,用26根不等。然后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频率20次/分,强度可逐渐增大,至病人感觉适度为止。每次电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中医治疗湿疹之疗效评价 共治疗慢性湿疹26例(内包括神经性皮炎患者),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5。 中医治疗湿疹之耳针 (一)中医治疗湿疹之取穴 主穴:分2组。1、肺;2、对耳轮(耳廓区域)。 配穴:神门、内分泌、交感。 (二)中医治疗湿疹之治法 第1组穴和配穴用毫针刺法,每次取13穴。先将浸湿3硫酸锌的衬垫紧贴于皮上,依次接电极板,盖以塑料布并用胶布固定。术者将毫针刺入耳穴,接通直流电针仪,负极接耳针,正极接极板;治疗15分钟后,交换极性,再治疗5分钟,日1次,6次为一疗程。第2组用刺血法,双侧均取,用左手固定施治之耳廓,使对耳轮部充分暴露,用右手持钢笔式紧握针(或三棱针)针柄,按对耳轮弧形切线的垂直方向,用针头于对耳轮轻轻划割,长度小于5毫米,划痕间距2毫米,使之微微出血,再用消毒棉覆盖创面,约34小时后去掉,血痂待其自然脱落。 (三)中医治疗湿疹之疗效评价 以第1组治65例,痊愈45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93.88;第2组治疗12例,全部治愈,痊愈率达100。 中医治疗湿疹之刺血 (一)中医治疗湿疹之取穴 主穴:肺俞、委阳。 (二)中医治疗湿疹之治法 令湿疹患者取俯卧位,暴露后背上部和双腿。先以三棱针点剌肺俞,然后挤压穴区出血,即在其上拔罐。之后,再点剌委阳出血加罐。每穴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中医治疗湿疹之疗效评价 共治手部顽固性湿疹38例,痊愈2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 中医治疗湿疹之皮肤针 (一)中医治疗湿疹之取穴 主穴:大椎、膀胱经线(大杼至白环俞段)。 配穴:血海、风市、阿是穴。 (二)中医治疗湿疹之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酌加,慢性患者应加阿是穴。令患者取俯卧位或端坐位,以皮肤针自上而下弹剌,重点为背腰段,叩剌强度中等,至皮肤潮红为度。穴区可在直径1cmm内反复叩剌至潮红。阿是穴可从外向内围剌,法同上。每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 (三)中医治疗湿疹之疗效评价 共治40例湿疹,临床痊愈28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 中医治疗湿疹之食疗 (1)薏米红豆煎: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3)冬瓜汤:带皮冬瓜250克,切块,煮汤食用。 (4)黄瓜煎:黄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5)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 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湿疹中药方-胃经积热 【湿疹症状】初起丘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瘙痒,稍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皮疹,脓疮,结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缠绵。 【湿疹治法】养血熄风,杀虫清热 【湿疹方药】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 【湿疹用法】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湿疹外洗法】用艾叶一把,加鸽粪一把熬水,温洗秃疮后,再用温水淋洗一次,拭干。 【湿疹按语】湿疹由于胃经积热,化风生虫所致。故方中以荆芥、防风透散风热于外;大黄荡涤胃热于下;连翘、百部、白藓皮泄热杀虫;当归养血祛风。 【湿疹方药】全虫方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忌食辛辣 湿疹中药方-脾虚化热 【湿疹症状】皮肤湿疹,以四肢为多,开始散在全身,以后逐成片状增多,瘙痒,搔破后流黄水,无发热,饮食尚佳,睡眠不实,大小便正常,舌质正常,苔黄腻,脉陈弦细数。 【湿疹治法】养血清热,祛风除湿 【湿疹方药】归尾5克,赤芍6克,干地黄9克,川弓5克,丹皮6克,何首乌9克,胡麻仁5克,黄柏6克,白蒺藜9克,苦参6克,蝉蜕3克,红花3克,蛇蜕3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辛辣腥发之物 【湿疹按语】此型湿疹,以四肢为多,四肢为诸阳之本,脾主四末,并主肌肉,其病因由脾弱生湿,湿聚生热,热则生风,风湿博结,发于皮肤,四肢尤甚,所以治以养血,清热、祛风、除湿之法。 湿疹中药方-血热外感 【湿疹症状】周身疹点细小坚硬为粟,质白根红,瘙痒异常,抓破则有黄色水液浸淫蔓延,痒极则肤红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 【湿疹治法】疏风祛湿,败毒泻火 【湿疹方药】金银花30克,土茯苓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白藓皮15克,野菊花10克,炒黄柏10克,炒黄苓10克,干生地10克,连翘10克,蝉蜕10克,荆芥3克 【用法】浓煎,分三次服。三剂为一个疗程。疮愈后则停服,未痊愈可续服三剂。如经数月或一年后再发时,可照方再服 【湿疹按语】方中以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清热败毒而消肿;生地、黄苓、黄柏、连翘清热凉血泻火,并能燥湿;土茯苓、白藓皮祛风除湿;蝉蜕、荆芥疏风散热。 湿疹中药方-风湿蕴毒 【湿疹症状】皮损肥厚,粗糙,干燥,脱屑,皮纹增宽加深,色素沉着、苔藓样明显,瘙痒无度,色薄白苔少,脉细数。 【湿疹治法】熄风止痒,除湿解毒 【湿疹方药】全虫方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忌食辛辣 【湿疹按语】方中全虫性辛、甘、平。有毒。入肝经,走而不守,能息内外表里之风;皂刺幸散温通,功能消肿托毒,治风杀虫;猪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肠之气,涤清胃肠积滞,消风止痒散毒。盖“热”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湿毒,非攻发内托幸扬不得消散,而全虫、皂刺、猪牙皂角三者为伍,既能熄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为相宜。白藓皮性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热散风,燥湿止痒,协同苦参以助全虫祛除表浅外风蕴湿而止痒;刺蒺藜辛苦温,祛风“治诸粉病疡”、“身体风痒”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刺蒺藜协同祛风除湿通络的威灵仙,能够辅佐全虫祛除深在之风毒蕴湿而治顽固性的瘙痒。另外脾胃气滞则蕴湿,湿蕴日久则生毒,顽湿聚毒,客于皮肤则瘙痒无度,故方中佐以炒枳壳、黄柏、炒槐花,旨在行气清肠胃之结热,以期调理胃肠,清除湿热蕴积之根源,标本兼顾,寓意较深。川军能活血破瘀,少用则泻下,多用反而厚肠胃,与诸药相配合,不但止痒功效增强,而且可以促进肥厚皮损的消退。 湿热型湿疹: 【湿疹证见】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湿疹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祛风。 【湿疹方药】 1主方 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处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 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风热型湿疹: 【湿疹证见】 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湿疹治法】 疏风清热,佐以利湿。 【湿疹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血虚风燥型湿疹 【湿疹证见】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湿疹治法】 养血祛风。 【湿疹方药】 1主方当归饮子(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处方:当归、防风各12克,川芎、荆芥各9克,白芍、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瘙痒难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枣仁各15克。某一阶段见糜烂、渗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泽泻12克。 2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吴光荣诊所外科学)处方: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蜕、苦参、白鲜皮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中医治疗湿疹偏方秘方一:湿疹(皮肤起红点、水泡、发痒):用绿豆3两炒焦研成粉,用醋调匀涂患处,一日二次,连涂一星期可根治。忌花椒、胡椒。 中医治疗湿疹偏方秘方二:玉米须治疗湿疹 用料:玉米须适量。 制作用法:将玉米须烧灰存性,研为未,以香油调拌,外敷患处。 功效:清利湿热,治疗湿疹。 中医治疗湿疹偏方秘方三:山羊胡散治湿疹 用料:山羊胡一小撮。 制作用法:将山羊胡烧成灰,用香油调成糊状。搽患处,一般10内即愈。 功效:用治湿气,湿疹。 中医治疗湿疹效方九则 中医治疗湿疹一:青黛、滑石粉、赏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糊状,外涂患处,1日 3次。治疗急性湿疹有良效。 中医治疗湿疹二:枯矾10克,炉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参15克,共研细末备用,外敷患处,1日2次,治疗阴囊湿疹有良效。 中医治疗湿疹三:蒲黄研末,将粉直接撒在湿疹处,外用纱布包扎,1日1次。 中医治疗湿疹四:吴茱萸100克,研细末,加肤轻松软膏调糊状,外敷湿疹处,1日3次,一般用1次痒止,用6-15天可愈。 中医治疗湿疹五:滑石、炉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叶15克。共研末,装入广口瓶内备用,撒在湿疹上,外用消毒纱布包扎。 中医治疗湿疹六:苦参研末,紫皮大蒜掐烂成泥外敷患处,1日3次。冶慢性湿疹效佳。 中医治疗湿疹七:茄子1个,雄黄、枯矾各15克,先将茄子挖一个小孔,将上药灌入孔内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将茄子烤软,枯矾、雄黄渗透到茄肉内,再将茄子放患处轻轻磨擦5t0分钟。一般边擦边止痒,治急性湿疹有良效。 中医治疗湿疹八:黄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锌20克。共研末,调香油外涂患处。1日3次。 中医治疗湿疹九:蛇床子、大黄、苦参30克,枫球15克,黄柏12克,水煎外洗患处,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钟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湿疹即消。 消风散方源 外科正宗卷四 消风散组成 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仁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 各一钱 各6g 甘草 木通 各五分各3g 消风散用法 水二盅,煎至八分,食远服。现代用法:水煎,空腹服。 消风散方歌 消风散内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消风散主治 手癣,风疹,湿疹。皮肤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消风散功用 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消风散病因 风毒之邪侵袭人体,与湿热相搏,内不能疏泄,外不能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而发。 消风散运用 1消风散是治疗风疹、湿疹的常用方剂。以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为证治要点。 2若风热偏盛而身热、口渴者,加银花、连翘以疏风清热解毒;湿热偏盛,胸脘痞满,身重乏力,舌苔黄厚而腻者,加地肤子、车前子、栀子等以清热利湿;血分热甚,五心烦热,舌红或绛者,加赤芍、丹皮、紫草以清热凉血。 3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风湿为患者,均可加减运用。 消风散注意事项服消风散期间不宜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等,以免影响疗效。.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辨证湿疹(转载))为本站会员(y****3)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