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

  • 资源ID:12690922       资源大小:867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目标导航,内容索引,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深化探究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随堂巩固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把握教材知识体系,1.近代铁路的起步(1)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铁路建成通车。(2)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2.近代铁路的发展(1)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修更多的铁路成为中国人的强烈愿望。(2)1909年,中国工程师设计施工的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一、铁路,更多的铁路,胥各庄,1888,救亡图存,詹天佑,京张铁路,(3)到1911年,中国半数以上铁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易混易错,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京张铁路是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1.水运(1)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但几乎都是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中国航空事业起步于年。当时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同年,在交通部下设“筹办航空事宜处”。此后10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二、水运与航空,知识点拨,轮船招商局,1918,北洋政府,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不仅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且在客观上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传播着男女平等观念、民主科学等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思想理念。,1.邮政(1)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2)1896年,“”成立。(3)民国时期: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签订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2.电讯(1)1877年,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三、从驿传到邮政,领事邮政代办所,大清邮政局,1913,万国邮联大会,福建巡抚,(2)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直到_情况才发生变化。3.影响(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和出行方式,还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20世纪30年,通讯手段,社会发展,思维点拨,思维点拨,代,西方列强在中国开办邮政和电报等近代通讯业务的影响(1)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2)推动了中国近代通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3)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变化的特点(1)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2)发展缓慢。(3)先个别试办,然后政府推广。(4)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史料实证深化探究理解重要史料史论,主题近代中国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1.近代铁路事业缓慢发展的因素材料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遂搁置修路倡议。,史料解读划线句子分别从政治、思想、资金三个方面说明“清政府遂搁置修路倡议”的原因。,问题思考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缓慢发展的原因。,提示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资金和技术的缺乏。,提示,2.交通运输业的影响材料20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保守大臣完了!这东西要多起来,我就没生意咯,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可就没着没落了!黄包车夫真是了不起的奇迹啊!要是中国人自己能制造出来就好了。开明人士,史料解读从材料中划线部分保守大臣认为“有辱国格”,黄包车夫哀叹“没生意”“生计没着没落”和开明人士感叹“中国人自己能制造出来就好了”这三种不同阶层的人对汽车的不同看法说明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影响。,问题思考据材料,分析汽车的传入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冲击了传统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有利于改变中国交通落后的面貌,从而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示,3.近代通讯的发展材料一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学生运动能立即席卷全国与电报快捷传递消息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密不可分。电报,其重要性在于,在交通系统远不足以把全国连为一体时电报系统至少可把全国连为一个时间共同体,这是后来全国同步的社会和思想运动的技术基础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对中国刚兴起的通讯事业有人赋诗曰:“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为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史料解读体现了电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政治思想运动产生的基础性影响。体现了近代通讯工具的特点。,问题思考(1)根据材料一,分析归纳近代电讯技术有哪些特点。,提示速度快,效率高;距离远,范围广。,提示,(2)材料二中的诗所赞颂的是什么通讯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通讯工具?这些通讯工具有何作用?,提示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等。作用: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史论总结1.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原因(1)特点从时间上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从发展水平上看,受到本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的排挤,近代交通发展缓慢。从地域上看,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从作用上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原因外因a.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b.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控制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内因a.为了适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各个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发展交通运输业。b.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和群众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c.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交通工具发展的主要动力。,2.中国近代通讯事业的兴起原因和积极影响(1)兴起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军事政治的需要。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积极影响加快信息传递,有利于航运、防汛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国防建设,保证了军情的及时性与军队的机动性。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深化提升,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特征1.动力:由人力、自然力向机械力发展。2.技术:由从西方引进到中国自制自研。3.地区发展差别:城市近代化进程显著,乡村发展缓慢。4.对象:由权贵富绅向平民化、普及化发展。5.进程:初期由于受到各种势力的阻挠,发展缓慢,后来进程日益加快。6.种类:铁路、公路得到发展,海上和内河航运发展较快,航空事业有所进步。,二、中国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变迁历程中国近代通讯工具的发展变迁经历了由外国在中国建立电报机房到中国自己架设有线电报线,由用于军事目的的有线电报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通讯网形成的历程,此后,电话成为日常通讯工具,寻呼机、传真机及无线电话相继出现,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成为时尚。,反馈训练随堂巩固会做题才是硬道理,1.(2017台州学考)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装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新式小车”是近代交通工具自行车B.“新式小车”仅仅满足了达官贵人的出行需要C.“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D.“新式小车”已经取代传统交通工具,1,2,3,4,答案,解析,5,6,1,2,3,4,5,6,解析据材料“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装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可以得出“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故C项正确。,2.(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A.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B.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C.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D.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1,2,3,4,5,6,解析,答案,1,2,3,4,5,6,解析根据图示材料信息“当火轮车通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可知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故C项正确;A、B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答案,解析,3.(2017嘉兴期末)右图是1909年民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该漫画A.表达向西方学习的愿望B.庆祝中国跨入铁路时代C.揭露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D.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1,2,3,4,5,6,1,2,3,4,5,6,解析根据“1909年民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各国联合龙灯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列强逐渐控制中国铁路修筑权,民族危机加深,与西方的矛盾加深,故A项错误;中国跨入铁路时代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漫画反映出列强分割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故C项正确;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4.(2016浙江10月学考)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1,2,3,4,5,6,答案,解析,1,2,3,4,5,6,解析19世纪中期还没有出现无线电报技术,故A项错误;无线电报技术是19世纪末发明的,但当时没有传到中国,故B项错误;无线电通信方式在中国出现于1906年,故C项正确;无线电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不是在20世纪中期,故D项错误。,5.(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下表反映了A.上海商业的发展优于内地B.社会生活变迁的不平衡C.西方先进技术的迅速应用D.近代工业已转移到内地,解析根据材料中铁路、电报、电话、电灯发明及应用时间可以看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不平衡,故B项正确。,答案,解析,1,2,3,4,5,6,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两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他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中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1,2,3,4,5,6,材料二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门户洞开,外洋风雨,如潮袭来。一方面,中国的许多权利横被侵蚀。又一方面,西洋的新文明不断地输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1,2,3,4,5,6,(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驿传通讯的特点。,答案,答案驿站及从事驿务的人员多,耗费人力、物力较大。邮驿的种类较多。邮驿制度比较完善,组织和邮递速度达到很高的水平。,1,2,3,4,5,6,解析抓住“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两万多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等信息归纳。,解析,答案,1,2,3,4,5,6,(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使用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驱动力的变化,由畜力逐渐转化为机械力;交通工具逐渐商业化,并且没有阶级的限制。原因: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与使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解析,解析注意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来归纳。,本课结束,

注意事项

本文(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为本站会员(jun****875)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