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重庆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

  • 资源ID:12436451       资源大小:48.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

重庆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与眼花缭乱的社交网络相比,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的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B这个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内心十分恐慌,但是他却从容不迫地抹桌子、擦椅子,若无其事。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D“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的倡议发出后,一些烟民对此默默无闻。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 ling)收敛(lin)干涩(s)拈轻怕重 ( nin )B坍塌( dn )莅临(l)截然(ji)一霎时(sh)C缥缈 ( mio )姊妹(z)娇媚(mi)骇人听闻(hi)D蹒跚 ( pn )粗犷(gung)菡萏 (hn)更胜一筹(chu)3 . 根据课内文言积累,完成小题。浩浩同学采用“整理归纳法”复习文言知识。下表中归纳有错误一项是选项类别例句呈现A通假字不:尊君在不。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古今异义儿女:与儿女讲论文义。饭:饭疏食,饮水。可以:可以为师矣。C敬辞尊君:尊君在不。家君:君与家君期日中。子:子曰/曾子曰。D词类活用 饭:饭疏食,饮水。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传不习乎。AABBCCDD4 . 下列对句子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把这个问题拿来问客人:“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像你的美)。”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第二天徐公来,偷偷看他,自认为比不上自己,对着镜子看自己,又觉得自己差远了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批评我的过错的,得到上等奖赏。D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命令刚刚颁布,大臣们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大城市一样热闹。5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获得荣誉”“雄伟壮丽”“一泓泉水”这三个短语的类型依次是动宾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这个句子结构不完整,缺少主语。去掉“看到”或“使”,句子就完整了。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0篇,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6 .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重别薛华王勃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注释)这首诗为咸享元年(670)王勃在蜀中与薛华再次分别时所作。其时,诗人因戏为斗鸡檄文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浦:江岸。濯(zhu)锦川:锦川,即锦江,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艳,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故称。旅泊:飘泊。栖遑(hung):奔波不定,神情不安。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的是诗人在长安送朋友去蜀州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赴任的友人的鼓励和劝勉。B重别薛华写于诗人落魄失意之际,面对挚友,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愤懑凄苦,倾泻无余,更显出两人的分别之难。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颔联突出了此次送别的感伤之情;重别薛华的尾联亦写出分别之际,唯有泪水相伴的悲凉和哀愁。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悲酸之态,意象壮阔,开朗豁达;重别薛华写景浩荡开阔,抒情真实自然,借景传情,景中见情。二、字词书写7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除下帽来,yu gung k jin,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_)(2)同样也能全面揭示gung mo w yn的宇宙。(_)(3)这位客人不无gn g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_)(4)我看到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那样n i子女,也颇不以为然。(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姥爷教我们规矩王士跃我读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肚子饿了准一定要往姥姥家跑。每一回火炕上都满满当当地置备上一小桌香喷喷的菜食,主角自然是高高在上的姥爷。姥爷的位置总是独占一方,他坐在炕头的雅座,孙男孙女则一字摆开,于炕梢隔桌相对。他的饮食之道颇有古风,极少听他讲话,只是喝酒吃菜。吃饭讲究细嚼慢咽,喝一碗稀饭似乎比喝一盅酒快不了多少。他常批评我们孙子辈的,坐无坐样,吃没吃相。可是对于七八岁的孩子们来说,受不了条条框框的拘束。过不多久,我们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说起话来了,好像空降了一群麻雀。此时,只听姥爷清了一清喉咙,撂下碗来。仿佛感到一股龙卷风正在我们头上迅速聚集,大家便立刻鸦雀无声地吃饭了。姥爷不但在餐桌上讲究规矩,就是起居作息等寻常琐事,他也都有一套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雷打不动。二老平时广结善缘,喜欢热闹,到了晚上,家里总会来一些大摆龙门阵的邻里街坊。可是他们都知道老人家有早睡早起的习惯,约莫九点来钟光景,通常是只听到舅舅一声“睡觉喽”,拖长的京剧道白腔调有心无心地下逐客令,舅舅先下了炕出屋,大家也便知趣地起身离去。俗语说“无规矩不足以成方圆”。听长辈说,姥爷的生活习惯以及繁琐细碎的规矩,多是与他的早年经历有关系。他幼年时逢清末民初时代大变革,因家境困迫,十六岁就出外谋生,当学徒经商。从“立端正,揖深圆”一类的旧时社交礼数,到“店无信不兴,人无信不立”的经商与为人处世的理念,他都耳濡目染地记刻在心。姥爷三十岁便升做了掌柜,经营着辽南数家杂货行,相当于今天的连锁店。东家则住在河北,一年也来不了几次,他对姥爷一百个放心。不为别的,就是看中了他的笃厚实诚,板板正正地做事为人的禀性。都说内外有别,一碗水难以端平,可是姥爷对待家人向来是“轻重看秤杆”,在公平方面绝不打折扣,哪怕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比方说,平时逛大菜市场,他会顺道给我们捎来一些时鲜早货。两条鱼、几块豆腐能值多少钱?可是姥爷一定会对母亲提醒一句说:“鱼五元、豆腐两元啊。”那意思分明是在和女儿“明算账”。儿女独立,绝不养“啃老族",这也是他不成文的一条家规。可是,他的家规有时发扬到了极致,难免生硬死板,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了。比如我哥哥在外面闯了什么祸,父亲要责打他,姥爷还会在一旁火上加油:“打!打出血滋儿来,看他还长不长记性!”虽说在晚辈面前姥爷是一位不苟言笑的大家长,望之俨然,甚至闻之也惧。然而他仍有儿女情长的一面。那一年父母奉调支黔,姥爷惦记着我们一家人,便付诸思念于笔端,写了一封很特别的家信。这封信情真辞恳,一扫往日那股正襟危坐的老八股味。可是他心里仍感到言犹未尽,后来竟然一个人千里走单骑,从老家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来贵州看我们。虽然我已远离故土很多年,我的书房里至今仍然珍藏着姥爷的那只小酒壶。姥爷并没有给后代留下什么像样的家财,在众多的旧物件中,我独挑中了这只貌不惊人的老酒壶。因为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于姥爷的那份温存的记忆,也是一件历经沧桑的信物,是一件弥足珍贵的吉祥物。(选自文汇报有删改)8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撂下碗来”的“撂”字表现姥爷已经吃饱喝足了。B父亲要责打闯祸的哥哥,姥爷在一旁火上加油,姥爷真是不近人情。C第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第一句话承接上文,第二句话开启下文。D姥爷的小酒壶是本文的线索,借小酒壶表达了“我”对姥爷的思念之情。9 . 第两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0 . 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姥爷是一个怎样的人。11 . 你怎样看待文中姥爷教的规矩?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由。四、句子默写12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山水之乐,_。(欧阳修醉翁亭记)(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_,_。(李白行路难)(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4)_,秋容如拭。(秋瑾满江红)(5)把李商隐的无题补充完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五、课外阅读荀况论兵荀卿者,赵人,名况,尝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荀卿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附民而已。”选自资治通鉴秦纪一(注释)羿:神话传说中曾开弓射九日的人。造父:历史上著名的善御者,为周穆王驾车出游,得知叛乱消息,造父驾车日驰千里,周穆王得以迅速返回,平定了叛乱。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他们都发动了推翻前朝的革命。13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1)士民不亲附( )(2)造父不能以致远( )14 .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B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C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D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15 . 翻译下面的句子。尝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之前。16 . 选文采用对话的形式,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选文认为用兵作战的要旨在于。(用自己的话作答)17 . 荀况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用了什么方法?六、名著阅读18 . 阅读下列文段答题:好几次,他就这样的上去又下来每一次下水,他只采得十来个母贝,而且这些母贝中,有的还不含有他不顾生命危险来采取的珍珠。我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他的工作很规律地进行,半小时内,没有什么危险威胁他。忽然间,这个印度人跪在水底下的时候,我看见他做了一个害怕的手势,他立即站起,使劲往上一跳,想要浮上海面去。原来一个巨大的黑影在不幸的采珠人头上出现了(1)此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是法国著名的探险小说家_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_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2)文段中的采珠人遇到的“黑影”是什么?采珠人最终的结局如何?请详细叙述。七、综合性学习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 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 一代人。请阅读下面几段材料,回答 下面小题。【材料一】东汉时,论语进入经书行列,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 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其中论语被列为首位。元明 清六百年间,“四书”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材料二】据统计,日本现存德川幕府时期的论语研究论著就将近九十种。日本近代资本主 义“创业者”的涩泽荣一(1840-1931),在从事实业的四十余年里,一直坚持亲自向企 业员工讲授论语。【材料三】十六世纪下半叶,欧洲传教士将论语首次传到西方,很多欧洲著名人物对孔子的 思想、人格都十分崇拜。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西方思想家,力图在孔子学说中寻求解决伦 理道德方面问题的启示。【材料四】2004 年 11 月 21 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 2007 年9 月,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包括孔子学校、孔子课堂)175 所,分布在 156 个国家和地区。国内 61 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到 2010 年,全球将建成 500 所孔 子学院和孔子课堂。19 . 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出什么结论? 20 . 初三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如“温故知 新”“舍生取义”等。请你再各写出一个成语。论语孟子(2)宋朝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请你仿写一句对孟子作出评价。八、作文21 . 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十字路口”是指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后来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生活中我们常常徘徊在一个又一个人生十字路口,方向与选择,混乱与规则,从众与坚守每个十字路口,都有故事,都有思考,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你以“站在十字路口”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阅读下面诗歌,请你发挥想象,以“小儿垂钓”为题或自拟题目将其扩写成一篇文章。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史铁生有了母亲的陪伴,感受到人间温暖;海伦.凯勒有了老师的陪伴,获得了知识的力量;莫顿亨特有了父亲的陪伴,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郑振铎在与三只小猫的陪伴中,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在生命的历程里,那一个个让你难以忘怀的人或物,那一件件让你记忆犹深的事,点亮你成长的轨迹。请以“_陪我成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和校名。23 . 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请以“我是书包”为话题写一段话。(不少于200字)提示:如果“我是书包”,让我们化身为书包,去听听它的心声:是为主人负担重而鸣不平,还是因主人乱扔乱放而暗自委屈?设身处地,发挥想象,看看你会想到些什么?第 9 页 共 9 页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为本站会员(xt****7)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