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 资源ID:124236871       资源大小:25.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城南中学高中语文组 王海涛【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登岳阳楼是高二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自主赏析”第三课,学生通过必修的古诗词和选修学习,具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本单元在诗歌理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指引下,让学生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体会和理解蕴含在诗歌中的思想情感。 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历经沧桑,时年56岁,本诗通篇写登岳阳楼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和洞庭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写景气势恢宏,抒情深沉动人,是培养学生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好教材。【拟定三维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 理解作者,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韵律,通过“炼字”(“拆”与“浮”)的分析鉴赏,领悟诗歌意境和语言特点。 2.过程与措施 采用诵读法、自主赏析法、合伙探究法、比较阅读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杜甫“伤时忧世”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学情分析与教学措施】 古代诗歌阅读教学,重要是教给学生诗歌鉴赏的措施,提高答题的精确性。学生基本偏弱,需要加大引导。让学生熟悉考题形式,模拟训练。诗歌鉴赏是学生的弱项,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学中要多鼓励,还要进行细致的措施指引。采用的教学措施:(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韵律、理解语言特色。(2)自主探究法通过实践理解诗作内含。(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境和主题思想。(4)点拨法精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进一步理解杜甫伤时忧世的爱国情怀。(5)比较阅读法通过与李白同题诗作的比较阅读,理解两人创作时的不同心境和艺术风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拟定教学措施的时候充足考虑学生的学情。贯彻新课程理念,以“自主、探究、合伙”为重要教学模式,同步兼顾选修课的定位和本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学习规定。【教学方略选择与设计】课前查找资料,课堂加深理解;课堂书声琅琅,享有精神食粮;学习体现措施,读写相得益彰。 措施: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定教;从教学内容出发,朗读感悟;从教学效果出发,积极体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一是让学生体会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二是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一是指引学生分析诗歌意境,体会炼字的秒处。例如“坼”与“浮”;二是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赏析措施,体会诗作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探究】 一、导入(1min)第二单元重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多次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种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有。缘景明情: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境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应的欣赏措施,体会独特的意境。二、初读感知(6min)1、全体齐读(强调字音)2、学生个读(强调轻重音)3、教师范读(强调感情)4、全体齐读(强调节齐)三、知人论世(2min)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家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如何的感情呢? 四、置身诗境,整体感知(6min)1.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如何的感受?洞庭水、岳阳楼广阔雄伟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孤舟孤单漂泊2. 目前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飘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五、缘景明情,合伙探究(20min)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如何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程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如何的自然景象?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颔联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置身这样的诗境中,心灵受到震撼,胸襟为之开阔,精神境界得到提高。3.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最传神的两个字是什么?写出洞庭湖如何的景色特点?一“坼”一“浮”,将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可谓气势磅礴,宏伟奇丽。“坼”字,分裂。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漂飘荡漾。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目前读者的眼前。注:炼字解题环节:A.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B.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C. 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如何的意境,体现了如何的感情。4.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忽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试分析作者抒发了如何的情感? 亲朋隔绝,无一消息,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程茫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尾联意境又转到宽阔,写诗人凭栏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不禁老泪纵横,自己的孤寂与广阔雄壮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己的痛苦之情,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六、背诵诗歌(2min)七、作业:比较阅读 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再次纯熟运用了诗歌鉴赏措施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请运用这种措施自主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毕背面的几种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这首诗的颔联千古流传,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引:引领、带走之意,衔,用嘴叼着、送来之意。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雁子、高山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雁和山懂得人的心意,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的情境,体现了李白流放遇赦的内心激动、喜悦、快乐之情。 2.两首诗都描绘了作者登临岳阳楼后所见到的景色,并流露了自己当时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两首诗分别流露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 李白这时正遇大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义,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因此全诗流露了一片喜悦之情。豪情逸志,溢于言表。而杜甫当时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既老且病,生活窘困,以舟为家,前程茫茫,加上国家动乱不安,处境沉浮,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与身世凄凉之感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登岳阳楼一诗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流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怀。 3.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杜甫登岳阳楼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李白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接着把自己遇赦后的快乐心情,融入到眼前景色中去:雁儿高飞,带走自己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去间一般;最后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飘飘起舞,多么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种似真实似梦幻的迷人境界这个意境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有很大的不同在艺术风格上,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像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 【板书设计】首联:登楼 昔 年轻 有志在胸 今 老病 有志未酬(己) 烽火不断(国)颔联:观湖 壮景 气势磅礴,宏伟奇丽(意境) 炼字 ( 手法:融情于景,以景衬情, 以壮景衬哀情)颈联: 哀己 哀情 身世之悲尾联: 忧国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教学反思】 这堂课进行得比较顺利,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特别在难点突破的时候,颔联的壮景反衬出诗人身世之悲与家国之忧,由于在教学环节上将情景巧妙地结合起来分析,学生理解得很透彻。 板书的内容是在将重难点作为重要赏析内容将全诗打乱顺序后一点点补充完整的,最后小结时对全诗进行了整体的总结和把握,既突出了重难点,又做到了课堂构造上的整体驾驭。 局限性之处是教学设计在学生的自主研究上限度不够,没有充足体现新课改规定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定,这方面有待改善。

注意事项

本文(《登岳阳楼》教学设计)为本站会员(卷***)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