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细部景观设计概述ppt课件

  • 资源ID:1232933       资源大小:40.65MB        全文页数:11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细部景观设计概述ppt课件

第七章 细部景观设计概述,1,一。关于“空间”的概念 二。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点 三。人体工程学在外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四。人性化设计,第一节 空间的概念及外部空间设计,2,一、关于“空间”的概念,(一)空间以及人对空间的感受 大自然中,空间是无限的。 人们生活中,通过各种手段取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空间。例如:,3,人的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室外度过的,在室外行走、漫步、逗留、交谈、小坐、聆听、注目,不同的活动要求有不同的室外空间环境。 人们的行为是由较大型的社会性活动逐步分散成各种琐碎、细小的几个人或个人的活动,较大型的空间也随之转化成各种小空间。 行为是空间的基础,空间为行为提供载体,空间促进了各种形式交往的展开。,4,外部空间设计实际上是人们对空间的一种新的要求,也就是对原有环境不满足的情况下,一种新的创造和提高,是主体“人”和客体“物质环境要素”综合的产物。 外部空间就是人利用物质环境要素服务于人、满足于人、取悦于人的空间,这是景观设计的直接目的。,5,又如园林中开放的广场具有多种空间类型: 开敞空间适合的讲演,表演,开展大型的活动 半开敞空间 私密空间适合交谈倾听,6,7,外部空间设计离不开环境的物质要素。人们时时刻刻都在和接触到的物质实体打交道,会不自觉地对物质实体产生依赖感。 外部空间是由各种物质环境实体构成的,这些环境实体组成了建筑外环境的空间形象,人们有时会因为对某种物质环境实体有感情而投身到整个外环境的热爱中。不同的环境实体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空间形态,使外环境具有不同的功能。 如图以坐椅为主的空间是为了休息、交谈之用,一段矮墙可能是为了分隔空间、形成私密空间之用; 以雕塑为主的空间能引起视觉愉悦、表达某种象征意义等等; 夜间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对外环境的空间效果也会产生影响。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构成了空间,决定了空间特征。,8,(二)什么是空间,空间: (a)空间是容积,和实体相对存在的 (b)人们对于空间的感受是借助实体得到的 (c)人们常用围合或分隔的方法取得自己所需的空间 (d)空间的封闭与开敞是相对的 (e)不同的形式的空间的形成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 空间感: 是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围合,9,10,11,12,(三)园林空间的形成,园林中空间的形成可以借助于各种设计要素: (1)地形: 水平地形易形成统一的景观 山地地形将景观分割 (2)植物: 两侧低矮的灌木、地被形成开敞的空间 高大树木浓密树冠下形成林下覆盖空间 (3)建筑: 高楼大厦的中庭形成封闭空间(天井) 高楼林立的街道形成直线渠道形空间,13,14,15,16,17,(四)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1、外部空间可以分为从周围边框向内收敛的空间和以中央为核心向外扩散的空间。 空间的积极性: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者说有计划性。所谓计划对空间论来说,就是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并向内侧去整顿秩序的观点。 空间的消极性:指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是无计划性的。所谓无计划性对对空间论来说,就是从内侧向外增加扩散性。 积极空间具有收敛性,而消极空间具有扩散性。,18,空间的计划性和无计划性,水杯中的水随杯的形状建立起向心秩序 桌上的水无计划向外扩展 听话的孩子在向心意识支配下有计划 不听话的孩子演变为离心意识,19,20,21,(1)组合形式 开放空间泄气的、敞露的、空透的 封闭空间聚气的、内包的,围合的 外向组合空间向群的、公共或半公共, 面向外、背向内 发散、离心 内向组合空间内向的、私密的, 背向外、面向内 收敛、向心,22,23,24,(2)空间态势 静态空间 有交汇点,视线着落点,心理安顿于某一领域,居留的 向心的、凝聚的、可居留的、聚焦的 动态空间 无明确的安定点,视线流动的,无明确的中心,产生一定的 心理趋向,位移,“势”的表现 连续的、持续的、有序的,运行的、线形的,脑力场中的张力系统,25,26,27,28,29,(3)边界形态 积极空间 有明确边框的、自外向内的结构秩序 内向的、收敛的、向心的、闭合的、居留性强的 消极空间 无明确边框的,由内核向外的组构,自然发生的,点线面暗示的 扩散的、暗示的、辐射的 虚拟空间 概念的、抽象的、象征性的、暗示的 发散的、不定的、无明确领域的,30,31,32,33,34,空间的形成,35,36,37,空间的“旷奥”度,38,空间的领域性与防卫性,39,40,41,42,空间距离,43,44,二。 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点,(一)外部空间的尺度,45,当创造空间时,不管是内部空间还是外部空间,对于实际搞设计的人员来说,总希望有个作为依据的尺寸系列。特别是当设计外部空间时,因为尺寸往往是漠然的,所以作为实感而预先掌握尺寸系列是很有益处的。 1。D/H=1、2、3的关系 根据不同书中的论述,得出较为一致的关于建筑高度(H)与邻幢间距(D)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当建筑只有孤立一幢时,是雕塑式的,在其周围存在着扩散性的N空间。而一旦那里再出现一幢建筑,二者之间就开始产生封闭性的相互干涉作用。,46,根据经验,两幢建筑之间以D/H=1为界线,在D/H1的空间中,它是空间“质”的转折点。既当D/H比1增大,即成远离之感;随着D/H比1减小,则成近迫之感; D/H=1时,建筑高度与间距有某种匀称存在。在实际建筑总平面规划中, D/H=1,2,3为最广泛应用的数值, D/H4时,相互间的影响已经薄弱了。 卡米洛希泰(Camillo Sitte)做了有关广场大小的阐述 ,按照他的观点,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主要建筑物的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其高度的2倍。用前面所述的公式表示则为1D/H2。当D/H1时,从广场来说,成了建筑与建筑相互干涉过强的空间。 D/H=2时,则有点过于分离,作为广场的封闭性就不容易起作用了。 D/H在1与2之间时空间平衡,是最紧凑的尺寸。,47,2。外部空间的第一假说,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之为“十分之一”理论(One-tenth theory) “十分之一”理论只是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比较,作为外部空间设计的参考,不可以机械的搬用。在实际设计时,把十倍缩小成5倍,或扩大成15倍也可以,但是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十分之一”理论的应用:在日本,住宅中不是把房间按餐室、起居室、卧室等功能区分来称呼,而是有按照空间大小来分类的习惯。日本式建筑四张半席的空间对两人来说,是小巧、宁静、亲密的空间。因而在日本有所谓的“四张半席文字”这个名词,象征着男女二人在四张半席中生活,赋有罗曼蒂克的印象。如果在外部空间也要谋求这样的亲密空间,使用上述第一假说,将尺寸加大到8-10倍,即得每边为2.7的8-10既21.627米的外部空间。这是根据调查正好可以互相看清脸部距离的广度,所以在这个空间里的人谁都可以看清楚,这样就可以创造出适度亲密的外部空间。根据这个原理可以扩展。,48,3。外部空间的第二假说,外部空间可以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 关于外部空间,实际走走看就很清楚,每20-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有时会一下子生动起来。这个模数太大或太小都不行。一般看来,可以识别人脸的距离70-80英尺刚好与20-25米吻合,是适用的尺寸。 理论的应用:在一边就有200-300米左右的市中心大厦上,若单调的墙面延续很长,街道就很容易形成十分非人性的。要想改变,可以每20-30米布置一个后退的小庭园,或是改变成橱窗状态,或是从墙面上做出突出物等,用各种设计手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49,实例:日本驹泽的奥林匹克公园,这个中央广场约为100*200米,是个相当大的外部空间。设计者在其中轴线上每隔21.6米配置有花坛和灯具,这一处理照样延续到水池当中。采用这样的模数制布置,正是使外部空间接近人的尺度的一种尝试。所以我们在进行外部空间设计时,如果把这一20-25米的坐标网格重合在图面上,就可以作为实感而估计出空间的大体广度。,50,(二)质感,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距离和质感是极其重要的设计重点。预先了解从什么距离如何可以看清材料,才能选择适于各个不同距离的材质,这在提高外部空间的质量上是有利的。 重复质感的运用 重复质感在地面上的运用:驹泽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广场就曾进行过这样的尝试。在该实例中,作为人走在上面时的质感,考虑沿对角线方向并列铺石;作为整体时的质感,是以7.2×7.2米的正方形交错分格排列,这时铺石的质感也就看不到了。由于这一重复质感,而为这个广场带来了充实感。,51,52,53,(三)外部空间的布局 当开始外部空间设计时,有些什么手法呢? 平面布局就是对该空间所要求的用途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应的领域。 1、确定空间领域 外部空间如果将领域大致分类,则可分为只限于人的领域和除人之外也包括交通工具的领域。在禁止汽车驶入的地方,与其树立标志,不如设置哪怕是一两步台阶,或是布置小的水流及矮墙之类。,54,采取这样的处理,就提供了如下可能:即在梯级、小水面或矮墙内侧,在视觉上是连续的空间,同时又划定了仅供人活动的领域。创造可供人们横冲直撞,能象分子运动那样自由阔步的领域,可以说这就是外部空间平面布局的开始。,55,2。增加吸引力 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该空间以明确的用途,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 在外部空间布局上带有方向性时,希望在尽端配置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内容。 如图那样一直向前,空间的质量是低劣的,空间由于扩散而难以吸引人。相反地如B,在尽端有目的物或吸引人的内容时,就连途中的空间也容易动人。,56,实例: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峡谷花园”(Channel Garden),正象这样,只有外部空间有了目标,途中的空间才产生吸引力,而途中的空间有了吸引力,目标也就更加突出,它们是可以产生这样的相互作用的。,57,3。空间的封闭,1)当进行外部空间布局时,有一种为各个空间带来一定程度封闭性,向心性地整顿空间秩序的方法。为此,就应当注意墙的配置及其造型。,58,如图所示立有四根圆柱,这四根圆柱之间就发生相互干涉作用。外部空间在这里成立,但在另一方面,圆柱没有方向性,同时具有扩散性,没有充分形成封闭空间。其次,如图所示,在四面各立一段墙壁,在这里就发生了相互干涉作用,出现远比A有封闭性的空间,可是四个角在空间上欠缺而不严谨。相对地,如C图所示,立起四段转折的墙壁,墙的总面积也与B相同,空间的封闭性就大大地改善了,空间的严谨与紧凑感也就出来了。,59,(墙体高度) 讨论空间封闭性时,应当考虑到墙的高度与人眼睛的高度有密切关系。在30厘米高度,作为墙只是达到勉强能区别领域的程度,几乎没有封闭性。不过,由于它刚好成为憩坐或搁脚的高度,而带来极非正式的印象。在60厘米高度时,基本上与30厘米高度的情况相同,空间在视觉上有连续性,还没有达到封闭性程度,刚好是希望凭靠休息的大致尺寸。就是90厘米高度,也是大体相同的。,60,当达到1.2米高度时,身体的大部分逐渐看不到了,产生出一种安心感。与此同时,作为划分空间的隔断性格加强起来了,在视觉上仍有充分的连续性。达到1.5米高度时,虽然每个人情况不同,不过除头部之外身体都被遮挡了,产生了相当的封闭性。当达到1.8米以上高度时,人就完全看不到了,一下子产生出封闭性。就象这样,所谓封闭性就是由比人高的墙壁隔断了地面的连续性时所产生的。,61,2)关于墙的配置。 矮墙主要用于领域与领域之间的划分,在阴角处采用转折墙或独立的直墙,对封闭性没有多大关系。勿宁说,可以认为在地面有高差外,或沿流水及绿化处作为边框使用是好的,62,当墙壁高于人的高度时,就出现了上述的封闭性,在图中那种情况,墙壁纵向缺口的间隔就重要起来了。就是在这里,建筑高度(H)与邻幢间距(D)的关系式D/H仍然适用。设墙高为H,缺口宽度为D,当D/H1时,缺口的出入口因素较强,带来了想通过它而进入另一个空间的期待感。当D/H=1时取得平衡。 当D/H1时,与其说是纵向缺口, 不如说成宽阔的开口,空间的封闭性自然也就减弱起来。,63,参考这些情况,一面很好运用高墙、矮墙、直墙、曲墙、折墙等加以布置,就可以创造出有变化的外部空间。如前面所述,因为限定外部空间的二要素是地面与墙壁,所以关于外部空间墙壁的重要性是时时不能记忆的。,64,4。空间的层次,在外部空间构成当中,其空间有单一的、两个的和多数复合的等等,不管哪种情况,都可以空间中考虑顺序。,65,66,建立这种空间顺序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用途和功能来确定空间的领域。例如,确定如下的空间领域: 外部的半外部的(或半内部的)内部的; 公共的半公共的(或半私用的)私用的; 多数集合的中数集合的少数集合的; 嘈杂的、娱乐的中间性的宁静的、艺术的; 动的、体育性的中间性的静的、文化的。,67,5。空间的功能,所谓局部空间是指在外部空间满足使用者某一方面要求的,是外环境空间中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小空间,是建筑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在外环境内有小坐的空间、行走的空间、聆听的空间、注目的空间。,68,小坐的空间,69,行走的空间,70,注目的空间,71,总结:嘈杂的、娱乐的外部空间可以设计,宁静的、艺术的外部空间也可以设计。削成一部分斜面而围成的外部空间可以创造,面临河流或湖泊的愉快空间也可以创造。总而言之,是在于充分克服和利用一切地理条件,适应该空间所要求的功能种类和深度,创造出空间秩序富于变化的空间。,72,即使是同一景色,或是由照像机的取景器望出去,或是头朝下从两腿中间望出去,有时景色就会变得非常紧凑而美丽。选择摄影构图时,由于在近景上收入屋檐或下垂的枝叶等,收束了笼统的远景,就可以形成有尺度感的空间。在外部空间构成上,也可以视线收束在画框之中,使远景集中紧凑,给空间带来变化和期待感。,73,三。人体工程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人体工程学: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人-环境系统中的交互作用着的各组成部分(效率、健康、安全、舒适等)在工作条件下、在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达到最优化的问题。 主要研究: 生理学 研究人的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基本知识。 心理学 研究感知、知觉、注意、警觉、拥挤、领域、私密性、向光性等概念。 环境心理学 研究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刺激与效应、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环境行为特征和规律等知识。 人体测量学 研究人体特征,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74,人的行为,75,1。行为习性,人类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由于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步形成了许多适应环境的本能,如:抄近路、识途性、左侧通行、左转弯等行为习性。 当人们清楚的知道目的地的时候,或是有目的的移动时,总是会有选择最短路程的倾向。我们会经常看到,有一片草地,即使其周围设置了简单的路障,由于其位置阻挡了人们的近路,结果仍旧被穿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条人行便道。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或者可以对其加以利用,根据人的这种习性设置一些汀步等。 在没有汽车干扰的道路和步行道、中心广场等地方,当人群密度达到0.3人/m2以上时会发现行人会自然而然的左侧通行。这可能同人类使用右手机会多,形成右侧防卫感强而照顾左侧的缘故,这种行为习性对于景点的布置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人在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习惯性重心感,一般认为右为主,左为辅,人右手提重物身体必左倾,人向前跑手必向后摆。人体活动一般在三角形中取得平衡。根据这些规律,我们可以在园林造景中广泛运用三角形构图法。,下面将从人的行为习性、人体测量、视觉规律、色彩知觉效应等方面介绍人体工程学在景观设计中的简单应用。,76,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认为,人们每天都要展开和进行自身的各种行为,按照性质的不同,人们在户外活动主要有: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三种类型。 必要性活动指多少有点不由自主的活动,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选择余地很小,如上班、购物、候车、上课、吃饭等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活动; 自发性活动则需要有适宜的外部条件,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在时间地点允许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如散步、晒太阳、驻足停留等活动;当户外空间的质量不理想时,就只能发生必要性活动, 社会性活动是指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如交谈、展览、儿童游戏等各类公共活动、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以视听来感受他人);社会性活动又称连锁性活动,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是由另外两类活动发展而来的。 只要改善公共空间中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条件,就会间接促成社会性活动。这些随意或者有组织的社会性活动是人格培养和精神放松的良好时机,社会精神的体现更多的在于这些活动。,77,活动频率与物质环境质量的关系,78,人对空间环境的一些基础性的心理需求,如开敞感、封闭感、舒适感、可识别性等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另外在细部景观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以下几点: (1)领域意识与人际距离 人有领域的本能和意识,人的周围好像有一个“气泡”。例如,在草地上,当你支着一把伞或铺着一块毯子,人们就不会随意进入这个范围,因为这是领域的标识;在候车室里,互不相识的人总是先选择相间隔的位子坐,只有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后来的人才会去填补空缺的座位。 人际距离包括: 亲密距离当事人一般相距0-50cm; 个人距离当事人一般相距50-130cm,在此范围内所表现的活动,指亲密朋友间接触,或日常同事交往; 社交距离当事人一般相距1.3-4m,常见的是非个人的或公务性的接触; 公共距离当事人一般相距4m以上。,2。环境心理,79,向光性是人类的本能和视觉的特性。人类离不开光,并在光环境中发展,走向光明是人的本能,有了光就增加了希望,增强了安全感,缩短了人际距离。由于注意的心理特性,人首先注意的是相对光亮度强的物体,产生高度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这就是人的向光性。这对庭院环境设计及公共休息场所中休息设施的设置有很大的参考价值。,80,(2)安全性和依靠感 人出于防卫的本能而要求保证自己的安全范围或领域(空间泡),会尽量隐蔽自己而面向公众,从而让自己处于一个安全的位置,例如:在悬挑过长的雨篷下,人们不愿意长时间停留,尽管知道它并不会垮下来。在许多公共的空间里,可以发现空间中人的分布并不是平均的,往往是边角、墙边、廊、绿地等滞留的会较多。这体现了人们对于依靠感的需求。研究和掌握人的这些行为和心理特征,有助于在空间设计中考虑人流的运动,人群的分布,空间的中心位置等,利于有效而合理地组织空间及安排相应的功能设施。,81,(3)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除了上述的安全性外,人还有保证自己或小团体的私密要求,在各种空间场合里,人会有各种不同的私密要求,从视、听方面保持隐密性,不希望别人去了解他们。 在没有独立空间的情况下,人们会有尽端趋向。如在餐厅里,人们一般不希望在门口和人流来往频繁的地方就座,喜欢找尽端的地方;公众公寓里,也往往是尽端的床位先被占有,这样能使自己处于一个相对安静,避免被人打扰的环境。,82,(4)参与和交往愿望 人具有社会性,参与和交往的愿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合适的空间环境将有助于人的交流,反之,将会制约人的相互交流。“共享空间”是美国著名建筑师约翰·波特曼根据人们的交往心理需求而提出的空间理论。“共享空间”的本质意义在于,将各种空间要素和性质集合在一起,设计一个便于人们进行各种不同层次交流的空间场所。 人的参与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参与,二是间接参与。直接参与是指人喜欢直接加入一种活动,譬如公共广场中锻炼身体、跳舞等;间接参与指人喜欢作为观众或听众介入活动。在许多自发的社会性活动中,人们往往先是作为观众或听众处在空间的边界位置,随后情绪被调动,最后自己参与活动,进入到空间的中心位置,因此,边界具有行为的诱导性和扩散性,这就是“边界效应”。了解和合理运用边界效应也是在空间设计中考虑人们心理因素的重要方面,许多广场的设计就合理地利用边界,把“观赏”和“参与”两种活动所需空间有效地组织起来。,83,打破室内外的界限,将自然景物引进室内,将休憩所需的静态空间和动态的活动空间相结合,空间的相互流通和渗透等。共享空间使人们有观赏和活动参与的自由选择机会,符合了人们进行交流的各种心理需要。,84,(5)从众心理 人还有从众的心理倾向,如紧急事件中,火灾或突发事件的混乱中,人们往往会盲目地随着大多数人奔跑,在商场、展览会上,当人们没有明确方向的时候,也往往是随大流。因此,在一些公共空间里,要有意识地组织和安排交通和人流的运动去向。 (6)喜新、求异心理 常见的事物或者特征不明显的环境往往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甚至视而不见。但一件新奇的事物和从没有见过的、特征鲜明的环境却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利用这一心理特征,在细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形、色、光的手段创造新的、变化的、具有个性的形象,来吸引人们的注意。,85,(7)边界效应 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Derk de Jonge)提出了“边界效应”理论,他指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等的边缘都是人们喜爱逗留的地方,而开敞的旷野或滩涂则无人光顾,除非边界区已人满为患。在城市空间中同样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人站在广场边缘或建筑物四周,比站在外面的空间中心理更为安定和舒服。因此,休憩设施一般安置在广场边缘或建筑物四周。 在细部景观设计中,场地边界设计得越丰富,人们停留的概率越大、时间越长。 图5-11、5-12是广场上公众对于“座位”的选择的调查结果图示,图示表明人们习惯于选择如下的“座位”:场地边界的座位、后背安全的座位、有依靠的座位、有顶覆盖的座位、能很好观赏周围活动的座位、面向道路而不是背向道路的座位、室内临窗的座位。相反,则不受人们的欢迎。,86,广场上公众对于“座位”的选择的调查结果表明人们习惯于选择如下的“座位”:场地边界的座位、后背安全的座位、有依靠的座位、有顶覆盖的座位、能很好观赏周围活动的座位、面向道路而不是背向道路的座位、室内临窗的座位。相反,则不受人们的欢迎。,87,座位布置对行为影响,88,踏步一般高为15cm、长一般为30-40cm为宜 栏杆高度应高于人的重心,一般人的重心为80cm左右,则栏杆高度相应为85cm,使人有一种安全的感觉, 座椅离地面高度为35cm左右,座板及背板宽为40cm,斜角为80o,长度180cm为宜。 休息桌高65-70cm,座椅高35-40cm,桌子宽80-100cm,桌子与椅子间隔5-10cm为宜。 月洞门为2m直径等都是一般人体的常规尺寸。 儿童游乐场的设施、器械和场地要和儿童的身高相适应,不同年龄群的儿童设置相应的游乐设施。 此外,对于特殊情况要另作处理,如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3。人体测量,89,4。视觉规律,眼睛在水平方向上能观察到120度的范围,在垂直方向能观察到130度的范围,其中以60度较为清晰,中心点1.5度最为清晰。 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o,水平视角小于45o,即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宽度的1.2倍,以此定位设景则景观效果最佳。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即垂直视角为18o、27o、45o ,当垂直视角为45o时的视距,即在景物自身高度的尺寸内,游人可清楚地看到景物的细部;当垂直视角为27o时的视距,即在景物高度2倍距离的地方,观赏者可观赏到景物的整体;当垂直视角为18o时的视距,即在景物高度3倍地方,游客将可以很好地观赏到景物和其所处环境的完整画面。如果是纪念性雕塑,则可以在上述三个视点距离位置为游人创造较为开阔平坦的休息场。,90,一般认为视景仰角分别大于45o、60o、80o、90o时,由于视线的消失程度可以产生高大感、宏伟感、崇高感和危严感。一般俯视角45o、30o、10o时,则分别产生深远、深渊、凌空感。当0o时,则产生欲缀危机感。在园林中常可以利用地形或人工造景,创造制高点以供人俯视。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o夹角视场,可向远方平视,利用或创造平视景观的机会,将给人以广阔宁静的感受,坦荡开阔的胸怀。因此园林中常要创造广阔的水面、平缓的草坪、开敞的视野和远望的条件,这就把天边的水色云光,远方的山廓塔影借来身边,一饱眼福。,91,四。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的主要表现: 1。满足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2。更多的考虑人体工程学 3。对残疾人、儿童的无障碍设计 4。设计师设计思维的人性化 8090年代的设计师找到了一条与使用者沟通的渠道,通过听取使用者的意见,反馈使用者信息,来达到设计与使用对象的协调,从而设计出令使用者更满意的设计,强调设计师与使用者双方的沟通、联系和交流,反对把设计与消费者看成对立的两端,如公众参与。,92,空间的情感语言 空间类型 情感语言 开敞空间 舒畅 自在 轻松 自然 封闭空间 压抑 烦闷 紧张 神秘 渗透空间 热情 变幻 情趣 活泼 亲密空间 友情 关怀 温暖 秘密 柔质空间 安逸 柔情 舒适 温和 硬质空间 冷峻 生硬 力量 安全 暖调空间 热情 兴奋 吉祥 喜庆 冷调空间 寒冷 宁静 质朴 自然,93,0.9m×1.8m的木质无背长椅提供了许多休息的可能性,94,布鲁明广场的多角形花池,形式越丰富,休息者越多,95,可参与的小品,96,听觉园,97,嗅觉园,98,视觉园,99,闻味道的装置,100,用来传声的睡莲,101,舀水的装置,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

注意事项

本文(细部景观设计概述ppt课件)为本站会员(钟***)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