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七)近代化的探索

  • 资源ID:11894174       资源大小:216.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七)近代化的探索

2017届苏州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七)第7讲 近代化的探索要点梳理考点1 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1)中央:奕(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3.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 ”为口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2)后期:以“ ”为口号,开办了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民用工业。(3)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 、 、福建三支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1862年成立 ,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4.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考点2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1.兴起:1895年春,康有为和梁启超等发起“ ”,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2.时间:1898年6月至9月。3.失败原因: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4.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 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5.影响:(1)有利于中国 的发展;(2)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3)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4)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 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考点3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创建革命组织:(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 。(2)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其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刊物是 。2.形成革命思想: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 ”、“ ”,即“三民主义”。它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3.革命高潮:1911年10月10日 起义。4.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考点4 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时间:1915年。(2)代表人物: 、 、胡适、鲁迅。(3)以 杂志为主要阵地,高举“ ”和“ ”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知识架构当堂检测1.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 汉阳铁厂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撤,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4.列强的侵略,使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路下列事件中,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5.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进化论B.民主和科学C.三民主义D.自强、求富6.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某一历史事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7.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8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国共产党D.中国国民党8.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提倡实业救国C物况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9.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感觉不足后,进行的近代化探索 主要是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表格内容,选出有关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表述正确的是派别主张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革命派实行三民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中产阶级共和国激进民主派提倡民主和科学,批判封建文化,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A革命派推翻了中国的封建统治制度B激进民主派始终宣传资产阶级思想C四个派别的共同主张是向西方学习D近代化经历了文化、制度、技术11.“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根据材料二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材料三: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 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3)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参考答案1-10 AABBC CBDDC11.(1)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或“见识了西洋火器的威力”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2)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答“吞并美国旗昌行”“同外国经济势力展开竞争” 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3)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落后(答“惟中国政体落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日本等列强的侵略(答 “日军侵占”“外国侵略”也可给分)。(4)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步伐”“近代学习西方技术的先驱”“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七)近代化的探索)为本站会员(san****019)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