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知识要点第八章运动和力新人教版.

  • 资源ID:11553530       资源大小:14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知识要点第八章运动和力新人教版.

物理备课大师 wl.eywedu.net【全免费】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1、在做图中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应注意:由实验名可知,应该运用控制变量法,使小车受到的阻力不断变化,而其他条件必须保持不变,如:小车的质量、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等。怎样使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相同呢?做到以下4点即可。同一小车要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范围)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条件),总保持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是不可能用实验来验证的,因为物体不存在不受力这种情况。4、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由于牛顿第一定律体现了物体具有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5、子弹、球等物体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不能说是由于物体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的缘故。因为我们把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则惯性作用就成了一个力。可以用反证法:假设物体受到了惯性力,子弹、球等物体是受力物体,就应该有施力物体,但是找不到惯性力的施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只有受力物体而没有施力物体的这个力是不存在的,所以假设不成立。应该这样说:因为这些物体有惯性,有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所以能在空中飞行。6、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任何事物都应从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来看待。惯性使车辆不能及时停下来,造成了很多交通事故;惯性也有对人们有利的一面,下面一一列举。7、利用惯性的例子:(利用是指通过惯性做有益于人们的事)跳远或跳高时助跑,投掷标枪、铁饼、铅球,子弹等在空中飞行,泼水,滑冰,铲雪,把锤头紧套在把上,洗衣机甩干,洗手后甩手,砸钉子等。注意:车启动时人向后仰和刹车时人向前倾都是惯性现象,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但都不是人们利用惯性的例子。系安全带是防止人因惯性而冲出车外,造成交通事故。8、防止惯性的例子:汽车和一些游乐设施上的安全带,汽车上的安全气囊。9、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描述的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定律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规律,是有条件的,是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由于惯性表现出的运动规律,其实质是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节 二力平衡1、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平衡很简单,只要判断物体是否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处于这二者中的一种情况,则物体受力平衡。2、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注意: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时,应从4个方面进行分析,当且仅当4个条件都成立时才行。最好首先判断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或者说受力物体是否是同一个物体,如果不成立则其他3方面不用再判断了。反之,如果成立,则接着判断其他3个方面,判断力的大小是否相等和力的方向是否相反,力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当通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得知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时,我们就知道这两个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做题时经常用到)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的异同点:易考到分辨二者的题,抓住不同点即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不同点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一个力的消失并不影响另一个力的存在两个力的性质相同两个力的性质可能不同相同点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从表格来看,它们的不同点是区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一种方法。在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即找两个力的受力物体是什么。如果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13、物体不受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物体受力平衡时,这些力的作用效果和物体不受力时一样,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反之,当我们知道物体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可以肯定,物体受力平衡。如果物体在水平或竖直方向上只受两个力,且二力平衡,继而知道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在同一方向上受多个力,则同一方向上的力之和等于相反方向的力之和。如图所示:G=F+F浮 14、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条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用f表示。由于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所以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物体与接触面发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物体与接触面未发生相对运动,但有这种趋势时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当物体没有运动,推力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怎样变化?由物体没有运动可知,静摩擦力也逐渐增加,始终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15、在做P60中的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应注意:木块应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消除重力的影响),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拉力与摩擦力方向相反),使木块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使木块在水平方向处于二力平衡状态,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木块受到的阻力f大小相等,这时,摩擦力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大小,确定了f。16、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大小有关系,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G=4Nf=4NF=6NN=6N2N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吗?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吗?不一定。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两种。当压力增大或接触面更粗糙时,滑动摩擦力增大,而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如用5N的水平力推物体,物体静止不动,不论压力多大,接触面多粗糙,静摩擦力只是5N。再例如:用手施加一个6N的水平压力,将重4N的铁块压在竖直放置的墙上静止不动,若将压力增加,铁块所受摩擦力是否增大?分析:由铁块处于静止状态可知,支持力和压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和静摩擦力(因为物体静止,所以此时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静摩擦力的大小也是4N,方向与压力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通过实验得知,当压力增大后,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即物体仍受力平衡,支持力也增大了,重力和静摩擦力的三要素都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增大。还可以通过反证法:假设静摩擦力增大了,由压力增大前静摩擦力和重力大小相等可知,现在静摩擦力比重力大,即铁块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力不平衡,受合力不为零,它不会处于静止状态,会加速向上运动。这与实际情况(物体仍静止)不符,因此假设不成立。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容易得出错误答案的原因是“张冠李戴”,没有认识到是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而不是静摩擦力,此题中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17、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8、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在有些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货车运货),使接触面光滑也只能达到一定的程度。除此之外,可以加轴承(用滚动来代替滑动可大大地减小摩擦力),也可以在接触面上加润滑油,或加气垫,通过使物体表面尽量不接触来减小摩擦力。19、一水平压力把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当增大压力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否增大了?为什么?没有增大。因为物体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摩擦力f和物重G是一对平衡力,物重G没变,所以摩擦力f也没变。20、我们应养成一种习惯:当看到题目中说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我们应明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反之,当看到题目中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应明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备课大师”全科【9门】:免注册,不收费!http:/www.eywedu.cn/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知识要点第八章运动和力新人教版.)为本站会员(工***)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