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江西专版)2020年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2)

  • 资源ID:111232707       资源大小:4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专版)2020年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2)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学习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安排的,是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之一,它与光合作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呼吸作用应用两部分,对植物呼吸作用知识的构建主要通过对呼吸作用实验现象的分析获得。学生对呼吸作用现象已有不少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能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进行探究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4、在进行探究实验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猜想、推理、概括分析、综合能力。 5、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种子呼吸作用现象”的分析;呼吸作用概念的总结。 教学难点 呼吸作用的概念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种子呼吸时吸收气氧气的实验装置一套;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实验装置一套,种子呼吸时放出热量的实验装置一套。菠菜(或其他蔬菜)呼吸作用装置一套。澄清石灰水、玻璃管、火柴等。 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让学生准确概述并非易事,如何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主体意识,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由农民辛勤劳作图片,引出学生熟悉的悯农诗,并适时提出问题,不但进行了人文教育,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探究呼吸作用现象。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现象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然后引领学生概括总结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在处理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时,注意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多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获取知识,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农民伯伯辛勤劳作图片,请学生联想,提出:可能会想到哪首诗?学生很容易提出是悯农,然后要求诵读,进行人文教育,进而提出:农民伯伯为了有个好收成,他们要勤给庄稼进行松土(锄禾),为什么? 2、继续启发学生,如果夏天雨水过多,造成庄稼地里积水过多(水涝),会对庄稼造成什么影响?请学生讨论分析原因。 3、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认识到由于植物的根缺氧无法进行正常呼吸而导致死亡,从而顺利导入课题。 二、实验探究 (一)提出假设,分析推导结论 教师提出“大家都知道人和动物在生命活动中一刻不停地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在生活中有没有呼吸作用呢? 由学生大胆猜想,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可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教师指出这种假设只能通过实验才能予以证明。教师先简单介绍一下探究思路,说明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个复杂问题,我们应像研究光合作用那样,依次从种子呼吸时吸收什么气体,释放什么气体、能量的转化三个方面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探究方案,即如何探究种子呼吸时吸入氧气,如何探究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如何探究种子呼吸时放出热量。如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引导鼓励学生,设计较为完整的方案。并提醒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并分析推导,得出结论。 (二)实验一:种子呼吸消耗氧气 1、首先放映多媒体课件,介绍实验准备情况。强调指出:甲瓶内装有煮熟的黄豆种子,乙瓶中装有等量的萌发的黄豆种子。装置可选用废弃的塑料瓶,这样进行实验设计新颖别致,可以教育学生科学并不只是只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只要用心思考,创造条件,科学就会来到自己身边。 2、邀请两位学生协助做实验。先用火柴点燃蜡烛,然后提出:为什么蜡烛会在空气中燃烧?学生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有助燃作用。 3、然后让两位学生把燃烧的蜡烛放入甲、乙两瓶内。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原因。请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甲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乙瓶中的蜡烛会熄灭。引导分析,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会吸收氧气。 (三)实验二: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本实验,突破学生因化学知识缺乏而难以理解的特点,教师增加一个小实验,以改变知识呈现方式。 1、邀请一名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并叙述。可以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含较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作为知识铺垫。 2、引导学生大胆设计实验,探究种子呼吸时放出了二氧化碳。经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不要拘泥于教材,大胆想方设法,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例如可将萌发种子呼出的气体用针管吸出,然后把气体注入到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变化。可直接将澄清石灰水注入到盛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等等 3、学生动手完成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引导学生总结出萌发的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四)实验三:种子呼吸时放出热 1、观察盛有煮熟种子和萌发的种子的保温杯内温度计示数,此导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总结出种子呼吸时放出热量。 2、鼓励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是否只有萌发种子才进行呼吸作用?干燥的种子进行不进行呼吸作用呢? 3、对比实验:装有干燥种子的保温杯温度与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杯进行对比,发现有何特点,能说明什么问题? 4、师生总结:只要有生命力的种子都进行呼吸作用。 (五)知识升华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植物的其他器官是否也进行呼吸作用,开阔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闪光点,肯定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设计可能多种多样,教师可鼓励学生选择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 2、师生共同探究叶的呼吸作用,出示装有等量的新鲜菠菜和煮熟的菠菜叶“黑色”塑料袋,教师演示“黑袋”释放二氧化碳实验。请同学根据现象,猜测哪一个是装的新鲜菠菜叶。教师最后打开袋子,提示谜底,同时指出叶也能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同时指出植物的其他器官也进行呼吸作用。 3、知识拓展:为什么把菠菜叶装进密封“黑袋子”而不用透明塑料袋?请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三、分析整理,知识提升 1、在教师点拔下,学生自己归纳出呼吸作用概念。 2、鼓励学生尝试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3、自学呼吸作用的实质,明确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四、联系实际,深化知识 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体会,经历一个知识的深化过程,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并由知识过渡形成能力,教师分别提出以下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回答,教师总结。 1、回顾导入(生活小顾问): 农民伯伯为什么要锄禾? 水涝地为什么要及时排涝?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指正,并指出这是在生产生活中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实例。 2、解释身边问题: 粮食收获后,为什么及时晾晒? 冬天,农民伯伯常常将收获的大白菜贮存在地窖中,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有人一打开地窖就进去取白菜,走到半路,蜡烛突然熄灭了,于是高喊“有鬼”。吓得迅速跑出地窖,是否真的有鬼?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强调指出:这些实例是为了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3、讨论思考 通过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完成下面的表格,使学生清晰构建知识结构:   区别联系场所原料条件产生能量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学生讨论后分别回答,教师指正。 4、出谋化策: 这是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创造能力有效环节。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一果农想把苹果贮藏较长时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学习了呼吸作用知识后,你在养花种草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归纳总结 这是思维活动最活跃的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交流、补充。对本节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完成本节知识的构建和升华。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以生物课程标准理念为教学的指导,遵循初中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教法具有多样性,在学生讨论、观察后,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教学气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本节课中,主要通过让学生参与设计探究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设计实验;教师也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知识。我设计这种课堂形式,期望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求知,在操作中学习,利用学生经验与老师指导共同完成学习。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专版)2020年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2))为本站会员(艳***)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