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装配图网! | 帮助中心 装配图网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装配图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I)卷

  • 资源ID:10882975       资源大小:48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I)卷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B她今天穿得很漂亮,简直让人美不胜收。C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D这与我们在平时课程中学到的内容截然不同。2 . 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B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前者侧重于叙述和描写,后者侧重于议论。C兼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兼葭)诗句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而缠绵悱侧的思想感情。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一唱一和、相亲相爱的睢鸠鸟来起兴,引出女主人公的一片情思。3 . 根据语境,横线上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你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A你是酷暑的浓阴B你是深秋里的严霜C你是暖春里的梅雨D你是夏夜里的流星4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ng)严竣挑拨离间(jin )前呼后拥B棱角(lng)浩劫分崩离析(x)不修边副C羁绊(j)演绎垂珠联珑(lng)格物致知D两栖(q)束缚安营扎寨(zi )纷至踏来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江风平浪静,我军直取对岸,万船齐发。B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由衷的费赏。C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D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屏幕上监视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二、字词书写6 . 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既然每天我们都要忙于生计,哪有功夫笑呢?这样一来,恐怕这辈子大笑的时间就没有多少,我们岂不要忧愁地渡过这独一无二的一生?月夜,我在键盘上演义着一个个梦,情至深处,会忽然在某个段落,浮起一片蛙声,是南国的春霄里那天真烂漫的蛙鸣。错别字正确字7 . 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三、现代文阅读泡桐花开在农历四月。每天傍晚归来,只要一转进那条长着泡桐树的小巷,我的脚步就会放慢放轻,仿佛去赴一个一年一度的约定。我常常伫立树下凝望泡桐,它出奇得高大,仿佛与蓝天接壤,颇有伟岸的男子气。它枝繁叶茂、树冠如盖,在半空中流淌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也有不少花朵随风而落,在大地上铺陈出一小块紫色地毯,既诗意又清丽。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泡桐花还散发着独特的芬芳。那气味不像玫瑰、百合的香气那样优雅,而是带点粗犷,会出其不意地窜入人的嗅觉,让人蓦地意识到它的存在。那气味并不浓烈,而是恬淡、辽远的,让人的心弥漫起一种温柔怅惘,陷入“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的空灵状态。那气味不属于精致的城市,而是带着乡间味儿,令人联想起森林、平原、山野,散发着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由于树干高大,它不仅超然于群花之上而且还超出了人的视线,显出一份“不与百花争春”的高古。很少听人提起“泡桐花开了”,它自生自长、花开花落,不用人操心也难以引入关注,有着“繁华飘零两不知”的清冷寂寞。记忆中泡桐花演绎得如火如荼的一次,是多年前的华山之行。当火车欢快地奔驰在关中平原上时,窗外一片片泡桐花轻盈掠过,柔美得仿佛一个个紫色的梦。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流连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我住的旅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庭院,院中长着一棵高大的、开花的泡桐,站在树底下仰望蓝天,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阕古老的田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后来泡桐就见得少了,要么是孤独的一棵,最多也是齐齐的一排。而且它们继续在都市中隐身而去,远望仿佛一个身材优美的紫色背影。城市在扩大着、发展着,常见泡桐与拆迁的老屋一起倒地的场面,而新城的建设中绝难再见泡桐的踪影了。泡桐的气质似乎不太适合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繁华,它们渐渐走远了,同时永远地带走了一段超脱、悠闲、宁静的古老岁月,也带走了我那个紫色的梦幻。8 . 泡桐花的形、色、味的特点是什么?请分别概括回答。9 . 请对文中的划线句进行赏析。10 . 选文第段记叙了多年前的华山之行,请简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11 . 文章结尾指出“泡桐渐渐走远”、“紫色的梦幻也被带走”,揣摩这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走出阅读的“舒适圈”阅读是件令人享受的事情,但却不能一直抱着享受的态度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人总要踮起脚尖来,才能不断突破自身能力的天花板。很多人在谈论一本书的时候,总爱用“好看”与否来衡量,对于那些以故事和情节取胜的作品而言,个人喜好固然是一条标准,但更多的书不能用读者的舒适与否来评判。如果仅仅将阅读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眼界和水平势必被自己的经验和偏见所囚禁。就我的阅读而言,也经历了一个“走出舒适圈”的阶段。大学期间,作为一名刚开始学习国际关系的学生,我的阅读偏好是现实主义相关的著作,并以此界定“好看”和“不好看”。慢慢地,我发现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国际社会现象,于是,我开始努力克服自己“不舒服”的阅读感受,去完整阅读更多的其他领域的经典著作。慢慢地,我的思想变得更开阔,对问题的理解也更深入,收获越来越多。尝到甜头之后,我开始努力地走出一个又一个阅读的“舒适圈”,去获取更多新的、不同的知识。工作之后,职责需求推动着我更努力去吸收新的知识,以适应新的环境,承担更重要的任务、这又是一轮克服不舒适感的战斗。既要学习岗位上的一些新知识,又要巴工作经验结合到理论中去重新学习,从初期的不适到逐步接受,再进展到学有所得,最后变成能享受这种学习。其实,在阅读中学习新理论、吸收新知识,都有一个形成舒适圈再打破舒适圈的过程,之后形成更大的舒适圈。随着圈子的扩大,脑中的内容越来越饱满,知识越来越丰富,能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现实中,也有部分人不愿逃离自身的阅读舒适圈,不愿意看外面的世界,有的人自我定位就是“拿个铁饭碗、悠闲过日子”,不愿意在闲暇时间看一些需要“费脑”的书。这些现象皆源自于人们懒于变、安于现状害怕困难的本性。如果永远躲在舒适圈内,就好像每天走同一条路去上班,走起来熟悉且舒适,甚至闭着眼都能走到,可一旦老路被封,便没有新路可走。走出阅读的舒适圈,才能看到不寻常的景色,并找到到达目的地的新路线。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存在专业知识交融的现象,我们如果一味理头于自己的阅读舒适圈,长此以往,就会出现知识面窄、看问题片面、解决问题不得力的情况。要跟上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需要我们克服惰性、解放思想,通过更具“挑战性”的学习,疏解“本领恐慌”。其实,阅读就是在舒适圈和走出舒适圈中来回的过程,我们可以选择舒适,但是不该一直选择舒适。(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2 . 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3 . 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休内容分析。14 .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15 . 根据第段画线句子,以“有的人”开头,为本段补充一个类似论据。16 . 不仅阅读需要走出“舒适圈”,其实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走出“舒适圈”。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阅读后的启迪。四、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乙)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节选自诗人玉屑)(注释)三代:指夏、商、周三代。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志:记述。17 .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姓名)B欧阳修谪滁州(贬官)C树林阴翳(遮盖)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18 .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醒能述以文者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吾固知名之不可逃C是岂不为六一乎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既老而衰且病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9 . 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B“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现出滁州百姓跟随太守出游感到快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说明他们不知道其实是太守偷偷地取笑他们。C(乙)文写到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时,自号“醉翁”;到颍水之滨,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D(乙)文中欧阳修认为名声不可以逃脱,也没有必要逃避,他取号“六一居士”是姑且用来表现他的乐趣的。20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21 . (甲)(乙)两文都写到欧阳修的“乐”,二者有区别,请分别说明。五、情景默写22 . 古诗文默写。(1)曲径通幽处, _。题破山寺后禅院(2) 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_,_。(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写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是 _,_。(5)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达了作者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诗是: _,_。(6)卜算子咏梅中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 _,_。(7)知不足,_;知困,_。虽有嘉肴六、诗歌鉴赏23 . 古诗赏析江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江上怎样的景色特点?(2)这首诗歌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七、名著阅读24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母亲河,她用丰足甘美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哺育了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请从“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中所搜集的有关涉及黄河的诗词曲赋中选出你最喜欢一首(或上下两句),写出题目、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朝代,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我喜欢,作者是_朝的_诗歌:_喜欢的理由:_八、综合性学习25 . 南海中学于4月25日开展“魅力语文”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项内容,请按要求完成。(1)学校将围绕“魅力语文”的主题举办系列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请你设计“活动二”、“活动三”。活动一:诗歌朗诵会活动二:_活动三:_(2)活动中,小明向学校图书馆借文学名著共五本,但借条的内容和格式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改正。借条今借到南海中学图书馆文学名著。6月10日归还。此据2017年4月25日借书人:小明内容上:_格式上:_九、作文26 . 请以“我在挫折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字词书写1、2、三、现代文阅读1、2、四、对比阅读1、五、情景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I)卷)为本站会员(xiao****017)主动上传,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